首页 理论教育 视网膜的形成和发育

视网膜的形成和发育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Müller细胞核构成了视网膜的内颗粒层,并与神经节细胞层间形成视网膜的内网状层,当胚长170mm时,视网膜已具备成人各层的结构。视网膜发育到胚胎100mm时尚完全无血管分布。大部分内层的成神经细胞发育为神经节细胞,在胚胎17mm时,其内层细胞即具有神经节细胞的特征。神经节细胞向视网膜玻璃体面移动,形成神经节细胞层,其轴突经视茎通向脑部。在胎儿3个月时其突已伸达视网膜的内外表面。至此视网膜完全形成。

胚胎第4~5周时,视杯内层分化为两个区:①原始神经上皮层,位于内层的深部,有8~9行椭圆形细胞核,内表面被覆许多细小的纤毛。②边缘区位于内层的表面部分,细胞核少。胚胎第6周到第3个月,视网膜细胞分裂和增殖加快,且向边缘区移位,后极部变化迅速。胚长21mm时,视网膜细胞分化成内、外成神经细胞层,其间为Chievitz过渡性纤维层。胚胎第3~7个月时,发生特化的成神经细胞层的内层分化出Müller细胞、神经节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外层分化出双极细胞、水平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核。而Chievitz过渡性纤维层除黄斑部外则会逐渐消失。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Müller细胞核构成了视网膜的内颗粒层,并与神经节细胞层间形成视网膜的内网状层,当胚长170mm时,视网膜已具备成人各层的结构。出生后,人的视网膜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进行着变化,到了老年,整个视网膜变薄,光感受器和视网膜的神经元数量减少,中心凹处视锥细胞数减少,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逐渐变性,光感受器外段的膜盘排列紊乱,色素上皮细胞脱色素,其大小和形态变得不规则,大部分视网膜细胞、尤其是色素上皮细胞有脂褐质累积。

(一)色素上皮层(RPE)

视杯外层在生长发育中形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最初外层的细胞核排列不齐,似成多行,但细胞实为一层,最后排列整齐,始终保持为单层细胞,足月胎儿的色素上皮细胞内可见锥、杆体外段吞噬体。在发育过程中,色素上皮细胞的面积及增生活性由周边部向后极部逐渐增加。在胚胎期RPE厚度占视网膜总厚度的1/3~1/4,到胚胎第6~7个月时占1/20~1/25。铺片显示后极部RPE细胞大,形态不规则,胞浆宽阔,核染色质疏松,双核细胞较多。周边部细胞较小,呈规则六边形,胞浆少,核染色质致密,偶见双核细胞。同一眼不同部位的RPE细胞发育不同步,但细胞面积及增生活性均逐渐增加。从胚胎第3到第5个月间,RPE细胞面积由最小增长到最大,后渐小。出生时接近成人水平。后极部RPE细胞密度自胚胎第5个月开始,逐渐增加,出生时接近成人。

胚胎在第5周,RPE细胞内可见粗面内质网,并与出现的色素颗粒直接相关。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说明RPE的血—视网膜屏障已形成。胚胎和胎儿期的RPE底部可见半桥粒结构,加强了RPE与其底部组织间的联系。RPE细胞各个方向均有突起存在,随着细胞的发育,侧壁和底部的突起逐渐消失。胚胎第6~8个月时,RPE底部可见较多的细胞内褶,说明该组织已具有转运功能。第10个月时,RPE细胞内出现感光细胞外段的吞噬体。因此,出生时人眼RPE细胞已具有功能。

(二)玻璃状膜

又名Bruch膜,为均质性的薄膜,位于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之间,包含五层:内层为色素上皮的基底膜,属外胚叶组织;外为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属于中胚叶组织;在两层基底膜之间有内、外胶原层及二者间的弹力纤维层。Bruch膜在胚胎第5周时即开始在色素上皮外边出现,为一薄层的玻璃样膜,6周时毛细血管基底膜已断续可见;11周时玻璃状膜已有五层。玻璃状膜逐渐增厚,在胚胎第6个月时已较为明显。

(三)视网膜的感觉层

视杯的内层(即原始视泡的远端内陷部分)在发育过程中进行高度分化和增厚,形成视网膜的感觉层。视杯的内层首先分化为外神经细胞层和内神经细胞层。内神经细胞层发育较早,形成3种细胞:①Müller细胞;②神经节细胞;③无长突细胞。外神经细胞层发育较晚,也形成3种细胞:①双极细胞;②水平细胞;③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7个月后形成含有10层结构的视网膜:内界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内网状层、内核层、外网状层、外核层、外界膜、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层及色素上皮层。其过程可分为以下各期。

1.第1期 当胚胎在第4~5周时,视泡壁如神经系统的其他部分,分成两区,①原始神经上皮层,位于深部(近泡腔部),包含8~9行的椭圆形细胞核。②边缘区,位于视泡表面部分,细胞核少。深部的表面(原始视泡内面)仍被许多细小纤毛所遮盖。同时边缘区内也如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有毛细血管长入。这种毛细血管在脑内发展为大血管,在视杯内则为过渡性的,在胚胎7mm时即完全消失。视网膜发育到胚胎100mm时尚完全无血管分布。

当胚胎达到7~8mm时,深层核排列为10~12行,核大,为椭圆形,并含染色深的核仁。常见核分裂,在最深层的行列内特别明显。细胞的分裂增多,使神经上皮不但面积不断增加,而且厚度也有所增厚。

2.第2期 当胚胎在6周至3个月时,视网膜分化更为显著。在这一阶段,细胞不断分裂和繁殖,并向边缘区迁移。这种现象在后极部进行特别快,而在胚裂处则较迟缓。边缘区增厚,深层细胞开始移入,最后形成内细胞层。胚胎在21mm时,视网膜细胞分为两层,即内成神经细胞层和外成神经细胞层。两者之间有一窄无核层(Chievitz纤维),这层纤维在成人的视网膜内并不存在。这两层成细胞层渐渐分化,从内面向外面进行,形成各层神经细胞。

3.第3期 当胚胎在第3~7个月时,成神经细胞层即开始特化。内层发育较早,形成3种细胞,①Müller细胞;②神经节细胞;③无长突细胞。外层发育较晚,也形成3种细胞,①双极细胞;②水平细胞;③杆和锥细胞。

大部分内层的成神经细胞发育为神经节细胞,在胚胎17mm时,其内层细胞即具有神经节细胞的特征。神经节细胞向视网膜玻璃体面移动,形成神经节细胞层,其轴突经视茎通向脑部。神经节细胞层与内成神经细胞层之间的无细胞边缘区即为内网状层。其余的内成神经细胞形成无长突细胞及Müller细胞。Müller细胞是高度分化的视网膜支架细胞;它出现较早(10~13mm),细胞长轴与视网膜平面垂直。在胎儿3个月时其突已伸达视网膜的内外表面。外成神经细胞层内侧7~8层细胞(即未来的水平及双极细胞)内移,与内成神经细胞的Müller细胞和无长突细胞汇合,在4~5个月时形成内核层。由于细胞内移,除黄斑部外,Chievitz纤维逐渐消失。留下的外成神经细胞分化形成锥体及杆体细胞,其与内核层之间的无细胞核区即为外网状层。至此视网膜完全形成。在胚胎第8个月时(250nm),血管已出现于视网膜内面几层。

形成外核层的锥、杆体细胞分化较早,在胎儿48mm时,外成神经细胞层的最外层细胞核变成肾形,即锥体细胞的前身。内侧几层的外成神经细胞内移,形成内核层后,其余的细胞形成杆体细胞。锥、杆体细胞近视泡腔部分的胞浆突出外界膜,形成锥、杆体的内段。而锥、杆体的外段可来自原来视泡腔内面被覆的纤毛。锥、杆体外段的盘膜要在胎儿7个月时方才出现。新形成的盘膜排列方向并不一致,随着眼球的发育,不仅外段的长度增加,而且平行排列的盘膜方向更趋一致。

成神经细胞层于胚胎第2个月末(26mm)时发育至赤道部邻近,但在视杯缘的视网膜仍仅分为核层和非核层。在胚胎3个月的后期(65mm)时视杯前缘继续生长,成神经细胞层伸展到锯齿缘,此时神经纤维层仅在视网膜后部发育完全。当胚胎在5个月时神经节细胞单独成为一层,直达锯齿缘。此时视网膜后部的内核层已开始出现,而视网膜后极部除黄斑部外,其发育几接近完成,前部分在出生时方得完成。

黄斑(Macula)是视网膜的感觉层的特殊部位,后极部视网膜分化最早,但黄斑的分化有其特殊性。当胚胎到3个月时,其发育与视网膜后极部的发育相同,但此后这里的视网膜发育变得迟缓,Chievitz纤维层继续存在,核分散变薄的现象不如后极其他部分的视网膜明显。因此,胚胎在6个月时黄斑部比其周围的视网膜反而增厚,不但不下陷,反而稍稍突起,直到胚胎第7~8个月时,才开始迅速生长。中心凹出现于胚胎第7个月,黄斑中央部神经节细胞层变薄,只有4层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外网状层变宽,纤维加长、神经节细胞自中心凹向周围外退。在出生时,Chievitz纤维大部分消失,中心凹的神经节细胞只余一层,内核层薄,外核层只有一单层圆锥细胞,而在黄斑的周边部有3~4层;无杆细胞。但这时的视锥细胞仍然短小,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婴儿出生时尚不能固视。

出生以后,黄斑继续发育。外核层圆锥细胞核加多,变长;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在中心凹继续变薄;该处神经节细胞退向其周边部,在周边部多达到6~7层,形成明显的中心凹;外网状层散开,其纤维几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平行排列,名叫Henle纤维。出生后第4个月Chievitz纤维完全消失,黄斑部乃告发育完全。

(四)视网膜血管

胚胎初期视泡和视茎本身是没有血管的。胚胎在2个月时,视杯内的玻璃体血管系统和视杯外的脉络膜血管系统吻合,形成发育眼的血液循环系统。但视网膜与视神经仍然是无血管的。视网膜血管来源于玻璃体血管周围的中胚层的间叶细胞,并非由眼内透明动脉发育形成。其形成过程经历间叶细胞—原始内皮细胞条索—原始血管网—血管网,并遵循由后向前,由浅入深的发育规律。胚胎第4个月时,视网膜中央血管出现,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管壁,视网膜已出现血管网,血管穿过未分化细胞群向周围延伸。第5个月时,视网膜血管向外周伸展,未达赤道部,血管壁有外周细胞出现。第6个月时,血管伸展越过赤道部,毛细血管为单层,视盘周围开始有双层毛细血管网。第7个月时,血管未达锯齿缘部,后极部和赤道部的毛细血管网出现双层。视盘周围出现放射状毛细血管。第8~9个月,透明动脉完全消失,血管达锯齿缘。视盘周围出现4层毛细血管网,后极部3层,赤道部2层,周边部1层。第10个月,除颞侧外,周边部血管连接成血管弓,视网膜内层血管有明显的外周细胞。

1.视网膜中央静脉 外网状层和内网状层突触联接形式(Kandel,1991据Dowling)发生在胚胎第3个月末(65~70mm)。这时在视神经内玻璃体动脉的两侧各出现一个静脉管,在视盘的后面两静脉汇合为一,其分支与视网膜中央动脉平行分布。

2.视网膜中央动脉 由玻璃体动脉经过视盘的地方产生。胚胎第3个月末或第4个月初,视盘处动脉壁出现血管芽,上下各一,渐长出血管并分支,进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同时也向外生长,直达外网状层。到第8个月,血管的分布达到视网膜周边部。在视网膜动脉生长的过程中,玻璃体动脉系统继续萎缩,当后者停止循环时,视网膜动脉已开始供给血液。关于视网膜血管,也有人认为它们来自进入视网膜的中胚叶组织。这些原始中胚叶组织分化形成毛细血管网,当血液进入这些管道,分散的毛细血管网的不同部分发生收缩、狭窄、萎缩、扩张、重建,形成视网膜动脉和视网膜静脉。

视网膜动、静脉的形成:胚胎第4个月时,不能区分动、静脉。第5个月时,部分血管周围出现无毛细血管区。第6个月时,能区分动、静脉,动脉较静脉细。第7个月至出生,视网膜动、静脉不断发育,形态和走行接近成人。

3.放射状毛细血管(RPC) 胚胎第7个月时,视盘部出现RPC,RPC来源于视网膜动脉近视盘端,呈链状和疏网状两种。

出生时,黄斑部形成中心无血管区,赤道部RPC及深层毛细血管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