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如何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如何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些并不是佝偻病的特异症状,故不能仅根据这些表现就诊断佝偻病,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临床上以“O”形腿多见。总之,小儿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其结果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各种骨骼畸形,以致全身抵抗力低下,容易患多种疾病且不易治愈。因此,为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在摄入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下,应采取日光照射,尽可能增加小儿户外活动或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

佝偻病分为4期,年龄不同,表现不同。

1.初期(早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常有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枕秃(因汗多刺激而有摇头擦枕,致使后枕部秃发)等。但这些并不是佝偻病的特异症状,故不能仅根据这些表现就诊断佝偻病,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2.活动期(激期) 除有早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①颅骨软化:多发生于3~6个月的病儿,轻按顶、枕骨中央时有乒乓球样感觉,称为“乒乓头”。②头颅畸形:多见于8~9个月以上的婴儿,以“方颅”最多见,其次可见“十字头”或“马鞍头”。③出牙延迟:10个月以上尚未出牙,有时顺序颠倒,牙齿缺少釉质,牙面有横纹,易生龋齿。④囟门晚闭:前囟在出生18个月后尚未闭合,囟门扩大及骨缝增宽程度与病变的轻重一致。⑤肋骨串珠:多见于第4肋以下,7~10肋最显著,患儿家长不易发现。⑥鸡胸或漏斗胸:由于肋骨骺部内陷,致使胸骨向外突出,似“鸡胸”样外观,若胸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可形成“漏斗胸”。⑦肋膈沟或郝氏沟:由于膈肌附着处的肋骨软化,吸气时被膈牵拉内陷,所形成的一条浅沟,而显示为更明显的两侧肋下缘外翻。⑧腕踝畸形:多见于6~12个月左右的婴儿,因骺端肥厚,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为佝偻病手镯或脚镯。⑨下肢畸形:由于骨质软化和肌肉关节韧带松弛,特别是学站、走时的重力影响易致下肢弯曲,出现“X”形腿或“O”形腿。临床上以“O”形腿多见。

3.恢复期 以上任何期经适当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1~2个月降至正常水平。X线表现2~3周后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骨骼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的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总之,小儿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其结果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各种骨骼畸形,以致全身抵抗力低下,容易患多种疾病且不易治愈。因此,为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在摄入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下,应采取日光照射,尽可能增加小儿户外活动或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