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病因及主要易患因素

常见病因及主要易患因素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眼缺血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血栓形成、巨细胞动脉炎、Behcet病、创伤、血管痉挛、动脉瘤切除术后等可导致颈内动脉狭窄的疾病都可以引起眼缺血综合征。斑块阻塞或斑块脱落后,即导致颈内动脉狭窄,并有可能发生眼缺血综合征。还可以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血液成分及影响内分泌系统促使动脉硬化,引发眼缺血综合征。眼缺血综合征常见于60岁以上,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

一、常见病因

眼缺血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血栓形成、巨细胞动脉炎、Behcet病、创伤、血管痉挛、动脉瘤切除术后等可导致颈内动脉狭窄的疾病都可以引起眼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的纤维斑块,早在25~40岁时即可在颈动脉出现,但在椎动脉和颅内动脉出现较晚(40~50岁)。血管内皮的反复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步骤,血液湍流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和感染等许多因素可导致血管内膜慢性损伤,循环血浆中的脂质(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进入受损部位,被单核细胞摄取形成泡沫细胞,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和泡沫细胞一起移到内膜下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阻塞或斑块脱落后,即导致颈内动脉狭窄,并有可能发生眼缺血综合征。

二、主要易患因素

1.糖尿病 Mendes等研究认为,糖尿病是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引起动脉狭窄的主要机制如下。

(1)糖尿病会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血糖控制不佳,常伴发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高,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大血管、微血管病变。

(2)糖尿病时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黏附能力增加,易于黏附于血管壁,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附壁血栓的形成,导致动脉狭窄。

(3)微血管壁脂质透明变性,基底膜增厚,造成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微血管阻塞。

2.高血压 高血压也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有关,主要机制可能为持续的高血压引起动脉和微血管壁脂质的透明变性、纤维蛋白样坏死及微动脉瘤和血管腔狭窄,进而发生动脉狭窄,导致眼部缺血症状。

3.血脂异常 血脂在血液循环中以脂蛋白形式转运,脂蛋白可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等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各种脂蛋白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程度不同。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的脂质或脂蛋白组成成分浓度异常,可由遗传因素和(或)环境因素引起,使血液中脂蛋白的形成、分解和清除发生改变。现已明确,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终末产物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脂蛋白(a)能导致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有保护作用。

4.遗传因素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多遗传因素相关,它在家族中有聚集发生的倾向。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家族史仍是较强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阳性家族史伴随的危险性增加可能还由于基因对其他易患因素介导而起作用,如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

5.吸烟 与颈动脉狭窄导致的一系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并可引起眼缺血综合征。其可能的机制为:尼古丁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促使其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长期可导致血管损伤;长期大量吸烟可因组织缺氧造成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稠度明显升高。还可以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血液成分及影响内分泌系统促使动脉硬化,引发眼缺血综合征。

6.年龄 病例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从婴儿期就开始缓慢发展的过程。出现临床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发展较快。在一些青壮年的病理检查中,也曾发现早期粥样硬化,提示此时病变已经开始。眼缺血综合征常见于60岁以上,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

7.性别 本病多见于男性,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1。但绝经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迅速增加。

8.饮酒 大量观察表明,适量饮酒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死率。这种保护作用被认为与酒精对血脂及止血因子的作用有关,可升高HDL载脂蛋白A1并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另外酒精对血小板聚集存在抑制作用。但是大量酒精摄入可致高血压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9.其他因素 如肥胖、体力活动减少、A型性格、微量元素缺乏、饮食方式等。除动脉硬化外,血栓形成、巨细胞动脉炎、Behcet病、创伤、血管痉挛、动脉瘤切除术后等可导致颈内动脉狭窄的疾病都可以引起眼缺血综合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