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胃液观察与监测

胃液观察与监测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人24h分泌的胃液量为1.5~2.5L,pH 1.0~1.5;临床上危重病人多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或鼻饲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对胃液或胃内容物的观察与监测,可作初步估计,配合医师及时准确应用药物,防止疾病进展。小肠低位梗阻时可有粪臭;晚期胃癌组织坏死,有恶臭味。急性胃炎、应激性溃疡等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故隐血试验阳性。对咖啡残渣样胃液,需做隐血试验,以证实陈旧性出血。

正常胃液为无色透明黏稠的液体,呈强酸性反应。其胃液成分除水外还有无机物如钠、钾、钙、硫酸氢根等,大部分是H和Cl,还有内因子以及有机物。成人24h分泌的胃液量为1.5~2.5L,pH 1.0~1.5;临床上危重病人多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或鼻饲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对胃液或胃内容物的观察与监测,可作初步估计,配合医师及时准确应用药物,防止疾病进展。

1.胃一般性状观察

(1)量:经12h空腹后的正常胃液量约为50ml,在置胃管后应用电动负压吸引器持续抽取1h所得胃液量称为基础胃液量。正常为10~100ml。大于100ml为增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排空障碍;小于10ml为减少,主要见于萎缩性胃炎、胃蠕动功能亢进等。

(2)颜色:咖啡残渣样外观表示胃内有陈旧性出血,常见于溃疡病、糜烂性胃炎、胃癌等。若胃液呈黄色或黄绿色浑浊是胆汁反流所致。

(3)气味:正常胃液略带酸味。呈发酵味时是由于胃排空障碍或消化不良所致有机酸潴留增多。小肠低位梗阻时可有粪臭;晚期胃癌组织坏死,有恶臭味。

(4)黏液:正常胃液内有少量分布均匀的黏液。当胃有炎症,尤其慢性胃炎时黏液明显增多,使胃液黏稠度增大,黏液呈弱碱性,大量存在时可影响胃液的酸度。另外浮在胃液表面的,常是患者咽下的鼻咽部黏液或痰液。

(5)食物残渣:12h空腹后的胃液中无食物残渣,若胃排空障碍或进食后发生急症情况下,可见胃液中混有食物残渣,甚至呈食糜样。

(6)分层:胃液抽出后静置片刻,正常胃液形成不明显两层,上层为少量黏液,下层为无色透明的胃液层。在病理情况下胃液层浑浊不清,当有胃排空障碍时,底层出现食物残渣。

2.生化监测

(1)胃液pH:胃有独特的酸环境,pH通常维持在1.0~1.5。准确测量胃酸分泌或胃内pH对研究酸相关的上消化道紊乱和抗酸药物的药效非常有用,保持胃pH在3.5~4.0是预防胃肠道出血的有效监测指标。若pH大于4.0时则易引起感染,需加用胃肠道抗生素。

(2)胃酸分泌量:包括基础胃酸排泌量(basal acid output,BAO),最大胃酸排泌量(maximal acid output,MAO)及高峰胃酸排泌量(pick acid output,PAO)测定。正常人BAO 3.9±1.98mmol/L,很少超过5mmol/L;MAO为3~23mmol/L,女性略低;PAO为20.26± 8.77mmol/L;BAO/MAO=0.2。临床上胃酸分泌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及胃泌素瘤等;胃酸分泌减少常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及恶性贫血患者。

(3)隐血试验:正常胃液不含血液。急性胃炎、应激性溃疡等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故隐血试验阳性。对咖啡残渣样胃液,需做隐血试验,以证实陈旧性出血。由于隐血试验较为敏感,在置胃管擦伤、牙龈出血、咯血咽下后均可呈阳性反应,因此紧密结合临床来判断其价值。

3.显微镜检查 由于胃液内存在盐酸和胃蛋白酶等,对细胞、细菌均有破坏、分解作用,故应于抽取后立即送检。

(1)细胞:若胃液内经常出现红细胞,胃液呈褐色或咖啡色提示胃部有溃疡、炎症及糜烂等损害。若出现成堆白细胞提示胃部有化脓性炎症。

(2)细菌:由于胃酸的杀菌作用,正常胃液中检不出确定的菌丛。若检出八叠球菌,可见消化性溃疡或幽门梗阻;当胃酸缺乏合并幽门梗阻时可出现博-奥(Boas Oppler)杆菌;肺结核病人将痰液咽下时胃液中查出抗酸杆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