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菌性炎症

无菌性炎症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可分为感染和无菌性炎症。致炎因子可分为四大类:慢性积累性软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其致炎因子主要是非细菌类的致炎因子所致,故称之为无菌性炎症。现已证实,某些无机盐离子、胺类、肽类、细胞因子等物质均是产生疼痛的主要致痛物质。因此,伤害性感受器不仅传递组织损伤的信息,而且在局部组织防御和炎症修复过程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人体在受到任何刺激时,只要有适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机体的防御能力都可引起炎症。一般可分为感染(有菌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这里主要讨论“无菌性炎症”。致炎因子可分为四大类:

1.生物因子 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

2.物理性因子 高温、低温、放射线以及各种机械损伤。

3.化学性因子 包括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和战争毒气。

4.过敏性因子 如花粉、皮毛、鱼、虾及其他粉尘可作为过敏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

5.抗原抗体复合物 由于某些疾病感染后,产生免疫复合物,亦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炎。

慢性积累性软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其致炎因子主要是非细菌类的致炎因子所致,故称之为无菌性炎症。由于参与炎症反应的某些化学活性物质称为炎性介质或化学介质,这些物质作用于疼痛感受器并能引起人们的疼痛,我们把这些化学物质称之为致痛物质。人体内的致痛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体外进入体内引起疼痛反应的外源性致痛物质;另一类是受损伤的细胞内释放出来的内源性致痛物质。内源性致痛物质根据其释放来源又分为六大类:一是组织损伤产物,如缓激肽、前列腺素、5-羟色胺、组胺、乙酰胆碱、三磷腺苷、钾离子和氢离子等;二是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物,如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甘丙肽、缩胆囊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等;三是交感神经释放物,如神经肽、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等;四是神经营养因子;五是血管因子,如:一氧化氮、激肽类和胺类等;六是免疫细胞产物,如白细胞介质、肿瘤坏死因子、阿片肽和激肽等。现已证实,某些无机盐离子、胺类、肽类、细胞因子等物质均是产生疼痛的主要致痛物质。

1.无机盐离子 钾离子(K)和氢离子(H)是化学性致痛因子,是无机盐离子中最主要的致痛物质。皮泡内K浓度达10mmol/L以上时即可引起疼痛;H也具有极强的致痛作用,实验表明,皮泡内的pH<6.2时便可产生疼痛。

2.胺类 具有致痛作用的胺类物质主要有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组胺(histamine,HA)。5-HT由受损伤的血小板和肥大细胞释放,具有激素样作用,能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5-HT的致痛浓度为1×10-7 g/ml。

HA分布在哺乳类动物的肥大细胞中,在变态反应时由肥大细胞释放,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其致痛浓度为1×10-4g/ml以上。HA不仅可以引起痛觉,还可引起痒觉,是机体致痒的主要因素。

3.肽类 缓激肽(bradykinin,BK)和P物质(substance P,SP)是肽类的致痛物质。BK是由损伤部位的酶降解血浆蛋白而形成的9肽。BK的致痛浓度较低,1×10-8g/ml即可引起疼痛,是体内最强的内源性致痛物质。此外,BK和5-HT之间还有协同作用,因此,BK被普遍认为是机体内重要的生理性致痛物质。

SP的致痛浓度比缓激肽稍高,其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尤以脊髓后角的含量最多。SP由感觉神经末梢受伤害性刺激后释放,其致痛浓度为1×10-8g/ml以上。关于SP是否能作为致痛物质,一直是学术界的争论热点。目前,大量的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已经证实,SP是参与外周性初级传入信息向脊髓后角神经元传递的主要神经递质之一。

4.细胞因子 近10年来神经细胞生理学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外周炎症痛和损伤性神经病理痛的产生和持续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有四大家族。即生长因子、白细胞介质、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与痛觉感受有关的主要细胞因子是神经生长因子、白细胞介质-1、白细胞介质-6、白细胞介质-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除肿瘤坏死因子外,其他细胞因子均有双重作用,既有痛觉过敏(致痛)作用,又可产生镇痛作用。

5.其他致痛物质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由损伤的细胞释放,也是体内较强的致痛物质,细胞内的致痛浓度为1× 10-6g/ml。

腺苷类物质,如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等,广泛存在于体内代谢旺盛的组织内,它们直接作用于人工皮泡的基底,可引起人的强烈疼痛,并能激活离体背节伤害性感受神经元。ATP既作用于外周,也作用于中枢,是潜在的致痛物质。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由受损伤细胞中的酶促进合成,随炎症反应发展而增强。PGs主要作用是增强伤害性感受器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使伤害性感受器敏感,产生痛觉过敏。PGs有5种亚型,以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在这类化合物中的致痛作用最强。致痛物质引发疼痛的作用机制是:

(1)伤害性刺激使细胞损伤,导致K的释放和BK、PGs的合成,K和BK直接兴奋伤害性感受器末梢,PGs增加末梢对K和BK的敏感性。

(2)伤害性信息传入冲动不仅传至中枢,而且也从传入纤维分叉处传向另一末梢分支,在外周末梢引起SP等化学物质的释放,SP除直接引起血管舒张和组织水肿,进而增加BK的积累外,还刺激肥大细胞释放HA和刺激血小板释放5-HT,二者共同刺激和激活感受器活动。

(3)HA和5-HT在胞外水平的升高,继发激活邻近的伤害性感受器,从而造成伤害性刺激停止后的持续性疼痛和痛觉过敏的发展。

(4)众多的致痛物质引起伤害性感受器活动增强和持续发展,使SP释放而导致血管舒张和组织水肿,从而有利于炎症的恢复。因此,伤害性感受器不仅传递组织损伤的信息,而且在局部组织防御和炎症修复过程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