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系疾病辨治

肺系疾病辨治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邪客肌表,卫阳受遏,肺气郁闭,宣降失常,因此易患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病证,成为儿科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肺朝百脉而主治节,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临证时医者应注意诊察鼻喉局部病变,结合全身症状,辨明寒热虚实,分别论治。小儿肺系病证外感多,内伤少;实证多,虚证少。

肺居膈上,清虚而处高位,为五脏之华盖。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体属金,畏火恶寒,喜润恶燥;肺气喜开宣肃降,恶闭郁上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疏薄,卫表不固,寒暖不知自调,常需父母呵护。一旦护理调摄不慎,则易感“六淫”之邪而发病。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无论邪从皮毛而入,还是从口鼻而受,均先犯肺,故有“形寒寒饮则伤肺”和“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说。由于邪客肌表,卫阳受遏,肺气郁闭,宣降失常,因此易患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病证,成为儿科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

小儿乃“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受外邪易于化热化火,纵感风寒,大多为时短暂,迅即化热入里,所以小儿肺系病证中热证最多,诚如《颅囟经》所言:“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所患热病居多。”又因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肺脏尤娇,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肺失宣肃,气不化津,津凝为痰;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为痰,上贮于肺,所以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病证多夹痰。

肺主宣发,既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又司腠理之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若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则可出现自汗恶风,易于感冒等症,这也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肺朝百脉而主治节,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医学真传》)。若肺气失调,轻则血行不利,发为胸闷、胸痛,重则气血瘀滞,出现面青唇绀、爪甲青紫等症。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大肠职司传导,赖肺气之下降而排泄通达,反之大肠积滞不通,亦能影响肺之肃降。故肺失宣降,传导阻滞而见排便不畅或便秘时,气滞者治当行气导滞;气虚者,治当益气通便。若因大肠实热,大便秘结不通而致肺气不降者,又当泻下通腑,以复肺气肃降之常。

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和喉是呼吸的门户。所以外邪袭肺,多从鼻喉而入,肺的病变,也多见鼻塞、流涕、喷嚏、喉痒、音哑、失音等鼻喉症状或鼻渊、鼻鼽、鼻衄、乳蛾等鼻喉病证。临证时医者应注意诊察鼻喉局部病变,结合全身症状,辨明寒热虚实,分别论治。

小儿肺系病证外感多,内伤少;实证多,虚证少。故治疗以祛邪为主,同时配伍开宣肺气或降泄肺气的药物。若肺气虚或肺气不敛,又宜补肺、敛肺,扶正为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