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眼视物模糊单眼视物正常

双眼视物模糊单眼视物正常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又称血管性假性视盘炎,是由营养视神经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而引起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眼病,可分为前段、后段两型,多由大出血或严重贫血,血压过低,血中含氧量减少,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血管病变,眼压高,视盘后部睫状动脉压与眼压失去平衡等引起。外籍病人,男,52岁。诊断为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缪某,男,56岁。左眼视力下降1个月。潜伏期延长,提示视神经传导障碍。

(一)临床特点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又称血管性假性视盘炎,是由营养视神经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而引起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眼病,可分为前段、后段两型,多由大出血或严重贫血血压过低,血中含氧量减少,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血管病变,眼压高,视盘后部睫状动脉压与眼压失去平衡等引起。好发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双眼先后发病,病时或病前多有偏头痛、眼痛或眶上部疼痛,但眼球转动时不痛。早期有一过性视物模糊,视物变色,视力不同程度减退。轻者接近正常,重者甚至无光感,少数病人可有复视。其特征是骤发性视力障碍,象限性视野缺损。眼底早期可有视盘水肿、线状出血及软性渗出灶,视盘颜色苍白;后期视盘水肿逐渐消失,形成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象限性视野缺损,缺损区常与生理盲点相连,不以水平正中线和垂直正中线为界,也可出现神经纤维束性损害。

(二)验案优选

案1.血脉瘀阻,目窍失养(唐由之验案)

外籍病人,男,52岁。双眼视力减退,左眼7个月,右眼1个月。无明显诱因,视力先后减退,曾在当地医院用激素、葛根素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查:右眼视力0.09,晶状体核混浊,眼底视盘边界不清,色苍白,轻度水肿,黄斑区色暗红,未见玻璃膜疣、中心凹反光,左眼视力0.12,晶状体同右眼,眼底视盘边界不清,色苍白,轻度水肿,视网膜动静脉白鞘、静脉明显,黄斑区色暗红,未见玻璃膜疣。舌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为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双眼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证属血脉瘀阻,目窍失养。病人年老,诸脏不足,气血虚滞,运行不畅,血脉瘀阻,目窍失养,致视物不清。治宜活血化瘀,调补肝肾。

处方:生黄芪40g,赤芍30g,丹参20g,生蒲黄(包煎)、片姜黄、红花、鸡血藤、川芎、茺蔚子、生晒参、连翘、车前子(包煎)、泽泻各15g,柴胡6g。每天1剂,水煎服。

上方连服7剂,右眼视力0.12,左眼视力0.12,双眼底未见明显改变。效不更法,在前方基础上加以淡渗利湿药物,促进水肿消退。

处方:生黄芪40g,赤芍30g,丹参25g,川芎20g,生蒲黄(包煎)、片姜黄、鸡血藤、地肤子、生晒参、连翘、车前子(包煎)、泽泻、猪苓、茯苓各15g,红花10g,柴胡6g。

上方服14剂后,双眼视力0.5。

按:本案病人年老,气血虚弱,瘀滞脉络,眼目失养,视力减退,日久则视盘色淡,视力难以恢复。治则以活血养血,通络明目,并加车前子、泽泻、猪苓、茯苓淡渗利浊之品,使补益不增长邪气,养、通、利并用,而获良效。(《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

案2.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姚芳蔚验案)

张某,男,58岁。左眼视物模糊2周,有原发性高血压已多年。头晕,耳鸣,失眠。舌红,脉弦细数。检查:左眼视力0.4,外眼(-);瞳孔反应良,眼底可见视盘色泽偏淡,边界不清,水肿约2PD,视盘周围视网膜之色泽亦较淡,且伴少量出血点;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强,动静脉比例为1∶3,交叉压迹明显,黄斑反射可见,但较暗。视野检查:鼻下方出现一片避开注视区而与生理盲点相连接,并直至周边部的视野缺损。右眼视力1.2,外眼(-),眼底视网膜动脉较细,反光强,动静脉比例为1∶3,交叉压迹较明显。血压160/110mmHg(21.3/14.7kPa)。诊断为双眼视网膜动脉硬化,左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宜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处方:珍珠母、首乌藤各30g,丹参15g,茯苓、泽泻、钩藤(后下)、菊花、黄芩、蒺藜、赤芍、白芍各10g,川芎6g。每天1剂,水煎服。

上方服7剂后,自觉头晕失眠等症状减轻,眼亦较舒适,检查视力(左)0.5,眼底视盘水肿略减。续服14剂后,视力增至0.8。

处方:珍珠母30g,丹参、蒲黄(包)、钩藤(后下)、赤芍、白芍各10g,天麻、川芎、黄芩各6g。

又服药14剂,眼底出血吸收,视力增至1.0。嘱原方去蒲黄,加枸杞子12g。又服14剂,诸恙消失,视力恢复1.2。血压140/90mmHg(18.7/12.0kPa)。眼底:视盘色泽偏淡。继续服药2周善后。

按:本案主要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故以珍珠母、钩藤、菊花、黄芩、蒺藜、白芍平肝潜阳,使阴阳平衡;又以茯苓、泽泻、丹参、川芎、赤芍针对局部的水肿瘀滞,活血利水。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使阴平阳秘,目中玄府畅利,目病乃愈。(《眼底病的中医治疗》)

案3.气血两亏,目睛失养(姚芳蔚治验案)

戴某,男,57岁。3个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硬脑膜血肿,昏迷,抢救苏醒,但双眼视物不清,治疗无效。面色萎黄,头晕,脉细弱,舌淡。检查:右眼视力0.04,左眼视力0.03,外眼(-)。眼底:视盘明显苍白,无水肿,视网膜血管较细,黄斑中心凹反射不见。视野检查:双眼避开注视区颞下方象限偏盲。诊断为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证属气血两亏。目睛失养。治宜益气养血,活血明目。方选八珍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熟地黄24g,丹参20g,党参15g,炒白术、茯苓、炒白芍、当归各12g,川芎10g,炙甘草6g。

上方服1个月,头晕症状消失。查视力:右眼0.1,左眼0.1。继续原方加阿胶。又服1个月,查视力:双眼皆为0.2。仍以原方加减治疗。

处方:黄芪30g,丹参、熟地黄各24g,党参15g,炒白芍、当归、炒白术、茯苓各12g,阿胶10g(烊冲),炙甘草、川芎、陈皮各6g。

上方共服5个月,视力检查:右眼0.7,左眼0.3。加镜片:右眼1.5DS=0.9,左眼1.5DS=0.5。视野:颞下侧偏盲消失。眼底:视盘色泽仍白,黄斑中心凹反射仍未出现,伴有色素。

按:肝受血而能视,气脱者目不明。病人突遭外伤,气血受损,气血两亏,目失濡养,神光涣散,故以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健脾益气培土,使气血生化有源;四物汤养血补血;加丹参配川芎,活血行血,引精上行。全方共使气血旺盛,目得濡养,目视精明。(《眼底病的中医治疗》)

案4.肝肾亏损,气血不足(韦玉英验案)

缪某,男,56岁。左眼视力下降1个月。素有高血压病史20年,经常头晕脑胀,1个月前自觉右眼视力减退。检查:右眼视力0.6,矫正1.0;左眼视力0.03,不能矫正。双眼屈光间质清晰,右眼底大致正常;左眼底视盘边界不清、颞侧色淡,毛细血管减少。视网膜动脉细、交叉压迫征(+),后极部视网膜无出血、渗出。黄斑区中心凹光反射(+)。视野检查:右眼正常,左眼可见与生理盲点相连的下方束状暗点。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右眼正常,左眼P100。潜伏期延长,提示视神经传导障碍。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血压160/100mmHg(21.3/13.3kPa)。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左眼缺血性视盘病变。证属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治宜养血和血,补益肝肾。方选四物五子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枸杞子各15g,当归、白芍、女贞子、丝瓜络、决明子、蔓荆子各10g,川芎6g。每天1剂,水煎服。

上方连服半个月余,左眼视力0.5,不能矫正,双眼前节及眼底同前。左眼视野检查与生理盲点相连的下方束状暗点较前缩小。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无变化。继用原方加减巩固疗效。

按:肾为先天之本,藏命火,助神光。肾精不足,头目失养,则视力减退,头晕脑胀,眼底视盘色淡,舌淡。气血不能充盈于脉道则脉沉细。故用四物汤补血调血,滋肝体而和肝用;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补肾益精,使先天之本旺盛;头为清阳之窍,恐其药物重镇下行,用蔓荆子体轻性浮,气清上升,散风热而清头目;决明子清肝热而明目,并调节补药之滋腻。全方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养血明目之功。(《韦玉英眼科经验集》)

案5.气滞血瘀,目窍失养(韦玉英验案)

王某,女,49岁。右眼突然视物模糊1个半月。于1个半月前清晨起床后突感右眼视物模糊,眼前偏外下方有一片抹不去的阴影,用过妥拉唑啉、激素等药球后注射,视力无进步。平日体健,但情绪易激动。视力:右眼0.1,矫正0.2;左眼0.3,矫正0.6。右眼前节正常,眼底视盘色淡红模糊,筛板饱满,视盘边缘不清,静脉纡曲,动脉细,黄斑中心凹反光隐见。左眼前后节正常。右眼视野显示连接生理盲点的下方扇形缺损,但未超过水平中线。舌质黯红而嫩,舌边有齿痕。脉细涩。诊断为右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证属气滞血瘀,目窍失养。治宜疏肝理气,滋阴明目。

处方:枸杞子15g,当归、牡丹皮、茯苓、炒白术、白芍、菊花、石菖蒲、甘草各10g,柴胡6g。每天1剂,水煎服。

上方连服7剂,右眼视力无明显提高,舌质淡嫩,苔薄白腻,脉细。余如前,因服汤药不方便,改用明目逍遥冲剂,60包,每天2次,每次18g(2包),温水冲服。服完后,右眼矫正视力增至0.5,要求继续服药。现情绪稳定,纳眠均好,二便调。自感眼前发亮,视力恢复。检查:右眼视力矫正1.2,视野下方仍有类神经束状狭窄缺损。(《韦玉英眼科经验集》)

案6.肝阴亏损,血不荣目(赵廷富验案)

赵某,女,40岁。右眼突然视物不清半个月,伴有头痛,眼眶发酸,下方看不见。舌质稍红,苔薄,脉弦。远视力:右眼0.5,左眼0.9,矫不正。右眼底视盘边界不清,呈淡红色,黄斑区发暗,中心凹反射隐见;左眼底视盘边界不清,色泽正常,视盘下缘有乳白色渗出。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结果:右眼视盘颞侧早期弱荧光,晚期盘面荧光增强;左眼视盘荧光增强。周边视野:右上40°,下100°,右50°;左眼正常。视神经诱发电位:除左眼16格各波正常外,其余各格各波均显示不良。诊断为双眼视神经前段缺血性视盘病变。证属肝阴亏损,络脉空虚,血不荣目。治宜养血柔肝,益气生津。方选养血生津汤。

处方:地龙15g,当归、白芍、川芎、红花、鸡血藤、青皮、青葙子、牡丹皮、太子参各10g。每天1剂,水煎服。

连服2周复查:双眼视物较前清晰,头痛大减。远视力:右眼0.6,左眼0.7。近视力:右眼0.9,左眼1.2。前方加续断15g继服。又服2周复查,双眼视物清,头痛消失,内外侧黑影变薄。远视力:右眼1.0,左眼1.2。近视力:右眼1.0,左眼1.2。双眼视盘边界清,色青红色,黄斑中心凹反射可见。查右眼周边视野正常,双眼视神经诱发电位各波均正常。

按:视网膜血管为心所主,视神经为肝所主。当先天不足,肾精亏损,精血不能复生,脾虚不能生化气血以荣目,则视盘呈淡红色,久之呈苍白色。是以白芍、青皮、太子参青色,入肝、脾、肺经,养血益气敛阴,健脾生津;当归、川芎、青葙子灰黑色,入肝、肾、脾经,补血鼓舞胃气,以达气血清阳上升;红花、鸡血藤、地龙、牡丹皮红色,入心,以促气化血生,通络荣目,使正气渐复,气血得充而愈。(《中医眼科五色复明新论》)

案7.阴虚阳亢,目窍被损(张健验案)

欧阳某,女,48岁。左眼视力突然减退5天。素有高血压,伴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视力:右眼1.0,左眼0.3。双眼外观正常。眼压:右眼18mmHg(2.40kPa),左眼18mmHg(2.40kPa)。左眼底视盘轻度水肿,边界模糊,盘旁有条索状出血,视网膜动脉细,反光较强,静脉充盈纡曲,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血压:150/90mmHg(20.0/12.0kPa)。舌质红,脉弦细数。诊断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左眼)。证属阴虚阳亢,目窍被损。治宜滋阴潜阳,活血通络。方选天麻钩藤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珍珠母30g,生地黄、石决明各15g,天麻、钩藤、桑寄生、牛膝、栀子、桑叶、菊花、桃仁、当归、赤芍、女贞子、天冬各10g,地龙6g,红花、僵蚕、川芎各5g。每天1剂,水煎服。

先后加麦冬、酸枣仁、丹参等药,配合左侧太阳穴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口服珍珠降压片。

上方共服30剂,病人全身无不适,精神愉快,左眼视盘出血、水肿消退,左眼视力恢复到0.8。改服六味地黄丸,恢复正常工作,并嘱定期来院复查。(《中西医眼科临证备要》)

(三)按语

本节共优选验案7则。中医治疗本病,应以调补为主,或调气血,或补肝肾,可酌加活血通窍的药,再配合针灸,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以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有特殊改变为特征的眼科疑难病证之一。依据缺血累及视神经部位的不同,分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大类,其治疗方法各有不同。前部视神经的血供直接或间接来自睫状后动脉,后部视神经的血供主要来自软脑膜血管网。任何引起睫状后动脉灌注压降低或眼压升高的原因,均可使前部视神经缺血,而引起软脑膜血管网供血障碍,即发生后部视神经缺血。因此,局部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导致视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

中医治疗应重在扶正补虚。气为血帅,气为动力,气可生血,益气助血行,通血脉;阴为物质基础,滋阴可生津增液,润脉滑络,有利气行血畅。不论年龄大小,不能见到血证就一味活血化瘀,甚则破血逐瘀。这种以损伤正气为代价的攻法并不都适宜老年病人。因此,对缺血性视神经疾病,临床常在活血理气的基础上,加黄芪、党参、太子参、黄精、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麦冬等益气滋阴药,有时还加重这类药的用量或以这类补药为主。另外,本病早期宜局部或全身配合血管扩张药、中药葛根素等抢救视觉功能;晚期宜配合穴位注射、针刺疗法,多能取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