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组织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4.造血干细胞的定义与特点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有进一步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细胞凋亡是一种特定的或生理性的细胞死亡过程,无炎症反应并且细胞器完整。

1.胚胎期造血的特点 ①中胚叶造血期:此期造血在人胚发育第2周末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②肝造血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7个月逐渐退化,3~6个月的胎肝是体内主要的造血场所。③骨髓造血期:胚胎第3个月长骨髓已开始造血,第8个月时骨髓成为造血中心。

血细胞形成的顺序依次是: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出生后造血器官

(1)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从出生至4岁,全身髓腔内的骨髓均为红骨髓,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为黄骨髓。健康成人黄骨髓约占骨髓总量的50%,当机体需要时,黄骨髓又可重新转变为红骨髓参与造血。

(2)淋巴器官造血: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淋巴干细胞,其再分化成T、B淋巴祖细胞。B淋巴祖细胞在骨髓内发育;T淋巴祖细胞随血流迁移至胸腺、脾和淋巴结内发育成熟。

(3)髓外造血:生理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婴儿的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组织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3.造血微环境 指造血器官实质细胞四周的支架细胞和组织。它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4.造血干细胞的定义与特点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有进一步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①多数细胞处于G0期或静止期;②绝大多数表达CD34和Thy-1(CD34Thy-1);③低表达或不表达CD38和HLA-DR;④缺乏系特异系列抗原表面标志。

5.造血祖细胞、造血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造血祖细胞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过去称为定向干细胞。

(1)造血生长因子:对造血进行正向调控,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因子。主要包括:①干细胞因子(SCF);②FL3配体即fam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FLT);③集落刺激因子(CSF);④白细胞介素(IL);⑤红细胞生成素(EPO);⑥血小板生成素(TPO);⑦其他细胞因子等。

(2)抑制造血的因子:对造血进行负向调控。主要包括: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②肿瘤坏死因子-α、β(TNF-α、TNF-β);③白血病抑制因子(LIF);④干扰素α、β、γ(IFN-α、TNF-β、TNF-γ);⑤趋化因子(CK)。

6.血细胞的增殖与命名

(1)增殖:有丝分裂是血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巨核细胞增殖时,细胞核成倍增殖,而胞质并不分裂,所以巨核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属多倍体细胞,其胞质量极为丰富,最后胞质脱落形成血小板。

(2)命名:血细胞按所属系列分六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淋巴细胞系、浆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每个系统按细胞成熟水平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3个阶段;红系和粒系的幼稚阶段又分为早幼、中幼和晚幼三个阶段;而粒细胞根据胞质所含颗粒特点的不同,又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

7.血细胞发育成熟的规律 见表3-1。

表3-1 血细胞发育的形态演变规律

(续 表)

8.细胞凋亡的概念与基因调控

(1)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是在基因调控下细胞主动死亡过程,是细胞衰老自然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凝胶电泳产生梯状条带是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细胞凋亡是一种特定的或生理性的细胞死亡过程,无炎症反应并且细胞器完整。

(2)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①启动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有:C-myc、P53、Fos、c-rel、c-jun、Tcl-30、Fas、Rb等;②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有:Bcl-2、werners、Adenovirus等;一些细胞外因素也可诱导细胞凋亡,如TNF、辐射及射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