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因研究与疾病预防

病因研究与疾病预防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因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控制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病因研究与疾病预防存在如下关系。2.在病因的研究过程中就可对疾病进行预防 对疾病预防,并非要等到病因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才进行。在病因研究过程中,只要有利于减少发生、控制流行,就可根据已获得的有意义的初步信息,采取相应的疾病预防措施。结果施加预防措施的孤儿无糙皮病发生。病因与疾病防治,两者间处于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校正的关系。

病因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控制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于已了解病因的疾病,可针对病因预防,即进行一级预防,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可在研究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这样既不影响病因的进一步研究,又可为研究提供启发和根据。因此,病因研究与疾病预防存在如下关系。

1.病因明确是疾病防治的必要条件 一种疾病要得到有效控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病因明确;②具有有效的防治措施;③有实施有效防治措施的社会与自然条件。在我国天花的消灭,白喉、麻疹等疾病的控制,有些人群戒烟后肺癌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均有力地说明病因明确对疾病控制的意义。

2.在病因的研究过程中就可对疾病进行预防 对疾病预防,并非要等到病因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才进行。在病因研究过程中,只要有利于减少发生、控制流行,就可根据已获得的有意义的初步信息,采取相应的疾病预防措施。这方面,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实例。如1854年秋,伦敦宽街霍乱流行,当时盛行“瘴气”说,John Snow初步观察分析认为与饮水污染有关。当时虽未发现霍乱病原体,但通过采用未污染的水为水源后达到了对霍乱控制的目的。20世纪初欧洲梅毒流行中,注射新胂凡纳明者多发生黄疸,后来知道是因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所引起的。消毒注射器后对预防黄疸十分有效。当时并不知道引起黄疸的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污染,可见在具体的病因研究结论得出前,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3.疾病防治是验证病因的有效手段 病因的确立要通过多途径、多方面的论证。疾病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可以为病因推断提供有力的证据,成为验证病因假设的有效手段。例如,1915年Goldberger关于糙皮病的研究。糙皮病于1735年在西班牙首先发现,之后在意大利、法国、美国等相继发生。开始一些学者认为是一种传染病,也有认为是遗传病。Goldberger认为不可能是传染病。他在发病多的孤儿院内作了细致的现场调查后发现6~12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而该组儿童每日主食以玉米为主,一周只吃一次肉,故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缺乏肉类、蛋、奶等动物食品所致,于是选择了部分孤儿,给其食谱中增加肉蛋牛奶等新鲜动物性食品。结果施加预防措施的孤儿无糙皮病发生。这既说明了预防措施有效,也证实了该病的病因。

预防措施有效是验证病因的有力证据,但并不能轻易地认为病因问题已解决,注意排除虚假联系,例如,霍乱流行原因如按“瘴气说”,认为居住于低处的空气污浊故霍乱多发,将居民移居山上可有效地减少疾病发生,但这并不能成为瘴气是霍乱病因的证据,事实上居住山上霍乱少发是由于离开了低凹处污染的水源。

4.病因研究推动疾病防治措施的探讨 病因研究不仅可使我们认识疾病发生的内在规律,对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而且可为疾病防治措施的探讨提供思路与方向,推动有效防治措施探讨的成功。例如,正是由于霍乱、结核、麻疹等传染病病原体的发现才导致了免疫制剂,抗生素的诞生。早在18世纪已知道海员坏血病的发生是由于其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所致,正是这一线索导致最终证实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所致以及维生素C治疗坏血病的应用。

病因与疾病防治,两者间处于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校正的关系。因此,病因的研究要靠多学科的协作,相互补充、各取所长,多方位、多角度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