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床实验注意

临床实验注意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时应尽量设法减少失访。实验前,对失访率有个估计,在估计样本时,预先把此数算入。8.医德问题 不论是临床试验或社区试验,研究对象均为人,因此实验研究首先应注意医德问题。

1.设立对照必须慎重 临床实验研究对象是病人,如何设立对照必须慎重考虑,决不允许研究工作由于设立对照组而对病人的健康有所危害。在临床疗效研究中设立空白对照一般都是错误的,只有在少数特殊情况下可以适用。例如,要鉴定一种新药对某型菌痢疗效如何,就不可以设立一个不给予任何治疗的空白对照组。如果是一些病情长期稳定,传统上都不做治疗的疾病(如耳聋、近视眼等),一旦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设空白对照。在大多数场合,可以用目前通用的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治疗(标准对照),用待评价验证的治疗措施,或该措施加上目前通用的治疗方法给予试验组治疗。当然,一项新的治疗措施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还应有一系列研究工作,如动物实验等。如果无一定把握,盲目地用一种“新措施”来对病人进行试验是不允许的。

2.避免医生的主观偏见,注意病人反映的真实性 医生总是有“被治的病人病情好转”的愿望。但有时病人依据他对医生及治疗措施的信任程度可能会有某些不自觉的不真实的反映。这就要求研究者应该很谨慎地使用主观性较大的指标,作为评价疗效的根据。例如,一个病人在他主管医生的再三追问下,往往会回答病情“好一点”,而医生就会评定其疗效为“好转”,这种情况需避免。

所谓“双盲法”(double blind method)就是病人不知道自己用什么药(措施),疗效观察者也不知道病人用什么药(措施)。这种方法在临床试验中一般是不可取的,因为它往往对病人的治疗不利,但为了避免偏倚,在某些不会对病人有所不利的情况下“双盲法”还是可以的。例如,用“云雾法”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就是实例。

临床研究中,序贯分析是可以利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随着病例的积累进行检验,一旦可以得出结论时,便停止实验。相对来说,它比其他分析方法需要的病人数少。

3.尽可能做到“齐同对比” 不同组间“齐同”是比较的条件,但在临床疗效研究中,要寻找一批完全符合“齐同对比”原则的对照病人是不容易的,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大大发展以后我们可以把不易求得“齐同”的因素作为影响疗效的因子之一参与分析比较。例如,要研究影响婴儿体重增长因素,要找月龄、喂养方式、母亲职业均相同的婴儿比较困难,那么我们就可以同时记录这些条件做综合分析。

4.资料收集中注意退出、取消与失访 实验对象被随机分组后,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退出实验,受试者的不合格而被取消,或户籍变动失去联系。无论是受试者的不合格、不依存、或户籍变动,任何原因造成的退出、取消与失访均可影响结果的真实性或结果外推。研究中应予避免。常见的有下列情况。

(1)不合格(ineligibility):在入选时未发现有问题,但实验开始以后发现研究对象不符合入选标准,需要从实验组或对照组排除。一般情况下,研究者总是比较注意实验组的对象,而较忽视对照组者。因此,实验组因不合格而需要排除者可能多于对照组,而造成两组的不平衡。有时,研究者对某些受试者的反应可能会有倾向性,往往对效果最差的研究对象的实验结果特别注意,从而较易发现不符合标准者,而使之被排除实验之外,将效果可能较好的研究对象留在实验组中,由此而获得的结论往往使药物疗效偏高。

(2)不依从(noncompliance):不依从是指研究对象在随机分配后不遵守实验规定。若实验组的受试对象不遵守规定的实验过程,则相当于退出实验组(dropout)。若是对照组的对象不遵守规程,而私下接受实验组规程,则相当于加入实验组(dropin)。

造成研究对象不依从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实验或对照措施有不良反应,研究对象无法坚持;另一方面是研究对象对实验不感兴趣,各行其是。

为防止和减少不依从者的出现,应合理设计,尽量缩短试验期限,因为期限越短,不依从者越少;简化干预措施;对受试者说明实验的意义、规程及预期结果,以取得他们的合作与支持。

(3)失访(loss to follow up):研究对象迁走、意外死亡或与本病无关死亡及本人退出实验等,均可造成失访。实验时应尽量设法减少失访。在随机分配之前,应将实验开始以后的失访者排除。在实验中若有失访者,尽量用电话、通讯或随访进行调查。资料分析时,应考虑两组失访率的差异。若失访率不同,则资料分析可能有问题。即使两组失访率相同,但失访原因不同,则两组预后也可能不同。如有失访,应考虑受试者在失访时的结果,并用生存率分析(survival analysis)对失访前的资料作比较。实验前,对失访率有个估计,在估计样本时,预先把此数算入。

5.沾染和干扰 沾染(contamination)是对照组意外地接受了实验组的处理因素。这样就使研究因素的效果降低。例如,观察体育锻炼预防高血压的效果。对照组的部分成员也接受了体育锻炼,则在比较中使该措施预防高血压的效应降低。

干扰(co-intervention)是指实验组患者额外地接受了与研究因素效应一致的其他处理,这样就使研究因素效应增强。

6.研究设计是否合理 研究设计的合理是保证结果可靠的必要条件,是研究实施的依据。在研究设计中,研究对象是否代表研究总体,组间条件是否齐同,样本的大小,对照的设置方式,统计分析,效应观察等均可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7.偏倚与机遇 偏倚(bias)通常包括信息偏倚、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这些可以通过良好的研究设计最大限度地予以控制。但机遇(chance)则不能完全消除,只能在研究中充分认识,防止因机遇而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8.医德问题 不论是临床试验或社区试验,研究对象均为人,因此实验研究首先应注意医德问题。在研究中应遵循如下原则:所给予的处理因素对受试者无害;不影响受试者健康,不因为实验而耽误受试者的治疗;受试者自愿接受。未经毒性实验和“三致”实验(致突变、致畸形、致癌)的新药或新疫苗不准进行人群实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