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缺少怎么办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缺少怎么办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的临床综合征。出现与失血不成比例的组织、器官低灌注。持续性或一过性血压下降,顽固性休克是DIC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指征。④微血管病性溶血:发生率为10%~20%。下列情况慎用肝素:手术后或创伤未经良好止血者;近期有活动性出血;蛇毒所致DIC;DIC晚期,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和纤溶亢进。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的临床综合征。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

DIC最常见的病因包括:①感染,占31%~43%;②恶性肿瘤,占24%~34%;③病理产科,占4%~12%;④手术及创伤,占1%~5%;⑤医源性,占4%~8%。

典型的DIC病理生理变化分为三期。①初发高凝期:机体凝血系统激活,凝血酶水平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为DIC的早期改变;②消耗性低凝期:出血倾向显著,PT、APTT显著延长,血小板及多种凝血因子水平降低,此期持续时间较长,常构成DIC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③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多出现在DIC的后期,但也可在凝血系统激活时同时发生。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病和DIC两个部分,DIC临床表现包括:①出血,发生率80%~95%。特点为自发性、多发性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多见于皮肤、黏膜、伤口及穿刺部位;其次也可发生内脏出血,如咯血、呕血、血尿、便血及阴道出血,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②微循环障碍:发生率为30%~80%。出现与失血不成比例的组织、器官低灌注。持续性或一过性血压下降,顽固性休克是DIC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指征。③微血栓栓塞:可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限性。浅层组织和深部器官均可发生,发生率为40%~70%。浅层组织栓塞可呈灶状、斑块状坏死或溃疡形成,深部栓塞可表现为相应脏器功能衰竭。④微血管病性溶血:发生率为10%~20%。可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巩膜黄染出现少而且轻。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存在引起DIC的基础疾病,临床出现多发性出血倾向、微血栓栓塞以及微循环障碍,结合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浓度增高,D-二聚体阳性,PT、APTT延长等实验检查改变,DIC的诊断一般不难。

(2)鉴别诊断:包括①严重肝病:可存在血小板减少、多种凝血因子浓度降低、FDP浓度升高(肝脏清除能力降低)等,但严重肝病多有肝脏病史,黄疸、肝功能损害突出,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等可资鉴别;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以血小板减少和微血管病性溶血为突出表现,常伴精神症状,但TTP凝血因子正常,无纤溶亢进的证据;③原发性纤溶:血小板计数正常,D-二聚体正常或阴性,3P试验阴性,一般无微循环衰竭、栓塞及微血管病性溶血征象。

【手术风险评估】 除DIC的病因必须要经手术去除外,原则上在DIC未纠正前不宜手术。

【处理】

1.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控制感染,行产科及外伤处理、肿瘤的治疗等。

2.抗凝治疗 其目的在于尽量阻止血液过度凝固导致的血栓形成。普通肝素钠10 000~20 000U或低分子肝素75~150U抗Xa/(kg·d),分2次皮下注射,可连用3~5d。肝素使用指征:DIC早期(高凝期);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进行性下降,微血栓栓塞表现明显;消耗性低凝期但病因短时间内不能去除,在补充凝血因子情况下可考虑使用。下列情况慎用肝素:手术后或创伤未经良好止血者;近期有活动性出血;蛇毒所致DIC;DIC晚期,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和纤溶亢进。可同时使用丹参和右旋糖酐。

3.抗纤溶治疗 一般与抗凝治疗同时使用,如氨基己酸和氨甲环酸(止血环酸)等。

4.替代治疗 包括输注新鲜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浓缩剂等。替代治疗应使PT值控制在正常对照组的2~3s内,纤维蛋白原浓度>1.0g/L,血小板计数>20×109/L。

5.其他治疗 包括脏器功能的维护的支持治疗等。

(陈建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