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州五大宫调,你了解多少?

海州五大宫调,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淮剧唱腔的曲体结构,系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系统演化为戏曲化、抒情性的板腔音乐体系。相传早在南北朝时即有所传,是介于戏曲与曲艺之间的一种民间艺术。海州五大宫调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曲艺_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五、 戏曲曲艺

苏东地区的戏曲和民间曲艺艺术发展也很有特色。

1. 伶工学社

张謇于1919年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南通伶工学校亦称“伶工学社”,是中国最早的戏剧学校。戏剧家欧阳予倩1910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主张建立编导制度,研究舞台艺术,对京剧进行改革,这些主张获得张謇的赞同,被礼聘到南通参加创办“伶工学校”,任副校长,负责实际工作,兼教青衣和新剧。吴我尊担任教务主任,戚艳冰担任训育主任兼编导,赵玉珊讲中外戏剧史,聘请名家赵桐珊(芙蓉草)、冯春航(小子和)、高秋萍、潘海秋等人为教授兼编导,一时人才济济,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如李金章(斐叔)、林道平、葛秋红等。

2. 淮剧

淮剧是盐城地区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当地学者有深入的研究。在盐城、阜宁一带农村,历史上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随着历史的变迁,演出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香火戏”。香火戏,又名“三伙子”、“三可子”等,最终形成于清同治元年(1862)前后,其唱腔由流行于境内的《香火调》和淮阴、宝应等地的《淮蹦子》组成。到19世纪60年代初,香火戏基本摆脱了附属于巫觋活动的性质而独立。其后,香火戏又常与京剧同台演出而受京剧艺术陶冶。20世纪20—30 年代,许多香火艺人南下沪、宁、杭和苏、锡、常等地演出,被当地群众称为“江淮戏”。

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该地的语言具有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界定淮剧语言以建湖县方言语音为基调,同时适当吸收周围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字音加以丰富。淮剧唱腔的曲体结构,系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系统演化为戏曲化、抒情性的板腔音乐体系。由于历代艺人的不断吸收创造,到30年代末,淮剧逐步形成《拉调》、《淮调》、《自由调》三大主调。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的曲牌也开始逐渐丰富,这些曲调除部分民间小调外,其主调的调式、调性都较相近,结构形式亦完整统一。淮剧的传统剧目有:早期的生活小戏《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这些剧目语言诙谐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但尚属说唱范畴;大戏有“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和《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等。当地艺人先后创作演出了数以千计的剧目,其中《照减不误》、《渔滨河边》、《一家人》等,代表了不同时期现代淮剧的创作演出水平。

3. 海州五大宫调

海州五大宫调是指流传于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的一种用曲牌联缀体来演唱故事的曲艺形式,是古老“诸宫调”的珍贵遗存。“海州五大宫调”是指软平、叠落、鹂调、南调、波扬五种曲式,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故事和情绪。相传早在南北朝时即有所传,是介于戏曲与曲艺之间的一种民间艺术。到明清两代,随着海州逐渐成为重要的水陆码头和淮盐集散地,海州五大宫调也风靡一时,一大批聚集在此的盐商和文人群体逐步丰满了海州五大宫调。他们将海州五大调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曲调更趋委婉,唱腔更加多变,用词也变得高雅,同时还融入了扬州清曲甚至苏州昆曲的某些曲调,使它形成了南北兼容又独具一格的风格。海州五大宫调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杂技

建湖是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境内杂技艺术久负盛名。早在汉、唐时期,十八团一带(今庆丰境内)“百戏”艺人的冲狭(类似钻刀圈)、跳丸、寻童、走索和吞刀、吐火等节目,已经常在京城的乐棚中表演,有时还为宫廷演出。建湖“百戏”享有盛誉,庆丰十八团是我国三个半杂技发源地之一(另两个是山东聊城、河北吴桥;半个是北京天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