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床用药选择

临床用药选择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则与血药浓度超过其MIC的时间有关。此外,在临床用药时药物半衰期是决定给药次数的重要依据,但并非唯一依据,应根据药物作用的特点系杀菌药或抑菌药,不同的细菌、感染灶的部位及抗菌药是否具有抗生素后效应等因素而综合考虑。

青霉素类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通常其杀菌速率在药物浓度为其MIC的4~5倍时已达到饱和,超过这一浓度时其杀菌活性不再增加。此类药物的杀菌程度主要与细菌接触药物的时间长短有关。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则与血药浓度超过其MIC的时间有关。血药浓度超过药物对细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t>MIC)是决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疗效的最重要的指标,该时间持续越长则疗效越好。许多临床试验证明,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治疗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中耳炎患者时,血药浓度较其MIC的时间超过两次给药间隔时间的40%以上时,临床上有85%~100%的患者可获得细菌学治愈。一般而言,β-内酰胺类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时获得临床疗效所需t>MIC的时间较其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及链球菌属感染者为短,主要由于β-内酰胺药物作用于葡萄球菌时有较长时间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但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及链球菌属则无PAE。此外,在临床用药时药物半衰期是决定给药次数的重要依据,但并非唯一依据,应根据药物作用的特点系杀菌药或抑菌药,不同的细菌、感染灶的部位及抗菌药是否具有抗生素后效应等因素而综合考虑。如头孢曲松一次给药后的血浓度超过多数社区获得呼吸道病原菌MIC的时间可持续24h,因此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时可每24h给药1次,治疗严重感染时可每12h给药1次,但一次给药后血浓度超过多数病原菌MIC的时间可达10~12h,故可每8~12h给药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