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节性多动脉炎常见的临床表现

结节性多动脉炎常见的临床表现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中性粒细胞性血管炎,可累及所有器官的中、小动脉,特别是中等大小的肌性动脉。结节性多动脉炎与多种抗原血症相关,乙型肝炎抗原血症,巨细胞病毒、微小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HIV感染者、淋巴瘤与本病也有关系。2.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 主要局限于皮肤,为一种相对少见的临床类型。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大多数患者对阿司匹林、泼尼松和甲氨蝶呤有较好的反应,可单独应用或联合用药。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是一种系统性中性粒细胞血管炎,可累及所有器官的中、小动脉,特别是中等大小的肌性动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结节性多动脉炎与多种抗原血症相关(包括8-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乙型肝炎抗原血症(HB-sAg阳性),巨细胞病毒、微小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HIV感染者、淋巴瘤与本病也有关系。上述因素可引起血管内皮的改变,血管痉挛、局灶性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

【临床表现】

1.系统型结节性多动脉炎

(1)系统受累:肾动脉受累,胃肠受累有腹痛、出血、穿孔和梗死。心脏受累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传导系统缺陷和心肌梗死。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是脑血管意外。眼受累出现眼血管炎、视网膜动脉瘤、视盘水肿和萎缩。

(2)非特异性症状:有发热、消瘦、不适、衰弱,50%以上的患者有高血压、关节炎、关节痛和肌痛。

(3)皮肤表现多样,15%病例沿动脉走向有痛性红斑性皮下结节,可持续数天至数月。皮损主要分布于四肢,下肢多见。40%病例发现网状青斑,其他皮肤表现有溃疡、瘀斑、坏疽、甲皱襞栓塞和指(趾)末端裂片状出血。

2.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 主要局限于皮肤,为一种相对少见的临床类型。可能是以皮肤表现为主、内脏受累较轻。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加,蛋白尿和血尿,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HBsAg或HBsAb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贫血,血浆白蛋白和补体通常降低,也可出现冷球蛋白血症。

【组织病理】

主要累及中等大小肌性动脉。血管壁及其周围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壁内弹力膜破坏,常有血栓形成和红细胞外漏。免疫荧光检查示皮肤动脉壁有IgM和补体。

【诊断】

有特征性皮损,触痛性皮下结节,网状青斑。多系统损害。结合组织病理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

结节性红斑、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

【治疗】

1.系统治疗 包括局部措施,如用适合步行的压力袜(弹力袜),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药。

(1)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一般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剂量分别为1mg/(kg·d)和50~ 100mg/d。对十分严重的患者,可将剂量翻倍。口服剂量应调整至保持全血白细胞数量在(3~3.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应超过1.5×109/L。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大多数患者对阿司匹林、泼尼松和甲氨蝶呤有较好的反应,可单独应用或联合用药。

(2)雷公藤制剂:雷公藤多苷或雷公藤片,对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为首选药物,对系统型的疗效也很好。

2.治疗并发症 心脑肾眼并发症。

3.病程与预后 皮肤受累为主的患者,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可采用较低剂量,3~6个月可得到缓解。肾脏疾病和高血压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几乎50%死亡病例是死于尿毒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