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证现状与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资格认证现状与问题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已使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考核标准,但不难发现,这些考核标准一是形式多样,内容差异也较大,有的甚至操作困难,流于形式;二是这类考核只是作为教师普通考核的一种,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相比,未能达到一定高度,也缺乏一定的形式效应。但不可否认的是,“双师型”教师标准作为教师资格认证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存在的固有的质量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教师队伍难以满足改革发展中的高职教育的需要。尽管在高职院校已实施了由省级管理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抑制着高职教师队伍发展,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有的认证标准过于宽泛,未能考虑到高职教育实践性、职业性等特征。我国教师资格认证仅从层次上分为小、中及高三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同样对待。实际上,高职教育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实践性与职业性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教师考核认证上也必须区别对待,才不失科学性。

第二,时效上的终身制,未能考虑到经济技术因素的变革,以致教师在知识能力等方面不能适应新的需要。我国教师在获得资格后,除非出现了极其恶劣的现象,都可终身拥有该资格,得到了国家的保障。

第三,已有的“双师型”教师政策标准仅具参考价值,但将其付诸实施,还需经细化、校本化、操作化等过程。当前,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已使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考核标准,但不难发现,这些考核标准一是形式多样,内容差异也较大,有的甚至操作困难,流于形式;二是这类考核只是作为教师普通考核的一种,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相比,未能达到一定高度,也缺乏一定的形式效应。但不可否认的是,“双师型”教师标准作为教师资格认证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第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我成长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在知识、能力及素质上都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缺乏固有的引领与促进力,不能有效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专业成长,它仅仅起着“准入”的性质。

我国高校教师资格认证中存在上述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法规自身的特点。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规范与指导意义的法规,难以更具体地、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人们各种价值追求。第二,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已有过的教育改革,大多自上而下推进,其最大弊端在于实践中问题重重,难以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第三,缺乏自我改革的勇气。在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中,各高校都在“等待”改革,缺乏主动“迎接”改革的勇气。第四,高职教育改革的复杂性。高职教育蓬勃发展过后,问题集中出现,再加上其自身与社会、经济关联性强等特点,使得已有改革复杂多变。第五,人事制度改革的敏感性。教师认证、考核等制度改革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固有的改革难度要求在更长时间内深入认识、科学把握、循序渐进地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