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莫学陶令避红尘,要学梅花早报春

莫学陶令避红尘,要学梅花早报春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历史上,确有一些“看破红尘”的人,但那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我不能这样,我认为看破红尘的人是最自私的”。抛弃那个人主义的精神锁链,才能真正克服“看破红尘”的思想羁绊。说到底,要避红尘是避不了的,正如一个人不能用手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莫学陶令避红尘,要学梅花早报春。

现在个别青年人“看破红尘”,这种思想是必须克服的。

何谓“红尘”?最早在东汉著名的文史学家班固的《西都赋》中用过这个词:“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里的“红尘”是指闹市的飞尘,形容当时长安的繁华,市集上车来人往,飞尘遮天。后来这个词也用来指繁华热闹的地方,如南朝(陈)文学家徐陵的诗《洛阳道》中所用:“绿柳三月晴,红尘百戏多”。以后,佛家采用这个词来称谓人世间,这是相对于佛家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净土”而言的。《红楼梦》中记载一块顽石的身世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因此,现在的所谓“看破红尘”,实际上就是从佛教术语中引申出来的。

人类历史上,确有一些“看破红尘”的人,但那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晋朝的陶渊明,追求过“桃花源”那样世外乐园的理想唐朝的大诗人李白羡慕过神仙世界、超物之境。他们那种洁身自好,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实质是对当时封建黑暗统治的一种抗议,也是对那种门阀制度排挤贤才的猛然抨击。

现在,时代不同了。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大搞四化之际,我们再采取那种避世逍遥的态度就不对了。当然个别青年人产生这种思想,是有一些客观原因的。由于过去林彪、“四人帮”的祸害,青年们一旦觉醒,意识到被愚弄以后,确实会出现暂时性消极情绪。或者个别青年在生活的道路上,经历了一定的曲折,也会悲观丧气。但是,这终究不是青年们的主流。写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作家。她长期遭受迫害,又被“四人帮”关进牢房,挫折可谓大矣。可是她说:“我能像有些朋友好心嘱咐的那样,不问外事,不说话,浑浑噩噩混日子吗?”“我不能这样,我认为看破红尘的人是最自私的”。讲得多么感人啊!

的确,那些厌世逍遥的人,他的处世哲学的核心还是为了自己,是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从个人主义出发,当然会对许多事情不满意。一事当前,老是以个人得失决定取舍,怎会不碰壁呢?“苦闷”无非就是个人的得失,而个人的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怎么办?董必武同志曾在《七十自寿》一诗中告知我们:“冲决诸网罗,首要在忘我”。抛弃那个人主义的精神锁链,才能真正克服“看破红尘”的思想羁绊。

说到底,要避红尘是避不了的,正如一个人不能用手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人们称现在的青年是思考的一代,青年应该努力学习,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莫学陶令避红尘,要学梅花早报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