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面提到,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三种类型的课堂目标结构中,合作型的课堂目标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调动。肯定和鼓励要给予所有取得进步的学生,不仅仅是针对学习好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对成绩的评价基于小组成员的集体表现,这样淡化了学生个人能力之间的比较。小组的设计要多样化,成员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老师按照学生的特点合理组合。
前面提到,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三种类型的课堂目标结构中,合作型的课堂目标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调动。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以合作型课堂为主导的课堂结构,具体做法如下:
1.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步
首先,课堂提问和练习的机会要尽可能公平。教师需要注意坐在前后不同位置的学生,避免总是提问那些坐在前面、离老师较近的学生;需要注意成绩水平不同的学生,避免总是提问学习成绩优秀或成绩较差的同学而忽略中等水平的学生。提问的顺序也要注意,有时可以从前面的学生开始提问,有时从后面的学生开始,做到尽量公平。
其次,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要做出积极的反馈。对各类学生的表扬、批评尽量一致,不能过多地关注某些学生,尽量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注每一个孩子。肯定和鼓励要给予所有取得进步的学生,不仅仅是针对学习好的学生。
2.提供小组学习的机会
在小组学习中,对成绩的评价基于小组成员的集体表现,这样淡化了学生个人能力之间的比较。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特点,安排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集体策划某个活动方案,或者分角色朗读某篇课文等。小组的设计要多样化,成员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老师按照学生的特点合理组合。在小组学习中,对每个成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强调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同时要保证每组同学都有获胜的机会,小组成员的水平大致相当。小组之间可以比较,但目的是为了使大家都有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