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成就目标的作用

不同成就目标的作用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观点认为,表现趋向目标具有较多的负面影响,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采用学习目标。强调与同伴竞争,意味着对自我和竞争的关注,这与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或积极的课堂氛围相冲突。埃利奥特等人从三个方面对表现趋向目标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表现回避目标取向的学生与消极情绪呈显著相关,表现出更多的焦虑等。如巴伦等人对大学生在心理学入门课程和高级研讨课上的研究均发现,表现趋向目标能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但与兴趣无关;

 

研究表明,不同成就目标取向的学生在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归因方式和情绪状态等方面会表现出差异。

1.学习目标:值得提倡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目标总是与各种适应性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如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努力,使用更深入、更精细的学习策略,寻求挑战,对学习有更积极的态度。埃利奥特等人发现,学习目标条件下的个体,不管其自我感觉到的完成任务的技能水平有多高,都会表现出适应性的模式;而表现目标条件下的个体在自我感觉能力水平高的情况下才表现出适应性,在自我感觉能力水平低时表现出不适应。因此,教育心理学家艾姆斯得出结论:学习目标会促进长期的、高质量的学习投入,建议教师在进行外部干预时鼓励学生采用学习目标并使表现目标降到最小。最近,仍有学者坚持认为学习目标比表现目标具有更多的优势。

尽管对于追求学习目标的积极后果争议很少,但有些人认为学习目标并非完美无缺,表现目标亦非一无是处,两种目标是互补的。

2.表现趋向目标:利弊共存

表现趋向目标(简称表现目标)指的是在学习中关注个人能力的展示,希望通过取得超出别人的成绩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关于表现趋向目标,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表现趋向目标具有较多的负面影响,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采用学习目标。一些研究者认为,表现趋向目标与诸多非适应性的行为和后果联系在一起,如退缩、回避挑战、肤浅的学习策略等。对社会比较(或同伴竞争)的关注不仅会在认知上分散学生对任务的参与,而且与测验焦虑、担心和其他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强调与同伴竞争,意味着对自我和竞争的关注,这与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或积极的课堂氛围相冲突。另外,表现趋向目标有可能转向表现回避目标,而表现回避目标往往与非适应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联系在一起。

另一种观点认为,表现趋向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类目标并非与学习目标截然对立,学生可以同时拥有学习目标和表现趋向目标,同时拥有两种目标的学生会有更适应的动机模式。埃利奥特等人从三个方面对表现趋向目标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首先,从调查和实验研究的结果来看,表现趋向目标虽然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后果,但似乎并非与某些消极的过程和结果有必然的联系。一些实验研究的证据表明,表现趋向目标与某些积极的过程和结果(如个体对自我的能力评价、努力、对成绩的期望、好成绩、自我效能等)有正相关,因此,表现趋向目标也有其积极的作用,不能一概否定。

其次,从理论上讲,表现趋向目标代表了一种有价值的动机形式。人们大多有胜过他人的愿望,这种愿望可以解释为与生俱来的、固有的,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源泉。如一些学生争强好胜,为了取得比别人优越的成绩而发奋努力;一些教师为了取得比他人卓越的教学业绩而勤奋耕耘。另外,个体通过超越别人来证明自己有一定的能力,从而获得有关个人能力方面的信息,这种信息是个体发挥最佳功能所必需的。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形成了更为精细的认知加工能力,能够用更复杂的方式来表征个体对某种活动的胜任能力。除了直接将自己的具体行为与任务的要求进行比较外,也可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他人进行比较。例如,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考试成绩获得对自己的评价,而且通过与班里其他同学的成绩做比较,获得自己的能力评估。有的老师在考试后将每个分数段的学生加以统计,如考满分的有多少人,95分以上的有多少人,90~95分的有多少人,以此类推。学生在这种信息反馈中可以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判断。因此,从理论上讲,表现趋向目标既非完美无缺,也非一无是处,它代表的是一种有价值的但容易受到攻击的动机形式。

第三,从价值和信念的角度讲,重视学习过程本身未必就要消除社会比较。有研究表明,学习目标与表现趋向目标可以和平共处,学生可以同时拥有这两种目标。当然,当表现趋向目标是出于对自我表现、自我证明、自我保护的动机考虑,而非胜任的需要,那么,的确会分散个体对学习目标的关注。当学习环境中主要强调同伴竞争或社会比较的评价时,这种评价将会导致许多动机方面的问题,如学生过分的自我表现和炫耀、过分的自我保护等。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过分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比较。

总之,可以肯定的是,表现趋向目标对于某些与成就有关的过程和结果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断言该目标是好是坏,而需要就具体情境、具体任务和具体对象来分析,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表现趋向目标的利与弊。

3.表现回避目标:众矢之的

表现回避目标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在别人面前显得自己无能或能力低下。持这种目标取向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要比大多数人低,不能表现出比别的同学能力差。由于此类目标取向的学生总是把精力集中于避免使自己表现失败上,因此,这类学生在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和情感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消极的特点。

表现回避目标取向的学生往往是不自信的,他们不愿付出努力,以回避挑战来避免失败,对学习持消极的态度,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任务,常采用自我阻碍策略,如拖延学习和确立无法实现的目标。在认知策略方面,表现回避目标与深层加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呈负相关。在遇到困难需要求助时,他们只满足于知道问题的答案或迅速完成任务,或者回避向老师和同学求助。面对困难时,他们很难坚持克服。如果他们失败了,常把失败归因为没有付出太多的努力而不是自己没有能力。因为在他们看来,努力就意味着能力水平低。

表现回避目标取向的学生与消极情绪呈显著相关,表现出更多的焦虑等。在遇到挫折时,负面情绪会更加强烈,并影响到后续目标的确立。

总之,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表现回避目标是一种不适应的动机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降低或弱化学生的表现回避目标倾向。

4.多重目标:适应更好

以巴伦和哈拉凯维奇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多重目标的观点。他们认为,尽管实验研究发现学习目标比表现目标在更广的情境范围内带来更有益的结果,但是实验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证明学习目标就是绝对有益的。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教学中鼓励他们采用学习目标可能会更有利,但是个体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如何更好地整合学习目标和表现趋向目标。他们认为,同时采用学习目标和表现趋向目标两类成就目标将具有最佳的动机模式。

学习目标和表现趋向目标有不同的效应。学习目标能预测某些结果,而表现趋向目标能预测另一些结果。如巴伦等人对大学生在心理学入门课程和高级研讨课上的研究均发现,表现趋向目标能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但与兴趣无关;而学习目标取向与兴趣正相关,但对学业成就并不具有预测性。因此,两种目标取向的学生有可能取得两种结果。正如瓦尔勒等研究者所提出的,两种目标取向实际上是互补的。尽管个体可能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取向,并积极投入学习,但如果这是个体唯一的动机取向,那么,他很难在学习情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和进步,除非他同时还想获得很好的学习成绩。瓦尔勒还援引了布法德的话,  “最充分有效的动机是个体不仅想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还想达到某一成绩水平”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