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式的“农家菜”精品课程

主题式的“农家菜”精品课程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主任宣讲团以打造优质课程和提高培训实效为目的,构建了主题式“农家菜”精品课程,实现了对班主任工作室研究成果的转化。到目前为止,“农家菜”菜单内容共涉及100多个主题课程。在这里,我们通过对传统家长会的弊端分析以及与美国一些学校召开的家长会的对比,推荐给班主任一些有效的改进意见,特别是给出一些有效的处理细节,为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时提供实实在在的工作方法。美国的学校会把家长会分成两个部分。

班主任宣讲团以打造优质课程和提高培训实效为目的,构建了主题式“农家菜”精品课程,实现了对班主任工作室研究成果的转化。他们采取“去理论加案例式”的方法,将已定稿的课题论文和课程资源进行修改,撰写为一篇字数在5 000—6 000字、时间为15—30分钟左右的宣讲稿,做到主题突出,条理清晰,观点正确,案例典型,并制作宣讲PPT;然后采用“同伴互助式”和“专家指导式”相结合的方法,在班主任工作室范围内试讲,并根据专家指导和同伴互评的建议与意见,调整宣讲内容,随后进行模拟宣讲考核,最终定稿。

到目前为止,“农家菜”菜单内容共涉及100多个主题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发,充分彰显了宣讲团骨干班主任的经验智慧、实践艺术和个性风格,同时,也为满足基层学校提供了个性选择。

主题课程1 PTO——让家校之间零距离

【设计意图】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常规工作,它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三章“职责与任务”中的第三条及第十二条明确规定: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一直以来,传统家长会一直存在疲惫低效的状态,班主任在有限的时间里常常无法与每个孩子的家长做有效沟通,也使部分家长、学生厌恶学校召开家长会,从而选择借口逃避。在这里,我们通过对传统家长会的弊端分析以及与美国一些学校召开的家长会的对比,推荐给班主任一些有效的改进意见,特别是给出一些有效的处理细节,为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时提供实实在在的工作方法。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让班主任了解家长会的召开方法和技巧,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家长会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使家长会真正起到架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作用。

【课程内容】

大家看到本课程的主题“PTO——让家校之间零距离”或许会有些奇怪或不解,什么是PTO?我把这三个字母拆开,或许大家就明白了“P——parent(父母);T——teacher(教师); O——Organization(组织)”,就是协调家长与教师的一种组织形式,也就是我们班主任最常见的一项工作——家长会。

我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任教24年,也做了24年的班主任。按每学期至少一次家长会计算,前前后后已经召开了近50次家长会了。 同时,作为一个母亲,我也参加过儿子学校的多次家长会。今天,我之所以想跟大家分享这个课题,一方面我觉得“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常规工作,另一方面“家长会”确实能在家校共同教育方面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当然,我也实实在在想把自己的亲身体会与各位老师做个交流,希望能给各位班主任提供一些思考和方法。

一直以来,传统的家长会都处于疲惫低效的状态。让我们一起回顾几个家长会场景:

场景一:小小的课桌与座椅,很多家长坐了一会儿就腰酸背痛;

场景二:当校长在主会场进行着充满理想激情的演讲;教室里家长不是自顾自地玩着手机,就是互相间与熟悉的家长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场景三:集体广播后,班主任上阵,从校园活动回顾、考试日程安排、试卷数据分析到存在问题警示……不一会儿,每个家长的脑袋和笔记本就塞得满满当当了。

场景四:讲台上,语、数、英学科教师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自强调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讲台下,家长们不时调整坐姿奋笔疾书。

场景五:会后交流时间,而此时的班主任已经唇干舌燥,还在应答着家长的提问,相当疲累。

相信大家对这五个场景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我们疲累之余是否想过,这样的家长会到底有多少实效呢?这中间,我们到底能和多少学生的家长做直接交流?家长能在这样的家长会上获取多少经验?而使他们一直纠结的教育问题能得到引导和解决吗?

与此同时,70%的学生对家长会存在抵触情绪,只要爸妈去开家长会,孩子就会忐忑不安地在家里等待,猜测老师会和爸妈说什么。通常情况下,爸妈回来后,脸色“多云转阴”的时候偏多。我是个语文老师,曾经布置过这样一次片段练习:

请为下句续写一个语段(字数300左右),要求综合运用心理描写的多种方法,表现“我”的特定心理活动。

“雨夜,开家长会的爸爸快回来了,我独自待在家里……”

班里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雨一直在下……我瘫在沙发上,使劲摇着头,竭力想甩掉心中的不安与恐惧,但它却挥之不去。我无助地望着窗子,外面的雨滴飘落在窗玻璃上,流出一道道泪痕,玻璃上隐约映着我憔悴的脸、无助的脸、沮丧的脸。桌上的闹钟已指向八点。‘糟了,一定是老师留下爸爸单独交谈,这回我死定了!’我的头上早就冒出了汗珠,手心里也沁出了冷汗。屋子里静得出奇,心房‘咚咚’跳动似乎清晰可闻。‘噔、噔、噔……’有人上楼来了,我条件反射似地从沙发里弹起来,冲去开门,哎,原来是隔壁的邻居。我又将自己埋进沙发里。这时却听见有人开锁进了门。霎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从孩子的作文中,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家长会,为何会让孩子如此恐惧?为什么会让家长有如此大的心理压力?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一些国外学校的做法。在此,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美国一所学校的家长会模式。

美国的学校会把家长会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家长在下午的一点到三点的时间段来参加家长会,而另一组家长在晚上的六点到九点来开家长会。不同工作时间段的家长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参加家长会的时间。

家长会一般在一个很大的场子里举行,通常学校会把家长安排在学校的体育馆。体育馆里会被分成很多个小组。这些小组不是按班级来划分的,而是按科目来划分的。 因为美国学校不允许学生偏科,也就是说,即使是最不考虑成绩的科目,也需要家长去与教师进行沟通。 当然,在家长和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是会很认真地作笔记的,他们也会针对家长提出来的意见进行有效地改善,也会给家长提一些意见,如如何让孩子在家里好好学习等一类的经验。

最后,我根据资料总结了美国学校召开家长会的一些特色:

隐私:之所以家长一个一个地去见不同科目的教师,是老师保护学生的隐私,也是保护家长的隐私。我觉得,每一个学生都不会希望自己各方面的情况被其他的学生家长或者是其他学生知道得太多。

细致:因为是家长一个一个地去见一个一个科目的教师,因此,任何一个科目的情况,都会被家长掌握到,而且教师也能掌握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做非常细致,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中来。

公正:毕竟学生的成绩是自己的私人信息,教师没有权利让别的孩子和别的家长得知你孩子的成绩,你也没有权利去从教师那里打听到其他孩子的成绩或者是你孩子在班级里的排名。这样做,其实是很公正公平的。

针对:因为不同的教师都要见到,因此家长和教师都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缺点或者是优点全面认识。这样,可以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家长会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呢?

第一是要有自信。

青年班主任召开家长会一般会比较紧张。其实,紧张对于开好家长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当你面对教室里一张张大你几岁的面孔、面对一脸虔诚地望着你的家长而感到紧张时,请告诉自己:学生家长是我的朋友、是我的助手、是我尊敬的客人,没什么可紧张的。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带着自信的微笑和热情,开始接待家长吧。

我建议召开家长会那天,班主任要注意着装优雅、得体。女性班主任可以化个淡妆,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家长会。得体的装扮,既展示了良好的教师风范,同时也表达了对家长到来的尊重。

第二要重视细节处理。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教师的自信是建立在有准备的基础上的。

首先,在家长会筹备阶段,要准确地掌握学生和家长的情况,如家长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等,考虑怎样讲话才能引起家长的共鸣。在这里,我想把一位教师的做法与各位分享,那就是制作一份家长会说明书。这对于新接班的教师很有用。在家长会前,她先下发了这份家长会说明书。说明书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老师信息、学校培养目标、校本课程介绍等内容,有助于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个全面的认识;另一部分是请家长提供一些信息,比如孩子喜欢吃什么,不喜欢什么,是否在身体上或心理上需要教师特别照顾和关心的。这份说明书有助于教师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班级学生,便于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效果良好。

其次,在家长会上应清晰地向家长阐述你的工作思路和教育理念,让家长接受你的工作方法,然后把开学至今的班级情况、孩子们的表现做一个大致的汇报。这些都要写出详细的发言稿,并制作好精美的PPT(开场音乐、学生学校活动花絮滚动播放)。只有准备充分了,你才能够更自信地走上讲台面对家长。

家长会上不仅要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更应该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包括孩子品德言行的进步、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所以,会上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作业本、考试成绩,还应该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碌,疏忽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班主任应该把这项内容也纳入家长会。

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关心孩子的,但是你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爱并不比他们少,甚至超过他们。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你可以表现得更细心,比如孩子身上有许多家长没有发现的问题,你可以一一指出;有些家长不知道孩子的心事,你可以透露给他们。这样,班主任从感情上和家长更贴近了,家长自然也就会和你掏心窝子说话了。 当然,这是建立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你对孩子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和家长感情贴近了,教育往往会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境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仅孩子喜欢表扬,成人也喜欢表扬。所以,班主任不要吝啬表扬,不要不好意思表扬比你年长的家长。表扬会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

另外,在家长会上表扬孩子所取得的荣誉,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时候,被表扬孩子的家长是最自豪的。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所以每个孩子都要有受表扬的机会。表扬孩子就是表扬家长,让每个家长都得到表扬,有的甚至登台代表孩子领奖,这样的家长会,家长还会怕参加吗?还会怕来学校和教师交流吗?

教育没有单行道,因为这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情感诉求,赢得学生与家长的情感的认同与共鸣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我们要有一双洞察的眼、一颗善感的心,及时捕捉机会,架设心灵的桥梁。

虽然每个学期才开一次家长会,但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加起来就不少了。每次家长会如果都是一个模式,家长就会烦、会不重视。因此,家长会的形式不妨“创新”一下,不要拘泥于一种。比如,采用座谈会的形式,圆桌型、小组型……座位的适当改变,既能给家长带来新感觉,也能避免小板凳的苦恼,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适当调整座位宽度。再比如,家长会应该让家长在“有话大家说”的氛围中逐渐感受到教育的乐趣,掌握教育的技巧,了解教育的真谛。 当家长侃出了他们的“教育经”后,教师就要及时地将他们好的做法及其中隐含的理念提升出来。 当家长提出自己的困惑时,教师不必急于解答。而可以引发这方面有经验的家长来互相帮忙。我们知道,所有的行业都有培训,而唯独对一个生命一生负责的职业——父母,却缺乏岗前的基本培训,而仅凭一腔热爱绝对成不了合格的父母。家长会的互动交流,正好给父母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我们还可以请孩子给家长写信,请家长回信,架起沟通的桥梁……不同形式的家长会,会带给家长不同的感受,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家长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这一平台,很好地组织和利用家长资源。 日本的PTA组织,类似我们的家委会。一般在家长会结束之时,PTA主席会把本学期的志愿者岗位罗列出来,让大家认领。而志愿者的岗位不是以职位高低来决定的。如运动会、节日活动辅导,放学维持秩序,宣传辅导员……完全由家长自愿申请,如果人多,还可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决定取舍。

尊重、平等、合作,体现在家长会的全过程。家长会不应该是“暴风雨的前奏”,它应该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开一个零距离的“PTO”,一定会赢得家长的真心支持和热心回应。

【实践操作题】

一次家长会上,一家长因喝酒过多,语言颇多不当,影响了家长会的正常召开,作为班主任,此时你该如何处理?

四年级某班有位女孩小燕,个性强,而其父母一直对她要求颇高。 因一次测验成绩不理想,小燕一蹶不振,萌发颓废的念头。作为班主任在家长会上,该如何与小燕的家长沟通,以尽快引导小燕健康成长?

浦东新区南码头小学 傅静宇 提供

主题课程2 班主任的幸福源泉

【设计意图】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由于不同的人对幸福理解的角度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幸福观。广大班主任也需要幸福的滋润,班主任的幸福感能激发班主任的源源动力,从而更好更艺术地进行建班育人。

但现实生活中,不少班主任都抱怨工作繁琐、疲惫,体会不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和价值,有的陷入恶性循环——工作累,心情差……觉得工作中没有幸福可言,只有痛苦的煎熬。通过讲述身边班主任的幸福故事,启发班主任理解“幸福”的意义和内涵,树立乐观积极的幸福观,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使班主任工作更具艺术性和有效性。

【课程目标】

通过宣讲身边班主任的幸福故事,让班主任体会到幸福来源于学生的成长、家长的理解和自身专业发展等,帮助班主任理解幸福来源于自己对班主任工作价值的理解,激发班主任热爱工作岗位,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事业去追求,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收获人生的幸福。

【课程内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那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当你醒来的时候,那个最爱的人就在你的身旁;幸福是你一回到家,孩子送给你甜甜的拥抱;幸福是朋友一声鼓励的话语;幸福是夜黑的时候,父母为你留的一盏温暖的灯……幸福就是生活中小小的快乐与感动,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 当我们逐一将这些小小的幸福拾起时,也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幸福。

那么,班主任的幸福是什么呢?

今天我想为大家读一本书,一本有关班主任幸福的书。这是一本用爱和责任心汇成的书,书名是《班主任的幸福源泉》,而作者就是第四教育署的小学班主任们。

书的第一章是“在学生的成长中收获幸福”。

班主任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成长,当看着一棵棵充满希望的幼苗,在我们的浇灌下,绽放出美丽的生命之花时,我们收获着幸福。

我先讲王老师的一个幸福故事。

王老师班中有个学生叫小陆,曾经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可是他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成绩一落千丈。为了转移小陆的注意力,王老师想起自己的特长——画画。于是,王老师邀请小陆放学后和她一起画画。经过半年的努力,孩子彻底摆脱了网瘾,学习成绩恢复了原来的水平,还在各类画画比赛中得了不少奖项。小陆说:“王老师,没有您的耐心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生导师是班主任这一岗位赋予我们的使命,用汗水和心血浇灌每一株幼苗,用智慧和信念擦亮每一个生命的细节,让平凡的生活闪耀幸福的光芒。

我接着说一个刘老师的幸福故事。

2013年5月的一天,刘老师班上的小张同学不幸在家烫伤,涉及全身大面积皮肤。 当天晚上住进上海瑞金医院的隔离病房,隔离病房里传来小张同学的消息——孩子不吃不喝。面对同学的不幸遭遇,刘老师所在班级的学生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折千纸鹤,写慰问贺卡。 当刘老师把全班同学的爱心传递进病房后,孩子通过护工阿姨传了句话:“刘老师,同学们,我能挺住。”学生们又向全校发出了募捐倡议,为这个贫困家庭送去一份温暖和关爱。刘老师看着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笑脸,为同学之间的友情而感动,更为学生们的守望互助而幸福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身为班主任的我们,为学生的忧伤而忧伤,为学生的快乐而快乐,体会着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教育变得多么幸福啊!

我再讲一个顾老师的幸福故事。

川川,一个中度自闭症患儿。 由于母亲执意让孩子在公办小学学习生活,顾老师成了川川的班主任,也成为她“校园妈妈”。开学第一天,川川连饭也不会吃。顾老师就在一旁喊口令,让川川听着口令自己吃下了第一口饭菜。顾老师母亲般的细心呵护,又是严师般让她学会独立。现在的川川会写字会念书,会拉着顾老师的手说:“顾老师,我喜欢你。”

“如果是我的孩子。”把每一个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以心换心,以情育情,让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温暖和诗意。班主任用师爱谱写着自己的幸福人生。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身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真善美的光辉,让每一位学生收获着成长,享受着幸福。学生成长的过程正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更是我们收获幸福的过程。

书的第二章是“在家长的认可中体验幸福”。

班主任的幸福源于家长的认可和尊重,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尊重的眼神,都能让班主任感受到幸福……

我先讲一个王老师的幸福故事。

一天晚上,王老师看到班级家长QQ群里有关书法课的种种反对意见,她选择了冷静。仔细思量后,她心平气和地给予了几百字的回复。 当家长们从王老师言辞恳切的回复中感受到学书法的意义。QQ群又一次热闹起来:“王老师,谢谢您的提醒,当初选择你们学校就是选择了书法,我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王老师,学好书法对孩子意义重大,我会坚持下去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老师用自己的冷静和智慧赢得了家长的赞赏和尊重。

再讲一个桂老师的幸福故事。

桂老师班中有一个叫小凯的学生。 由于小凯上小学时才回到母亲身边。母亲为了弥补多年的愧疚,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养成了他霸道任性的性格。小凯妈妈每次见到桂老师,都急得掉眼泪,不知该拿儿子怎么办。

桂老师成了小凯家的“超级顾问”。孩子撒谎了,关照小凯妈妈用故事让他明白道理;上超市了,就叮嘱他妈妈只能答应给小凯买一件东西;双休日,就和小凯一家约好,去公园、科技馆观赏游玩,指导小凯妈妈的教子方法……

随着小凯妈妈教育方法的改变,小凯渐渐懂事,小凯妈妈给桂老师发了条短信:“桂老师,没有您的帮助,我做不了一个合格的母亲。有您的陪伴,教育孩子变得轻松多了。”班主任不仅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是家长最有力的合作伙伴。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一个家庭重拾幸福的同时,我们也收获着自己的幸福时刻。

家长给予的认可和信任便是班主任最大的幸福。我们体会着被理解,被尊重的幸福,收获着比其他职业更多的幸福感。

书的第三章是“在专业发展中享受幸福”。

班主任的幸福还来自于自我的专业发展,潜心研究班级和学生的特点,让班主任工作变得艺术、智慧,也是当班主任的一种幸福。

2008年9月,我来到浦东新区北蔡镇中心小学,成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感染着学校百年文化的积淀,感受着领导、同事对工作的热情。我用心工作,成为学校德育骨干教师。我有幸参加了第四教育署第一届班主任论坛,当自己的教育观点和做法赢得全场热烈掌声时,幸福感包围了我。这是认可更是鼓励,让我相信在班主任这一岗位上,也能找到人生的价值。我担任了三届班主任宣讲团成员,这段宝贵的经历为我的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我和学生们共同创建和谐的班集体,在集体中快乐生活、快乐成长;我们共同提升视野,开拓眼界,发现着生命的意义……就这样,我迅速成长为一名有思想有实践的班主任,还荣获了上海市优秀班主任、2013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成为上海市第三期名师工程学员。从学校、教育署到区、市,我在不同的班主任平台上学习成长,让我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幸福。

和我一样享受着专业发展幸福的班主任还有很多。我发现,原来班主任的幸福源泉就在工作的每一天每一刻。我们两袖清风,却内心丰满;我们默默无闻,却为人称颂;我们一手牵起学生,一手握紧幸福。我们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继续抒写着幸福的篇章。我们一路付出,一路收获着幸福。幸福在路上!

【实践操作题】

班主任李老师工作热情,爱生如子,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喜欢。但同年级组的其他班主任们觉得他的认真负责给大家造成了压力,总是对他冷嘲热讽。李老师觉得自已一点都不开心。如果你是李老师,你会怎么做?

新学年,班主任王老师接了个差班。学校领导说,这是对他工作的信任。但王老师觉得是由于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差而导致。他觉得很沮丧。请问,如果你是王老师,你该怎么做?

浦东新区北蔡镇中心小学 孙丽萍 提供

主题课程3 我愿意用毕生的爱去呵护

【设计意图】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明确规定: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优秀和普通学生都能够遵守此道德规范,但是对于特殊学生却缺乏耐心,有时也存在讽刺、挖苦、歧视现象。希望本课程能够帮助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端正对于特殊学生教育的态度,改进策略。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教师在教育特殊学生的过程中能够多了解特殊学生的家庭背景,多付出一点爱,多一缕笑容,多一份平等,多一点耐心。

【课程内容】

曾经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叙述道:“他是折翼的天使,我出生的使命便是要毕生照顾呵护他……隔着校车窗,就能看看哥哥那憨憨的脸,下着雨却不知道撑伞。尽管他的心智永远停留在了12岁,但依然知道,我是妹妹,需要他照顾,要每周五迎接我回来,帮我搬箱子。”看到这段文字,我的心一阵颤动,眼角润湿,对于这位妹妹而言,哥哥是折翼的天使。那么,对于班主任而言,那些特殊学生就是我们的折翼天使,需要我们用心照顾、呵护和引导。

特殊学生指离异、丧失父母的不完整家庭的孩子,特困家庭的孩子,以及有特长或有问题的孩子。这些特殊的学生,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普通学生有很多不同,在思维方式、行为举止、情感沟通和情感表达方面异于多数学生。对于他们的感化无论对其自身成长还是对班级管理都会产生非常巨大的作用。

今年是我做班主任的第12个年头,这一期间遇见了各种特殊学生,在教育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方法,希望能够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条是“以笑赠之”。

教师可能是最应该笑而实际上笑容较少的职业吧!去年,对全年级46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题目是“你最希望老师给你什么?”选项有奖品、表扬、微笑……选择微笑的占52%,其次是表扬。 曾有学生向我抱怨某位任课教师,他承认教师的尽心尽责,认可她的教学水平,可就是不喜欢教师没有表情的面容,原话是“一年多了,都没有见她笑过”。

教师们宝贵的笑容都给谁了呢?可能九成以上都会给自己喜欢的或者成绩优秀的学生吧!于是乎,特殊学生从进入校园起就只能看到各位教师或冷漠或嫌弃或厌恶的面孔。 日本一位科学家曾做过“水结晶”的实验,当水每天接触的是丑恶凶狠的字眼时,它的结晶也是恐怖的;相反,当它每天听到动听的音乐、美妙的赞美声,结晶会呈现出来精致美丽的图案。所以,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微笑对于他们格外重要。很多特殊学生总是缺乏自信,会给自己定性为“差生”。这个时候教师的微笑会带给他们许多正能量。在英国查理斯·怀斯曼的《正能量》一书中,行为和情绪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正如正能量与负能量也会相互转化一样。举例来说,人们微笑因为快乐,同时人们也会因为微笑而变得更加快乐。微笑的人应该感觉更快乐,更能传递内心的正能量。

贝贝是一个极其内向的孩子,在学校里常常一言不发,上课时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但是他很善良,当自已感冒时,他会主动戴上口罩,防止传染给别人。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贝贝从小很胆小,从幼儿园开始,就害怕老师。有一次,我走到他的身后,还没有低头,他就条件反射性地缩头。想来,是有老师以前打过他的后脑勺,还不止一次。所以,每一次和他说话,我都微笑着轻声细语,每当我走到他身后他缩脖子时,我就温柔地摸摸他的后脑勺。慢慢地他不再怕我,也不再缩脖子,也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们交流了。上课时偶尔也会主动举手发言。

在通过微笑传递正能量给特殊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告诉他们: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你像是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小王在六年级的时候发生过拿别人东西的事情。我不动声色,在第二学期请她担任生活委员,负责掌管班费。这是需要学生诚实守信、大公无私的岗位,尽管在担任前她可能还没有具备这样的品质,但是在管理班费的过程中,她是非常负责的,账目和金额都很清楚。这之后,她原来的那些问题都没有了,这个学期捡到了400元公交卡还上交了。

第二条是“平等待之”。

特殊学生其实是很喜欢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希望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第一次见到小袁,他是在妈妈的搀扶下下楼见我的。 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所以他的身高和小学二年级学生差不多高。好在刚进行完手术,开始康复了。我带的班级一般都是每一个人都有班级职务,我一直思考应该给他什么样的职务。开学后,他根据自己所能,表示愿意在课间操时间为班级同学领牛奶,因为他是不需要出操的。要知道,以前在小学的时候,学校为了照顾他,班级一直留在一楼。现在,让他走那么远,还要拎牛奶上楼,能行吗?但是小袁很坚强,始终坚持领牛奶,风雨无阻。我们关爱身体特殊的学生,不是要把他放在保温室,相反应该平等地对待他,让他能够与同学一样快乐生活,学会坚强。

教师看待学生有时候会用有色眼镜或者固有观点,这对特殊学生的改变是非常不利的,他们经常觉得,反正自己怎么努力,教师也是看不见的。

插班生小张同学来自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母亲和继父又生了一个孩子。原本就内向的他此时更内向了。他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很颓废,容易违反班级规定,且犯错之后拒不承认,和教师的关系紧张。为此,学校将他调整到我的班级。

开学不多久,他便被数学老师请到了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通,很多地方都直指他的过去。作为班主任,我一定是要教育跟进的,但是他刚来不久,简单的教育一定没有效果。那天我正好在批随笔,于是就选择了写信交心的方式。我在他的随笔本上这样写道:“今天听到了你和数学老师的对话。我想你一定很难过,就像我现在很难过一样。我曾请妈妈转告你,柳老师对待任何插班生,不问昨日,只看今朝。可是我不能保证其他所有人都不问过去。毕竟过去的你也是你的一部分。那么,如何让任课老师只看现在、不闻过去呢?那就是现在的你要足够精彩。我记得开学第一天,刘老师也曾很兴奋地表扬你上课反应快,能够主动回答问题。刘老师是一位率直、善良的男老师,他今天的批评源于对你的期望。爱之深,责之切。你在随笔中写道父亲暑假时带你环青海湖骑自行车仿佛一场魔鬼训练。我倒觉得那是对男子汉的一种历练,我想刘老师也是在用一颗父亲的心在要求你,希望你能够快点成长起来!欢迎和我用文字对话。”现在,他没有和老师争吵过,晚自习的纪律也好了很多,原来那种与老师的对立情绪减轻了许多。

第三条是“以恒持之”。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说过,涓滴之水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对于折翼天使的爱,也应该如此。不能今天想起来就去关心教育一下,明天又置之不理。应该每天都关注,将爱昼夜不舍地滴坠在他们快要干涸的心上。

2008届学生小方在七年级时陷入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断掉网络后非常痛恨我和他的父母。那段时间,班级学生会每天写一两百字的反思日记,只有他每天就八个字,“今日无事,无须多言。”整整写了一个学期。我既不生气也没有找他谈话,而是每天都像与其他同学一样,写上两行字,有时候是和他聊天,有时候是嘱咐他多穿点,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学期。尽管他始终没有答复我,但是在他毕业后的教师节,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他的卡片。其中,提到了我那段时间持之以恒的关怀,说他一直珍藏着那本随笔本,让我原谅他当时的年幼无知。

对于特殊学生的关爱,是不能有功利思想的,很有可能,他在你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表现出什么改变,却会在下一个人生阶段发生改观。我们要做的就是付出我们的爱,运用我们的智慧,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去教育、感化他们。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有一首小诗《孩子天使》这样写道:“来吧,在无垠的怀里坐下,我的孩子。 日出时敞开你的心,像果树上的满满的花朵。 日落时低下你的头,在静默中修毕一日的虔诚。”衷心希望所有的特殊学生都能够快乐、幸福,如果他们折断的双翼能够修复,我愿用毕生的爱去帮助他们。

【实践操作题】

双休日,一位家长转发了她的孩子发给她的短信。文字中孩子表现出厌世态度,表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累赘。 因为他生活在重组家庭,母亲和继父又生了一个弟弟。 自己古怪,弟弟温顺,大家都很喜欢弟弟。 因此,他不想活了。您能够给我一些建议,一起来帮助这个孩子吗?

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 柳青 提供

主题课程4 小主任也需要大智慧

【设计意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率空前提高,从少数人读书变成全民受教育,教育的模式也从淘汰式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了激励式的大众教育,这是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转折,不仅对教师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而且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核心,除了班级管理之外,更应探求教育的智慧,因为教育是用智慧来培育智慧的,智慧型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学生。

而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有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情绪或者采取较为强势的方法,事后也较少进一步跟进引导,这样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所以,以“智慧为本”来定位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形态,进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无论对教育的发展、课程的改革还是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来说,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在理论层面上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在实践层面上提高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探索班主任实践智慧的有效提升方法和策略,有效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课程内容】

教育部的文件里是这样定义班主任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 由此看来,小小的班主任,身上的责任却是重重的,工作不仅复杂而且琐碎。 因此,身为班主任,如果在处理班级问题时能有教育的“大智慧”的话,不仅能事半功倍地减轻自己的负担,也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有时,不必正言厉色地训斥,幽默化解往往更能四两拨千斤;

有时,不必严丝密缝地填堵,因势利导往往更能深入人心;

有时,不必大刀阔斧地惩罚,绿色惩戒往往更能春风化雨。

下面,我分别从以上三个角度来谈一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智慧。

一、幽默化解——处理突发事件需要有大智慧

突发事件是让我们班主任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有的教师遇到突发事件往往气不打一处来,进而正言厉色地批评教训学生。其实无论从教育实效性和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角度而言,都是不可取的。

有的时候,幽默化解不失为一个良招。德国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被人接受。” 所以,适当地幽默一下,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位优秀班主任刘老师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他班上有个女生小璐,经常破坏课堂纪律,几个自控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也经常跟在后面调皮捣蛋,小璐俨然是其中的“小头头”。有一次,小璐竟然在上课的时候拿出剪刀去剪前排男同学的头发。刘老师发现并制止后,她竟然嬉皮笑脸地对刘老师说:“老师,我为民服务。帮他剪发是免费的,要不你也来理一理?我的技术很好的。”面对这样的窘境,刘老师微笑着对小璐说:“想不到咱们班藏龙卧虎,还藏着一位很有爱心的理发大师呢。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营业执照?如果没有的话,工商部门是要来罚款的。在此之前,就不要在课堂上讨论理发的话题了,因为还有很多同学等着老师上课呢。”说了这番话后,小璐知趣地不再吭声了。在这堂课之后,刘老师看到小璐继续边开玩笑边追问:“理发大师,什么时候拿到营业执照啊?我头发一直没有理,就等着你了。不会待我长发及腰,你还没办出执照来吧?”

一个星期之后,小璐主动找到刘老师说:“刘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不会再捣乱了。”刘老师顺势说道:“你答应遵守课堂纪律,那想来自然是极好的。你若是能带动另外几位不够自觉的同学也遵守纪律,那倒也不辜负老师的一片厚望。如此岂非成就了一番乐事?”小璐听了,笑着满口答应。随后的日子里,小璐的课堂纪律表现好了很多,成绩也相应地有了进步。那群跟着后面自觉性不强的同学也收敛起来。在刘老师的幽默化解下,小璐不但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还成为老师的小帮手。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因此,幽默用于教育,胜于空洞的说教和严厉的斥责,不但能化解尴尬和紧张的气氛,还能消除师生间的鸿沟。幽默是语言批评方式的一种软着陆,能够带来一种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被批评者不失面子,又接受了批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它不仅仅是班主任智慧的体现,更是班主任对学生爱和责任的体现。所以,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换个角度、换个方式、换个姿态,幽默化解往往能“四两拨千斤”。

二、 因势利导——管理班级纪律需要有大智慧

纪律问题是班主任必须管的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形成纪律意识,进而自主管理班级,这需要教师把握教育的时机因势利导。

在遇到有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时,我们往往是抓住一两个同学树立反面典型,希望能够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这可能对一部分学生是有效的,但是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两分钟预备铃响了,教室里还是人声鼎沸。教室门口有一两个同学探头观察办公室门口的动向。突然一人大呼:“班主任来啦。”进而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各就各位,匆匆忙忙从书包里翻出书本,作认真学习状,在教师进门之前一切就绪。偶有动作迟缓,还没就绪的,被教师看到了,当场训斥几句。这还只是班主任的课,如果是副科,那情况更加糟糕。归根到底,学生在纪律问题上没有形成自主的意识,教师的批评只是暂时的“堵”,没有从学生的思想根源上引发他们的反思,所以有时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用“疏”的方式反而能抓住教育的时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带新班,任课教师都反映这个班级两分钟预备铃的纪律不好。轮到我上课了,我故意稍微晚了点,等预备铃快过了再进教室,在走廊里就听到教室里一片喧闹。我不动声色,开始上课。过了40分钟,下课铃响了,我还是不动声色继续上课,过了几分钟,底下有些同学坐不住了,我不理他们,气定神闲地继续讲课。终于有学生忍不住了,说:“老师,下课铃响了好久了。”这句话马上引起了同学的共鸣,都纷纷发出声音表达出对我拖堂的不满。我一看教育的时机已到,就对学生说:“各位同学,我没有听到下课铃耽误了下课,是我的过错。但是我也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下课铃响了,你们个个都听得如此清楚,但是上课铃响了,你们却充耳不闻。 同样都是铃声,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这难道不值得大家反思一下吗?”说完这些,刚才还有些吵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在当天下午的班会课上。我布置了“两分钟预备铃后,我该干什么”这样的话题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共同制定了两分钟预备铃守则,明确了班干部管理、课代表领读、班级同学自觉等各自应尽的职责,并每周评选出两分钟预备铃标兵。随后的日子,从任课教师的反馈来看,班级两分钟预备铃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班级的学风和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面对学生的错误,一味“填堵”是不会有很好效果的,德育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所以,我根据班级同学不重视两分钟预备铃的情况,顺势而为、因势利导,通过上课铃与下课铃的对比,引发他们自己对这两次铃声的思考,通过自身的理智去辨别是非对错,引发学生的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绿色惩戒——惩戒学生需要有大智慧

惩戒,顾名思义,包括“惩”和“戒”两层含义。“惩”即惩罚;“戒”是通过惩罚以示警诫。惩戒本质上同鼓励、表扬一样,都指向学生的进步。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但是,我们在实施惩戒教育的行为时往往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有时我们的手段可能过于单一和生硬。其实惩戒教育也需要有艺术性,有人把它称之为“绿色惩戒”。绿色惩戒的出发点在于对学生的关怀爱护、不侮辱学生人格和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最终目的则在于教育,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有一个自然主义教育的理论,其中有一条“自然惩罚”法则。卢梭认为:自然惩罚法则就是让孩子在错误中体验到由自己错误而招致的责罚,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小伟是班上长得人高马大的一个男生,平时总喜欢和男生小沈打打闹闹。虽说爱打闹是男孩的天性,但是他们的安全意识不够,小伟的打闹动作非常大,受伤的经常是小沈,光骨折骨裂就已经两次了。为这个事情,我已经找小伟谈过很多次,苦口婆心,软硬兼施,恩威并重。可他就是屡教不改。 因为受伤的不是他,赔钱的也是家长,你再和他讲,他没有切身体验感受不到。从自然惩罚的教育法则来讲,他没承担他的错误造成的后果,自然从认知因素上也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危害性。

果不其然,一个中午有同学匆匆忙忙来报告,说小沈又在与小伟打闹的过程中受伤了,我连忙通知家长并把小沈送去了医院。这次,我决定尝试利用自然惩罚法则来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小沈家长赶到医院后,立马回到学校把小伟带到了医院。到了医院后,我让小伟陪着小沈的父母挂号、缴费、拍片、推轮椅上下电梯、清除伤口、上石膏……一直到下午5点多才结束。 回去的路上,我没多说什么,只是叫小伟写一份下午在医院的感想。

第二天,小伟在感想里谈了很多。他谈到他看到小沈的父母放下工作匆匆忙忙赶来,甚至年纪一大把的爷爷奶奶都赶来了,他感到很不好意思。他谈到了在看病过程中,他推着小沈上上下下,看着小沈扎针、上石膏,给小沈带来了很多痛苦觉得很惭愧。他主动提出要去小沈家看望小沈,还提出在学校每天接送小沈上下楼梯,扶他上厕所,中午替他取午饭。他还提出,这次的医疗费就先由他父母垫付,然后从他的零用钱和压岁钱中分期付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之后,小伟的危险打闹行为基本上没有再发生过。

为什么教师之前对他的教育成效不大,而这次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呢?那是因为之前的教育只是道德、行为标准的生硬灌输,没有触及小伟的内心。而这次教师替小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他亲眼目睹并且参与了小沈的整个看病过程,他体验到了他的行为给小沈带来的后果,所以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错误和危害性。在这个过程中他接受了自然惩罚的教育,从而改正了错误行为。所以,这样的惩戒教育就是“绿色惩戒”,更能春风化雨。

班主任工作需要方法和艺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需要教师更有智慧、更艺术地去化解和处理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参加班主任宣讲团是个很好的契机,更多地引发了我对教育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但所有的教育智慧都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都源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目的,这也是我们作为学生成长路上人生导师的职责。

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能够和更多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让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充满智慧和艺术。最后,献上一首小诗来作为结束语并以此作为自己班主任工作的格言:

教育如水善谋道,刚柔相济不辞劳。

三尺杏坛风化雨,智化甘泉育李桃。

【实践操作题】

新学期,学校安排你接任一个九年级班级的班主任岗位。据原班主任介绍,班上有位男生小高,喜欢在课堂上进行手工制作,除感兴趣的物理课之外,其余的课都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了事,成绩也处在年级下游。性格非常暴躁和自我,听不得意见和批评。作为班主任的你,打算如何利用“因势利导”的原则来帮助他呢?

大学刚毕业的新班主任刘老师班上有一个男生,叫小杨。他的家距离学校只有5分钟的步行路程,但是上学却经常迟到。刘老师的批评教育和惩罚劳动措施对他作用都不大,小杨每周要迟到好几次。作为班主任的你,能给刘老师什么好的建议吗?

上海市洪山中学 陈豫 提供

主题课程5 有一种爱叫责任

【设计意图】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需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班主任就会结合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去想方设法开展班级建设和育人工作。

本课程通过身边班主任的优秀事迹,宣传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师德,让班主任体会到做一名有责任感的班主任意义重大,激发其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课程目标】

通过讲述身边班主任的优秀事迹,弘扬他们身上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师德,引导班主任进一步思考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激发班主任对工作的责任心,感受班主任岗位责任和价值。

【课程内容】

有一种爱平凡而质朴,深厚而芬芳,它时而像一首隽永的小诗,拨动着心弦之音;时而像一首动人的歌曲,叩响着心灵之门……这种爱就叫责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责任是师德之魂,当我们踏上三尺讲台之时,便承担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教师一个肩膀挑起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起国家的未来。”于漪老师的这番话便是教师责任最好的诠释。

一、责任是无微不至,细致关怀

有人说,教师的责任就像一座避风的港湾,时时守护着学生,为他们挡风遮雨,送给他们一个温馨而幸福的童年。

有一所小学所处小区是老公房,遇到暴雨天,小区路面容易积水。一遇到下雨天,班主任方老师就格外细心,查看孩子们的衣服和鞋子。为了防止孩子们感冒着凉,自己冒着大雨去超市买来吹风机,把孩子们衣服、鞋子袜子吹干。方老师无微不至的责任心如同一把美丽的伞,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

一天晚上,班主任李老师接到班上同学小杰奶奶的电话,她焦急地说小杰发高烧了,正巧孩子的父母都出差去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李老师二话不说,赶到小杰家中,把学生送到医院。 自己跑上跑下,忙着办手续,还垫上了医药费。 当他陪着学生挂完点滴,再把祖孙俩送回了家,已是凌晨一点。李老师说:“他奶奶腿脚不方便,家里也没人帮忙,我是孩子的班主任,家长和孩子需要帮助,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一位平凡普通的班主任,一位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教师,当家长和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句“我是孩子的班主任”便挑起了责任。那个夜晚,李老师用自己的责无旁贷为孩子点亮了一盏温暖的灯光。

是责任让教育变得富有生命力,我们所做的就是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温润生命,用生命去点亮生命。

二、责任是甘于淡泊,乐于奉献

有人说,教师的责任就像是一双温暖的大手,时时紧握着学生,为他们呕心沥血,送给他们一个坚实而美好的童年。

超超是范老师的学生,成绩不理想,家长和孩子都很着急。范老师为了学生,请妈妈帮忙把不满三岁的孩子带回老家,让老公负责下班后的买菜烧饭任务,将超超带到自己家中义务补习。终于,小男孩能在班中自信地昂起头,大声地告诉大家:“我每门学科都考到了90分。”当家长把一个厚厚的信封塞到范老师手里时,她选择了拒绝,因为她拥有的是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责任。

有的家长因为工作缘故,不能准时来接孩子,看着小小的学生在寒风中翘首以盼的眼神,班主任郦老师再也坐不住了。她每天让那些孩子在教室里做功课,自己就陪着孩子们。如果有不懂的功课,还可以直接问郦老师。有一位学生每天都在教室里做功课,郦老师就天天陪着他。 当家长表示感谢时,郦老师只是回答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因为她拥有的是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责任。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进教室,我已静候在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黄昏,踏着最后一抹儿夕阳,我目送他们安全地离去;夜晚,在灯光下看着孩子们那稚嫩的笔迹,我收获着幸福。”我们用淡泊奉献镌刻出两个大字“责任”。

三、责任是平等对待,尊重信任

有人说,教师的责任就像一缕灿烂的阳光,时时照耀着学生,为他们加油喝彩,送给他们一个自信而快乐的童年。

班主任严老师从不放弃一个学生,当一名曾经的问题学生在她的细心教导下获得区现场作文比赛三等奖时,孩子的那句“我觉得自己平时的表现非常不好,可老师依然很关心我,所以我想做好孩子”是对严老师最大的回报。

班主任郭老师曾特意让调皮捣蛋的冰冰展示自己的船模,并鼓励他:“冰冰,你能把船模做得那么精致,说明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在学习上你如果肯花工夫,一定会取得成功的!”孩子从此便爱上了学习。

班主任寒老师为了转变爱上网吧的小伟,经常坐车一个多小时到小伟家家访,与他促膝谈心,帮他复习功课。终于成功感化了小伟,使之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因为我们是教师,要对孩子负责,要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我们没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长孩子的自负或伤害孩子的自尊。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关爱有加,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样健康成长,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四、责任是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有人说,教师的责任是就像一条不断前行的航船,装载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送给他们一个丰满而充满希望的童年。

班主任徐老师发现班上的男孩们迷上了踢塑料瓶盖。她没有一味训斥,而是想出了办法,让学生为“小足球”游戏写个说明,介绍一下它的玩法、注意事项,顺便也可以说说这项活动的益处和害处。 当学生们完成这份特殊作业后,这项游戏也宣告结束了。是责任让徐老师巧妙地引导孩子们自我发现、自我教育。

班主任陈老师在班上建立了“心里话信箱”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帮孩子们排忧解难。是责任让陈老师成为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班主任惠老师创新家长会做法:在家长会上安排了如下项目:“班长工作总结”“学生读自己的作文《感恩妈妈》”“诗歌朗诵《爱妈妈爸爸》”“学生说说心里话”“家长代表讲话”“教师讲话”等,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学校工作,增进了亲子沟通。是责任让惠老师拥有了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制胜法宝”。

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他的工作没有尽头;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他的工作永不满足。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勇于探索,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我们敢于实践,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心。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心灵的铸造者,教师要靠自身的知识、智慧、人格来影响学生,其责任心和责任感比任何职业都重要。

当我们牵起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时,就是接过了一个个家庭的期许;当我们迎向一双双可爱的双眼时,就是接过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我们的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在今天,教育一个孩子,就是最伟大的事业。铭记着这份使命,牢记着这份职责,我们用满腔的热诚和挚爱,成就着天底下最伟大最神圣的事业。

这一种爱就叫“责任”。

【实践操作题】

小李是一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行为习惯和学业相对较差。家长工作繁忙,无暇照顾。从学习到生活,班主任都付出了很多的关心和帮助,但由于家长不管不顾,收效甚微。班主任多次联系家长。但家长总是一句话:“老师,别管她了,随她去吧!”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处理?

刚接一年级,班中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上课不坐在座位上,四处走动。为了帮助这位学生,班主任不断发现他的优点,让他负责班中的纪律。但情况好转了几天,他又控制不住了,经常惹是生非,还借着管理纪律的名义,欺负同学。如果你是他的班主任,你会怎么办?

浦东新区北蔡镇中心小学 孙丽萍 提供

主题课程6 与孩子一起成长

【设计意图】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当今社会,很多学校“80后”教师已经挑起了大梁,他们所面对的“00后”孩子往往个性张扬,娇生惯养,多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重构符合当代教育需求的科学师生观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本课程将以一位青年班主任的成长故事为例,探索师生共同成长之路,以此探索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班级氛围的科学方法。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班级不只是学生单向成长的通道,更是所有班级构成者共同成长的舞台,从而认识到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性,树立符合当今教育需求的学生观,增强以身作则的教师责任感,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课程内容】

我是一个“80后”的青年教师,我的学生是一群“00后”的孩子们。五年来,我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牵着他们的小手踏进校园的门槛,共同书写今天的成长;又目送着他们从小学毕业,尽情拥抱明天的梦想。这五年的教育教学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身上有教师的影子,教育教学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与孩子一起成长。

大学毕业后,我实现了我从小梦寐以求的理想——做个教师。虽然一直都没有离开象牙塔,但是社会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了教师的我,从没有忘记曾经我也是个学生,每每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我总是带着那份做学生的心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还记得我小时候读书时,当说起教师如何教学生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用到这样一个词语“手把手”,教师的大手把着学生的小手,一笔一画地教他学习知识,教他为人处事,这是教育教学中最易见到的姿势,代表着教师的负责与尽职。

但是,在我自己当上班主任之后,我发现自己更欣赏的是另外一种姿势,不是“手把手”,而是“手拉手”。这种姿势更多地出现在朋友之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大人与孩子手拉着手,朝着同一个方向,那么无论前方吹来的是徐徐春风,还是阵阵暴雨,他们都会一起去面对,一起去商量,一起去迎接,我就是欣赏这种姿势背后的平等与信任。 因此,我给自己教师职业的定位就是——不仅仅做教师。

我不仅仅要做个教师,还要做个好学生,向书本学习,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向同学们学习,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我不仅仅要做个教师,还要做个好伯乐。我们不能用有色眼镜来看待孩子,必须要用充满爱的眼光来对待他们,实实在在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我不仅仅要做个教师,还要做个好知音。倾听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意自己怎么说,更要关注听学生说,了解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

可以说,孩子们在努力做个好学生的同时,我也在努力学习如何做个好教师,而我所奉行的“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教育信念,源自一句名言和一部电影带来的启发。

一句名言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话。

陶行知曾经说过:“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工躬亲共守。”陶行知关于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做法其实表达的是一种思想理念——教育就是一种陪伴。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体验,当我们在帮助学生成长进步的同时,自己也在走向成功,当我们有意识要成为学生榜样的同时,就会自觉优化个人行为,在日积月累中养成一种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陪伴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双向成才的修炼过程。班级不再只是学生单向成长的通道,而是成为所有班级构成者共同提升的通道,也就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我们的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思想、善于表达、善于模仿的完整的个体。与其喊破嗓子树立威信,不如实实在在做出样子。我要学生诚实、友善、勤奋努力,那意味着我要先做到学生眼中最诚实、友善、勤奋努力的人,而且必须长此以往,无怨无悔。那样,优秀的品质才会在孩子的性格与灵魂中扎根。

一部电影是我看过的一部电影,片名叫《热血教师》。

影片主人公的原型就是美国当代著名优秀教师——罗恩·克拉克。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克拉克老师刚到哈莱姆学校任教时,发现那里的孩子们流行玩双跳绳,克拉克先生为了赢得孩子们的心,每天坚持练习,常常摔得人仰马翻,被孩子们嘲笑,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三个月之后,孩子们对他的态度渐渐有了变化。终于有一天,奇迹发生了,克拉克先生终于跳进去了,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30秒。克拉克兴奋地喊叫,所有的学生也跟着欢呼起来。这个故事打破了传统教师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我想:孩子们接受的不是克拉克老师的无所不能,而是克拉克老师在不擅长的事物上采取的态度和行为。

后来在班上,每当克拉克老师教孩子一些有难度的知识,而学生觉得自己学不会的时候,克拉克都会说:“现在,听我说!你们知道……起初,我也认为自己学不会双跳绳,但是你们信任我、支持我,最终我做到了。现在,你们认为你们完不成这项任务,但是我信任你们。我站在这儿就是要告诉你们,我对你们的能力充满信心,我知道你们会成功的。”这个案例很好地验证了与孩子手拉手同行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这也就成了我教师职业的理想追求。

那么,如何才能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呢?我想最为重要的就是肩负一份以身作则的责任,营造一种相互支撑的氛围。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关系,决定了教师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这就不得不举到我刚做班主任时的一个反面例子了。

刚做班主任时,为了让不成熟的自己看起来更像个教师,我时时刻刻摆出一副大人的姿态,用命令式的口吻教育学生。孩子们被我训得服服帖帖,我心中暗暗得意,感觉这种凌驾于孩子之上的大人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一天中午,我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吃午饭。我命令学生不要挑食,不要浪费。用餐完毕,孩子们一个个乖乖吃得干干净净,反倒是我,挑挑拣拣地剩了好多,我毫无意识地走到门口倒饭。这时,我听到一个学生在对另一个学生说悄悄话:“喂,你看,我觉得裘老师最浪费!”她说得很轻,但我还是听到了,那句话让我想了很久很久,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自己先要做到,我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呢。

那天之后,我就决定改变。星期一升旗仪式,学校要求穿校服,我也会一大早穿着整洁的校服,走进教室。 中午十分钟劳动的时候,学生在劳动,我绝不休息,和学生一起干。语文课上,在指导学生写字之前,我会先把一页自己练的钢笔字放在讲台上,欢迎大家来查看指正。

这样的榜样我一直做到第三年,终于看到了效果。学校运动会要进行团队操列比赛。我对学生说:“过去两年,我们做操从来没有得过名次,今年我们要努力。裘老师会和大家一起做操的,加油!”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儿童广播体操到室内操,再到学校自编的艺术体操,我一直在队伍的最后和大家一起认真地做着。那次,我们班级团队操列得了年级组第一名,成为我们班在历届校运动会团体比赛中拿到的第一张奖状。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的操场上学生欢呼雀跃的样子。孩子们高兴地说他们长大了,不再像低年级时做操有气无力了。而我,也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想,所谓的“以身作则”并不是要故意摆出一副大人的模样,而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一个学生可以信赖的老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班级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提到的美国传奇教师克拉克老师每到一个班级,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班级里定下第一条班规——“We are a family!   (我们是一家人)”。为了在班级中营造出这种互相支撑的关系,他花了不少心思。他总是要和同学们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他们的好恶,以及喜欢做什么有趣的事。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让所有学生知道,他想了解孩子们,而不仅仅是教他们课本上的那点知识。

我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尊重学生,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和孩子们同玩同乐共成长。记得有一次,我发现班上同学流行玩那种纸折的“东南西北”的小玩具,里面写着什么“丑八怪”“外星人”“大笨蛋”……瞬间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耳边仿佛又回响起自己儿时玩这个游戏时“东8下”,“南6下”的欢乐笑声。我为自己找到了和孩子们共同的兴趣爱好而高兴,何不将计就计,让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呢?于是,我自已折了一个非常大号的“东南西北”,问大家,这个会玩吗?大家兴奋地点点头,“啊,原来裘老师也玩这个!”调皮的孩子带头叫起来。“对,裘老师也玩,但是玩法和你们不一样。”我卖关子地说,“你们回家再做一个,里面写上1—10不同的数字,明天带来我们一起玩。”自己偷偷玩的玩具能被允许公开在课堂上玩,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欢呼声此起彼伏。

第二天,我举办了一次“成语大比拼”的游戏,利用“东南西北”的小道具,抽到哪个数字,就要说一个带有这个数字的成语,看谁积累的数字成语最多。孩子们玩得可兴奋了,几个好胜的同学连下课都追着我,要和我比拼成语呢。

我想这个案例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我在班级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源于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这种师生关系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驱使学生去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也会由于学生的用功学习而更加勤奋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每年的教师节,孩子们都会给我送来鲜花,他们在贺卡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裘老师,谢谢您。而“谢谢”这两个字,也正是我想对他们说的。成长路上,有幸与你们作伴,是你们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才配得上“教师”的称号。

未来路上,我还是要和孩子们手拉手,一起经历,一起长大。

【实践操作题】

担任班主任以来,哪一句教育格言对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辅以实例。

设计一种团体游戏,该游戏能够营造和谐融洽的班集体氛围。

浦东新区世博家园实验小学 裘文瑜 提供

主题课程7 走近家长 形成合力

【设计意图】

教育部近年来颁布的关于班主任建设的一系列文件中指出:班主任应利用“家长”这一资源来辅助教育。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建设的意见》中写明了班主任应有这样的能力,即“独立工作和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要主动联系家庭、社区、任课教师和主管领导……在学校和家庭、社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种联系家长的工作能力,在20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被称之为“纽带”: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这些文件中不难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实情况却是班主任经常忽视了这一资源,或没有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相一致,更甚者成为学校教育的阻碍,该问责的并不一定是家长。家长没有“教育学”的专业背景,他们的教育往往是凭性格、凭愿望任意为之的,他们不了解学校究竟抱着怎样的理念,在用怎样的方法教育孩子。而教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叹:“学校教育八小时,抵不上在家一小时。”这样无奈的感叹并不是因为学校教育的失败,而是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形成合力,所谓的“合力”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句话做起来并不简单,它需要有人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协调,这个人就是班主任。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首要途径,但学生有个体差异,家长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因此“个别沟通”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课程目标】

通过生动的故事,认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分析典型案例,学习并掌握运用个别化交流和沟通的技巧。

【课程内容】

教育是一门沟通的艺术。教育者如果能让师生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交流通畅,那么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教育才能发挥更大作用。身为教育者的班主任是这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良性而有效的沟通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今天,我来讲讲三个小故事,试着聊一聊不同类型的家长该如何沟通。

一、教育不能承受之重,但我们要尽人事

第一个故事有些沉重。某校八年级的赵同学父亲是个瘾君子,“几进宫”后,没有了工作。家庭早就因为毒品而破碎,连居住也没有了定所。有一年春节过后的新学期报到,班主任杨老师发现赵同学没有任何音讯。有个学生说,寒假里有次打电话,联系小赵出来玩,小赵说,一放寒假他就自己出去打工了,连春节都没回家,打工的地点也不肯说。杨老师知道小赵喜欢在网吧逗留,每天上下班他都会挂上QQ,给小赵一句留言,也会不厌其烦地给小赵爸爸打电话,不论电话是不是接了,不论接起来的电话那头是如何不耐烦或骂骂咧咧,杨老师依然坚持着。

开学近一个月后,QQ上小赵的头像亮了。估计是看到杨老师给他的留言。他与杨老师交流起来,原来他真的跑到青浦打工去了。两个月还挣了近4000元钱。杨老师及时把信息上报到学校政教处,学校与街道青保办一起去找到小赵的父亲,共同赶到了青浦。

小赵由他的爸爸领着回来上课了。杨老师对学生没有批评,对家长没有抱怨。他默默地把旷课一个多月的学生接受下来。她说:“看着他,麻烦些,累一点,但是总比放弃他,让他毁了自己要好。”

对于小赵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 当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他的生活环境,更没有能力改变他已经有的生活经历的时候,教育就显得那样无力。身为班主任的杨老师该如何与小赵父亲沟通呢?如果杨老师是一座桥,桥的这边是殷切期盼的学校,桥的那边可能就是无声的深渊,是不是我们就应该收回这座桥?杨老师没有这么做,对于这样极端的家长他没有抱怨,而是伸出自己的双手在接纳孩子的同时,也伸手去接触家长,不论对方如何,她做她认为该做的事情。有句话叫“尽人事,听天命”,我认为这话并不消极,反而有积极的一面。许多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比如小赵的家庭、他的成长经历。身为教师,我们尽我们的所能挽救他,不放弃,尽量帮助他,这就是在“尽人事”。

二、用我的真情,赢得你的亲近

第二个故事里的同学叫“唯天”,他上过两年初二。头一次上初二,唯天跟班主任的关系弄得很紧张,而唯天爸爸更甚,连班主任的电话都不接。 因为他厌烦班主任一天一个电话来告状。唯天喜欢韩寒,内心敏感,对生活消极,学习没有兴趣。他的父亲,初中学历,无业,靠出租房屋开棋牌室为生,对社会各种不公的现象极其愤恨,对学校和教师也无好感,甚至常在孩子面前表达这种负面情绪。

第二年上初二时,顾老师担任了他的班主任,开学报名与家长的第一次谈话,顾老师从学生的名字开始聊起。面对老师的这个话题,没想到这个初中学历的父亲很兴奋,说孩子的名字是他从唐诗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叫“唯天”。顾老师因势利导,肯定孩子的名字新颖独到,有诗情画意。这次谈话伊始,老师跟家长之间就很融洽,在融洽的氛围中老师给家长的建议也变得容易接受了。老师既指出学生的优点,也点出缺点。谈话终了时,唯天同学的爸爸始终都是微笑的,整个过程说得最多的词是“好好”,做得最多的动作是“点头”,甚至夸赞顾老师跟以前那个班主任不一样。此后,两个男人间的相处变得融洽而和谐,外人看来更像是朋友,而唯天的变化更是明显,学习主动了,也不再冷冰冰地对人了,2012年6月,他的小诗《梦乡》在杂志上发表了……

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像唯天同学爸爸这样的家长,学历不高,见识不多,甚至脾气不佳,我们要做的可能并不是急于让家长“信其道”。一味地让他懂得你的教育方式,告诉他孩子有多差,该怎么教育,这些他可能听不懂,不会做,甚至会产生反感。相反,像顾老师这样,亲近家长,搞好关系,不必告诉他教育的道理和真谛,只要让他能够心甘情愿配合你教育学生,这就够了。

三、教育教学之道,非“常道”,你我来配合执教

第三个故事里的家长,毕业于复旦大学理工科专业,在银行供职。上学期教师节,张老师收到这位家长的贺卡。打开贺卡,不是简单的祝贺词,而是家长对老师教育教学的一些指导意见。这个家长,张老师并不陌生,“复旦理工科”的学历他们常常挂在嘴上,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很高。他隔三差五到学校来与教师沟通,但沟通的内容均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提出质疑。孩子深受影响,她常常用“我爸爸说的”这句话来回答教师的疑问。张老师借此机会,决定以书信的形式,与家长沟通。

张老师这封长信主要内容谈了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是家校沟通问题,表面上是解释了家长会没能见到面的原因是因为区里有骨干教师的活动,同时也传递一个信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上也是颇有建树的,专业水平不差;第二是分析孩子的学习状况,他把孩子的历次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有理有据,不泛泛而谈。更对家长提出用“竖起大拇指”的鼓励教育才是教育之道。最后谈的是语文学习之道,不唯考试成绩,要培养语文素养,培养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综观这封信,是思想的碰撞、理念的探讨、教育之法的交流。 当教师和家长各有各的教育理念,又都是有文化之人,那么不妨用理论和专业说话。也许两方的思想各有对错,那么在交流中一定能取得平衡,获得相互体谅的结果。就像这个孩子的家长,看了教师写的这封信后,来学校的频率明显减少了,见面交谈措辞也客气多了。孩子的变化更可喜,顶撞教师的情况逐渐减少,身上的傲气也少了,跟同学相处也融洽了,在班里与几个女生成了知心朋友,开始像个平常女孩一般玩玩闹闹了。这一类家长可能有高学历,见识也许超越了教师,与他们在理念上保持统一,争取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教育教学就能更上一层楼。

以上我说的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家长,也许比较特别。但细想一下,每一个个体都是特别的,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家长。对于教育来说,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家长是我们最好的帮手,不要忽略他们的作用,他们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一定要想办法让家长与教师形成合力。就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向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实践操作题】

在你的教育生涯中,有没有因为沟通不善而留下遗憾的案例?如果现在重新来过,你会怎么做?

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 朱颖儿 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