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丰富多彩的班主任校本研修案例

丰富多彩的班主任校本研修案例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本研修从制度上为每一位班主任创设了一种公正、宽容和相互尊重的民主气氛,体现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尊重。浦东新区莲溪小学的班主任校本研修以“班主任微课程”为载体,从校园生活身边的小细节入手,以课程的基本理念来开发与实施,从而提高班主任日常管理能力和育德能力。学校在班主任校本研修区域性发展的过程中,希望更多的教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班主任校本研修的效果和质量。

校本研修从制度上为每一位班主任创设了一种公正、宽容和相互尊重的民主气氛,体现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尊重。第四教育署的广大班主任在办班育人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以下精彩案例。

案例16-1

课程,班主任专业发展新渠道

【案例简介】

浦东新区莲溪小学的班主任校本研修以“班主任微课程”为载体,从校园生活身边的小细节入手,以课程的基本理念来开发与实施,从而提高班主任日常管理能力和育德能力。

“微课程”体现了“小、实、活”三个特点,“小”即“细节”,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实”即“实用”,提供一些效果明显且易于操作的方法和策略,给予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一定的借鉴与启发;“活”即“灵活、便捷”,创设“集中培训、网络学习”等多样的培训方式,让不同层次的班主任自主选择,并将“微视频”直接运用到日常管理中,随时指导、反复提醒。

在“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班主任从原来的参与者转变成设计者和创造者,他们参与积极性高涨,班级管理能力和关注细节的意识有所提升。

【课程背景】

1.时代信息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微技术的有效运用成为课程发展的必然产物。学校在班主任校本研修区域性发展的过程中,希望更多的教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班主任校本研修的效果和质量。

2.学校实际状况的可行性

学校青年班主任占73%,他们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可是往往在如何落实班级管理育人目标时,产生来自不同层面的困惑和压力。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瞄准了基层班主任教育工作和育德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

3.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需求性

学校班主任团队长期以来研究了育德过程中的小问题、小策略等,并将它们以数字故事的方法呈现在屏幕上,以此手段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看、可以反复看,它正符合了德育工作“反复抓,抓反复”的需求。可以看到“微课程”的实施,不失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一条崭新的途径。

课程目标

工作目标:通过微课程的开发,形成若干个校本研修资源库,建立相对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形成操作性强、易学且又可复制的工作模式。

学术目标:通过微课程的开发,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状况的校本研修的途径,积累一些操作性强、便于推广的实践经验。

育人目标:通过微课程的实施,针对班级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班主任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实施策略,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有效提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课程内容】

目前“班主任微课程”设置了“专题教育”“学生发展”“家校联系”和“专业成长”四个板块,每一个板块又根据实际问题,开设了不同的主题。

专题教育中开设“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学生发展中开设了“行规教育”和“班级管理”;家校联系中开设“家校沟通”和“学生综合评价”;专业成长中开设“道德素养”“课题研究”和“经验辐射”等。

例如,在“行规教育”中,学校对应“莲溪小学学生行规一日要求”,基于学生日常行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了“我的校园”“我的伙伴”“我的课堂”“我的本领”和“我的风采”等主题。每一个主题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不同的微课程,如在“我的风采”主题中设计了“我的校服秀”“微笑你我他”等课程;在“我的本领”主题中设计了“午餐ABC”“书包变形记”和“排队小能手”等。

【课程实施】

1.建立机制

“微课程”建设是学校管理重点工作之一,由校长、书记直接领导,学生发展部具体实施。为保障“微课程”的整体开发与实施,学校成立了“班主任微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制定了《“班主任微课程”开发指南》《莲溪小学班主任微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并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了“莲溪小学班主任微课程开发流程”“莲溪小学班主任微课程实施流程”。根据学校实际,选择课程内容,将现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同步思考,互相合作,不求快,不求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在绩效考核奖励经费中,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微课程开发与实施”奖励项目,聘请专家进行跟踪指导。

2.自主申报

学校每年组织“班主任微课程”申报活动,面向班主任发放《“班主任微课程”开发指南》、班主任微课程申报表和班主任微课程申报要求,鼓励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体申报”与“团队申报”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申报,要求申报个人或团队必须写清课题名称、申报人、课时安排,简单阐述课程价值、预期目标和课程内容。经微课程审核小组审核通过,方可网络公示、集中培训和指导开发。

3.合作开发

微课程的开发,选点是一个关键。校园中发生的现象、问题有许多,并非每一个教育问题都适合设计微课程。只有当班主任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问题时,并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后,日常的班级管理问题才可能转化为微课程。

微课程的开发必须遵循四个原则:来自学校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具有适切性;满足不同梯队、不同年级班主任的需求,具有丰富(广泛)性;围绕学校育人目标的培养,具有发展性。

微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方案、组织编写和修订完善”。在设计方案时,要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问题和现象,精选方法与策略;在组织编写时,要求通过日常研讨,编写培训讲义,制作培训媒体;在修改完善时,要求通过集中研讨,汇总多方评价建议,修改完善方案。实现鼓励全体班主任参与、思考、实践、改进的目标,发挥微课程的激励引导作用。

4.有序实施

微课程的实施由校长直接领导,微课程开发团队具体落实,主要任务是“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评价反馈”。在计划制定时,要求开展一次调研,了解需求,听取建议;确定一个主题,制定学年实施计划(保证每学年组织3—4个课程培训,开发1—2个新课程);落实一组人员培训(包括专家、智囊团、骨干班主任)。在组织实施时,要求定期发布“开发指南”,组织自主申报与审核公示;制定培训议程,落实培训安排;组织现场培训,提供培训保障。在评价反馈时,要求对课程实施者、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每一个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都与班主任校本培训相结合,利用培训明确指导要求,及时征求改进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设计。如在“午餐ABC”微课程中,开发团队就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纵向划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层级,横向通过“学生要求”“实施要点”两方面给班主任提出要求。低年级的学生以“掌握午餐流程及要求”为主,按流程分步集体操作;中高年级的学生以“掌握午餐管理中的礼仪内容及要求”为主,明确午餐管理中的相应岗位及其任务。在“实施要点”中,从“规范、礼仪、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细化指导,包括如何落实午餐管理要求,“小餐桌”传递大文明,午餐管理中的岗位体验等。班主任们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还灵活运用“午餐ABC”微课程进行指导,或暂停、或回放,分步讲解午餐流程,推荐小儿歌、小视频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练一练,并通过小模拟、小竞赛等形式组织难点训练,做到“四轻一齐”,即“轻轻进出教室、轻轻拿放饭盖、轻轻双手递接汤碗、轻轻吃饭喝汤和自觉排队整齐”。

5.评价反馈

在“评价反馈”中,引导班主任从“培训内容、授课水平、对本人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等级评价。“培训内容”指标,从“针对性、实用性”两个层面设计,分为“基于问题、脱离实际,能直接运用、联系不紧密”;“授课水平”指标,分为“精彩、较精彩、一般”;“对本人作用”指标,分为“有启发、较有启发、一般”。此外,还设计了一个开放性指标,提示教师们从“由培训引发的问题及思考”进行评价。

【成效与反思】

1.研发班主任微课程,的确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形成了学校班主任校本培训的新举措,因而学校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来完善它。

2.实施“班主任微课程”校本研修,对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确实有所推动,同时也促进了班主任队伍整体育德能力的提升,但是不能不看到班主任队伍的差距,为缩小这种差距,学校任重而道远。

3.尝试“班主任微课程”研究,开启了学校整体推动各科教师微课程的序幕,为促进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校本研修的质量,积累了有益的实践经验。然而,不能忽视从点到面的铺开,一定会有很多曲折和困难,因此还要不懈努力,以达目标。

浦东新区莲溪小学 王槿 提供

案例16-2

“双营”创“多赢”

【案例简介】

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坚持以专题聚焦的形式,开展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准班主任训练营”和“家庭教育指导训练营”构成了班主任校本研修的两大主题模块。在提升班主任校本研修品质的尝试与探索中,力求做到:调研先行,为明确价值而研修;问题导向,为实际需求而研修;创新驱动,为注入活力而研修。“双营”获得了班主任的欢迎,提升了班主任专业素养,推动了学校发展,惠及了学生成长。

【课程背景】

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成立于2013年,是第四教育署里的一所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第四教育署十分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并将其定位为引领各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平台。作为一所新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推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浦东新区教育局和第四教育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工作要求下,在学校发展实际需求的推动下,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需求下,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成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课程目标】

开设以“双营”为特色的班主任校本研修课程,一为班主任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培训,二为对新班主任进行上岗培训的同时培养后备班主任,从而推动班主任梯队建设,整体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课程流程】

1.调研先行,为明确价值而研修

经过前期调研显示,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方法指导的诉求较高,希望学校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可操作的、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家教指导。结合学校为新开办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教育确实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强力合作。调研还显示,班主任对于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的需求普遍较高,在承担家教指导者时需要进行强有力的“武装”,因此学校将“家庭教育指导训练营”——即为班主任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培训,定位为班主任校本研修的一大主题。据进一步调研了解到,家长的微信使用率已经达到了74.3%,在调查数据的推动下,学校进一步明确其价值,如果能将这个群体的家长吸收过来,让家长随时随地接收一些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家庭教育助力学校教育,这将有巨大的潜力。 因此,学校开设了微信公众账号,并将微信公众账号“周浦实验家校联盟”确定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训练营”的研修平台和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所新学校,教师的年龄层次普遍较为年轻,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72%,入职3年内的新班主任比例占到了班主任总数的42%。而在近几年内,学校还将继续引进一大批青年教师。新班主任上岗培训、后备班主任培养和班主任梯队建设成为班主任队伍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为此,学校开设了“准班主任训练营”,成为研修的另一大主题——对新班主任进行上岗培训,并培养后备班主任,推动班主任梯队建设。

调研明确了研修的价值,也促使两个训练营构成学校班主任校本研修的主体模块,让研修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2.问题导向,为实际需求而研修

完成调研工作后,即以问题为导向来确立研修内容。学校在开展班主任校本研修活动时,核心工作思路是为实际需要而研修,“研”“修”相结合,而“研”的色彩尤为浓重。班主任研修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培训式的、学习式的,亦可以是协商研讨式的、解决问题式的。周浦实验学校的研修活动,以协商研讨式、解决问题式的居多,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研修。在开展两个训练营活动时,就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研修主题和研修内容的设计。

在“准班主任训练营”中,首先通过“班主任心愿卡”确定班主任工作面临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工作基本能力的提高和青年班主任个人成长。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做务实的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做智慧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定位为“准班主任训练营”的两大主题。根据班主任的意见和要求,学校在“班级有效管理”这一主题中开设“班级公约——不可或缺的班级管理利器”“班干部——班主任小助手的选拔和任用”等研修内容,在“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主题中开设“如何艺术地处理孩子们的行为问题”“教育的精彩瞬间”“心理游戏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等研修内容。

在“家庭教育指导训练营”中,同样通过“班主任心愿卡”来确定班主任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针对这一问题,确立“和家长面对面——班主任家校沟通的艺术”“和家长心连心——家庭教育指导概要”为训练营的两大主题。 围绕着这两大主题,根据班主任面临的实际问题,开设“你不必一个人战斗——如何和家长沟通”讲座、“理解与沟通——和家长面对面案例评选”“学校微信公众账号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应用”“家校携手,共创未来——打造空中父母学堂”等研修活动。

3.创新驱动,为注入活力而研修

在开展研修工作的同时,学校还尝试突破传统方式,探寻研修方式的创新,为研修活动注入新鲜活力。对学校而言,只要有益于研修活动开展,学校就会打破局限,尝试创新。例如,在“家庭教育指导训练营”中,举行了“学校微信公众账号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应用”班主任校本研修展示活动。活动现场有班主任的参与研讨,还邀请了家长代表前来与会,让作为受众群的家长来说说需求,打破了参与对象的局限。学校微信账号“周浦实验家校联盟”也在校本研修工作形式上进行创新。“周浦实验家校联盟”的运行,使得研修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研修活动还在学校“K12教师数字化工作坊”中开展,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相得益彰。作为另一种形式的研修,线上的实时研修,打破了班主任研修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线下的研修,让班主任研修活动形式更为丰富。线下的研修结束了,而线上的研修可以继续,集体的智慧可以继续在线上碰撞出火花。网络平台的研修让实地现场研修实现了精彩瞬间的过程记录与后期的延续和反馈。

【成效与反思】

首先,受到了班主任的欢迎。 以“双营”为主要途径的班主任校本研修课程,在组织形式、内容设定上,都获得了班主任的肯定与欢迎。 因为“双营”的开设,满足了班主任的实际需求,研修工作没有让教师感到有负担、有压力,反而让教师感到有收获、有成长。班主任愿意参加,主动参加研修活动;教师的欢迎,是对研修活动的极大肯定,证明研修有现实意义。

其次,提升了班主任专业素养。“准班主任训练营”的研修内容,受到了青年班主任的欢迎,帮助他们开启了班主任工作之路,为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素养提升提供了平台。“家庭教育指导训练营”让班主任化被动为主动,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践者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设计者、组织者,提升了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的实效,也使学校微信公众账号得到了完善与更新,班主任成为公众账号的管理者和发布者,成为学校面对家长的第一线的“家庭教育指导者”。

第三,推动了学校发展。研修工作推动了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了班级管理工作水平,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同时推动了学校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行,这为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为不断提升学校在家长中的影响力打开了一扇窗口。现在,“周浦实验家校联盟”内容每周更新一次,家长的添加率和满意度稳步上升,在家长中的影响力日趋显现。可以说,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切实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第四,惠及了学生成长。“准班主任训练营”为青年班主任个人成长和素养提升提供了平台。“家庭教育指导训练营”提升了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实效,也让家长获益,让家长们以一个主动诉求者的角色去诉求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当然,班主任、家长的受益最终让学生在班主任的迅速成长中受益,也在更科学、更有效的家庭教育助力而获得受益。应该说,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最终惠及了全体学生的成长,促进形成和谐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为学生幸福成长提供了实践平台。

经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学校计划将“准班主任训练营”发展为系列训练营,加入“合格班主任训练营”“优秀班主任训练营”,让青年教师伴随着这个系列训练营不断成长。 同时,还计划将“家庭教育指导训练营”分学段、分层次实施,精耕细作、形成特色,系统地构架出学校的研修体系,不断提升研修的品质。

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 盛佳妮 提供

案例16-3

聘能者为师,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

【案例简介】

浦东新区德州二村小学把班主任校本培训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策、强校之路。通过常规化、制度化的培训,促使班主任追求自我成长,看到自我成长,享受成长的快乐。

教师中不乏能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巧妙地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他们就是“能人”,就是学校可用的资源。经过几年的尝试与实践,学校已逐渐形成了“聘能者为师”的班主任校本研修模式:一是聚焦问题。班主任根据每学年的工作计划和需求,找出自己的困惑或感觉比较棘手的问题。二是寻找资源。德育室汇总班主任的需求,列出相对集中的内容,挖掘班主任中对这几项工作比较有经验的教师,进入自培模式。三是讲座指导。 自培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全体班主任开展浅显、贴近工作实际的小型讲座。 四是实践反思。讲座之后,其他班主任提出问题现场互动,然后选出代表举行展示活动,进行评价反馈。

班主任们在团队合作中自主研究、取长补短,在成果分享、示范展示中共同提高,这种培训模式是接地气、有实效的班主任校本研修方式。

【课程背景】

国家教育部早在2006年就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上海市教委也于2011年12月对“十二五”期间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下发了通知和相关的要求,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浦东新区德州二村小学的班主任以中年为主,40岁以上的班主任占60%以上,大部分拥有一定的班级管理经验,对自己已有的教育经验比较坚守,对新的教育理念接受比较缓慢,处于工作的瓶颈期。而且,课程的变革,使很大一部分班主任感到“工作重、压力大、待遇低,缺少幸福感”,产生了职业倦怠

又因学校地处老城区,学生受到家庭原因、经济条件、父母精力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情况比较复杂,也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

【课程目标】

通过“聘能者为师,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探索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模式,挖掘班主任中的优秀资源,形成良好的研修氛围,提升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技能与方法,突破工作中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课程流程】

1.头脑风暴,梳理问题

每学期初,德育室搭建平台,组织班主任头脑风暴,既可以述说工作中的困惑,又可以分享工作心得,如青年教师常常为不知道如何树立威信而烦恼,年长的教师会向他们传授一些工作小窍门;而青年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思维的活跃性又给年长的教师一些启发;更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如问题学生如何教育,如何让文化层次相对低的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等。教师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颇多。

随后,德育工作小组将教师讨论后未能解决的问题或是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归类梳理,并确定每月班主任培训的内容。 已确定的研讨内容涉及三个方面:根据个别教师的优势确立的如“优质主题班会的研讨”“小主持人的培养和训练”等;根据大家碰到的共性问题确立的如“与问题学生的沟通”“与农民工家长沟通的技巧”等;根据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确立的如“师生沟通的技巧”“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等。

2.寻找资源,进入自培

确立研修内容后,德育工作小组根据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为每项内容确立一位负责教师,并由这位负责教师根据年龄、兴趣或工作模式进行“组阁”,自由组成研究团队。 当然,学校也会根据具体情况与教师协商,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组团时,青年班主任会觉得很无奈,因为他们缺乏工作的经验,更无科研的经验,学校就为这些青年班主任牵线,通过“师徒帮带”,在经验型班主任的示范、帮扶下,使青年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快速成长。

“组阁”成功后,负责教师带领团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定期开展小组研讨,相互切磋。教师有时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共性;有时通过实地观察,发现问题的根源;有时开展案例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有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拓展工作渠道。

3.能者为师,讲座指导

学校每月一次的班主任研修,由一位负责教师带领他的团队,向全体班主任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共同学习。 以“优质主题班会”的研修为例:团队教师首先罗列了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正确合理地评价一堂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课与主题队会课、思想品德课主要区别在哪里,主题班会课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之后,负责教师组织大家逐条学习讨论“班会课的评价指标”,团队教师给大家分享了主题班会课与主题队会课、思想品德课的区别,还请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给大家上一堂主题班会的示范课。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来自于实践的案例剖析,方法指导比较通俗易懂,但一些理论观点教师们一时不一定能深入理解,这时就聘请有能力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开展浅显、贴近工作实际的小型讲座。讲座者可以是自己组内的,也可以是其他小组的,德育工作小组视情况进行适当协调。于老师是教育署第一期班主任宣讲团成员,是学校的优秀资源,她已多次就班主任工作中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做深入地理论分析与策略引领,在研讨“师生沟通的技巧”这一问题时,于老师就开设了一个小型讲座“我向信息”,使教师们对这个新的教育名词、教育方法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4.实践反思,共同成长

通过“能者为师,讲座指导”这一环节,教师将自己研究的成果和经验与大家分享,并汲取他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达到“双赢”。这种交流与碰撞,给教师们很多的启发和鼓舞,在“共赢”中,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智慧。如开学初,德育室要求班主任根据自己研究的问题确立一个德育展示活动。在优质主题班会的研讨活动中,赵老师的一堂示范课,起到了投石问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而后学校德育室就在全校班主任中开展了班会课的研讨活动,通过观摩和评课,班主任们无论对班会课的认识,还是班会课的组织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大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成效与反思】

班主任校本研修是一项长期工程。多年来,学校将问题研究植根于班主任日常管理中,聘能者为师,就班主任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开展扎实的问题研究,已形成一定的研修模式。班主任也在实践中展现自我,在合作学习中悦纳他人,在反思中促进专业成长。

首先,更新了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我向信息”的讲座,改变了许多40岁以上班主任固有的思维模式,目前,教师们能用“我觉得”“我希望”来与学生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顺畅多了。

其次,提高了班主任的整体素质。校本研修使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康老师的教育案例“小捣蛋们总违规怎么办”获教育署案例评比一等奖、浦东教育协会案例评比二等奖,孙老师的“班主任N个怎么办”获教育署案例评比一等奖。班主任们的自主学习意识、班级管理水平、团队合作精神都有很大的提高,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的班主任队伍。

在几年的实践探索中,也有一些未尽如人意之处,仍需要不断思考:如年龄的局限,使现有的班主任实践性强、理论性弱,能够将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有理有据开设讲座的“能者”不多,今后需要更多的专家引领。

再如班主任也有个性,要求全体班主任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变革并内化,非短期能实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地对全体班主任进行集中的和分层次的校本培训。

【精彩实录】

“师生沟通的技巧”研讨片段

主持:今天我们将在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沟通的对象”“沟通的方法”“沟通的时机”三方面进行研讨。

问题一 沟通的对象

教师A:沟通对象又称沟通客体,即信息的接收者,包括个体沟通对象和团体沟通对象,团体的沟通对象还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分。

作为教师来说,我们的沟通对象主要有学生、家长、领导和同事,我们主要研讨的对象是学生。对于不同个性和表现的学生,我们要分别对待,这样才有助于有效沟通。

我先把不同的学生做一点区分:

从性格方面区分——有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语言表达和交流;性格外向的学生,奔放豁达,易于交流与沟通。

从学习成绩方面区分——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不爱做功课,而且恶性循环,导致成绩越来越差;也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勇于表现自己的优等生。

从能力方面区分——有能力强的小干部,他们处事得体,活动能力强,是教师的小帮手;有能力差,事事依赖人的学生。

还有特殊家庭或不当的家庭教育形成的特殊学生,他们行为上有偏差,往往个性倔强,有的以自我为中心……

问题二 沟通的方法

主持:试想,面对如此种种学生,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猜不透,教师的“柔情”学生也永远不懂。 因此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须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

我们寻找了大量的资料,也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不少经验,归纳出了几种常用的沟通方法,如倾听、勇于自我批评、微笑、幽默的语言等。

我们还可以借助媒介沟通,如书信沟通、日记周记沟通、操行评语沟通、作业批注沟通等。

我们还可以利用“我向信息”沟通,如我觉得……我希望……

教师B:我觉得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倾听学生说话时要有耐心,更要有诚心。并经常交换回答方式,如“是的……”“嗯……”“很好……”“请继续”等。

教师C: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会喜欢上你,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因此可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师A:沟通最多用的是语言,而幽默的语言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就会变得活跃。

主持:其实,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这些常用的沟通方法我们是综合使用的,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位教师的案例“学会无声的沟通”(略)。

主持:上面所述四种常用方法,对于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适用的。对于那些内向的、不善表达的孩子,我们研究发现借助媒介会更有效。

下面就听教师A介绍她的一个工作实例——巧用谈话本,打开心扉(略)。

主持:有时真心的沟通,不一定很顺畅,而阻碍沟通的原因有很多,有语言上的、沟通意识上的、学生和教师自身性格上的等。我们研究发现,运用“我向信息”,沟通的成功率会更高些。那么,何为“我向信息”?请听小型讲座“我向信息”(略)。

问题三 沟通的时机

主持:我们发现沟通的技巧还在于时间把握得准确,我们研究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沟通的时机。

教师A:我们可以积极组织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春游、踏青、参观等。这是学生最喜欢从事的活动,这时学生心情愉快,情绪放松,师生融为一体。抓住时机与学生聊聊家常,谈谈心事,不知不觉中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持:但一定要注意,交谈中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像朋友一样给他出谋划策。

教师B:班会午会时,我们往往会聊一些话题,我们也可以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畅谈。学生无拘无束,直抒胸臆,此时信息量非常大,从中教师可以获得许多学生真实的想法,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日后的交流与沟通。

浦东新区德州二村小学 吴晓明 提供

案例16-4

“导策筹思”的班主任校本研修

【案例简介】

入职阶段是班主任成长最关键的阶段,为了更快地提升青年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缩短新班主任的角色转换期,浦东新区世博家园实验小学立足“导策筹思”,对青年班主任进行校本化培训。

主要形式有:以传统的讲座及其变式——故事分享会的形式培训;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观点碰撞的论坛讨论式培训;以团体活动体验、情景模拟为主要手段的感悟式培训;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组员互助的“问题求助一解决”的互动式培训等。

【课程背景】

浦东新区世博家园实验小学,是一所因世博而诞生的学校。这所百姓家门口的市新优质学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班主任低龄化的问题。48名班主任,平均年龄28岁。85后,甚至90后已经开始成为班主任,教起了00后这些小学生。青年班主任为世博家园实验小学增添了青春的活力,优势明显的同时,劣势同样也明显。如何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是学校面临的课题。

【课程目标】

创设班主任团队的研修氛围,让个性迥异、思维活跃的青年班主任在融入团队的同时,积极发展自己的个性,在班主任共同体中实现有效的个人成长。同时,培养一支善于启智、培能、创新的班主任队伍,并最终使学生受惠。

【课程流程】

1.导——定好航标

“青年班主任智慧成长导航计划”是学校为班主任点亮的前行路上的那盏灯,从“有思想、有目标、有方法、有意志、有幸福、有动力、有个性、有反思”这8个方面来探寻青年班主任的成长之路。2011年成长要有思想——“我是谁”,明确好好工作是为了谁;2012年成长要有目标——“我想像他一样”,树立身边的专业偶像,典型引领;2013年成长要有方法——“必须跨过那道坎”,谁都不能陪你到最后;2014年成长要有意志——“我与洛川共成长”,帮助青年班主任及时调整心态,探索突破成长的瓶颈期;2015年开展了“成长要有幸福”系列活动。每一位班主任都努力去学会发现幸福、经营幸福、享受幸福,从而创设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2.策——奠定基石

2012学年伊始,学生工作室编写了班主任培训校本教材《班主任应知应会手册》,在青年班主任起步之初,让他们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要做到什么程度,特别活动要做些什么。通过近三年的完善修订,《应知应会手册》成为班主任工作宝典,帮助青年教师迅速胜任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应知应会手册》分为四个部分,前言让班主任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详细罗列了到校管理、早操、课前、课间、用餐、午间劳动、午会、午休、两操、离校管理等10个模块,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让班主任明白:完成工作的方法,就是珍惜每一分钟。例如,8∶10—8∶40之间的早操管理,这一项就包含整队、进退场、升旗、做操,班主任不同时间的站位这五件事。什么事要做到什么程度:光知道做什么事是远远不够的,手册中还详细列出了模块下属的具体工作指南和标准。例如,早操管理中的升国旗这件事,要求做到:升国旗要脱帽、肃立、敬礼,两手五指并拢,中指紧贴裤缝,两腿站直,脚尖稍分开。高唱国歌,目光注视国旗。这其中还包含一部分的立正标准姿势。立正的姿势是学生在体育课上习得的,但是班主任和任科教师的无缝衔接将使这种习得更为巩固。特别活动要做些什么:每学期都有一些固定的活动会开展,在手册中也说明了注意事项。例如,手册中对于家校联系是这样描述的:

(1)家访

提前安排:预约时间,确认住址,合理安排家访线路图。

控制时间:提前5分钟左右到访,家访时间以30分钟到60分钟为宜。

着装要求:应大方得体,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

访谈要求:精心组织谈话内容,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体现师德:家访不是告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不接受家长宴请,不接受家长财物。

记录完整: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所受的启发和发现的问题等一一记录下来。

(2)来访

笑脸相迎;注重谈话的方式与技巧;热情相送。

(3)电访

制作班级学生联络表格。联系方式一栏,能有2个联系号码为宜,常用联系人用记号标记。

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把孩子课堂的表现也转达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

及时做好电访记录。

(4)家长会

认真准备发言稿和展示材料,确保家长会的出席率,征求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建议,做好与家长的个别交流。

《应知应会手册》为班主任指明了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班主任们对于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也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于是,针对课间文明进行了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校“课间休息文明有序”的活动主题引领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年级组头脑风暴,确定不同年级的活动主题:一年级“课间安排我知道”;二年级“课间对错我清晰”;三年级“课间游戏我创造”;四年级“课间礼仪我展示”;五年级“课间文明我维护”,各班主任再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开展午会、班会方案的撰写、评比,优秀方案设计演示。通过活动达到了以赛代研、以赛促研的目的,青年班主任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学生的课间文明休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3.筹——多元多度

2015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修订版《中小学生守则》,学校在第一时间组织班主任进行校本化解读、个性化实施。

从发现一个学生现象,到确立校本培训的主题,然后形成共同的规范,最终转变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做法。学校努力尝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实践一定有反思,持续改进在学校蔚然成风。

4.思——持续改进

从2013年开始,学生工作室利用每年暑期组织更具针对性的青年班主任专题培训。在前两年的青年班主任培训中,学生工作室既是培训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培训的管理者,青年班主任在培训中只是被培训的角色。 因此他们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是被要求来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但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渴望成长的。

对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学校给予尊重与回应。于是,2015年学校采用了学员自主管理的培训方式。 由学员推荐产生班委成员,作为培训的管理者,负责完成培训的前期准备、组织培训中的各项活动、协调培训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学员们都说,这样的培训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参与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担任班委的学员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青年班主任校本培训主要有四个板块:职业认同教育、学校文化传承、班主任工作实务和团队建设体验。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了不同的培训方法。

在“职业认同教育”中,深度剖析青年人都非常熟悉的“杜拉拉”这个人物,采用问诊式培训方法。在这种“问诊”的过程中,共同破译职场奥秘,让大家都能够成为下一个杜拉拉。

在“学校文化传承”中,采用探讨式培训方法。邀请学校一部分资深教师与新班主任围绕学校文化的四个话题“学校”“正义”“制度”和“好人”进行探讨。

“班主任工作实务”是培训中的重点,采用案例式培训方法。从喜欢做班主任的六大原因到了解班主任工作的三个抓手,用丰富的教学和生活中的案例,娓娓道来青年教师如何做班主任。

“团队建设体验”采用任务式培训方法,旨在帮助新教师了解班会课、队会课以及中队活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成效与反思】

通过“导策筹思”的班主任校本培训,改变了班主任单打独斗的局面,培养了班主任的团队意识,凝聚了班主任的团队向心力,提升了班主任的团队战斗力;“导策筹思”班主任校本培训,在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原则下,灵感火花闪现,创意举措推行,使学校德育管理成效显著,明星班、示范班不断涌现。 同时,一批个性鲜明的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起来。近两年来,多人次获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并通过校、署班主任论坛,教育署班主任宣讲团,逐渐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辐射作用。

【精彩实录】

“众智筹筹”

1.小品激趣

概述: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奇葩说》中小品引入话题的方式,激发班主任们讨论的热情。

下课铃声一响,两位同学按捺不住冲出教室,在走廊里以尺为剑玩闹起来,不小心撞倒了执勤队员,还引来了护导老师,两人也算暂时安分了。没想到他们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完美的玩乐场所——厕所。于是在厕所里玩闹起来,还将水泼到同学身上。班主任和护导老师得悉情况,再次加强教育。两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好,但发出了“我们只是想玩玩,怎么就这么难”的呼声(小品中的演员全部由各班主任来扮演)。

主持人:小品中的不良现象会引发一系列诸如安全、文明休息等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现在让班主任们一起来想想,看看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2.梳理问题

概述:针对小品中的现象,班主任们开始梳理在厕所中发生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有的问题反映学生的卫生习惯,有的问题反映学生用厕习惯,也有的问题反映学生文明素养。

主持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已通过微信群告知大家。让我们发挥大家的智慧,筹集大家的做法,“众智筹筹”会议现在开始。

A:先梳理一下厕所里那些事吧,也方便大家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

B:在厕所里有打闹的,有玩水不关水龙头的,有挤在一个格子间的。

C:还有将厕纸扔在了纸篓外面,或是把不该扔的垃圾扔进了厕所里。

D:厕所里的门板上,总有鞋子的橡胶印。有些地方明显感到凹进去了。

3.研讨对策

概述:班主任们开始针对学生各种不文明如厕问题思考相应的措施。针对如厕卫生习惯,可以用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学会诵读,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卫生如厕习惯;针对用厕习惯,可以从情感入手,让孩子们倾听劳动者(保洁阿姨)的心声,感受他人辛勤劳动成果不可轻易破坏,学会感恩他人,由感而动,转变学生用厕习惯;针对学生如厕文明素养,可以整合上述教育方式和方法,辅以文明如厕环境的营造,长期、反复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或活动,让学生在养成文明如厕的过程中,自然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形成自律良好素养,并进而延伸到校外如厕礼仪。

主持人:那我们接下去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A:我经常利用早自修和午自修的时间,告诉孩子们,一个人一个格子上厕所,整理好衣服再出来。说得具体点,小同学听得懂,也就做得到。

D:口头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还可以发挥执勤队员的作用。

B:执勤队员要管走廊不奔跑,又要管理厕所文明,两头实在难以兼顾。

C:每个年级每天安排一个厕所值日班长,帮助执勤队员一起管理。

H:这个方法适用于四五年级,一二年级同学年龄小,而且本来就处于如厕规范学习的过程中,还怎么在每个班级选一个值日班长呢?

G:我觉得高年级会出现在厕所里嬉戏的情况,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一二年级的时候没有连续而又系统的习惯训练。

H:编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把教育的内容编写进去,效果一定会更好。

F: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会在厕所内做这些不文明的事情。

C:做个电子版的调查问卷,设置好问题后,把链接发出去,学生点击链接就能做。

E: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想法。但是了解他们为什么做了,有什么用呢?

F:了解是理解的前提,但不是纵容。另一方面还要有其他教育形式配合。

E:让大队部的小记者们去采访保洁阿姨,请她们说说厕所工作的现状。

G:有机会的话,直接请保洁阿姨走进教室,亲身说教。

D:这种鲜活的面对面的交流一定能激发出孩子心里的感恩之情。

F:不仅让孩子们懂得尊重他人,我们还要给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主持人:老师们的建议十分有见地,可操作性、有效性很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厕所发生这些行为的原因,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邀请保洁阿姨的做法,特别好。只要孩子们听一听阿姨的亲身感受,相信在厕所玩水的孩子、乱扔垃圾的孩子会知道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麻烦,从而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老师们,我们现在做一个两手交叉的动作,看看哪只手在上。(众人各自看自己的手)大家还可以这样交叉几次,有没有发现,你的手交叉方式是固定的,这是一种习惯。我们的孩子们觉得一直被老师盯着做的这些好行为,很麻烦。我用这个小活动想说明一个道理,养成习惯,一切成自然。

E:通过这样做一做,孩子们就会知道平时反复再三训练的好习惯,坚持做,习惯做,习惯成自然。

G:有时候美丽的环境和充满童趣的氛围,可以让孩子们更愿意文明用厕。

A:我们可以在厕所墙面上布置色彩丰富的卡通人物,告知孩子不要打闹,共同维护厕所公物和环境,一人用一个颜色。那些文明用厕的规范都可以上墙呀。

H:我刚刚已经想好了儿歌,大家一起听听:讲卫生,勤洗手;水龙头,轻轻扭;六步骤洗小手,节约用水关龙头;水池里面甩甩手,甩好小手握拳头。不打闹,不逗留,做个文明的小朋友。

主持人:一个小活动埋下习惯的意识,一种环境营造文明的氛围,一首儿歌养成如厕的规范。

B:我们还可以将这个如厕教育的范围扩大,包括校外礼仪等。

C:校外的话,其实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我们可以针对其中一点先尝试做。比如排队这件事,要教会我们的孩子有排队的意识。

主持人:如厕礼仪可以在高年级重点开展,大孩子们更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而低年级则从文明用厕儿歌入手。我们大家还要致力于美化厕所环境,让孩子们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愉快地享受这种转变。

4.总结提升

主持人:第67届联合国大会2013年7月24日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定为“世界厕所日”,厕所是一个折射国家文明的窗口,也是反映班级文明的镜子。通过校本研修,教师们对厕所这一共性的话题,开展研讨,有的谈做法,有的谈想法,达成了学生养成教育需要形成习惯,并逐步从他律到自律的共识,还初步形成了各年级段个性化可操作、可运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浦东新区世博家园实验小学 王磊 提供

案例 16-5

聚焦课例的班主任校本研修

【案例简介】

浦东新区周浦第二小学积极探索岗位实践式校本研修,立足课堂,聚焦课例,开展互动式班主任校本研修活动。学校首先聘请德育专家为全体班主任作专题讲座,对如何进行主题教育课的设计与评价进行指导。然后进行课例实践,先选定主题,由执教班主任对同一主题教育课在不同的班级执教两次或者三次。每次课后,德育教导组织全体班主任进行评课,并请德育教研员在参与讨论后,进行总结性的点评,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提出修改意见。活动中,班主任在与专家、同行的互动反思中,在各种观点交互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不断否定、肯定、修改中,班主任的方案设计、上课及评课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课程背景】

课例研究是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活动最有效的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师自我思考和行动,促成教师将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专业知识,将教学知识内化为教学能力。

上好一堂主题教育课是班主任的基本功之一。学校拥有一批优秀的区级德育骨干教师。但是,近年来,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引进了大量的新上岗的青年班主任,他们缺乏设计主题教育课及上课、评课、反思的经验,学校希望能以主题教育课例活动为载体,将理论学习与备课、说课、授课、观课、议课、反思等实践结合起来,让新上岗的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增长全体班主任的实践智慧,使班主任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探索立足课堂、聚焦课例的班主任校本研修,让班主任在参与主题教育课听课评课过程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彼此启发,共同提高,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从而培养出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能出色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班主任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课程流程】

1.选定主题

上好一堂主题教育课,选题是关键的一步。班主任根据了解到的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确定每次主题教育的主题。有了主题就相当于有了“共同的语言”,执教的班主任在课前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而听课的班主任也会带着同样的问题,从一个视角去听课,教师们对课例活动的目的将更明确。

2.确定形式

一般采用“一课两上”或“一课三上”的形式,即同一主题的课在不同的班级执教两次或者三次,不断磨课,不断修正。

3.教学研讨

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备课:执教教师根据教研组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上课: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评课:由德育教导担任主持人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先由执教教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意图,再请全体班主任评课,要求人人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设想。执教班主任可以对评课教师的发言做出回应,进行观点表述,提倡进行学术争论。如果在研讨中遇到困难,请教研员指导解决。

指导:教研员在参与讨论后,进行总结性的点评,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

再备课:执教班主任在听取了其他班主任和教研员的修改意见后,先自我反思,进行消化理解,再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整理,形成新的认识。

再上课:选择另一个班级进行第二次教学实践。

评课:先由执教班主任谈第二次上课后的感受,说说改进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再由组内教师针对上节课提出修改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评论,提出新的建议。

指导:教研员进行总评指导,指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分析原因,提出新的设想。

反思:教研组积极组织反思活动,反思哪些地方的教学实施,与教研员所提出的修改建议还有距离,为什么没有达成,还需要如何改进等。如有必要,进行第三次教学研讨。

【成效与反思】

每学年,学校都安排班主任开展主题教育课的课例研究,全体班主任参与试教、听课、评课活动。学校曾先后两次举行浦东新区小学班主任特色工作展示交流活动,得到市、区专家的充分肯定。

学校开展立足课堂、聚焦课例的班主任校本研修后,使全校班主任主题教育课方案设计能力,上课、评课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也促进了每一位班主任积极进行教育研究,做到关爱学生有方法,同事互助共成长,提升了班级管理水平,促进了学校发展。

【精彩实录】

素材的搜集与有效利用

主持人:刚才我们听了执教老师的主题教育课“梦想飞扬”,我们是带着主题“素材的搜集与有效利用”来听课的,接下来我们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评课。

教师A:我从素材的多样性来谈谈对这节课的一点想法。

整堂主题教育课执教教师采用了多种素材为这节课服务。课伊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把学生带进了今天主题教育课的氛围,同时顺利地引出蜗牛这一核心人物。整个新授过程以动画片《极速蜗牛》的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循序渐进,将今天的课逐步推向高潮。达人秀冠军刘伟的视频资料和刘翔的一篇文章《成功就是翻越远方的大山》,都能深深感染到学生,让学生知道我们要实现梦想,需要自信、坚持和努力。梦想卡也是素材之一,它贯穿课的始末,最后,让梦想卡共驻梦想墙,整节课完美结束。

我的建议是:梦想卡放上梦想墙时,可以让学生先说一下自己的梦想。

教师B:第一,执教教师收集的这些素材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所用《极速蜗牛》这部动画片,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节课气氛始终都很热烈。

第二,材料具有正能量,通过《极速蜗牛》这个素材,使学生学会要实现梦想,应“自信、努力、坚持”,从而培养了有理想、有担当的学生。

教师C:执教教师在素材的选择与运用上,做得十分出色。素材收集具有时代性,有高年级学生喜欢的歌曲《蜗牛》、电影《极速蜗牛》等,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好发挥了素材的有效性与教育性。

教师D:执教教师搜集素材时进行了多次删选,如本次课堂导入时所用的周杰伦的《蜗牛》一歌。但是在第一次试教时,他选用了一首有关梦想的诗歌引出;第二次试教时选用了姚明的广告宣传片。相比之下,今天所用的《蜗牛》一歌是孩子们都喜欢的偶像周杰伦的名曲,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了。尤其是四五年级学生,很多人都是周杰伦的狂热小粉丝,对周杰伦的歌耳熟能详,都愿意跟着哼唱。从孩子们的表情和后来的表现,能感受到学生已经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去了。

教师E:听了本次主题课,感觉素材的选取具有教育性,让没有梦想的孩子拥有梦想,梦想模糊的孩子变得清晰,拥有梦想的孩子变得更坚定了,如《极速蜗牛》这部动画片中截取的片段很有教育意义,学生从小蜗牛的身上受到了教育,还从名人的梦想实现之路,懂得了自己的梦想实现需要坚持与付出努力,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教师F:课上所选的素材多样,有科幻故事、著名人物故事以及身边人物故事等。这些素材有两大特点:一是所选素材是能走进学生视野的,也就是这些素材是学生们熟悉的、有一定的关注度的;二是素材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我们学生的周围,素材很多,但真正有教育意义的,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素材需要教师一一筛选。执教教师对素材进行了加工选择,使今天的课非常成功。

主持人:素材的有效选择和使用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行为。德育的目的是导行,今天的班会课说梦想,班会课以后,要让“没有梦想的人有了梦想,原本模糊的梦想变得清晰起来,原本有梦想的人变得更坚定”。执教教师有效利用素材,她对动画片《极速蜗牛》进行剪辑,包括播放刘伟的视频片断,这些素材很有说服力,小蜗牛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刘伟没有双手也能成为钢琴家,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去实现的呢?他设计的“梦想卡”,让学生对自己的梦想更加明确起来,并知道为了实现梦想该怎么去做,这些素材的使用是很有效的。

浦东新区周浦第二小学 高慧 提供

案例16-6

建班主任工作坊,促班主任专业发展

【案例简介】

浦东新区浦东南路小学“班主任工作坊”是采用“聚焦故事、提炼真情、推广经验”故事会的形式对班主任开展培训的。班主任们在校园内、班级里师生相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凝聚的焦点、社会的热点、摇摆的问题,都通过“工作坊”放回到具象的故事情境中二次呈现、原汁提炼,在讨论中促成反思、改进。数年践行,学校借力工作坊的活动制度、互动特色、多种变式,充分挖掘班主任团队的教育真故事、实践真经验,更新班主任的教育观念,消除工作中的实际困惑。

【课程背景】

2010年10月,为了整体提升班主任教育素养,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及社会发展需要的班主任队伍,第四教育署实施了“班主任教育素养的培养与实践”项目研究。作为辖区内的大型学校、见习教师基地学校——浦东新区浦东南路小学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紧随教育署项目启动、开展班主任校本研修活动,以适应新时期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初期的校本调研显示:随着学校扩招,班主任队伍已经打破“历来由语文教师担任”的传统,而源于各学科教师;班主任队伍偏年轻化,十年班主任经验以上教师与需要带教教师配比倒挂,不能达成1∶1带教指导。如何有步骤地带领全体班主任共练内功,不断提升工作技能,成为社会新形势、家长新需求下又一新话题,学校为谋求优质完成见习教师“班主任工作”带教任务开始筹划建立班主任工作坊。

【课程目标】

1.班主任不再作为单一纯粹的学习个体存在于班主任研修过程的各个环节,而是融合于整体团队探讨中;由外控式管理、被动学习向内控自觉管理、主动学习转变。

2.通过合理调控,使培训方式在一个共同模式下打开,呈现多种小模式,有统一活动,有百花齐放,使班主任校本研修的体验性、互动性更强,更符合“智慧教师、素养立本”的目标。

3.班主任在“传—帮—带”的“共体”中更新观念,掌握技巧,提升“引导学生发展”与“建设班级集体”的能力。

【课程流程】

1.选择工作坊的参与对象

每学年初,学校教师发展处首先做好教师调研,将全校班主任按照班主任年限分为“职初期班主任”(1—2年)、“成长期班主任”(3—5年)、“成熟期班主任”(5—10年)和“资深型班主任”(10年以上)。学校德育室会同教师发展处设计当年班主任校本研修活动时,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选择工作坊活动的对象,设计各种类型的班主任研修活动,如师徒结对成群活动,少先队中队班主任组合成群活动,一、五年级班主任组合成群活动,还有自闭症学生的班级班主任成群活动等。少则师徒两人面对面,多则全体班主任齐聚一堂。

2.确定工作坊的活动形式

每学期初,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校本研修计划、教师带教计划时,各责任人会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确定工作坊形式,由点及面,以保证工作坊活动适切主题,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班主任的需求。

(1)孵化式——师徒带教(带见习教师、带青年教师),徒弟讲故事提问题,师傅教方法讲故事。

(2)亮相式——全体班主任集中,聆听外来专家指导、优秀班主任宣讲,随后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教育一得”或“教育一失”。

(3)论坛式——提出一个论点,通过网络云平台进行视频学习和现场互动,发帖弹幕交流,解决焦点或者热点问题。

(4)讲述式——对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教育案例进行故事讲述,活动参与者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故事,讨论情节,剖析人物,发现症结,对症下药,解决困惑。

3.完成工作坊的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教师发展处协同德育室组织四次校本培训,即完成两次小范围的孵化式活动,一次年级组内的亮相式活动,一次全体教师参与的论坛式活动,引导教师成为“发现教育故事的人”。

第二阶段:班主任完成三次教育案例撰写,即“N个怎么办小故事”“我的智慧一招”“爱的教育”。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读他人故事中的有效一招、创新一招,引导教师成为“分享故事的人”。

第三阶段:班主任设计、组织两次社会实践活动或主题班队会,把自己在之前四次校本研修、三篇案例撰写过程中悟到的经验活学活用,助推教师成为“运用故事道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第四阶段:学校德育室在汇总四次培训、三次案例撰写、两次活动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校园中最典型案例,策划“浦南典型案例工作坊活动”方案。

4.开展“浦南典型案例工作坊”活动

“浦南典型案例工作坊”是深受班主任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每期“典型案例工作坊”的主题各异,侧重点不同,六大环节固定。

第一环节:热身准备,步入活动现场的班主任可以根据一道小小趣味问题的答案选择坐到一起,自取队名,自选队长,自设队标,营造起愉快、温馨的氛围。第二环节:倾听故事,主持人邀请参与研修的班主任潜下心来听故事。接下来抛出困惑、焦点辩论、头脑风暴三大环节要求每个活动小组直面故事中的问题,剖析故事中的人物。最后的第五、第六环节则是现场模拟、金手指点拨两场重头戏,带领班主任们找到消除困惑、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共同收获好经验,携手感悟真道理。

【成效与反思】

得益于市区各级专家的点拨,一次次的经验沉淀后,浦东南路小学《班主任工作精益操作四条》诞生:“望”清其表,细致观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闻”全其声,静下心来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看法;“问”明其想,专心致志地细细了解学生的生存实际;“切”准其脉,仔细分析、认真思考,给予学生公正的评价、正确的教导。

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过程,浦东南路小学借力工作坊的活动制度、互动特色,为班主任团队留下了非常具体、引发强烈共鸣的好经验、好方法。校园涌现出一批“有故事”“有本事”的区、署骨干班主任,在署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展望未来,浦东南路小学的班主任校本研修将聚焦“温馨教室建设中师生的快乐指数”,从“积累教师智慧”转向“倡导教师活力”,力推更多新颖、实效的校本研修活动,力求师生同创共建,把学校打造成为充满爱心、充满智慧、充满活力的家园。

【精彩实录】

“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班主任的工作繁重而复杂,而且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对班主任工作要求的逐步提高,班主任感到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职业倦怠,从而降低甚至丧失作为班主任应有的归属感、成就感乃至幸福感。我校有意通过开展班主任校本研修活动,进一步激发班主任对学生的热情、对工作的激情、对事业的感情,让大家感受到做一名班主任是幸福的。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提升班主任的工作幸福感。

三、活动准备

每位班主任进场前通过抽取“红、黄、绿、蓝、紫”色纸自然分组就座。

四、活动过程

1.开场白

主持人:又一次班主任工作坊的活动开始了。活动过程中,我们会通过抽取号码等方式邀请班主任交流发言;当一组回答后,其他三组须有小组代表或组长提出补充建议;本次活动,我们将评出最佳组员、最佳团队等奖项。

2.出示任务单

任务一:为自己的团队取一个令人感到幸福的名字。

任务二:为自己的团队创作一句“幸福”格言。

任务三:为自己的团队设计一个具有特色的团标。

3.现场调查

主持人出示八个案例。班主任给每个案例投票,邀请助手统计票数。

自己曾经遇到,或者有着同样困惑,举红牌;

自己不曾遇到,也不曾有同样困惑,举绿牌。

根据班主任投票数决定当场讨论的2个案例。

4.头脑风暴

各组抽取案例,分组讨论支招。在大组交流时,不仅有抽到案例的小组代表发言,还有校心理教师支招、校领导支招、专家支招等。

5.温馨回忆

主持人:做一名班主任,在工作中,有困惑、有烦恼,但是也肯定有快乐、幸福的时候。现在,请每位班主任用简短的语句写出你作为一名班主任感到最幸福的一个时刻、一个场景或一件事情。

6.幸福一刻

背景音乐响起,场内灯光调暗,主持人充满温情地说:“刚才,大家说了许多工作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一个时刻或一件事情。你们有自己的回忆,你们教过的学生以及这些学生的家长有着同样珍贵的记忆,请看视频。”(视频内容:在校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以及家长的动情叙述、深情寄语)

7.评奖颁奖

请每个小组将自己小组的格言通过朗诵、演唱等形式表演出来,我们将由听课教师评选最佳演出奖。

浦东新区浦东南路小学 钱炜 王巨成 提供

案例16-7

生活教育背景下的情景再现式班主任研修

【案例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开展“生活教育”特色高中建设,把班主任研修纳入常规管理中。学校班主任研修由校长挂帅指导,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室。研修贴近生活实际,用生活案例印证理论研究,生活气息浓,采用情景再现式的研修模式,通过模拟案例、角色再现、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近景观察、即时互动等形式,使研修活动生动形象,活力四射,彰显“生活教育”特色,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和艺术化水平明显提升。

【课程背景】

多年前,教育部就对班主任培训模式做出多样化、实效性的导向指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有同样的指导意见。 因此学校结合区情、校情、学情和班主任队伍特点调整培训策略,采用灵动有效的情景再现式研修模式,关注情感体验的唤醒,理性思考的催生,操作智慧的感染,让优秀班主任轮番登台,自导自演,互相补充,点拨选择,研讨工作,调节生活,保障研修效果。

【课程目标】

通过直观表象的呈现和情感体验的唤醒,使研修具有生活感、现场感、操作感,增强活力和创造性,使研修者加深理解、增强感悟、形成理性分析,增强研修的有效性。

【课程流程】

1.研修内容具有针对性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员、全程、全方位,班主任工作涉及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提高班主任专业化和艺术性的发展水平,提升班主任挖掘德育内涵、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求选择生活瞬间的有效教育契机,情景再现以唤起体验和思考,相互分享有效处理方法,优化处理过程,寻求合理教育策略,展示工作智慧。研修中有一些专题,如班级黑板报的阵地建设、午餐后的半小时、我们班的十大员、家长走进教室的思考、学生自主管理指导、新班接手一二三、温馨教室的创建步骤、我们班没有朋友的学生、走进学生心里等,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课题,这样的研修内容实用、应急、可操作,深受班主任欢迎。

2.研修采取情景再现模式

研修时,班主任本人或师生协同进行,采取团体活动展示、情景模拟再现、媒体播放、语言描述的方式,展示实践工作经验、表现心理教育技能和拓展教育管理内容,让研修者获得领悟性的、技能性的、行为习得性的培训收获。

3.研修的基本运行程序

一般要求每个班主任每学期举办一堂班会或主题教育公开课,全体班主任听课、评课,然后进行工作研讨;利用优秀班主任资源,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定期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讨;组织班主任节活动,表彰优秀班主任,交流、分享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增强优秀班主任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开展我最喜欢的班主任评选和征文活动,树立典型。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注重了理论学习,又落实了管理任务。在研修中,定期公示班级工作月考评的数据、问题,按等次比例给予表彰和奖励,和班主任绩效奖惩挂钩,这样一来,研修也就变成了班主任工作的规定动作和自觉行为。

【成效与反思】

多年来,学校班主任研修突显生活教育特色,和班主任工作息息相关,没有夸夸其谈,也没有给班主任衍生出过多的负担,只有经验分享和工作研讨,凝聚了班主任的参与意识。这种生活气息浓郁的情景再现式研修组织得越来越精巧,越来越互相感染和互相提高,研修的效果越来越好,学校还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大纲》编写了“周浦中学班主任校本研修材料”,使研修进入理性运行轨道。现在,学校已经成为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合格培训学校,班主任研修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精彩实录】

我在研修中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 圣玉洁

我是一位刚刚入职的新班主任,忐忑、怯生,怀着希冀和梦想,走在班主任工作之路上。我边干边学,在学校组织的研修活动中,优秀班主任的一幕幕情景再现给了我营养,给了我体验和感悟,我仿佛也经历了很多很多,那些能克隆的智慧、有价值的点评、艺术性的工作程序让我越来越清晰地感知了班主任工作,也让我一个一个地去实践、验证,我的信心越来越强,我的工作越来越熟练,是班主任研修给了我飞翔的翅膀。

2016年1月6日下午,我参加了一次班主任研修活动,内容涉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当注意处理好哪几对关系、班主任教育智慧、学生的个性化评语撰写等,几位有经验的班主任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还原了处理过程,构设了特定情境,其中一位教师甚至几度哽咽,让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引发了共鸣,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营养。

沈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细心、理解、沟通让我很是动容。她的班上有个学生说身体不适,已经和家长约好来接,开具出门证返回。但晚上和家长沟通却发现孩子没有提前回家,家长也不知道她身体不适,沈老师感觉事出有因,安抚好家长情绪,商量出对策,让家长不动声色,多在生活起居上帮助她。过了十几天,女儿终于在闲聊中说出了实情:“妈妈,对不起,我做了一件错事,那天我觉得学习压力太大,就骗老师说要去医院看病,其实我是自己去图书馆看了半天书……”当晚学生也给沈老师发了短信。沈老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沟通,解决了之前积累的问题,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后来这个女生调整了状态,减轻了压力,也更加信任老师了。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我班有个学生,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交作业,我一时不知如何教育。也是在一次班主任研修中我听到一个老师说不能只表面化地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应该深入沟通,弄清楚错误背后深层的原因,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对症下药,才可能解决问题。于是我就分析了这个学生情况,和家长、初中班主任、周围同学等进行沟通,然后和他进行了两次深入交谈,消除了他的抵触情绪,指出了他自初中就存在的缺点,帮助他规划高中阶段的目标,改掉错误,融入集体,多为班级做事。一学期下来,他改变了,学习进步了,和大家关系融洽了,还担任了班级劳动委员。

所以,有了学校的情景再现式班主任研修,我更有信心了。我的班主任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我一定要认真参加研修,多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寻找体验,寻求感悟,扬长避短,少走弯路。我相信,快乐地走在情景再现式的班主任研修中,我会更好更快地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 薛国庆 提供

案例16-8

依托父母效能研究,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

【案例简介】

浦东新区育童小学以课题“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父母效能训练’的实践研究”为抓手,以美国托马斯·戈登博士的《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为蓝本,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培训内容围绕“让我们更贴心——小学阶段父母效能训练指导课程”中的“人际关系”“辅助技巧”“沟通需求”“调节冲突”和“价值冲突”等五大模块进行。通过培训,班主任掌握了“父母效能”亲子沟通技巧,提升了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并为家长提供科学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课程背景】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任务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班主任要经常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赢得家长的信任,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措施和方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主任的角色从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指挥者、引领者转换成学生成长的合作者、引导者,对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增强班主任家校合作的能力,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使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课程目标】

依托“父母效能研究”课程,开展班主任校本研修。 以理论学习为指导,课堂教学为阵地,传授班主任家校合作沟通的先进理念,引导班主任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不断丰富自身研究方法,切实提高实践、反思、改进和创新的班主任业务能力。

【课程流程】

1.确定培训内容

学校依托课题“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父母效能训练’的实践研究”,引用美国托马斯·戈登博士的《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蓝本,参考“父母效能训练”的指导路线图,开发了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让我们更贴心——小学阶段父母效能训练指导课程”。

2.培训前期调研

培训之前,对本校一至五年级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梳理出了问卷调查中一些父母提出的共性问题,了解了家长的需求,以便在课程实施时能充分考虑并尊重不同家庭、不同性格家长的认知水平。

3.培训团队分工

班主任校本培训阵地名称是“父母效能训练营”,成员有授课导师和参培成员。授课导师由市、区级心理专家、教研员、学校校长、区学科带头人和德育骨干教师等组成,以指导和授课为主;参培成员是学校全体班主任。

4.校本培训形式

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践行动”等形式开展“父母效能”班主任校本培训。授课导师以沙龙、讲座、qq讨论、微信互动等形式,运用现场操作、情景创设、游戏指导、讨论交流等培训技巧,分别从“人际关系”“辅助技巧”“沟通需求”“调节冲突”和“价值冲突”等五大模块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和指导。

组织多位青年班主任参加心理机构组织的“父母效能”培训,再通过班主任沙龙,专题交流等活动,将外出学习的经验与其他班主任交流分享、共同探讨。

依托社区资源,与居委、街道、区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上海彩虹青少年发展中心等联合办班,践行“父母效能训练营”活动。班主任组成“指导、主讲、助教”三人一组,以沙龙、讲座、辅导、咨询等形式,为家长提供效能培训和服务。

5.实践反馈总结

班主任在培训、实践后,填写三张表。第一张是育童小学“父母效能课程”课堂评价表,听课教师从备课到上课、课中、课后进行全方位评价,提出中肯的建议,以便上课班主任参考、借鉴和提高。第二张是“父母效能训练营”活动反馈表,帮助班主任不断修正实践活动中的不足,便于班主任改进和提升。第三张是课程培训结束,所有参加培训的班主任填写的育童小学“父母效能培训”改进成长表,将培训后的收获与感悟、个人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

【成效与反思】

首先,“父母效能训练营”班主任校本培训,在形式上满足了班主任的实际需求,并没有让班主任感到有负担、有压力,而是感到有收获、有成长,受到了班主任的欢迎。其次,“父母效能训练营”班主任校本培训内容的选择,提高了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了班主任专业素养。第三,“父母效能训练营”班主任校本培训,提升了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目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第四,学生在有效的家庭教育助力中获益,在班主任的迅速成长中受益。“父母效能训练营”班主任校本培训最终惠及了全体学生的成长。

“父母效能训练营”班主任校本培训经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学校还将继续上下求索,不断尝试,计划将“父母效能训练营”发展为系列训练营,如“父母效能准班主任训练营”(青年班主任)、“父母效能优秀班主任训练营”等,分学段、分层次实施,精耕细作,系统地构架出具有育童特色的班主任校本培训体系,不断提升班主任校本培训的品质。

【精彩实录】

我是一座彩虹桥

浦东新区育童小学 沈俭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一如独特的我自己。但是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惑和困扰: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难教育,父母的话他们就是听不进去,和他们沟通为什么这么难,我们要怎么说、怎么做孩子才愿意听等。

面对家长的咨询,作为班主任的你可有锦囊妙计? 自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父母效能训练营”班主任校本培训,运用培训中讲到的方法与技巧,教会班级中家长,运用智慧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位家庭成员都取得了与孩子沟通的小窍门。通过两年的深入学习与实践,广受家长的赞誉,帮助家长解决了许多家庭教育问题,为家长带来了福音。

下面就用一个小小的案例诠释我的所学、所用和所得。

张妈妈,45岁,家庭妇女,离异,平日里靠街道补助和女儿的生活费来维持开销。张妈妈已经失眠了好几天了,无法入睡。她说:“孩子一回家就是哭,发脾气,我也搞不懂她要干什么?我生不如死,如果没有这个孩子我早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女儿。可这社会太不公平,女儿身体很不好,消化功能也很差,所以我每天要为她送午饭。我这么为她,她还是要和我发脾气,回家就是哭,一哭就得病,老师呀,我真的活不下去了,我不想活了……”

据我观察,小张同学平时虽然性格内向,但是个善良上进的女孩,学习努力,愿与他人交朋友,在班级里也有不少好朋友,能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在校情绪稳定,自尊心较强。张妈妈,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工作,每天在家想的就是这个女儿,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人,讲话语气较为强势,对于事件的叙述重复、唠叨,思维容易走极端。对现状有太多的不满意,对前段婚姻充满仇恨,想不通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自己。

张妈妈与邻里很少来往,在她的生活中只有小张同学。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她的意识里孩子是自己的命根子,是自己的一切。没有女儿自己早就死了,是一个自我缺失严重的人。所以女儿是她的天,女儿只要有一些问题对她来讲天就要塌了,缺乏安全感。她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孩子的父亲不负责任,猪狗不如。 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如果不好,妈妈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死了算了。一切为了孩子,往往是许多家长的口头禅。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没有达到我的期许,你就是有罪的,你对不起我的,我不想活了,你就是逼死我的凶手!

我开始与张妈妈进行深入沟通,教给她一些与自己孩子沟通的技巧,如学会聆听,做睿智的妈妈。要诚心,抱着诚恳的态度听孩子的诉求;要专心,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打断对方,在孩子未提问时,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用心,点头、微笑表示你理解孩子的想法,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涵义或言外之意;要耐心,不要轻易插话;要应心:给予适当的回应,鼓励对方说下去。其实许多孩子希望你聆听他们的故事,远甚于希望你应允他们的要求,因为孩子的要求很简单,他们也希望被认同被尊重。

再如要学会说,放下沟通中的绊脚石。

还要学会拥抱孩子(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孩子的情绪很激动,妈妈要给孩子一个宣泄的过程,期间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并且可以抚摸一下后背有助于让孩子的情绪得到舒缓。其实孩子在你面前哭不仅仅是为了发泄情绪,更多的是为了引起重视与得到帮助!)适时在她耳边讲:“我看到你哭得这么伤心,妈妈心里也很难过,我可以知道原因吗?”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多一些维护孩子的决定,肯定孩子的价值,建立孩子的信心。

在短短的三次沟通后,小张妈妈渐渐改变了自己以前的错误沟通方法,从一个事事包办面面俱到的保姆式母亲成长为能够让矛盾化解的睿智妈妈。

学校组织的父母效能的班主任校本培训,我感到受益颇深。班主任能运用父母效能沟通技巧与家长交流,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关学生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班主任与家长在沟通中保持双向交流,互换观点,互相尊重,互相促进,互相帮助,还可以转变家长的意识、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家长也更加积极地支持和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就是一座连接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彩虹桥。

浦东新区育童小学 刘月英 提供

案例16-9

征集问题菜单,开展多元培训

【案例简介】

浦东新区德州一村小学通过征集问题菜单,开展多元培训,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研修重视班主任的实际需求,以参训班主任遇到的“教育问题”为培训素材,深受班主任的欢迎。研修过程注重班主任的主动参与,无论是培训前的“问题征集”,还是培训中的“合作探究”,乃至最终的评价环节,始终强调受训班主任的主体意识,让班主任成为非被动接受培训者,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课程背景】

新时期,对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亦对班主任的“专业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反思以往学校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以“传递—接受”为主要模式,往往忽视班主任的主体意识,又常常脱离实际、流于形式。因此,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班主任校本研修的探究与实践,能够启迪班主任的智慧。

【课程目标】

通过“班主任的教育问题”征集,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启迪班主任的工作智慧,改进班主任的教育行为,提升班主任的育德能力,同时探索并建立班主任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机制。

【课程流程】

1.拟订方案,征集“问题”

学年伊始,学校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小组讨论拟定“班主任教育问题”征集活动方案,请班主任梳理自身工作中的典型事例,提出问题。 问题必须是班主任工作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先简单描述教育情境,然后归纳出问题,要求简明扼要。

2.分类整理,形成菜单

由校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小组汇总“问题”,筛选出有价值和能反映当前教育热点和难点,且大部分班主任较为关注的问题;接着对问题进行合理表述;然后对问题进行分类,区别认知问题还是操作问题;最后形成本次校班主任校本研修“问题菜单”,上传至校园网。

3.合作探究,专题研讨

各参训班主任根据校园网“问题菜单”,自由组合,或个人或两三人为一组,亦可以年级组为合作小组,针对“问题菜单”中的一个问题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专题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形成完整的案例报告。 由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小组汇总并统筹安排,以月末班主任校本研修为展示平台,根据班主任合作小组研究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如新班主任对“温馨教室”创建工作无从下手,于是向校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小组提交了“班主任教育问题”。三位三年级的班主任组成团队并组织部分学生再现了温馨教室创建过程中的情景,直观形象地演绎了班级教学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内涵,使新班主任的教育问题迎刃而解。

又如某位班主任苦恼于,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生矛盾时,是敷衍了事还是积极面对? 曾经是教育署班主任宣讲团成员的周老师,用微型讲座的形式解答了这位班主任的困惑。类似这样用微型讲座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在班主任校本研修中是最常见的方式。它以小见大,理论联系实际,很受教师欢迎。

有位班主任不知如何运用少先队活动课对学生开展教育。调查发现,这也是很多班主任的困惑,于是校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小组成员傅老师,用一次生动形象的少先队活动课情境说课的形式来展示。教育情境的真实再现,为班主任研修提供了真实的培训现场,更利于受训教师紧密结合情境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4.分层评价,总结反思

分层评价,由班主任自评、年级组互评及学校班主任校本研修工作小组总评组成。

为引导参训班主任积极参与学习与交流,保障研修质量,研修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既考查班主任学习过程参与的情况,也考查每个专题研讨之后,案例报告完成的情况。

【成效与反思】

基于问题解决的班主任校本研修,强调把研修设置到有意义的情境中,注重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教育理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增强了班主任校本研修的针对性,进而提高了研修成效,启迪了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基于问题解决的班主任校本研修是一种新尝试,有收获,有惊喜,也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如“班主任教育问题”的收集与分类还有待细化,以便让研修更具科学性;研修的评价还有待完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对受训教师的考核,还应对研修的成效进行评价。通过受训班主任对研修的反馈来检测,使基于问题解决的班主任校本研修更趋科学与合理。

【精彩实录】

少先队活动课情境说课

浦东新区德州一村小学 傅芸

少先队活动课是什么?其实就是用上课的时间开展少先队活动。

那它究竟该怎样上才能得到少先队员们喜爱呢?借着校本研修的平台,我和队员们用一个活动一起来说一说。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战火纷飞的岁月虽然已经远去,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应该代代相传。为了让队员们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学习抗日英雄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增强在少先队组织中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与同伴分工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我和队员们一起设计了以“追寻红色记忆,齐心争当先锋”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共分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我的团队我做主——自由组建活动团队

由于整个活动过程都将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因此在第一课时中就由队员们自由组建活动团队。大家一起为自己的团队命名,一起推选队长,一起设计团队标志,一起喊出团队口号,组成一支支充满活力的寻访小分队。

第二课时:自主自动 巧定计划——一起设计寻访计划

情境一 自主自动 巧定计划

队长:幸运草小队的队员们集合啦(发给队员活动手册)!

根据活动手册的要求,这次寻访活动涉及14个革命纪念场馆,我已经将其列成菜单。

队员A:14个场馆,遍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呀!

队长:先别说不可能。辅导员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何况我们还能一起想办法。

队员B:14个场馆,每人都去一次不太容易,要是五个人分头行动,应该能办到吧!

队员C:对!五个人分头行动的话,每人就可以集中力量重点寻访两到三处场馆了。

队长:好办法!每一次寻访,我们都多拍些照片或视频,写下寻访的体会,最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队员B:其实我觉得,太远的场馆,我们还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上寻访,大家觉得呢?

队员们:赞成!

队长:我们的革命场馆寻访活动方案完成了,是不是应该给它取个名字呢?

队员A:这项任务就像一次赛跑,我们每人都要完成其中一段,大家觉得像不像田径比赛中的接力赛。我看就叫“接力寻访”!

队员们:好!就叫接力寻访吧!

队长:伙伴们,我们出发吧!

第三课时:寻访成果 快乐分享——交流展示 争得奖章

队员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团队合作接力寻访的方式,顺利完成了14处革命纪念场馆的寻访任务。他们认真撰写了寻访体会,通过小报展示、撰写征文、故事演讲、诗歌朗诵等形式在少先队活动课上进行分享交流。

情境二 寻访成果 快乐分享

队员分享交流寻访活动中的体会(用朗诵的形式,配活动的照片)。

先辈足迹,你我寻访;红色记忆,共同追寻。

实践活动,人人参与;体验感悟,大家分享。

一大会址,党的摇篮;前赴后继,救我中华。

四行仓库,枪林弹雨;八百壮士,浴血奋战。

国歌嘹亮,吹响号角;暗夜长空,鼓舞斗志。

周公馆里,条件艰苦;革命前辈,忘我斗争。

犹太难民,漂泊异乡;善良同胞,热情相助。

铭记历史,勤奋学习;缅怀先烈,心有榜样;

珍爱和平,从小做起;开创未来,争当先锋。

沿着先辈们斗争的足迹,队员们追寻着“红色”的记忆,一个个英雄的形象在心中植根,他们用行动一起来争“先锋章”。

队员们: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感悟和体会要和大家分享呢?

队员们分享体会(略)。

辅导员总结:大家说得真好!作为少先队组织的成员,我们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才能克服困难,共同进步!祝贺大家完成所有的任务争得了“先锋章”。

“追寻红色记忆 齐心当先锋”少先队活动课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校外实践与校内交流相结合,受到队员们的喜爱,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

队员们:我们喜欢的少先队活动课应该是这样的——

队员人人都参与,活动方案自己定;

遇到困难不着急,集体讨论想办法;

走出校园小课堂,社会实践长本领;

活动成果秀一秀,分享交流真快乐;

不用成绩分高低,快乐争章我能行。

队员们喜欢的少先队活动课是我们辅导员努力的方向。 中队辅导员们,我们一起加油,用好少先队活动课这个平台,把有意义的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意思吧!

浦东新区德州一村小学 卓静 提供

案例16-10

围绕“第一次”的青年班主任校本研修

【案例简介】

上海市育人中学青年班主任校本研修在学校“教研共同体”课题的引领下开展校本化实务专题研究,旨在促进青年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使班主任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中,走自主发展的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道路,让青年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在科研反思中成长。

上海市育人中学围绕“第一次”的青年班主任校本研修以“讲述—讨论—点评”的形式对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难题进行专题会诊,达成了同伴互助、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课程背景】

班主任担负着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与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的“基石”,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校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促进青年班主任的快速成长刻不容缓。

上海市育人中学的教师队伍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了一半以上。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学校的主力军,而且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挑起了班主任的重任,学校班主任队伍结构趋于年轻化。 目前青年教师中班龄在5年以下在岗班主任的有9位,副班主任有8位,见习班主任有4位。这些青年班主任对工作充满热情,也不缺乏爱心和责任感,但普遍缺乏班集体建设的意识和科学的班级管理能力。开展班主任校本研修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途径。

【课程目标】

通过围绕“第一次”青年班主任校本研修,为青年班主任提供合作共享学习平台,以此提高青年班主任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架构共同的愿景,形成学习、研究的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通过培训为学校青年班主任找到工作支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育德能力,在岗位上焕发工作激情和活力,提高责任心,培养自信心,有效促进其健康成长。

【课程流程】

1.成立培训小组

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教科研主任、政教处主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资深班主任、5年以下班主任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组成培训小组。

2.确定培训时间

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第一、二节课组织培训。

3.制定培训计划

一学年分两个阶段:第一学期——围绕“第一次”班主任工作经历展开讨论、研修;第二学期——通过第一阶段的培训,进行实践和体验,得到感悟和提升。

4.主要培训形式

讲述—讨论—点评—总结—反思。

5.培训过程

(1)第一阶段(共四次研修活动)

每次活动由三位班主任根据政教处预设的主题提前准备,进行主讲。说出自己的经历,预设准备提出的问题。

选题内容有:第一次处理突发事件、第一次家访经历、第一次召开家长会、第一次组织主题班会、第一次写教育案例、第一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填写班主任手册等。

由三位青年教师依次讲述自己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经历,陈述在担任班主任时“第一次”遇到过的问题以及自己解决问题采用的方法策略。其他青年教师对该案例进行讨论,对该案例中班主任所采用的方法策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由资深班主任对该案例中班主任采用的方法策略进行点评,并对青年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进行点评,同时给予班主任鼓励和表扬。

学校教科研主任进行总结,提出建设性的工作指导。政教处主任进行不同内容的实务专题培训,主题是青年班主任的“情绪调控”“主动学习”“反思倾听”“怎样进行行为偏差生的转化工作”“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副课班主任的工作优势与不足分析”等,分别从不同角度研讨工作的方法。

通过“第一次”班主任工作经历专题主讲、同伴讨论、专家点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历,都会引起其他青年班主任的共鸣,有些问题会激发踊跃发言,领导的点评会给他们鼓励。重点体现在分析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论依据、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共同提高。

(2)第二阶段(共四次研修活动)

第一次活动是由政教处提供青年班主任的两个案例,教师们先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案例进行分析,后进行集体讨论、分析点评,努力使“第一次”问题得到解决。

第二次活动是征集老班主任的案例,进行学习和讨论。

第三次活动是青年班主任教育案例的撰写和交流,指导教师进行评价。

第四次活动是主题班会案例的展示,将前一阶段培训中了解、掌握的一些管理班级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的一次公开亮相,进行集体评价。

班主任“第一次”工作经历有很多不足,但通过学习—再实践—再提高,已初步掌握了班主任工作技能和方式方法,在撰写的案例中得到了体现。案例分析和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班主任培训的形式。案例能引发关注问题并思考,激发教师们主动学习、主动研究。

【成效与反思】

领导重视:每一次活动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专业指导。在青年教师交流之后,学校领导都会给出意见建议、提出方法、理论指导、表扬鼓励。

专业提升:经过一学年的培训,丰富了青年班主任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了管理班级的能力,使青年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突发事情时更有依据、更有自信。据了解,学校目前90%青年班主任能胜任班主任工作,他们工作规范、务实有效。

成果显现:学校进行了班主任教育案例评比活动,8位青年班主任的论文和经验总结、教育案例在《新课程》专刊上发表,3位青年班主任的教育案例分别获得教育署案例征集评比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问题与困惑:不少青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与烦恼。如“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很难应对,怎样才能有效教育”“如何与特殊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当师生关系对立时,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将成为学校今后班主任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彩实录】

围绕“第一次”的青年班主任校本研修培训感悟

上海市育人中学 蔡飞飞

我是育人中学的一个青年班主任,参加培训时担任班主任工作有4年,目前能较好胜任学校班主任工作。之前我和其他青年班主任一样认真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年班主任校本研修。在学校“共同体教研”中通过学习培训、实践体验、总结反思,学到很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和工作方法,从最初的恐慌、急躁到现在的沉着、冷静,充分说明校本培训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每一次研修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可以学到他人的成功经验。培训中,可以听到很多来自资深班主任、领导实话实说的精彩点评,可以了解同伴的工作方法,使我既能看到自己的问题,也能感觉到自身的长处,从而做到扬长避短。我最近很好地处理了一起班级突发事件的案例,就是得益于围绕“第一次”青年班主任校本研修课程学到的经验方法和教训。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天下午5点钟左右,学生已经放学,我在办公室里和留下来的学生谈心。突然,我们班的几个男生急匆匆地冲进办公室报告,我们班的小杜和小徐打闹时,眼睛受伤,流血不止。

我听闻后急忙赶到教室,看到小杜表情痛苦、脸色苍白,左眼已经肿得很大并流着鲜血,嘴里不停呻吟。我急忙拨打120,但得知救护车需要等待。看着学生痛苦的表情,我决定自己开车送他去医院。我让小徐留下一起陪同照顾小杜,并电话告知双方的家长,马上直接赶去医院汇合。在去医院的路上,我询问了小徐事情的原委,并一路安慰小杜。这个时候正值下班高峰时期,车辆拥堵严重,好不容易开到儿童医学中心,却被告知该医院不收治,需要去杨浦区的新华医院。我又两头联系,并开车去新华医院。一番周折后,终于在6点半左右到达医院。将事情的始末告知双方家长,并陪伴等待治疗。第二天将此事件报告学校政教处,组织班级有关学生做笔录,以备用。之后的半年中我多次协同政教处一起处理这次事件的赔偿事宜,双方家长已经达成协议,肇事学生家长给予小杜同学相应的补偿,但这次意外伤害事故给他的眼睛造成的永久伤害却是无法弥补的。

这次突发事件的处理,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如及时送医、和家长沟通及时、安抚学生、事后的情况了解、双方家长协调等,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

一是处理突发事故时,考虑不够到位。一心想要抓紧时间选择自己开车去医院,却不曾料想碰到堵车。幸好当时小杜在送医途中没有出现其他情况,如有发生,我又不能处理,将会给小杜更大的伤害。

二是事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我们班级经常会发生学生之间互相打闹追逐的情况。但是我看到之后并没有重视,只是将这种情况视作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 以后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在“预防”中下工夫,工作还要做细做实。

如何有效处理突发事件是我们班主任的基本技能之一,在通过围绕“第一次”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培训后,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要不断实践、不断的反思,积累经验和教训,这样工作才会不断进步,能力才会提升。

上海市育人中学 许宝华 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