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有多少学生喜欢你

数学有多少学生喜欢你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被调查的1222名学生中,男生有494人,女生有72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0.4%和59.6%。有63.9%的学生能够“经常预习”教材,30.4%的学生“偶尔预习”教材,5.6%的学生“不预习”教材。在小学生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归因方面,有75.7%的学生认为成绩好的原因是“学习很努力”。在小学生对数学学业成绩的自我认可度方面,61.5%的学生选择“基本满意”,27.6%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9.4%的学生选择“不满意”,仅有1.5%的学生选择“非常不满意”。

数学被誉为“科学的皇后”,它在系统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上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对于相当数量的儿童来说,他们在学校中所学到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自己在数学方面很糟糕。不及格的数学成绩往往会成为他们厌恶学校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小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期,这就造成他们花在学习数学上的时间会比较多,如果不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那么,他们不仅在数学学习上费时费力,而且,久而久之,还可能产生厌学心理。

我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研究。为了保证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综合考虑了学段(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是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和学生性别两个因素,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小学生1260名,共回收有效问卷1222份。

在被调查的1222名学生中,男生有494人,女生有72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0.4%和59.6%。按被调查者所在年级划分,一—二年级学生有245人,三—四年级学生有509人,五—六年级学生有46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0%、41.7%和38.3%。

学校是学生聚集并以合作为主要特征而开展学习的地方。在以学校为主要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必然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学习者、学习情境和他人互动。研究围绕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分别是个体维度、情境维度和互动维度。个体维度包括学习者的兴趣、情感、动机、自信心、策略方法、学业认知;情境维度包括课堂情境氛围、教师类型特点、课堂类型、作业形式、学习任务难易程度;互动维度包括父母指导支持、父母的满意度、同伴认同、同伴互助、课堂互动。

一、在学习方式的个体维度上

第一,兴趣。有32.6%的学生选择最喜欢数学,选择其他学科的百分比按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语文(19.7%)、体育(19.5%)、美术(11.7%)、英语(8.9%)、音乐(7.6%)。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最喜欢的学科是体育(32.8%),女生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33.4%)。年级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各学段选择最喜欢数学的百分比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一—二年级是20.4%,三—四年级是27.9%,五—六年级是44%。

第二,情感。有88.6%的学生在数学课上经常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他们喜欢上数学课,感到很轻松、很愉快,有11.4%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消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在数学课上感到紧张、枯燥、提不起精神。

第三,动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学好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选择“为了考试获得好成绩”和“喜欢数学”的学生基本上都占到了20%,而选择“获得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赞赏”的仅为2.9%。在低中高三个学段中,选择“解决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的学生所占百分比逐渐增加,选择“在考试中得到高分,获得好成绩”的学生所占百分比随着学段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第四,自信心。有80%的学生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学好数学,11.7%的学生对自己持怀疑态度,认为“不一定”,有11.1%的学生认为“不能”或“不知道”。在低中高三个学段中,选择“一定能”的学生所占百分比逐渐增加。

第五,策略方法。对于什么是学好数学最关键的环节,有33.5%的学生认为要最重要的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31%的学生认为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26.9%的学生认为要“多练习、多做题”,还有8.6%的学生认为要“把定义和公示记牢”。各学段存在显著差异,这表现为:一—二年级学生中,选择“多练习、多做题”的人数最多(30.7%),三—四年级学生中,选择“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人数最多(35.2%),五—六年级学生中,选择“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人数最多(43.2%)。上述情况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低段学生“多练习”,中段学生“养习惯”,高段学生“找方法”。

有63.9%的学生能够“经常预习”教材,30.4%的学生“偶尔预习”教材,5.6%的学生“不预习”教材。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中选择“经常预习”的百分比是68.4%,男生是57.3%。

有22.7%的学生在校外参加过数学课外辅导班。学段间存在显著差异,选择参加过数学校外辅导班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一—二年级是15.1%,三—四年级是22%,五—六年级是27.6%。

第六,学业认知。在小学生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归因方面,有75.7%的学生认为成绩好的原因是“学习很努力”。学段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把学好数学归因为“学习努力”方面,一—二年级学生中有60.8%的学生选择此项,三—四年级学生中有80.2%的学生选择此项,五—六年级学生中有78.6%的学生选择此项;在把学好数学归因为“聪明”方面,一—二年级学生中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23.3%,三—四年级是12.4%,五—六年级是13.0%。

对于“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没考好”的认识上,有79.1%的学生会“认真分析一下做错的题目,找到做错的原因”,有13.7%的学生认为是自己“没发挥好,下次努力”,有6.0%的学生对此会“难过很长时间”,仅有1.3%的学生会无动于衷,“等着老师给讲解”。

在小学生对数学学业成绩的自我认可度方面,61.5%的学生选择“基本满意”,27.6%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9.4%的学生选择“不满意”,仅有1.5%的学生选择“非常不满意”。各学段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选择“非常满意”这一选项上,一—二年级学生中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44.5%,三—四年级是28.1%,五—六年级是18.2%。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方面,71.7%的学生选择擅长学习数学,感到“得心应手”,11.3%的学生“经常为学习数学感到苦恼,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它”,17%的学生对自己是否擅长学习数学的认识较为模糊,选择“不清楚”。

二、在学习方式的情境维度上

第一,小学生对课堂情境氛围的偏好。56.7%的学生选择“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课堂”,即师生互动的课堂,29%的学生选择“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帮助、合作的课堂”,即合作的课堂,14.3%的学生选择“充满竞争氛围的课堂”,即竞争的课堂。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男生和女生都最喜欢“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课堂”,男生和女生中选择此项的百分比分别是49.8%、61.4%,女生比男生高11.6个百分点。各学段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选择“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帮助、合作的课堂”选项上,五—六年级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22.9%,一—二年级是36.3%,三—四年级是31%,五—六年级比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分别低13.4和8.1个百分点。

第二,小学生对教师类型特点的偏好。34.4%的学生选择最喜欢“幽默风趣,讲课生动易懂的老师”,即幽默风趣型的老师,32.8%的学生选择最喜欢“和蔼亲切,平等待人的老师”,即和蔼亲切型的老师,29.1%的学生选择最喜欢“严肃认真,赏罚分明的老师”,即严肃认真型的老师,3.7%的学生选择最喜欢“长得漂亮,打扮时尚的老师”,即漂亮时尚型的老师。各学段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单就某一类型老师而言,不同学段学生也有显著差异。例如,在选择最喜欢幽默风趣型老师的学生中,五—六年级所占百分比最高(57.1%),其次是三—四年级学生(31.7%),再次是一—二年级学生(11.2%)。

第三,小学生对课堂类型的偏好。42.1%的学生选择最喜欢“同学们之间能互相合作、研究的数学课”,即探究型的课,26%的学生选择最喜欢“老师在讲台上讲,我们坐在下面听的数学课”,即讲授型的课,19.4%的学生选择最喜欢“老师把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的数学课”,即小组合作型的课,12.5%的学生选择最喜欢“老师让我们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即动手实践型的课。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选择“同学们之间能互相合作、研究的数学课”上,男生中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34.6%,女生中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47.4%,女生比男生高12.8个百分点。各学段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选择喜欢“讲授型的课”的百分比上,一—二年级是38.4%,三—四年级是29.3%,五—六年级是16%。

第四,小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偏好。87.9%的学生指出数学老师经常为他们布置的作业是“书面习题和阅读教科书”,8.3%的学生选择的是“读课外书”,只有1.2%和2.6%的学生选择的是“社会调查”和“写数学日记”。72.3%的学生每天用于写数学作业的时间是“10—30分钟”,21.3%的学生需用“30—60分钟”,3.8%的学生需用“60—90分钟”,2.5%的学生需用“差不多2个小时”。

第五,小学生对数学学习难易程度的感知。70.8%的学生感觉数学课上老师讲得不难,“都能听得懂”,28.3%的学生觉得有点难,“有时候听不懂”,只有0.9%的学生觉得很难,“经常听不懂”。

三、在学习方式的互动维度上

第一,父母的指导支持。68.2%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能够得到父母的关心、鼓励和指导,20.4%的学生虽能得到父母的关心,但是在数学学习上无法得到父母的指导,7.9%的学生的父母基本不过问数学学习方面的事情,还有3.4%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经常受到父母的指责。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选择“父母经常主动和你谈心,鼓励你,并能指导你学习数学”的百分比上,男生是63.4%,女生是71.6%,女生比男生高8.2个百分点。各学段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选择“父母经常主动和你谈心、鼓励你,并能指导你学习数学”这一选项上,一—二年级学生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64.9%,三—四年级是73.9%,五—六年级是63.9%。

第二,父母对数学学习成绩的满意度。28.1%的学生认为父母对他们的数学成绩“非常满意”,64.5%的学生选择“基本满意”,6.5%的学生选择“不满意”,1.0%的学生选择“非常不满意”。各学段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选择“非常满意”这一选项上,一—二年级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38.4%,三—四年级是29.7%,五—六年级是20.9%。

第三,学生对数学成绩优秀同学的认同。41.7%的学生选择“很羡慕”,33.7%的学生选择“一般”,24.6%的学生选择“不羡慕”。各学段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选择“很羡慕”这一选项上,一—二年级学生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59.2%,三—四年级是40.3%,五—六年级是34.0%。

第四,同伴互助。在主动帮助同学学习数学的行为倾向上,问卷设计了如下题目:“如果同学问你一个你会做的数学问题,你当时会怎么想?”78.3%的学生选择“会很认真地告诉怎么做”,12.1%的学生选择“虽不情愿,但还是告诉怎么做”,5.8%的学生选择“让去问老师或者别的同学”,3.8%的学生选择“假装不会做,不告诉怎么做”。

第五,课堂互动。问卷设计了如下题目“在数学课上,你发言吗?”52.4%的学生选择“经常发言”,36.3%的学生选择“偶尔发言”,8.8%的学生选择“老师叫我发言我就说,不叫就不说”,仅有2.6%的学生“基本不发言”。各学段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老师叫我发言我就说,不叫就不说”这个选项上,一—二年级学生选择此项的百分比是14.3%,三—四年级是8.1%,五—六年级是6.6%。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

四、在学习方式的个体维度上

第一,数学成为小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小学生把数学作为自己最喜欢的学科;在对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上,女生超过了男生,高年级学生超过了低年级学生。

第二,绝大多数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情感体验是积极的。约有九成小学生在数学课上经常有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女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比男生更为普遍。

第三,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多以外部动机为主,内在动机不足。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具备内在的数学学习动机,即“喜欢数学”;在外部学习动机方面,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们更加注重数学的“功用性”特征,即学习数学能够“解决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而对数学的“名利性”特征,即高分和成绩的关注度逐渐降低。

第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普遍较好。在小学生们看来,“自己的努力”和“学好数学”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八成学生都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学好数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具备这种信念的学生更加普遍,但总体来看,也有两成学生对自己能够学好数学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得缺乏自信。

第五,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表现出如下特点:(1)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意识。随着学段的升高,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合作、互动表现得更加突出。(2)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方法和策略重要性的认知有明显的学段特点。对于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低段学生没有明显的关于学习方法的认知,他们对此问题的回答以“多练习”居多,中段学生比低段学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更加重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高段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认知最为突出,他们认识到了“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3)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仍以书本学习为主。(4)60%的小学生基本养成了经常预习的学习习惯,女生比男生表现得更好一些。(5)小学生参加数学校外辅导的需求仍是较为明显的。参加数学校外辅导班的现象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出现,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参加过数学校外辅导班。

第六,小学生对数学学业的认知表现出如下特点:(1)小学生对学好数学的归因以内部努力归因为主。已有研究表明,学生通常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而考试通常引发努力归因。小学生对努力和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而且他们大多数人会把努力这一稳定可控的因素作为数学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因素。(2)小学生对数学学业成绩的自我认可度较为理想。调查中,有六成小学生“基本满意”自己的数学成绩,约有三成学生“非常满意”自己的数学成绩。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对自己的数学成绩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业成绩的自我认可度在逐渐下降。(3)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处于较高水平。

五、在学习方式的情境维度上

第一,小学生对课堂情境的偏好程度具有明显特点:(1)小学生最喜欢的是师生互动情境的课堂,其次是强调合作的课堂,最后是强调竞争的课堂;(2)女生比男生更喜欢师生互动的课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有竞争氛围的课堂;(3)高年级学生比中低年级学生更喜欢师生互动的课堂;(4)低年级的学生比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喜欢以合作为特征的课堂。

第二,小学生对数学老师类型特点的偏好程度具有明显特点:(1)小学生最喜欢的数学老师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幽默风趣型、和蔼亲切型和严肃认真型;(2)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和蔼亲切型的数学老师,中年级学生最喜欢严肃认真型的数学老师,高年级学生最喜欢幽默风趣型的数学老师。

第三,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类型的偏好程度具有明显特点:(1)小学生最喜欢探究型的数学课,其次是讲授型的数学课,再次是小组合作型的数学课,最后是动手实践型的数学课;(2)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探究型的数学课,男生比女生更喜欢讲授型和小组合作型的数学课;(3)低年级学生最喜欢讲授型的数学课,中高年级学生最喜欢探究型的数学课。

第四,小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偏好程度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仍以书面习题和阅读教科书为主,社会调查、读课外书和写数学日记等作业形式仍比较少见。然而,喜欢书面习题和阅读教科书这种作业形式的小学生只占60%,有25%的小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这种作业形式。此外,调查发现,小学生的数学作业量较为合理,93%的小学生每天用于写数学作业的时间能够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第五,小学生普遍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难易程度是适合的。只有不到1%的小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很难。

六、在学习方式的互动维度上

第一,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家长指导支持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女生比男生更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中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更能得到父母的指导。

第二,家长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满意程度处于较高水平。相比而言,低年级学生家长的满意度要比中高年级学生家长的高一些。

第三,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榜样的认同度不高。在对数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的认同度上,低年级学生比中高年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高认同度,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们对数学学习成绩优秀同学的认同度在降低。

第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伴帮助意识和主动性上表现较好。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方面,女生比男生显得更加积极主动,高年级学生比中低年级学生表现更为突出。

第五,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参与课堂互动的自觉意识不强。这表现在只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够在数学课上经常发言,高年级学生要比中低年级的学生表现得稍好一些。

根据研究结论,主要向教师提出如下八条建议。

第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数学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强化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动机。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应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趣味性特征,以增强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重点关注班级内20%左右的缺乏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学生,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二,深入研究探究型课堂。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调查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类型是探究型课堂,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探究型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此外,教师应重视讲授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因为教学离不开适度的讲授。在课堂情境氛围的创设上,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多创设合作情境氛围的课堂形式,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教师应多创设师生互动情境氛围的课堂形式。

第三,加强个人魅力的自我形塑。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个人魅力对他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小学生对于教师个人魅力的感知具有多元化特征,幽默风趣型、和蔼亲切型和严肃认真型都是他们喜欢的教师人格特征。

第四,创新数学作业形式。教师应加强数学作业形式的创新设计,突破以书面习题为主要形式的单一的作业形式,多布置一些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写数学日记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

第五,强化数学学习的榜样作用。看到他人在努力下取得成功和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激励观察者更加努力地学习。教师应强化数学学习榜样对于其他学生的示范激励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

第六,加强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互动意识的培养。互动是合作的前提,也是学生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启发影响的前提。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互动意识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被动性特征。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例如,教师应鼓励学生上课大胆举手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某一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展开争辩,等等。

第七,科学引导家长指导学生学习。部分家长素养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难以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形成正确的态度和有效的指导。教师应帮助和引导这部分家长在支持和指导孩子学习数学方面形成正确的态度和掌握正确的方法。

第八,给予男生更多的关注。男生在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预习习惯的养成、数学学习的自觉性、家长的指导支持、同伴帮助等多个方面的表现都不如女生。因此,教师应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给以男生更有针对性的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