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一生的情缘,无悔的选择

教育,一生的情缘,无悔的选择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我感恩命途的多舛,感恩给予我帮助的亲人、师长、同事和学生!回顾从教以来的点点滴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对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培养,莫过于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执着。为此,我打破教材的约束,在“化学教学论”课程中直接引入一章“化学说课”的课程内容,编写教材并指导、训练师范生的“说课”设计和讲演能力。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我校各专业师范生的教师素质提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徐文基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粉碎了我即将走进高考考场的大学梦,1977年恢复高考,又将我第一批送进了高校的殿堂。时事的变迁、命运的多舛,把我这个向往成为科学家的19岁学子推向了广阔天地,成为一名待岗的知识青年,随后,又将蹉跎人生的游子转变成从事中药销售的商人,六年后,又把一位商人安排成为一名教书育人教师。时事岁月最终将我造就成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准确地说,是培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工程师。回顾近五十年的时事变迁,岁月中魔幻般的不同角色转换让我成长了很多,体验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人一生最难得的是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最可贵的是兴趣、爱好与职业无缝对接。从教三十六年后,我真实感受到命途多舛带来的是我理想的职业归属。为此,我感恩命途的多舛,感恩给予我帮助的亲人、师长、同事和学生!回顾从教以来的点点滴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对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培养,莫过于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执着。所以,我对三十六年教育生涯的回顾,聚焦于专升本以后我从教十二年中的所想与所为。

改革教材教法,创建师范生培养新模式

自高师毕业以来,我主要从事高师化学专业的“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因特殊的缘故,1991年起我在乐山一中兼职了六年多的高中化学教学老师。高校与中学教学实践的成功,给予了我切身体验两种不同教学的机会,也为我后来创造性地从事“化学教学论”教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真是命运折磨人,命运也惠及人!

2000年三校合并成立乐山师院后,时任化学系主任的张元勤先生安排我在进行“无机化学”教学的同时,开始从事师范专业的“化学教学论”教学工作。在接受这项工作之初,我就意识到受计划经济时代高师培养模式的制约和影响,学科教法的教学与研究是一项亟待开发的处女地。特别是面对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的市场化需求,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化教师。传统的高师学科教学论只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革。为此,我从接手第一届1999级化学本科班“化学教学论”的教学起,就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率先将“说课”植入“学科教学论”课程

第一次听到“说课”一词,还是2000年6月在与时任本校招生就业处处长的赵子红的交流谈话中偶然所闻。于是我查阅了各类资料,了解到“说课”的内涵与价值,并敏锐地意识到将“说课”植入高师“学科教学论”教学是紧扣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克服该学科纯理论教学弊端的最佳切入点,同时也是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师范生就业与从业的极好抓手。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与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育局于1987年发起,以后逐步扩展到全国基础教育界。它要求教师在10分钟左右的规定时间内,针对自己即将要上或已经上过的一节课,围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其理论依据,集中讲述这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三大主题内容。然后由同行教师或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评价,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这项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研活动形式,已经在全国基础教育界推行多年,并且广泛应用于不少中小学校的教师招聘考察。

为此,我打破教材的约束,在“化学教学论”课程中直接引入一章“化学说课”的课程内容,编写教材并指导、训练师范生的“说课”设计和讲演能力。没想到改革很快就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1999级和2000级两届化学师范生在就业应聘中迅速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还记得1999级化学本科班的张兴文同学在应聘上蒲江中学回校后,遇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徐老师,感谢你让我们了解并掌握了‘说课’。它使我们在应聘中获得了明显的优势,和我们一起应聘的其他学校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说课’。”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在化学专业植入“说课”成功以后,我利用“学科教学论”教研室平台,为全校教学法教师提供了包括PPT课件在内的各类“说课”资源,并对他们进行了多次培训和观摩学生的“说课”展示,让全校教学法教师掌握“说课”教学,并希望他们在“学科教学论”课程中植入“说课”。为了促进全校引入“说课”的工作真正落实到位,2004年9月,我与招生就业处的赵子红商议合作开展全校师范专业的“说课大赛”。在招生就业处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于2004年11月19日在学校学术报告厅率全国高师院校之先,开展了全校性“说课大赛”,从此开启了我校一年一度的师范生“说课大赛”。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我校各专业师范生的教师素质提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研究论文《化学教学论中开展“说课”的研究与实践》也于2005年在中文核心期刊《教育探索》上发表。

2.强化“学科教学论”的案例教学与实践

从事“化学教学论”教学之初,我一直在回顾自己高师时代“化学教学论”学习时的无奈与困惑:一个从未真实感悟和体会过中小学教学过程的学子,一个从没有走进课堂去实践教和学关系的人,仅靠枯燥而抽象的教育理论学习,真的能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规律与真谛吗?在反思过去的“化学教学论”教学之后,我真切感到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大量课堂教学的见习、解析和实践体悟,师范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理论与教学的规律。为此,我认为“化学教学论”的教学必须引入大量课堂教学的案例观摩和案例解析,以及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要获取大量的课堂教学录像资料,在当下已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但在缺乏网络信息资源的2001年,要获取大量课堂教学录像资源就尤为困难。再加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七八种不同的课型,要搜集这么多的课型资料就更加困难。为了收集、整理这些优秀化学课堂教学的录像,我想了很多办法。首先我去乐山市教育局的电教馆搜集,电教馆仅有少量的上海和北京的初中化学课堂优秀教学录像,但这些录像是用磁带的形式保存的,录像磁带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应用这批录像资料,我四处求教,最后是学校广电中心的马丁老师帮我转换成了视频文件,并刻录成光盘来使用。

由于化学课型较多,仅靠这几堂课的教学录像显然远远不够。为了给师范生提供既比较全面又具示范性的课堂教学资源,我决定走进中学化学课堂寻找优秀课堂教学实例,或选择优秀教师打磨优质化学课。为此,我动员了一切可用的社会资源,带着摄像机走进了乐山一中、五通桥中学、成都七中、成都四中、成都华西中学、成都十四中等多所重点中学,摄录了十多堂课堂教学录像,然后带回学校筛选、编辑、使用。

回顾赴各中学组织录像的往事,我发现有很多的趣事和轶事。这些优秀教师有的是我教育学院时期的学生,有的是我曾经在乐山一中共事的老师,还有的是朋友推荐的优秀教师。别看他们在教育一线都是一等一的教学好手,但一说到要摄像,大多都有点“晕镜头”。再加之知识分子面子思想较重,大多不愿意让“不光辉”的形象毁了自己一世的“英明”,但又碍于我的面子不能不做。所以,他们在摄像机前少不了“谦虚”似的拒绝,少不了录像后反复的叮咛要求。例如,2001年我到乐山一中录一节高中化学教研组组长帅庆侯老师的化学单元复习课。本来我们是曾经的同事和要好的朋友,但一说到要录像,他从开始的婉言推辞,到说复习课没啥录头,一会儿又说实验没准备好。最后实在推辞不了了,他才主动与我一起讨论完善教学设计,折腾了大半天才算大功告成。可见每堂课堂教学的录像都包含着一段艰辛而有趣的故事。

有了课堂教学的录像资料后,还要对录像进行编辑处理。最开始我请广电中心的马丁老师帮忙,但马老师事情很多,再加上对内容的编辑要求与把握需要我俩的现场配合,要找我们都合适的时间又实在不容易。于是我决定学习视频处理软件自己编辑。从那时起,我开始了视频处理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我从会声会影4(最早的版本)直到今天会声会影15的应用都得益于当时工作的逼迫。虽然技术不甚精湛娴熟,但能较轻松地使用视频处理技术。所以一些年轻人看到我能够操作影视编辑软件时都感到十分惊讶:“徐教授,真没想到你六十多岁的人还能掌握这门技术。”每当听到这样的惊叹,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与自豪,也真实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愉悦。

3.创建多元化课程评价机制让学生受益

长期以来,“学科教学论”的课程评价都采取一张考卷一次性的闭卷考查评价模式。“学科教学论”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又具一定的理论性,我认为采取单一的评价形式既不能考查师范生真实的学习成果,也不能反映出本学科的教学与学习特质,更不能促进师范生将来的就业和从业。所以,从1999级化学本科班开始,我就实行了开卷的期末多元化考试评价机制。

在实行开卷考之前,我深入乐山和成都等地的中小学调研招聘教师的评价方式。在调研中,我发现省内各中小学学校的教师招聘考试绝大多数都包含了三种方式:一是临场抽签确定课题,限时准备说课或讲课;二是现场说课或讲课,现场答辩;三是模拟高考试题的考试。少数学校还进行了现场限时的PPT课件制作。为了让我的学生能尽快适应中小学的聘用机制,我将“化学教学论”的期末开卷考试设计为以下四个部分:①抽签选择课题,一个月内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方案设计;②学生在指定时间内逐一进行现场说课,三位教师评分;③说课结束现场进行答辩,三位教师评分;④在学校微机房集中进行限时一个小时的PPT课件制作。每一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都由以上四部分考查成绩加权平均确定。这样的考试,我从1999级坚持做到退休前的2006级,虽然对任课教师来说,开卷可能比闭卷考试更加辛苦、劳累,但我相信它一定会有利于师范生教师素质的提升。我撰写的《高师化学教学论教学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在2005年的中文核心期刊《高等理科教育》上发表。

坚持不懈的改革最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由我主持的“构建促进师资培养专业化、成熟化的‘化学教学论’教学新模式”教学改革项目,于2004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五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我主持的“化学教学论”课程也于2006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精品课程。

七年的教改探索与实践,让我的师范生获得了快速成长。在2008年10月2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和教育部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师范协作组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中,我指导的学生荣获特等奖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4个。我们还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这是这次大赛的最好成绩,也算创造了乐山师范学院师范教育的一段辉煌。川师大化学学院的李树伟来我校化学学院考察,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时说:“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作为川师大的我,真的感到有些汗颜。”

不但是这一届比赛,我退休后受化学学院委托,在成都仍然指导我校师范生参加每两年一届的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我又连续带学生获2010、2012两届的两个特等奖和多个其他奖项。我校在化学师范生培养上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多次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张健如先生的表扬。张先生在2010年西南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大赛总结会上说:“乐山师院作为西部的二本院校能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足以说明他们在师范生培养上,工作做得很扎实,值得大家学习。”

连续三届获奖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找到好的工作。2008年获得首届大赛一等奖的2005级化教专业的胡玉婷,现在已经成为成都第五中学一名优秀的高中化学教师,多次获得成都市的教师赛课大奖。2010年,我带出的获第二届特等奖的学生——2007级化教专业的贺艳清,在成都金堂县中学任教。特别有趣的是,获第三届特等奖的学生——2009级化教专业的郑子路(南充仪陇的农村学生),2012年11月17日参加完广西师大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后,在从广西桂林飞回成都看望我后的第二天,立即来到川师大的教师招聘现场,恰好遇上宜宾市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兴文二中在川师大招聘教师。郑子路向兴文二中领导展示了他的获奖证书,并说:“这次四川只有我和川师大的两个师范生获得特等奖,川师大的那位同学可能不会去你们兴文,但我愿意。”就这样,兴文二中领导免去了所有的考核,直接与郑子路签约。

每每看着学生们签约后的喜悦,每当接到学生们取得成绩后打来的电话,我感觉到这些年的辛劳和努力真的没有白费!这种愉悦、释怀的感觉胜于一切物质的奖励和虚幻的名誉!每当这时,我真的感觉到在当今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有时知识分子追求的境界是何等风轻云淡!

整合全校资源,重建高师教学法教师队伍

在高校,“学科教学论”是一门既具有学科专业特性,又属于教育学二级学科的课程。因此,它既有教育学的理论支撑,又需要与学科知识紧密联系,还需要有强烈的实践性知识与经验。绝大多数高师院校将“学科教学法”教师归入学科院系管理,少数学校将他们归教师教育学院管理,两种管理模式似乎都存在不足。再加之受高校重“学术性”和学科专业性的影响,过去“学科教学论”教师常常由学科教学与研究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担任,或由学科专业教学的教师兼任。因此,高师教学法教师一直是高师院校教师中最尴尬、最边缘化的一支教师队伍。

2008年,我带学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在开幕式上,时任北师大常务副校长的董奇在强调“学科教学论”对师范教育的重要性时说,他一直想将北师大的学科教学法教师队伍进行整合,但一直未能做到。可见整合学科教学法教师队伍确实是一件很有必要但又很困难的事情。而我们学校却完成了很多高校想做却未能做到的这件事情。

回顾这些年,从2003年成立全校“学科教学论”教研室,到2009年成立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由我分别任主任和中心常务副主任所走过的道路,特别是前期教研室的工作,还真的堪称是一段艰难的历程。这种艰难,一是来源于这个组织机构在全国高师院校没有现成的设置案例。二是它的属性与归属关系错综复杂。它既是全校性的教研组织,又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应当归谁管?它像是一级科研机构,却又包含了较多的教学事务性活动。三是它是常设组织机构,但教师的人事、业务管理却仍然归原院系,既无人权又无财权,更无办公地点。四是这种机构没有具体的职能范围。所有的问题都像乱麻一样交织在一起。

记得学校成立之初指定由教务处负责管理,但是由于上述原因,教务处也感到十分为难。而且成立之初,我们没有一分钱的活动经费,我这个所谓的主任也没有一分钱的职务津贴。所以,有原乐山教育学院的同事责问我:“你是有病啊?在教育学院让你当教务处处长你都不干,跑到师院来当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主任!”说实话,回想当初我愿意担任此项工作,绝对没有考虑职务和待遇,完全是基于对师范教育的一种情结、一种热爱,基于它是一项具有开创性、能惠及无数师范生的工作。

虽然面对诸多的困难,但一直有一位领导在支持我的工作,那就是时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杨胜宽。他从开始就鼓励我要大胆地开展工作,有什么困难直接找他。所以,我经常戏称“学科教学论”教研室是全师院最大的教研室,因为我们是校级领导直接管理的组织。经过一年多的全校性说课教学研究,赴乐山一中的调研学习,以及组织二十多位教学法教师奔波于学校所有实习基地去指导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教研室的工作有了些眉目,使教师们找到了一定的归宿感,也得到了学校的初步认可。两年以后,即从2005年起,学校给了教研室一年一万元的活动经费,给了我本人一年一千二百元的“主任津贴”,直至到2009年我退休。

在我担任“学科教学论”教研室主任期间(2003—2009年),教研室一直坚持做好四件事:一是带领学科教学法教师深入市内、省内和国内(山东、江苏)中小学开展教育考察和研究活动;二是组织学科教学法教师开展集体磨课和集体指导实习生的教研活动;三是组织开展了全校性的“说课大赛”和“教学情境设计大赛”两大赛事;四是重建和扩展全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下面我想重点谈谈其中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组织学科教学法教师开展集体磨课和集体指导实习生的教研活动。

教研室建立之初,全校12个师范专业共有专任教学法教师17人,其中硕士生占58.8%、教授占11.8%、副教授占47.1%,有中等教育经历的教师占82.4%、参加过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培训的教师仅占52.9%。由于多数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中学教学和研究经验不足,加之课堂评价与表达能力不强,导致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普遍偏低。要改变教学法教师教学和教研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首先要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课堂教学的能力。

为此,我按照乐山市内(乐山一中、峨眉一中、峨眉二中、五通桥中学)、四川省内(成都七中、成都华西中学、成都十四中、绵阳南山中学、江油中学、三台中学、三台一中)、国内(山东、江苏的十多个中小学和教科所)三个层面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在改变教学理念、寻找教学差异的同时,我、毛加宁、童文学、吴忆平、汪志刚等教学法教师组成了骨干团队,围绕全校的“说课大赛”“情境设计大赛”以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大型赛事,组织集体打磨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我校独特的一年一度教育实习巡回指导工作,每年用两个月的巡视时间,组织全校学科教学法教师分片区,深入实习基地听课和集体指导实习生。通过共同指导师范生的课堂教学、共同指导师范生的班主任工作等活动,实现教师之间的教育理念交流,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法的思维碰撞。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教研形式来促进学科教学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带出了一支较强的学科教学法教师队伍。

这里面最突出的代表是物电学院的汪志刚老师。汪老师是三校合并时从原乐山师范学校加入师院的老师,任学科教学法教师之前是物电系的物理实验老师。他较晚(2005年)从事“物理教学论”教学工作,但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和教研室团队的各种教研活动,特别是教研室集体打磨和巡视指导实习活动,汪老师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学法教师。记得在2008年首届全国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物理专业参赛的六位同学整整齐齐地拿了六个一等奖(最高奖项),成为全国师范院校中成绩最好的学校之一。就连大赛组委会都感叹道:“没想到一个西部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上、在教师技能上都远远领先于其他高师院校。”从这年起,我校物理专业的师范生在历届全国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得好成绩。汪志刚老师也成了每届全国大赛的评委。

2008年作者在全国化学学科教育转型研究学术论坛上作报告

当全国高师院校的学科教学法教师还处于边缘化状态时,我校的学科教学法教师队伍却有了长足的进步。记得2008年在华东师大举办的“全国化学学科教育转型研究学术论坛”上,不少学校的教学法教师在会上埋怨学科教学法教师的尴尬处境。我在论坛的最后做了“乐山师院‘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思考”的专题发言,讲述了我们教研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所开展的工作,阐述了我们对师范生教师素质培养的思考,指出了学科教学法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方向。我的报告获得与会者们热烈的掌声。华东师大化学系知名教授吴剑南先生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今天徐教授的报告太精彩了,会议给你的时间太少了!你们的经验对其他学校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以后能与你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吴刚平教授第二天晚上专门邀请我喝茶时也说:“你们这项工作在高师院校中的确具有开创性,对师范生的教师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它又是很难复制的,因为这样特殊的组织机构能成功做成这些事,与学校管理的决心和机制,与你本人的经历、能力和人格都有紧密的关联。”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校各个师范专业的师范技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各专业师范生在全国各类教师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奖,在四川省内所有高师院校中获奖人数最多、获奖级别最高。我们学校的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全省各中小学校认可的品牌。同时我参与的“沟通现实与虚拟世界,培养五种实践能力的教师教育模式”教学改革项目,于2008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第六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还记得一位教务处领导在退休时握着我的手对我说:“请原谅我前期对你的工作支持不够,因为教研室成立之初我并不看好这项工作,我认为根本不可能做起来,没想到这几年的事实证明了你工作的执着和成效。”为此,我感到一丝欣慰,这也许是领导的一席客气之话,但他也道出了老领导对我这些年工作的认可,也折射出这项工作的不易与艰辛。正是这份认可,使我在2009年决定退休时,在学校时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杨胜宽和教务处处长陈晓春的再三挽留下,继续兼任了三年的乐山师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第二件事是重建和扩展全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

师院建校之初,我校的教育实习基地基本维系在师专时代的范围和规模,主要集中在原乐山大市的范围,即现在的乐山和眉山两市的学校。一方面,两地优质学校有限,大部分实习学校都属于农村乡镇学校,其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落后,不适应我校升二本后的地位变化,不利于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学校师范生人数快速增长,我校的实习基地已经远远不适应学校的发展。为此我多次提出调整实习基地,向成都等地区拓展实习基地的意见。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我校师范专业教学在四川省内的影响度,加强我校师范专业对四川省内重要地、市、州教育的辐射;另一方面依托成都、绵阳两市的优秀中小学教育资源,为提升我校的师范生培养水平服务。

巧合的是,在2004年学校举办的一次学术会上,成都七中的校长王志坚来我校参会。与会时,他提出了将乐山师院师范生推向成都实习的建议。会后,谭院长找我谈话,要求教研室研究如何将实习生推向成都市。有了学校的支持,我们立即开始了拓宽教育实习基地的工作。

对于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国家既没有规划,也没有对中小学校硬性要求,历来依靠“情感”关系构建。这种“情感”关系也就是高师院校与基地学校领导之间的师生情、同学情、同事情、朋友情。我校是新升的本科院校,原专科时代的学生大多集中在原乐山、眉山,成都、绵阳地区甚少,担任中小学校级领导的也就更少,所以只有挖掘其他的情感资源。

成都七中的王志坚校长虽然提出了建议,但要见他却很不容易。怎么办?我打听到王校长与我校化生系弓加文副主任是西南师大的同班同学,于是我请弓主任出马联系。谁知他有些不便明说的难处,不愿出面。为了办成这件实习基地大事,我多次动员弓主任出面联系。在我的软磨硬泡下,最后弓主任促成了成都七中和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两所实习基地的建成。随后,我又抓住谢春明副处长与成都四中的何建明副校长的同学关系,建成了成都石室中学实习基地。再通过我的朋友——成都华西中学的胡齐鸣校长和我的学生——成都十四中的陈华中校长等建立了成都华西中学、成都十四中、成都实验中学、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等实习基地。最终我校在成都的实习基地学校达到十二所,从此扩宽了我校师范生的成都教育实习渠道。与此同时,我们与绵阳南山中学、绵阳南山双语学校、江油高中、三台中学、三台一中等重点中学也建立了实习基地学校的关系。

为了提升我校师范生在成都、绵阳地区的辐射和影响度,我们从2004年起对赴成都、绵阳等国家级示范中学的师范生,以实习小分队的形式进行了实习前的集中培训。这样的培训模式,使我校学生在成都、绵阳两地的实习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成都七中的王志坚校长和教务处的陈主任在谈到我校首届赴七中的2001级实习生时评价说:“整体感觉乐山师院的学生很不错,与在七中实习的川师大、西华师大的学生没有多大差距。”(据成都带队教师反馈的信息:我院实习生刚到七中时,七中有的教师十分不看好地说:“七中要垮了?连乐山师专的学生都来实习了。”但通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实习表现,七中的教师们对我院实习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成都武侯高中校长张剑甚至认为:“乐山师院的实习生比川师大的实习生更勤奋踏实、谦虚实干,一点不浮躁。”绵阳南山中学的邹荣华校长、主管教学的魏和德副校长共同认为:“乐山师院的教学工作抓在点子上了,实习生都很认真、团结、勤奋,表现很优秀,是南山中学实习的五个学校(西师大、川师大、西华师大、绵阳师院和乐山师院)中最优秀的。”南山中学每年在实习结束时,都会开展五校实习生的实习汇报比赛。2004年,我院学生获得五个奖项中的四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是五校中成绩最好的。

深入基础教育,老骥伏枥践行教育理念

2005年作者(右5)在绵阳南山中学的检查实习

经历了六年多兼职乐山一中高中教学的实践和师院十年多的课程与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我深深感受到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弊端,也深深感受到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素养的缺失。几十年来,一名教师的成长总是停留在:从高师毕业时懵懵懂懂地走进教师这个行当,入职以后用六七年时间像“瞎子摸象”般自我探索教育。每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总是以牺牲至少一百多个学生的发展来换取。而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的闭门造车与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的严重匮乏,总是相互剥离,缺少互动互补。探索一条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实现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科研的真正变革一直是我期望去探索的一项课题。

在我快满六十二岁的2009年7月,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简称棠外)的黄光成校长真诚地聘任我为棠外学监,负责全学校的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工作。棠外是一所全省知名且少有的教师股份制民办学校。棠外起源于国家级重点中学——双流棠湖中学。而双流棠湖中学是黄光成校长于1991年,从2万元资金、27亩土地起步创建的,只用了十年时间,以“飞人”的速度完成了棠中“三级跳”:三年建成四川省合格高完中,五年建成四川省重点中学,十年建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造了蜚声全国、辐射全川的“棠中效应”。就在棠中取得骄人成绩后的2003年,其再度创办了这所新型的民办学校。在之后的十年中,棠外于2008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中国西部十大中小学品牌”学校,2008年被中国民办教育联合会授予“中国名牌学校”,被中国教育家联合会授予“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黄光成校长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获得者,于2004年和2009年两度应中共中央国务院邀请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和60周年庆祝活动,并于2004年10月1日受到了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这是四川省基础教育界中获此殊荣的少有的中小学校长。

当受到黄校长的盛情邀请时,我把这次邀请视作深入教育一线,以棠外为试验基地,探索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践行我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契机。可是初来棠外就有人告诉我:“从棠中到棠外,黄校长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语大学等诸多知名高校聘请了不下二十多位教授作为学校顾问来校指导工作。但是,他们都待不下两三个月就走人!”真不知是善意的提醒,还是骨子里的不屑。不过初来乍到的我倒是真切地感受到中小学教师对高校教授的不信任。他们眼中的教授好像是只会论理说道的空谈家,根本不懂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更何况我这个来自二本院校的教授。所以来校之初,我在上面讲话下面会有教师说怪话,甚至个别中层领导会在会上与我唱反调。所有的一切都超乎了我原来的想象。

那段日子,我也曾经苦恼徘徊过。但是我很快就调整过来,我想自然界的动物都有排他性,更何况人类呢!要想让老师们认可,只有用自己的行动来检验,只有用时间来证明一切。黄校长用人不疑,放手让我干的决策,使我能有时间、有机会去积极开展工作。最终用我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学识能力以及教育经验,彻底改变了他们对我的质疑,使我在棠外一待就是五年。

在棠外的五年里,我是从两个方面入手开展教育研究的。一方面,根据我这么多年来对中小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及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设计出“突出学生主体,尊重教师创新,关注学科差异和遵循教学规律”的课堂教学策略,并在全校实施,于2010年成功申报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项目“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以课题为载体,用科研促教师培训、促课堂转变,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以高校教师的敏锐洞察力去发现棠外班级教育的闪光点加以提炼、深化,并于2012年成功申报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重点项目“普通中小学‘班会课’课程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再次以课题为载体,用科研促班主任队伍建设、促班级德育转变,进而改变班风,创建良好校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品牌地位。

以教学和德育两条线的课题作为切入点,在全校展开的科研、师培和实践一体化研培工作已经开始显现成效:“3+1”教改的实施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棠外初中部重点高中录取的比例,从2010届的50%上升到2013届63%。而高中部的重本上线率从2010届的20.87%上升到2013届的36%,本科上线率从2010届的56.61%上升到2013届的82%。棠外的“3+1”教改获得了四川省内外教育同行的认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教育报》于2011年4月13日、2012年4月12日和2013年4月16日连续三年介绍棠外的“3+1”教学改革。在2013年4月13日“3+1”教改课题的结题鉴定会上,四川省教育科研规划办主任王真东说:“这是省内少有的高校专家坐镇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它真正体现了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完美衔接,体现了教授对中小学教学的直接引领。”该成果于2013年获得了成都市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四川省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前不久又被四川省教育厅推荐参评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而第二项省重点课题“普通中小学‘班会课’课程化建设实践研究”的实践与研究,正在棠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和宜宾翠屏棠湖外语学校轰轰烈烈地展开。在我的指导下,棠外孙晓晖老师的专著《让品格同青春一起成长——如何上好常态班会课》已于2012年3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社会影响正在凸显。目前已有攀枝花市、德阳市、绵竹市、夹江县等地的教育局、学校邀请课题组成员去传授经验。2012年4月5日,2013年4月9、10日的《中国教育报》和2013年4月19日、2014年3月18日的《华西都市报》对棠外修身班会课课程化改革都做了翔实的报道。在可预测的将来,这项改革也必将在全省、全国具有更大的影响。

这五年我深入基础教育,以科研促师培、以科研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正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位高校研究者走入课堂、走进教师展开实证性教育科研,去发现问题、探寻规律、实施变革,远比在书斋中冥思苦索地“科研”更有意义,更具价值,也更快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我仍然期望这一抹夕阳能够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能惠及更多的中小学教育者和莘莘学子,以弥补十年蹉跎岁月给我人生留下的一点点遗憾!

回顾这三十六年的教育年华,特别是专升本后在乐山师范学院的十二年岁月。虽然仅是我从教三分之一的时间,也仅是我人生的一瞥,但是它却是我人生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为我确立了专业发展的方向,让我体会到创造性工作的艰辛与快乐。它使我从育人无数的成功中获得了成就感。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2000年罗加云院长在乐山师范学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他说:“学校的升格预示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更加宽广。学校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将大大拓展,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空间将数倍地扩大,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将显著增强;同时,教职工个人发挥才华、成就事业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我想,我正是这种机遇的受益者吧。为此,我再次感恩时代,感恩学校,愿以我人生最丰实的秋季,奉献给我情缘一生、无悔选择的教育,再为教育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作者简介

徐文基 教授,1947年12月出生,重庆市人,2009年7月退休。

1980—2000年在乐山教育学院化学系任教。

2000—2009年在乐山师范学院化生学院任教,担任过学科教学论教研室主任。

2009年4月—2012年4月任乐山师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9年7月至今任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学监。

曾任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师范学院协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大学工作委员会理事。

主要负责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从事学科教学论及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曾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四川省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徐文基近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