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宁夏大学航模协会
小小的纸飞机承载着大大的梦想,当流星划过天际,曾经的我们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有双翅膀,在宽阔无际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去拥抱蓝天和白云……
精致的飞机尾翼携着五彩的气球在空中演绎着精彩,浪涛般涌来的称赞声以及那些流光溢彩的眼睛催促着我去寻找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取得佳绩,并已被保送研究生的航模队长姚佳乐以及得力队员石磊。在那场被誉为航空模型运动中的奥林匹克的大赛上,他们凭借自己积年累月的努力,为宁夏大学赢得了电动滑翔机比赛一、二、三等奖,对地侦查(k31)比赛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人一生要不断地学习并保持谦虚的态度。”这句话是姚佳乐的座右铭,也是他逆流而上的信念,更是他对人生的承诺!他告诉我,航模协会是去年5月份成立的。由于多方面原因,航模协会目前规模还比较小,但队员们经过这一年多的培训已能将飞机操控得游刃有余。能够多次参加校运动会表演和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这是指导教师悉心栽培和航模成员们刻苦科研的成果。作为首批进入航模的队员,在毫无经验和专业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如今傲人的成绩,已足以让人钦佩,而他只说:“创新科研的道路神秘而未知,我才刚刚入门呢。”于是,他不分昼夜地摸索前行。从最初的对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发动机和控制系统的摸索探究,到最后熟悉掌握留空时间、飞行速度、飞行距离。这一过程让他痛并快乐着。也许是当奋斗成为一种本能便无所谓成功与失败。所以,当谈起曾经的磨难和现在的成就时,他淡定而从容,偶尔才会微微将嘴角上扬,露出谦逊的微笑。
有时候,放下才会更加明白拿起的珍贵。说起姚佳乐的经历,他还坦率地说他曾经放弃过。为准备温州市的航模比赛,他全身心地投入,坚持不懈地奋斗。从去年开始,为了制作飞机双翼,他几乎放弃了寒暑假所有娱乐的时间,从晨曦微露到日近黄昏不停地制作、改进飞机。每天的辛苦劳作让他心力交瘁,一次次的失败更是让他垂头丧气。于是,同许多被困难牵绊的人一样,他选择了放弃。但他只是暂时放弃。“很多情况下,对于某些事情你可能会觉得异常困难,但一旦你深入其中,你就会发现原来你可以做到。”老师的这句话时时在他耳边响起,满怀期盼,萦绕不散。他最终明白:航模,她是一个机遇,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身能力、和提高我们科学研究能力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挑战,需要从零开始,不断地在摸索和学习中前进。奋斗的汗水洒过的地方会开出一地的灿烂来为我们鼓劲加油。如今,已成为队长的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与队员们同心协力,同吃苦共患难,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最大的希望是和队员们一起努力把宁夏大学师生航模协会管理得越来越好,让航模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师生航模协会能够飞得更高、更远。”这是他作为队长对自己的要求。
由于同时担任此次“手工制作”航模比赛的裁判长,他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我们分享过往。采访结束后,便匆匆地离去,只留给我们一个强健挺拔的背影。他,平静得像一汪泉水,即使泛起层层涟漪,也在时间的推移中归于平静。一直以来,带着奋斗向前。也许,真诚、平静、稳重都早已在他的性情中根深蒂固……
与姚佳乐相比,石磊学长便显得健谈了许多。
他告诉我们,一直以来,他梦想着有一天能乘坐着自己设计的飞机,在家乡的高空盘旋,抛下属于自己的第一个降落伞。所以,当加入航模队时,他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随之而来的所有挑战,让自己在磨砺中成长。
“这次比赛,从构思、制造、改造一直到比赛结束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没有假期,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这也算不上艰辛,习惯了便好。”当我们问及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所付出的艰辛时,他如是说。虽然他对辛苦只字未提,可我们知道,当别人都回家休假时,他只能在学校不断试验——造飞机、改飞机、试飞。在他的心里,早已将制作飞机看做最大的快乐。当看着自己制作的飞机划破蓝天,自由翱翔时,他总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情愫将心紧紧包着,“那大概就是幸福的感觉吧”。
在制作飞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五花八门的问题,不免让他心急心烦气躁,但是从未想过放弃。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整支队伍。面对一次次试飞失败,看着队员们的疲惫与失望,他只能承受压力,将整个队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当发现飞机超重时,他毫不犹豫地开始超负荷工作,每天十几个小时反复打磨机身,只为了减少那超出标准的60克,漆木被一层层减少,机身愈来愈轻薄,而手上的老茧却一层层增加。“当时只要能减几克,我们就会欢呼雀跃好久!”说到这时,石磊突然戛然而止,手却是紧握着的,眼睛深沉地看着那架被他们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飞机,像是看着至宝。我想此时他的心里有太多复杂的感情难以言表。
说到团队协作时,两人的眼睛不约而同地射出幸福的光芒,那是奋斗的心聚集到一起碰撞出的异彩火花。参加过多场比赛的他们深知竞争对手的专业性强,彼此之间的差距之大。面对自身技术的不全面,这使他们深深意识到队友一同努力的重要性。团队是航模的脉搏,只有队员共同进步才能使协会更加优秀。队友们不断地将原有的飞机进行多次改造最终制造出新的飞机时,队友们共同进步时,队友们打打闹闹互相笑谈时……都是他们最满足的时刻。“有时,我们制作了好几天的飞机会由于某些问题在试飞时突然坠毁,当看到所有的东西全部损毁,当时会很心疼。但当我们聚在一起商讨结论时,阴霾又被一扫而光,因为大家互相信任,都知道只要我们不散,就一定能制作出让自己满意的飞机。”这一路走来,有太多辛酸苦楚压在他们还有些稚嫩的肩膀上。然而团队凝聚力将他们紧紧地汇聚,使他们即使身陷磨难的荆棘之林也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于是,再多的苦难也打不垮航模队。
应他们之邀,我们坐在绿色的操场上,静静地望着面前一排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难忘他们眼中流露出的那无限感慨之情,仿佛曾经的劳苦、孤寂、落寞都那么自然地溶化在心中,成为记忆的一方棱角,只被偶尔想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霎时间,终于明白为何纸飞机只有通过不断地裁剪、折叠,才能飞得又高又远。
(作者 刘 艳 惠荣荣 方 昕 原载《宁夏大学报》 2013年12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