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校作为新建的县级特教学校,各方面都还处在打基础的学习摸索阶段。对于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对于特教学校来说尤其如此。这就要求特教工作者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在这方面,我们新建特教学校相对工作比较薄弱。

安康市旬阳县阳光学校 张照银

特殊教育就是让每一个残缺的生命都得到尊重。

——写在前面的话

在我们的特教校园里,生活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许多别人难以想象的来自生存的压力,有许多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作为特教工作者,扶助这些残缺生命飞翔就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对待这些特殊孩子,人们往往只片面地关注他们的康复训练、文化知识的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等问题。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那就是现今社会残疾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严肃的思考:对待残疾学生绝不能忽视做人道理的渗透,脱离了德育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所以,我们特教学校必须清醒地把目光投向残疾孩子心灵更深处,必须明确特殊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残疾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要为孩子的终生负责。

我校作为新建的县级特教学校,各方面都还处在打基础的学习摸索阶段。根据特殊教育德育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自身办学实际,提出教学生“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的育人目标,本着“虽然学生生理上有缺陷,但是教育不应是残缺的”的基本认识,以“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为突破口,着力抓好德育工作,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一、坚持三个结合

1.道德观念教育与行为规范训练相结合,强化行为规范训练

德育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很多,但德育工作的落脚点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特殊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要重视系统的道德观念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更要注重行为规范的训练。

学校一方面制订德育教育工作各项制度,做到学习理论经常化,班级考评制度化、德育管理交流定期化。另一方面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如强化“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文明礼貌规范”、“爱护公物制度”、“文明卫生公约”等。坚持从小事入手,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例如:见面问好,送行道别,相互关怀帮助,自觉打扫卫生,集体集会时自觉做到“快、静、齐”,餐厅就餐按序排队安静就餐,见到垃圾主动捡到垃圾箱里,主动为老师和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节假日给老师、同学和亲人发短信问好,同学生病主动报告老师和负责照看,等等。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事情,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更显得弥足珍贵。学校及时对这些好的做法和学生的优异表现进行表扬和宣传,还在每学期和学年末评选“三好学生”、“文明标兵”、“校园小卫士”、“卫生示范岗”、“助人为乐奖”等,使大部分学生得到肯定和表彰。让他们在享受成长欢乐的同时,明白自己“已有足够的力量为人们做好事了”,逐步养成他们“身残志坚”的良好品质和“关爱他人从身边做起”的良好习惯。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强化家庭教育

对于学生的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对于特教学校来说尤其如此。我们知道,残疾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模仿。在这些孩子的眼中,家长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的榜样,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学校应帮助和培训学生家长,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特别是孩子家长在言语、思想、习惯、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作出良好的榜样,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加强和指导这方面工作,我们通过《家校联系卡》和“家校联谊会”的形式,与学生家长交流对于孩子管理的看法、做法与心得,及时记录孩子在学校、家庭当中的表现与变化。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之间彼此建立了信任,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引导作用。

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强化个别教育

学校通过集体的舆论、优良的校风、健康的班风来教育学生,是培养特殊儿童成长不可欠缺的基本手段。但是由于特殊学生残疾的程度不同,致病的原因不一,因而个性差异大,认知能力、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强化个别教育,对症下药地开展德育管理。

在这方面,我们学校主要是实行学校领导包抓教研组、班主任包班、生活教师分类包抓到人、科任教师包抓学生,每个教师都是学生的生活管理者,也是学生在学校表现的监护人,对每个学生实行全方位的教育管护。同时对每个学生建立德育档案,记录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表现,对于管理难度较大的特殊差异学生,由校领导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直接负责,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跟踪式教育。

二、抓好三个务必

1.抓行为习惯培养,务必强化文明礼貌教育

这方面,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的熏陶育人作用,更要重视教师“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谦逊热忱、态度和蔼的教师,学生更愿意亲近;举止端庄、彬彬有礼的老师,学生更乐意模仿;干净整洁、仪表大方的教师,学生则特别尊崇;乐观大度、乐于助人的教师,学生就特别喜欢。这就要求特教工作者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

2.抓学生精神指引,务必强化人生价值观教育

由于社会上少数人的偏见,残疾孩子在正常人面前他们总觉得抬不起头,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有的还容易发生反社会举动,给自己给家庭给社会留下遗憾。因此,要教育他们面对残疾现实,树立信心,要看到光明和未来,感受社会、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关爱,用顽强的毅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是建设良好温馨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爱的温暖,没有被歧视的感觉。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被重视,同时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成长。为使这些学生在校健康成长,我们在教师中开展“我和学生同成长”一帮一活动,师生结对,开展包括学业指导、行为矫正、心理疏导等在内的帮扶工作。同时建立学困生、德困生、贫困生档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转化工作,将“关爱学生”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三是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助学、助教、助残”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注,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感受到生活的明媚亮丽。

3.抓学生心理引导,务必强化心理辅导教育

在这方面,我们新建特教学校相对工作比较薄弱。主要是缺乏专业心理咨询指导教师,也没有开设心理辅导课,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内容,心理辅导教育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不过在现有条件下,我们要因地制宜,从学校实际出发,做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个别心理矫正、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等。

三、促进三个优化

1.优化育人环境,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通过打造清新健康的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和丰富充实的师生文化,使学校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培德启智的最佳“成长空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

2.优化实践活动,搭建幸福快乐的成长舞台

学校实行“开门办学”,让残疾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充分与社会交往,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加强艺术体育教育、职业技能才艺展示、校内外劳动实践、参与社区活动、校际间融合联谊以及相关传统德育教育活动,以活动锻炼为舞台,逐渐形成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3.优化德育机制,建设健康长效的德育基地

学校重点抓好“五个三”,即启动三股力量(学校、社会、家庭),调动三个因素(领导、教师、学生),实施三大教育(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生活技能),培养三种能力(自我保护,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规范三种行为(学习、生活、品行),从而建设健康长效的德育机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具有坚持持久的耐心,对于特教学校来说尤其如此。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特教人共同努力,携手共进,努力使每一个残缺的生命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此文于2011年10月在咸阳参加的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第四届校长联谊会上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