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演进

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演进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演进对应着数字信息服务的发展,这一发展至少受到两个方面关键因素的影响,其一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二为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无论何种模式的数字信息服务都必须以一定量的数字信息内容为基础,否则就只能是无米之炊。在数字化信息资源中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就是基于Internet的庞杂、海量信息资源。

7.1 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演进

7.1.1 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条件约束

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演进对应着数字信息服务的发展,这一发展至少受到两个方面关键因素的影响,其一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二为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

(1)信息技术的发展

数字信息服务的发展必须以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为依托,因此,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就可能形成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模式或者模式组合。信息技术一词并没有一个准确和通用的定义,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其中心要素在于“技术”而不是“信息”,正如孟广均教授等人所言:各种技术之所以会产生,就在于它们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加强或扩展人的各种器官的功能来辅助人类,增强人类同自然作斗争的本领。所以信息技术就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1)。其实在历史上,这些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当中,有相当多的技术对拓展人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构建相应的信息服务模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从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来看,最早的有线通讯技术使得相隔遥远的人们可以借助于人工架设的电线、电缆通道进行交流,1837年人类首次架设有线电报线,发明了有线电报机;1875年发明了有线电话;1920年发明的载波通信传输技术,使不同频率的载波在一对导线中实现了多路通讯;而20世纪50年代的同轴电缆通信更使得通信容量大大提高,有线通信技术更趋成熟。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数字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传递模式也在不断更新。若再结合到其他种类的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则使得数字信息传递的模式日益多样化、层次化,比如传真通信可以准确、迅速、原样地传送文件、报纸、相片、图表和信函;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带来了今日丰富多彩的电视文化、迅猛增长的手机普及率;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当下已经成为普通人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络的基础,在互联网络上,诸如早期的CDI(电子数据交换)到如今很平常的电子文献传递等数字信息服务传递模式都显现着一种技术驱动的模式发展。

再从作为开展数字信息服务基石的计算机技术来看,其发展历程与运用方式的革新同样反映了人类在数字信息处理模式上的革新进步。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诞生了,它作为人类信息处理能力发生革命性演进的标识在历史上确立了自身的地位。可是在当时,以ENIAC为标志的这种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直到195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一台名为UNIVAC的计算机在预测总统选举结果上的出色表现才使得整个世界开始对电子计算机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时至今日,在数字信息服务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其中一项无法不提及的必备工具,而它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使是今日一台个人所用的电脑也比ENIAC或者UNIVAC提升了不止几百上千倍,所以如今的数字信息服务才有可能把内容拓展到文本以外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领域,可以说计算机奠定了当下数字信息处理模式的基础。

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最新的发展是Web2.0所涵盖的相关技术,这类技术更加有利于信息的创造、传递、共享和交流。众所周知,Web2.0这个概念由O'Reilly媒体公司总裁兼CEO提姆·奥莱理提出。他们所总结的Web 2.0核心包括:①服务,而不是打包的软件,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缩性;②控制独特的、难以再造的数据源,并且用户越多内容越丰富;③把用户作为共同开发者来信任;④利用集体智慧;⑤通过客户的自服务来发挥长尾的力量;⑥软件超越单一设备;⑦轻量型的用户界面、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3);这几点内容涵盖了Web2.0技术的一些重要特点,例如开放性、用户创造内容、交互性、共享性等。目前,归类于Web2.0的技术应用非常多,诸如Blogs、Wikis、Podcast、Twitter、Rss、Tags、AJAX、Trackbacks、Mashup,等等,在数字信息服务研究领域,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了这类技术的应用前景问题。

(2)数字信息资源的发展

无论何种模式的数字信息服务都必须以一定量的数字信息内容为基础,否则就只能是无米之炊。社会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一项长期、庞大而且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图书馆界的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为例,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就包括项目规划、数字化内容选择、数字化流程准备、数字文档保存、元数据析取、知识产权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几个方面(4)

目前,世界各国图书馆界都在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上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发的被称为美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rogram)旗舰的“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项目(5);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的“俄罗斯记忆”;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加利卡”(Gallica)数字化项目;英国不列颠图书馆数字化项目(6);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II)与国立大学图书馆协会(JANUL)、公私立大学图书馆联盟(PULC)所拥有的610万份电子论文的电子杂志档案库,等等(7)

反观国内,我国的文献信息数字化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政府行为为主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以传统高校图书馆为主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信息产业技术公司和数据库生产服务商实施的数字图书馆工程。我国高校系统CALIS二期的数字图书馆系统项目在CALIS原有的三级保障体系基础上,建在北京的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按地区划分的设在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7个高校的地区文献信息中心和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中心构成了一个服务协调能力很强的网络,15个省级文献服务中心,22个依托先进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基地的建设也稳步进行,一个“集中资源、分工合作、均衡负载、用藏结合”的、高效率的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8)

在数字化信息资源中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就是基于Internet的庞杂、海量信息资源。在Internet发展的早期,人们更多地是把它当做一个传递信息的工具,也就有了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的称呼,而如今,随着Web2.0概念的提出,“用户创造内容”的理念得到更多的重视,Internet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路或者渠道而愈来愈成为用户内容创造的平台,诸如Blogs和Wikis等有利于用户创造信息内容的工具使得Internet上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有了很大的提升,据著名的Blog索引擎Technorati的State of the Blogosphere统计(9),目前,全球Blog的总数已超过7000万,而且其数量正以每秒1.4个的速度增加;对于Wikis,以其中最为有名的Wikipedia(维基百科)为代表,美国的《纽约时报》就曾报道过,“维基百科已经是目前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其每个月的页面点击量达到25亿次,至少新增以82种语言书写的1000个条目。”(10)而到目前为止,维基百科的英文版总条目数已经接近215万,其中中文条目总数在大陆地区得不到有效访问的前提下也已经达到16万(11)。另外,wiki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在线合作编辑工具,在除了wikipedia之外的其他很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截至2007年,一个专用的Wiki搜索引擎Qwika已经可以从1158个各种Wiki中搜索21964380篇文章(12),其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毫无疑问,针对Web2.0环境下Internet信息资源急速增长的态势,相应的数字信息服务模式必将有所变革。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相应的服务使资源得到广泛利用,各种服务的组合构建就形成了特定的服务模式。2006年5月14日的《纽约时报》上一篇由Wired杂志的资深独立评论员Kevin Kelly所写的Scan This Book一文在描述了当下各类大规模数字化项目的成就之后说道(13):“真正神奇的是接下来的一步——每一本书中的每一个词都被互相耦合、串接、引用、摘录、排序、分析、注释、混合、重组,并且被融汇到比已往更深的文化中。在这个新型的书本世界里,每个比特都影响着它的伙伴,每个页面都读懂了其他的页面。”而这一切都是通过“链接(Link)”和“标签(Tag)”实现的,作者把链接和标签看做近50年来最重要的发明也许不无道理。很明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基于Web2.0技术(Tag就是Web2.0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的服务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必然导致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因此,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就结合最新的多样化信息服务技术手段,将对数字信息服务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数字信息服务模式演进的这两个约束条件可以说既是约束,也是保障。

7.1.2 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历史分期

如前所述,数字信息服务模式有两个约束条件,因此,关于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历史发展阶段就可以依据上述两个约束条件进行划分。但是,对于具体的模式运用与发展还有一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用户信息需求特性的发展变化。从早期用户简单的信息需求发展到网络环境下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以及社会信息产业体制的变化而导致的用户信息需求的巨大变化,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专业性和系统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等特点,数字信息服务的模式发展就必然要体现不同阶段用户信息需求特性的变化并适应其最新发展。因此可以说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历史发展就是在信息技术和数字信息资源两个条件约束之下,针对不同阶段用户信息需求特性的发展变化而形成了相应的历史分期。当然,这种历史分期的分析角度可以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以技术进步的指标为主进行划分的比较多,我们认为合理的划分应该综合两个约束条件并结合不同阶段用户的信息需求变化进行分析。

有研究者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研究的角度,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区分为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走向成熟阶段,并总结出了每个阶段开展的信息服务模式(14)。在萌芽阶段是所谓的基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馆员中心”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很少考虑服务效果,而更多的是追求业务工作效率的提高。其目的实际上是在为工作解放劳动力(服务人员),是为工作而做的技术改造,而非为服务而进行的模式与观念革新。在产生阶段是所谓的基于信息存储的“资源中心”模式,这种模式中服务人员只注重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向用户提供的只是一种数字化的文献信息,缺少加工与挖掘的深度,只是简单地替换而非精细的加工与产品开发。在快速发展阶段是所谓的基于数字信息资源的“产品中心”服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以MARC书目管理系统为纽带,突出服务产品的地位,关注信息资源的加工和服务产品的生产,面向信息资源,并以信息服务产品为中心开展信息服务工作。走向成熟阶段是所谓的基于集成服务的“用户中心”服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主要面向分布式和异构化数字信息资源,通过服务集成构造统一的信息服务系统向用户提供服务产品。服务工作一切从用户信息活动出发,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以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与解决问题为目标。这种模式充分注意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活动各要素之间合理配置,特别强调了信息用户的需求表达和在信息服务活动中的能动参与作用,是当今与未来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流模式。作者的这种划分若是概括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演变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归结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则多少有些牵强,因为即使今天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准确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运用、MARC数据的采纳,从严格意义上应该说与数字图书馆是两码事。不过我们认为该文的这种划分倒是站在图书馆发展的角度比较清晰地勾勒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历史发展。这应该是其意义所在。

我国台湾的学者在从图书馆的角度谈到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发展时,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5),这个划分总体上更加清晰地从时间段上描绘了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大致发展历程,也是我们比较认同的历史分期。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开始提供“线上索引摘要服务”的阶段。诚如Lawrence M.Gochioco在The Leading Edge of Exploration的文章中所提到的(16),在那个时候数据保存在直径12英寸的盘式磁带上,而加载只能通过每英寸1600字节密度的磁带机进行。计算机的程序控制是通过穿孔卡片实现的。而这个阶段的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如相关的编目服务、馆际合作和DIALOG系统联机咨询服务等都只能通过昂贵的电话拨号进行,在检索过程中专业性极强。而且对于用户而言,这类检索服务所能得到的一般只是相关文献的出处等线索,是所谓的书目信息检索服务。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当时即使是能提供的所谓全文信息一般也不包括文中的表格、图片等内容,与纸制印刷文献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这个阶段的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在整个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体系中只能是作为辅助的补充手段而已。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以CD-ROM光盘的使用为核心的数字信息服务阶段。低成本、高容量的只读光盘的出现,一方面缓解了当时图书馆所面临的馆舍危机,另一方面则带来了高效率信息服务的变革。信息存储技术的升级,同时借助于计算机自身计算性能的提高和人机界面的改进,大大加速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向数字化迈进的步伐。然而数字化信息的转换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环节,耗时较长,由此导致通过CD-ROM进行的数字信息检索服务在时效性上没有优势,只是在进行回溯性检索方面比较令人满意。不过这个阶段的数字信息服务的地域性限制很大,一般来说都局限于图书馆物理环境的范围之内,即使有部分领先者,也只能达到区域性的网络环境,比如大学的局域网环境。这个阶段的数字信息服务虽然只针对特定范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辅助地位上升为正式的类型,服务完整性方面有所保证。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Internet的普及而开启的互联网信息服务阶段。可以说这是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所面临的最为深刻的环境变革挑战,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决定着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的未来走向。由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McClure等人在2003年做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在美国有98.7%的公共图书馆连接上了因特网(2000年的数据是95.7%),城市里100%的公共图书馆都能上网,农村里也达到了97.8%的比例(2000年的数据是93.3%),调研还显示,42%的公共图书馆向用户提供正式的Internet利用的指导培训,43.6%的图书馆给工作人员提供正式的技术性的指导培训。该项调研的结论是,数据表明,日益增多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服务方面的需求要求图书馆越来越强化Internet的技术和基于Internet的服务。而国内由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7月)表明,我国目前的网民数量已经达1.62亿,其中73.8%的网民在家里上网;37.2%的网民在网吧上网,其比例第一次超过了在工作场所上网的比例31.2%;还有12.2%的网民选择在学校上网(17)。目前虽然没有单独针对图书馆部门的互联网使用统计,我们仍可以从几乎遍布大小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中感受到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密切联系。当下,图书馆在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实践中的拓展也愈来愈显示出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积极寻求在Internet环境下的变革与发展的良好心态(18)。也许我们可以把图书馆放在网吧上网这个类别中,特别是环境优雅的带咖啡厅的网吧,因为在国外构建的IC中所营造的上网学习环境就是这样的,如果图书馆真的归入了这个类别,并且朝着IC的方向努力,今后上述统计数据的显著变化就是必然的。

从这种基于技术与资源的数字信息服务历史分期来看,我们当下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分期的初始阶段,如何适应这种发展的速度,探索更加有效率的服务模式是我们从业人员所面临的极大挑战,同时也是我们更好地创造未来的良好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