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喝鸡汤”

“先喝鸡汤”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给“学困生”“先喝鸡汤”的实验一个月,已经有老师向我们报喜了:这几名“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大提高。“先喝鸡汤”的实验能取得初步的成功,还得益于我们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先喝鸡汤”

广州增城市实验小学 李燕清

那天是我值日,下午放学后,按照惯例,我再次巡视教室,穿过连廊,远远地听到一把稚嫩的童声:“老师,小龙逃走了!”接着是老师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循着声音走过去,只见连廊尽头读书区里坐着两个同学,奇怪的是他们都不是在看课外书,而是埋头埋脑地写字,他们旁边还站着一个女同学,手里拿着一本语文书,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应该是个“小老师”,正在履行帮助同学学习的任务。这时老师已经不在了,大概是折返办公室忙自己的事情了。我扬扬手,把那位“小老师”叫了过来,问她关于“小龙逃走”的事情。原来小龙这个学期才刚从外校转来,学习基础一直不是很好,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跟他家长商量,每天放学后留下小龙补习半小时。按理老师给自己“开小灶”,学生应该求之不得,小龙刚开始那两三天还是蛮有劲头的,一放学就往读书区奔(师生约定的补习地点),可是渐渐地,他开始不情愿了,每天放学收拾书包都磨磨蹭蹭的,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老师拿他没办法,只好让他的同桌提醒他,催促他。接着他来了一招,干脆一放学就往厕所躲(他的同桌就是那个女同学,自然不好意思跟到厕所里去),然后他就从厕所那边的楼梯下楼“逃”回家了。今天不知他使了哪一招,反正一放学就没了踪影了。

第二天早读,我来到了小龙的班级,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小龙说:“小龙,你的《学生信息表》还没有填,第一节下课后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这样说,实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下课后,小龙依约前来。我把信息表递给了他,叮嘱他回家好好填。接着我跟他闲谈起来,无非是问他喜不喜欢新学校,交了哪些好朋友之类的话题,当他讲到眉飞色舞的时候,我慢慢转入了正题。这时小龙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是知道老师好意的,可是坐在读书区里真不是滋味,搞卫生的同学走过时都往我们这边瞄几眼,好像看怪物似的。有一次我还听到一个老师经过的时候对我们的老师说‘又给差生补课啦’,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知道我学习不好,可就是不想别人都这么认为。”说到这里,小龙一阵沉默,我感觉到他的眼睛有点红了。我轻轻地拍了拍小龙的肩膀,表示理解。小龙顿了顿,又接着说下去,只是声音更低了:“而且,我觉得老师给我补了也没有用,都是补以前学过的内容,第二天上新课的时候用不上,新课我照样听不懂,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又不好意思总说自己不懂,老那样看着其他同学展示,挺没劲的!”至此,我终于搞清楚小龙逃跑的真正原因了。

这时,我想到五年级那个“先喝鸡汤”的实验。我校五年级大多数学生是学校开办第一年招进来的学生,其中一半是在原来学校读得实在不怎么样,想换个环境试试的学生,不少还是我们常说的“双差生”。“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并努力实践的事情。为了转化他们,学校、老师、家长可没少下工夫,收效不是很明显。这个学期,我们想出了一个“先喝鸡汤”的办法。因为我们学校推行的是生本教育,注重先学,以学定教,强调课堂是学生展示的平台,而“学困生”最缺乏的是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把他们从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变成积极互动的“参与者”,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爱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主产品,“学习好”是顺势而生的副产品。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五年级召开了全体任课老师会议,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接下来就是付诸行动了,首先在班上宣布老师要与这几个学生结成课外学习小组,每天抽时间开展学习活动。然后老师们都坚持在每天下班前抽时间指导他们“先喝鸡汤”,即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先学”,完成课前小研究,掌握新课的核心知识,为其在后续的课堂上精彩地亮相创造条件。第二天上课前,还为他们打强心针,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课堂上,老师给足充分展示的机会。坚持给“学困生”“先喝鸡汤”的实验一个月,已经有老师向我们报喜了:这几名“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万事贵在坚持,阳光雨露充足了,花开的日子也更近了。我想:这个实验已经到了该推广的时候了。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所以“培优扶差”是每个老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该遵循“对症下药,攻心为上”的原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小龙的案例绝不仅仅是个特例个案,时下我们许多教师都会采用课后辅导,查漏补缺的方法,但这些“众多的小龙”是否都能理解老师的苦心呢?“好心不得好报”的结果时有发生。“学困生”通常具有自卑、厌学、逆反的心理,易受环境的暗示。在他们心中,往往早就把老师的“辅导”与“留堂”、“惩罚”、“差生”画上等号。就像小龙,在老师的教育激励下,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雄心”,可是经不起周围异样的眼光,感觉到大家都把自己定性为“差生”,加上看不到辅导的效果,“逃跑”就是迟早的事情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其实“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他们也渴望进步,但他们的成长更需要一个和谐、温馨的大环境,只有同学、老师都营造一个宽容、舒适的心理环境,让他看到自己“也能行”,他们是愿意为学习做出努力的。我们提到的“先喝鸡汤”的办法就是让“笨鸟先飞”,要“笨鸟愿意飞”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在其他鸟儿面前能振翅高飞,获得“飞上云霄”的激情与信心。“先喝鸡汤”的实验能取得初步的成功,还得益于我们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展示先学的舞台,老师以“研究伙伴”的身份与“学困生”共同研究课堂上将要重点交流的内容,把核心知识教给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尚未消化的旧知识,让营养逐步均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能够有足够的底气与同学广泛地进行交流,吐气扬眉后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他们心中,“我能行?”一点一点地演变成“我能行!”在同学的热烈掌声和老师的会心一笑中获得巨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求知的欲望及主动探究的兴趣便油然而生,渴求更进一步的锻炼。当然,我们的老师也清醒地知道“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因此“先喝鸡汤”也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必须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

教师只有用足够的爱心、耐心与教育智慧才能成就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