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大跃进”和年的教育“大革命”

教育“大跃进”和年的教育“大革命”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种种改革”,掀起一场教育领域的“大跃进”。普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出现“大跃进”局面。[11]以上普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跃进”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特别是农业生产水平,也超过了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条件,使得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在“大跃进”背景下,宁波的高等教育也跟着大发展,形成了以师、医、农、工为主的高校格局。

第二节 教育“大跃进”和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

1958年7月30日,市人民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及大力动员劳动人民子女入学问题,至1960年,宁波的教育事业在“左倾”路线指引下,盲目冒进。1958年,全市中小学教师、中等学校以上学生参与的大炼钢铁运动;1960年,老市区18所大、中学校师生参与技术革命;大办各级各类学校;等等。时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种种改革”,掀起一场教育领域的“大跃进”。这场运动致使教育质量急剧下降,浮夸之风到处盛行,以至于不得不在后来的1961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整。

一、教育事业的“大跃进”

(一)幼儿园

1951年新学制颁行后,宁波市、县幼儿教育得到逐步重视,陆续创办了一批幼儿园,并列入学制体系。至1956年,宁波老市区有幼儿园36所,入学幼儿达2045人(较1949年增长16倍之多),教职员工188人。[3]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全国应在3~5年的时间内,使学龄儿童大多能入幼儿园和托儿所。据此,宁波各地大办托幼机构。至1959年,老市区幼儿园猛增到92所,入学幼儿人数达5436人,教职工487人。[4]但是,新建的幼儿园大多设施简陋,场地拥挤不堪,保教人员也未曾接受最起码的训练,其中有不少是文盲半文盲的妇女,素质不合要求。

(二)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从1958年下半年始,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小学。据统计,1956年,宁波市有小学2652所,学生332445人,其中老市区89所,学生33703人。[5]但是,在“大跃进”中,全市小学猛增到3348所,学生达439277人,其中老市区111所,学生37925人。[6]虽然小学数量急剧增长,但是,办学条件却未得到相应改善,小学的校舍、设备与师资均严重不足,导致教育质量的大面积下降。

(三)普通中学

至于普通中学,则是采取小学戴帽办初中,初中戴帽办高中的做法,大力开办中学,致使中学校数量大增,据统计,1958年,宁波市中学校数达238所,较之1957年增加3倍之多。[7]普通中学得到发展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教育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普通中学的发展与滞后的师范教育之间的矛盾。

(四)师范教育

为了解决中小学师资短缺问题,宁波各县纷纷建立师范学校。1959年,奉化、象山(时象山、宁海两县合并)、慈溪、鄞县、镇海、慈城镇都先后建校,培养师资。[8]针对初中教师奇缺现状,宁波师范学校、余姚师范学校于1958年,也开始培养初中教师。1961年,宁波专署文卫办公室还专门发文称,宁波师范、余姚师范设师专部,招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分科培养初中教师;其余各县师范学校均试办3年制分科专业班,培养初中或农中教师;小学教师的培养以举办1年制速师为主,招初中毕业生或业余初中毕业生。

(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1.农业中学

普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出现“大跃进”局面。1958年4月始,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和高小毕业生的升学要求,宁波市出现了大办农业中学的热潮:鄞县210所,慈溪131所,宁海149所,象山109所,余姚312所,奉化159所,镇海仅大碶公社就办了8所。农业中学是由农民群众集体举办、实施办耕半读的学校,这也是当时贯彻党中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不过,由于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当年年底,许多农业中学就不得不停办,像象山仅留19所、慈溪4所。至1960年,全市农业中学共留存93所。同时,城里则举办半工半读的职业技术训练学校,1960年,城区共有职业学校16所,学生1840人。[9]

农村农业中学和城镇职业训练学校的创办改变了中等教育的结构,尤其是初中。它们打破了原来单一的由国家主办的普通初级中学的教育结构,转而成为全日制与半耕半读(半工半读)并存、国家与集体办学共存、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共处的局面。

2.技工学校

另一方面,宁波诞生了一批技工学校。1958年,市劳动局工人技术学校创建,是为宁波最早的技工学校。同年,还创建宁波电力技工学校。至1960年,老市区有技工学校10所,专业设置达17个,在校学生1233人。[10]

3.中等技术学校

受“大跃进”影响,宁波中等技术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1958年始,鄞县水产技术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航务学校相继建立,同时在城乡新办中(初)等专业(技术)学校14所。嗣后,再次新办市建筑技术学校、市会计学校、梅山制盐工业学校、市商业学校。但是,不少新办的学校,尤其是农村的学校,办学没有一定的教学计划,劳动时间占了2/3,如鄞县林校开学后163天,课堂教学仅53天。加上师资、校舍、经费等问题,生源极为不稳,如鄞县初级农校95名新生一次就流失25人。为此,1959年3月,中共宁波市教育局党组发出《关于新办中(初)等专业(技术)学校整顿意见(草案)》。经整顿,至1960年底,老市区有中等技术学校10所,学生3989人。[11]

以上普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跃进”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特别是农业生产水平,也超过了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条件,使得教育质量普遍不高。

(六)高等教育

在“大跃进”背景下,宁波的高等教育也跟着大发展,形成了以师、医、农、工为主的高校格局。1958年,余姚师范学校、慈溪中学、奉北第一中学相继附设师专班,鄞县、镇海则建立师范专科学校。而原来的宁波师范专科学校改名为宁波师范学院。鄞县、镇海师范专科学校及宁波体育专科学校于1959年并入宁波师院。至1960年,宁波师院规模扩至1000名学生,系科设置增至6个。[12]

1958年9月,原宁波卫生学校在中专基础上也戴帽创办了宁波医学专科学校,并于1960年6月改为宁波医学院。

1958年8月,原宁波农业学校改办为宁波农业专科学校。1960年,与宁波农科所和宁波农具研究所合并,创建宁波农学院,设置4个专业,学生达1000人。[13]

1960年9月,在江东宁穿路上还建立了宁波工学院。至此,宁波高校由1所猛增至4所。

(七)成人教育

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把宁波的成人教育也卷入其中,时各级各类工农学校高速发展。

首先,以扫盲为主的成人初等教育迅速发展。1958年,宁波市工农业余小学班学员为54714人,1960年激增到293835人,较之1958年增长达537%。[14]当时,教师是严重不足的。1961年,又因经济困难,这些工农学校大多数停办,小学班人数锐减至22255人,仅为1960年的8.3%。[15]在这种大起大落情况下,扫盲质量可想而知。据市教育局1960年5月份的调查,时回生复盲的比率约在35%~40%之间。[16]

其次,职工中等教育也加快步伐。据1960年的统计,老市区有职工中专25所,职工中学164所,其中职工中专学员1687人,职工高中学员达5368人。[17]

其三,宁波的成人高等教育犹如“平地起高楼”,一下子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1958年4月,宁波师专附设中国语言文学专科夜大。1960年,在崔衙街52号,宁波市职工业余大学成立,是为独立建制的第一所成人高校。不久,又创办了宁波市财贸职工业余大学、化工业余大学等16所业余大学。加之各县兴办的职工业余大学,宁波市的成人高校有43所,学生2640人。[18]

此外,城乡还发展了一批工农文化技术夜校,又称红专学校。1958年底,宁波市有农民文化技术夜校377所,学员24371人。[19]这些夜校大多数开设小学语文、数学政治、农业(工业)技术等课程,有些学校还配备试验田、畜牧场,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培养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城镇也创办一批文化技术学校,如镇海久丰纱厂10年坚持文化教育;新建的农具机械厂、农药厂都兴办夜校培训工人;市商业红专学校也是一所不错的培训学校。

但是,这些学校的创办和发展皆因违背了教育客观发展的可能性,在不久之后,都不得不停办。

二、各级各类教育的“大革命”

为了贯彻实施“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自身也进行了一场“大革命”,其主要任务是纠正前几年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中所出现的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党的领导等教条主义倾向。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大革命”的重要内容。

1.将生产劳动正式纳入教学计划

宁波各级学校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态度和习惯。1955年9月,宁波执行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教学计划》,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增设手工劳动课。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将生产劳动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一、二年级进行手工劳动,三、四年级进行校内生产劳动和手工劳动,五、六年级进行生产劳动并教授工农业生产常识。

1958年始,宁波各中小学普遍把生产劳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当时,老市区各中学不仅在鄞县和郊区都建立农场,而且,有的中学甚至把操场改造为农场或工场,以加强农业生产知识教学和劳动锻炼,强化学生以工农为基础的思想意识。余姚师范学校还规定,如果劳动成绩不合格,品行成绩就列为丙等或丁等,这就面临着不能毕业的困境。

据亲历者回忆,1958年老市区多数中学师生上金峨山等地开荒办农场;镇海中学还提出“白天参加农业劳动,晚上补习文化课”的办学策略;苍水街小学校办工厂办起了“红领巾制药厂”;等等。在当时背景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劳动时间过多和体力负荷偏重的情况,有的学生每周劳动达十多小时。宁波师范学校还组织师生去工厂、农场和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培养劳动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至1959年起,各中学遵照中央的精神调整学生劳动时间,规定高中生一般为每周8小时,初中生一般为每周6小时。

宁波各高校自教育“大革命”开始后,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时间也大大增加,原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体系被打乱。

另外,前述的农业中学和城镇职业训练学校也可以说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产物之一。

2.勤工俭学的蓬勃开展

勤工俭学、校办工厂(农场),是教育“大革命”的重要内容。1958年初,宁波的不少中学就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之号召,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例如,奉化中学等校组织少数贫困生参加理发、洗衣、织毛衣等服务性劳动。6月,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下,各中学掀起了勤工俭学的高潮。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副业、工业、手工业等生产劳动,校内外公益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尤其突出的是农业生产劳动。9月,随着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发布,各级各类学校勤工俭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当时,各中学普遍增加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导致学生劳动时间过多和体力负荷偏重,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停课。小学师生也投入到勤工俭学的热潮之中,办起了小工厂、小农场、试验地等。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正常的教学。高校更是不例外。

(二)教学领域的“大破大立”

教育“大革命”在教学领域,集中表现为“大破大立”,即彻底破除教学工作中严重阻碍贯彻教育方针的一切旧东西,建立起充分体现教育方针的新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1.精编课程,使用省编的中小学教材

针对20世纪50年代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所带来的弊病,宁波根据中央和省的指示,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中学课程设置方面,“生产劳动”被列入正式教学计划;“汉语”、“文学”合并为“语文”;“三角”、“代数”、“几何”合并为“数学”;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课”;等等。1959年起,各中学执行省颁教学计划,将科目设置分为三大类,即:政治思想教育,占19%;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占55%;生产劳动和体育,占26%。农村初级中学大多数选择第二类科目设置,实行2个月休息、3个月劳动、7个月学习的制度。

该时期,小学课程和教学计划也有较大的变动。1960年起,执行省颁的《1959—1960年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将小学课程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课);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包括语文、算术、自然、农业常识、手工劳动、地理、历史、唱歌、图画、体育);生产劳动三大类。课外活动和自修课都列入教学计划。课外活动包括班队活动、文娱体育、游戏活动、课外阅读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小组。

为了配合教学计划的贯彻落实,当时,省教育厅组织人员花4个月左右时间编写了一套中小学课本。内容涉及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共计635万字。推广全省各地使用,宁波也不例外。这套教材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和教育联系生产劳动的内容,但是知识结构不够严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被削弱。在使用中,一边使用一边修改,直到1966年上半年。同时,省还编有中学历史、地理两课的乡土教材,投入各地使用。时宁波有些学校也自己编制(校本)乡土教材,如宁波师范学校史地教学中补充了张苍水、黑水党、定海人民抗英斗争、浙江与宁波等真正本乡本土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结合政治,结合生产,结合实际,提倡学生上讲台,“能者为师”

在教育“大革命”中,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形势和方法上也进行了种种革新。归纳起来,大致如下:试图“解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有现场教学、调查访问、表演教学等;试图“贯彻群众路线,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有课堂讨论、学生批改作业、请工农兵上课,甚至学生上课;试图“加强课内外结合,扩充学生知识”的,有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课外专题研究等;试图“加强各科联系,减少并进学科”的,有各科大协作,即打通政、史、地、文界线,以及单科独进、他科让路等方法。

以上方法对于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脱离思想政治而言,或许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少方法尚需论证,如现场教学等;还有些则被实践证明是不适用的,如表演教学、学生上课、各科大协作等;此外,以群众运动的方式组织教学,也是值得斟酌的。对此,宁波时有“抓了2亩地,丢了2只‘鸡’(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说法。

3.中小学学制改革试验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善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的学制积极进行典型试验。”自此,部分中学本着“大胆试验,稳步改革”的方针,进行缩短学制的试验。例如,前述的若干重点中小学都参与了教改试点。1960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提出在全日制中小学教育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设想。据此,宁波市委于5月召开文教工作会议,讨论教学改革方案,决定进一步扩大改革的试点面,确定13所小学、中学、中专进行教改试点。1960年9月新学期伊始,开展中小学教学改革。时宁波五中(今效实中学)实施十年一贯制试验,宁波一中实施十二年一贯制试验,均为省第一批学制改革的试验点。鄞县樟村中学、慈溪浒山中学试行中小学十年一贯制。同时,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1963年,除宁波五中外,其余学校都停止试验,中小学仍分设转为六年制。

综上所述,宁波这一时期的教育注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学习并举,多种形式办学并存的局面,对于普及小学教育、兴办农业中学、发展城乡职业技术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发展成人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据统计,1960年较之1957年,普通小学从2652所增加到3249所;普通中学从68所增加到231所;中等专业学校从6所增加到30所;新办技工学校10所;新办高校3所,原师专升格为师院;幼儿园从70所猛增到1958年的1690所;成人初等学校学员近30万,较1958年增长5倍多;扫盲人数达数十万人。[20]但是,上述教育事业的发展却也远远超越了当时社会、经济以及教育自身的承受能力,于是,相当一批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简陋,师资水平很低,同时,这也造成学校教育质量差、流生众多的教育“烂摊子”。

同期,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宁波各级各类学校探索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革命”道路。中小学校将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通过自办工厂、农场,师生下乡、下厂参加生产劳动,开展科技活动,实行勤工俭学、半工(耕)半读等措施,纠正之前教育与生产相脱离、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教条主义倾向。但是,矫枉过正,在“大跃进”运动影响下,学校劳动过多、社会活动过多、政治运动过多,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大幅度削弱,教学质量大面积滑坡。在这过程中,还出现了要“普及幼儿教育”、“普及小学教育”等不切实际的口号,导致浮夸风、压指标等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这些都对宁波学校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