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官僚养成所”改造成现代大学

把“官僚养成所”改造成现代大学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于1898年弃官南下,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并励志改革,他的一生由此发生重大转折。他主持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确立了其法定地位,可以说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本框架。还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首招女大学生。

蔡元培:把“官僚养成所”改造成现代大学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教育家简介】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民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蔡元培在青年时期学业有成,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他认识到,变法维新运动所以失败,在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为此于1898年弃官南下,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并励志改革,他的一生由此发生重大转折。

蔡元培学识渊博,中西贯通。他多次赴欧洲留学和考察,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等学科。1921年,被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

1921年,蔡元培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致力于清除教育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因素,苦心规划民国教育的未来。他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顶着巨大压力,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修订课程,实行男女同校,推行社会教育。他主持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确立了其法定地位,可以说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本框架。

1916年,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主张推行民初制定的新教育方针,“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为使学术昌盛,必须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

因此,他立志改革,多方网络人才,大刀阔斧地整顿校风和改革教学。他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改“学年制”为“选课制”,并设立研究所,组织各种学术活动,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学,在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还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首招女大学生。“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也包容男女生同校就读,包容旁听生随班听课。

一系列举措的扎实推进,使北京大学从一所陈腐萎靡的官衙式学堂一变为生机勃勃的现代大学,面貌焕然一新,并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

蔡元培还曾担任过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或院长,积极参与推进高等教育和各项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

蔡元培在民国历史的几个关键时期被委以教育要职,对民国教育的大政方针和宏观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教育思想贯穿着对民主、科学、自由、个性追求,在教育实践中,他锐意改革、敢于创新,尤其是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包容博大,影响深远。

蔡元培被公认是理想主义很浓的教育家,但他富有魄力与领导力,因此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落差能较好地被克服或者拉近,可以说凸显了作为一名杰出教育改革家所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蔡元培的主要著述被收于高叔平编的《蔡元培全集》第一至第七卷;另有《蔡元培教育论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