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燃烧着无尽的力量

燃烧着无尽的力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谭忠恕是有信仰的人,然而即便是这样坚定的信仰也无法阻止国民党统治的江河日下。因此,信仰不是盲从,偏执的信念上升不到信仰的高度。意志对行为执行着两种功能,即激励功能和抑制功能。前者在于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后者在于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高低不同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信仰:燃烧着无尽的力量

——学生信仰教育启示

张 玉

摘 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近期热播的几部谍战题材影视作品,通过对剧中人物信仰的分析,探索了信仰的心理学构成以及对个体的意义。从而得出对信仰教育有实践意义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心理学 谍战题材影视作品 信仰

近年,几部谍战题材影视作品热播,剧中人物的经典语言和动作常常被人们效仿。回想这几部影视作品上映之初并没有经过大肆炒作,但却对人们产生了这样深远影响。于是影视评论界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谍战剧让中国影视回归信仰”。

著名影视研究学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说过:“影视产品(谍战题材影视作品)所起到的作用独到而独特,我们需要在信仰的层面从头起航”。学生教育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个契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影视作品,并从中得出有益于开展学生信仰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信仰对个体的心理学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信仰是指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其心理学构成包含着个体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托,构成完整的信仰心理状态。信仰既可以存在于现实的意识之中,去引导行为、规范道德意识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能内化于无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切外在的行为,从而影响造就人格的深层结构。它是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决非一般的价值观,是价值观念的最高表现形式。在价值观体系中处于核心和统摄地位。

(一)认知是信仰的导向因素

在心理学中给予认知这样的定义: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个体必须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对其信仰对象进行一番同化与顺应,使信仰对象被其认知结构所理解、整合、接受。没有对信仰对象的基本认识而达到对信仰对象的确信只能导致盲从与迷信。例如,电视剧《黎明之前》中老牌的军统特务、国民党军情八局局长谭忠恕,片中他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那种凶狠贪婪腐败丑恶的国民党反动派的传统形象,相反,他疼爱妻子、孝敬母亲、关照兄弟,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虽然工于心计,但并不心黑手辣,更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他经常想到“国家民族”和“党国安危”,时不时还会唱起慷慨激昂的《黄埔军歌》。谭忠恕是有信仰的人,然而即便是这样坚定的信仰也无法阻止国民党统治的江河日下。同样,《潜伏》剧中李涯说的“我运即国运”,但是,他的信仰却无法挽救他以及他所效忠的国民党的命运。就剧中人物得命运来说是悲剧;就信仰本身来说,由于认知的偏差而丧失了与历史同步的机会,也是悲剧。至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个人信仰与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主流方向密切相关,认知如果偏离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仰就变成了固执。因此,信仰不是盲从,偏执的信念上升不到信仰的高度。

(二)意志是信仰的支持因素

在心理学中意志被这样定义:是个体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是个体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意志品质的形成与自觉确定目标和克服困难相联系,包括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两个阶段。在制订行动计划的阶段,表现为动机的取舍和调整,克服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标,选择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在执行决策计划阶段表现为克服内外困难,冲破种种阻力,并根据失败挫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达到目标。意志对行为执行着两种功能,即激励功能和抑制功能。前者在于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后者在于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信仰是个体的最高追求,对个体的行为起着到导向的作用,这种导向最终是否能引领个体走向信仰的塔尖,取决于个体意志的强弱。电影《风声》讲述了敌人使用各种酷刑疯狂查找我党潜伏人员的故事。潜伏在敌人内部的“老鬼”“老枪”(我党潜伏人员代号)在绝境中与敌人对弈,搏杀。他们在绝境中不仅要冷静、机警,还要有绝地反击的意志和信念,在这种极端残酷的领域里,他们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自己的信仰甚至要精密的计划自己的死亡,用生命去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他们的生命即将陨灭,但灵魂却将与继续战斗的同志们同在。与此相反,无论是《潜伏》中的袁培林,《黎明之前》中的秦佑天以及所有在困境中背弃信仰的人,他们的背弃也无一不是意志被彻底摧毁。于是,在他们的意志彻底消亡的同时,原本信仰也便同时消亡。从这个层面上看信仰之所以在困境中仍然可以坚定地指引个体实现目标,就是因为意志的支持。

(三)情感是信仰的基础因素

情感是伴随认知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信仰本身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其最高生存价值对象的由衷的信赖和追求,因而情感倾注必然成为信仰心理的基本要素。杨百成等学者认为,信仰就意味着一种情感的投入,凝结着人的忠诚与坚信不疑。一方面,信仰会培养起情感,并使情感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情感又会促进信仰。对信仰对象的情感会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信仰活动中去,甚至为信仰献出自己的生命。纵观《潜伏》剧中余则成信仰确立的过程:开始是没有信仰和追求的懵懂的青年,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和生死考验后,成为坚贞的共产主义战士,每一步都镌刻着对爱人和民族无限爱。是这样的情感引领着他树立起坚定的信仰,也是这样的爱激励他为自己的信仰奉献自己的一生。余则成爱他的初恋爱人左蓝爱他的革命战友翠萍、也爱才华横溢的晚秋,只是在信仰的感召下,这些爱绝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慕,早已升华成为人性层面的大爱。是信仰让他的爱变得这样博大,也是这样真挚的爱让他的信仰愈发坚定。

二、信仰为个体活动提供内驱力

研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不难发现,信仰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高低不同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信仰作为一种心理需要,从本质上讲是个体想了解世界、掌握世界、改造世界直至享受世界的一种需要。持有不同价值观念与信仰的人会把不同层次的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尽管需要层次的塔形结构中没有信仰层次,但信仰作为人类活动的潜在的根本驱动力弥漫于各个层次的需要之中。例如,《潜伏》剧中有这样两个情节,一是中统特务谢若林,拉拢余则成交换情报,针对余则成的不可理喻,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现在两根金条放在这,你告诉我,哪根是高尚的,哪根是龌龊的?”二是翠萍得知谢若林倒卖情报时,惊讶竟会有这种人,余则成说,有钱挣就会有人拼命,翠平淡淡地反驳了一句:“我们都不是为了挣钱,我们一样敢拼命”。两个情节鲜活的将两类不同的人的信仰展现在观众面前,谢若林的追求的重心停留在需求层次的初级阶段,而余则成、翠萍的信仰中自充满着强烈的我实现。因此,也注定了他们的人生将有天壤之别。

三、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几点启示

在分析谍战题材影视作品热播的问题时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的章军说“流行文化是社会心理走向的一面镜子”。每年出产的电视剧、小说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就那么几部红了呢?人们对《潜伏》等剧的追捧,就是因为人们对剧中英雄人物和高尚人生的渴望。

其实,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不缺乏的。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大学,一直都在接受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信仰教育。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出现多元化,信仰选择也日益多样化,这些都使青年人眼花缭乱,茫然失措。于是如何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信仰教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从信仰的心理学构成问题入手探索

从心理学构成入手探索就是要解决认知、情感、意志的问题。

首先,要使大学生坚定正确的信仰,就面临着一个不同学生信仰认知存在差别的问题。大学生信仰认知基础存在差异,必然导致同样的信仰教育,收到的效果却不尽相同。社会心理学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初级群体,也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个体生活的微观环境中,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影响个体早期的社会化的进程。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认知的问题与家庭的早期教育息息相关。因此,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校正学生认知偏差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必要的时候协同家庭调整学生认知结构是开展好学生理想信仰教育的前提。

其次,要解决信仰情感的问题就要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作为师生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它可以把师生的思想和力量团结在一起,激发他们为共同的发展目标奋发进取的情感,进而内化为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巨大合力。这种情感可以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和意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是主体,在文化素质提高的过程中也是主体,并产生一种强烈的校园认同感、校园归属感、校园责任感和校园荣誉感。这种来源于群体的情感能给予每个成员以信念的支撑,并成为他们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远大目标的力量源泉。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主导力量,可以用蕴含着教育目的、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去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信仰建设。

最后,关于意志的问题。研究表明,人的意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锻炼出来的,而青春期正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最佳时期。依据意志的心理学构成,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一是引导学生自觉确定目标。大学生迫于毕业升学的压力在上大学之前往往目标明确但上大学之后目标模糊。因此,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首先是要自觉确定目标,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尽早关乎个体发展的重要问题作出明确抉择。二是自觉实现目标。要按照目标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克服内外困难,冲破种种阻力,执行决定,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调整计划,坚持行动,最终实现计划,达到目标。三是积极应对挫折。挫折对意志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挫折的双重性决定了挫折能够磨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自信和坚强,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为学生提供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的途径,进而是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二)从开展信仰教育的载体和方式方面探索

在建立寓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信仰教育机制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信仰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对大学生实行分层次、分阶段的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以思想政治课为基础,通过全体教师的育人职能来实现的。从信仰对人生的意义而言,这种教育模式较之其他课程显得缺乏系统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信仰教育的效果。因此,近年不断有学者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普及课、骨干课、实践课,及其对非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转化课等系列阶梯式教学模式”。当然,信仰教育也绝不仅仅是上几节课,搞几个活动能完成的,更不是老师喋喋不休的灌输,归根结底它还是需要渗透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每时每刻和每个教育环节中,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调整、自我教育。

当然,考验信仰教育的因素绝非仅仅是上述提到的几个,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也在方方面面考验着信仰教育。因此,信仰教育必须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多变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演绎不变的精神实质。做好理想信仰教育必须举全社会之力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从个体成长的每个环节细致翔实地做好教育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