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至上的万世师表

人格至上的万世师表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著《论语》一书,不仅奠定了他万世师表的历史地位,也包含了人格教育的丰富内容。在人格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认为,完美人格是表里和谐,是智、仁、勇兼全的。这是孔子论人的标准、育人的规格,也是他人格教育的目标。孔子人格魅力和人格教育思想影响十分深远。时至今日,孔子孜孜以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独特精神及其所设定的理想人格,仍以超越性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走向。

人格至上的万世师表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无法回避的人物。所著《论语》一书,不仅奠定了他万世师表的历史地位,也包含了人格教育的丰富内容。对今天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语》一书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地再现了孔子多方面的人格形象。一是文化终极的关怀者。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终生以恢复古代文化传统为己任,并以发扬光大这一传统为理想。他勤奋好学,开馆授徒,奔走列国,整理古籍,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文化理想奋斗了一生。二是孜孜不倦的传道者。孔子之伟大,不但在于他是博学多能的学者,而且在于他是中国古文化传统的赓续者。自三十岁招收学生,一直到老,他恪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传道原则,以身作则地践行了对这种伟大人格的自觉追求。三是身体力行的践履者。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时代,面对“礼”被毁弃的状况,痛心疾首,振臂疾呼,奔走呼吁,身体力行,成为“礼”的践履者和一代礼学大师。四是乐观坚毅的通达者。孔子所说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种达观快乐的情怀,孔子一直保持到晚年。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向来主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对于世人的误解与曲解,他不以为忤,心平气和,泰然处之。五是无上亲和的仁爱者。孔子是一位心胸开阔的温厚长者,是一位具有仁者情怀的温和君子和拥有无上亲和力的圣人。一个“仁”字,既是他思想体系的中心,也是他心胸、情怀、亲和力的最好见证。

孔子人格教育思想,无论是对小人批判,还是对君子推崇,以至对圣人敬仰,实际上都贯穿着他对人道、人权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和追求。他希望通过教育来达到人人身修、然后“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目的,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在人格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他首办私塾,开创私学,将教育普及到平民中去。他认为,人人都应当受教育,人人都可以受教育。孔子明确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确如此。在他众多弟子中,既有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配子等,也有贫贱出身的颜回、子路、子张等。这就表明了他创办私学,在招生上已经打破了贫富贵贱等限制,为平民享有均等教育机会创造了条件。

在人格教育目标上,孔子提出了以“君子”和“圣人”作为理想人格。在教育中,孔子曾提到“小人”“乡原”“君子”“志士”“仁人”等不同的人,其中,“小人”是相对于孔子所设想的正面人格而言的。对“小人”特征的描述,除了揭示不完美人格的意义外,还有对理想完美人格的衬托作用。孔子认为“君子”与“圣人”都具有完美人格,但二者在层次和境界上有很大差别。从做人层面上讲,“君子”人格是一般典范,“圣人”人格是最高典范。从社会层面而言,两者对社会发生影响作用差异很大,“君子”是现实生活中理想人格,“圣人”则是彼岸理想人格。孔子认为,完美人格是表里和谐,是智、仁、勇兼全的。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孔子论人的标准、育人的规格,也是他人格教育的目标。

人格教育以“仁”为核心,内容非常丰富。《论语》记载论“仁”的就有58章,提到“仁”就有106次之多。孔子针对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对“仁”“克己”与“爱人”作了反复阐述。“克己”,即以礼约声,“仁”和“礼”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完美的人格,是两者和谐统一的体现。如果说“克己”是自我修养的心理基础,那么,“爱人”则是道德实践的客观表现。孔子讲“爱人”,以孝悌为本,爱有等差,泛爱众人,主张仁者爱人,视人如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重人的价值,表现出可贵的人本主义倾向。孔子常常把“仁”作为完美人格的代名词,称有完美人格的人为“仁人”。他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些都说明了孔子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

在实施人格教育的思想过程中,孔子提出了“好学”和“躬行”相结合的教育途径与进德修业、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教育方法。从“性相近,习相远”出发,认为“君子”和“小人”不是先天产物,他们自然本性是相近的,人格差异是后天修习的结果。“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在孔子看来,培养“君子”人格是离不开“好学”与“躬行”的。首先,他非常强调“好学”,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宜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同时,他十分注重“躬行”,“听其言而观其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认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孔子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孔子人格魅力和人格教育思想影响十分深远。两千多年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他从道德修养和道德人格上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基本观念,直接为后世思想家所接受,影响了人们的立志与追求。时至今日,孔子孜孜以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独特精神及其所设定的理想人格,仍以超越性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走向。对于当代人,加强自我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仍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言之:一是注重修养、人格平等的思想,向社会每一个成员提出建构健康人格的目标,给我们向真、向善、向美发展的驱动力,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二是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整体意识,强调和谐发展的理念,为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心理条件和道德体系。即使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也都是不可或缺的。三是追求精神完美的高尚情操,对于今天社会中涌现出来,以大局为重、不计得失、不讲报酬、不贪富贵、甘居清贫、艰苦创业、追求完美的一大批创业者和建设者,无疑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四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不懈努力、振兴中华、建设祖国、奔向美好未来的精神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