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养教材的种类和特点

蒙养教材的种类和特点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养教材和蒙养教育一样,产生较早,历史悠久。蒙养教材虽科分为上述五种类别,但是这仅仅是对其主要内容和主旨、形式上的大致划分,并不绝对。教材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儿童喜闻乐见,充分适应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认识规律,教育效果十分明显。蒙养教材作为古代传统蒙养教育的物质载体,许多名篇传承上千年,堪称我国古代教育遗产中的瑰宝,其价值依然值得研究。

二、蒙养教材的种类和特点

(一)蒙养教材的种类

蒙养教材和蒙养教育一样,产生较早,历史悠久。而宋代以前,蒙养教材综合性较强,熔各种知识为一炉,并没有明显的种类。而宋代以后,蒙养教材逐渐发展、分化。按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综合识字类

识字教育是蒙养教育最基本的教育,所以识字类教材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蒙养教材。但识字教材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生字的教授,而是将识字教育与综合的百科知识相结合,增加可读性。

宋代这类教材最为著名的,当首推《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字经》据传为宋末学者王应麟所作。全书三字一句,共356句1068字。全书结构严谨,含义深刻,文字洗练,而且文辞通俗,简单易懂,句句押韵,琅琅上口。书中对于教育的作用、伦理道德、名物知识、历史故事都有涉及,包罗万象,可谓一部少儿百科全书。《百家姓》据传成于宋代初年,全书四字一句,将常见姓氏按一定韵律排列,是一部民俗性较强的识字教材。由于其贴近生活,便于诵读,所以流行也十分广泛。《千字文》成于南朝梁时,四字一句,共250句1000字。书中将天文、史地、农事、道德融为一体,在识字的同时可供进行实用知识的学习。以上三书,合称“三百千”,是我国宋代以后流传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蒙养教材,对蒙养教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道德类

道德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蒙养教育也不例外。著名的道德类蒙养教材有《弟子规》、《童蒙训》、《少仪外传》、《性理字训》、《小儿语》、《名贤集》等。其中《弟子规》主要强调对儿童日常行为举止的规范和习惯的养成。《性理字训》由朱熹弟子所作,言明朱子之学的纲目大意,以促进儿童的理解。道德类蒙养教材主要在于增加儿童的伦理道德知识,培养道德信念,学习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img36

图5-6 《三字经》

img37

图5-7 《弟子规》

3.诗文类

这一类教材主要陶冶儿童的美感、情操,培养他们高尚的志节,并同时作为习作教材,从中学习诗词歌赋的基本知识,培养文学才能。诗文类教材往往选取适合儿童特点和水平的文学作品,流传较广的有《神童诗》、《千家诗》,朱熹的《训蒙诗》,陈淳的《小学诗礼》,明清时的《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

4.历史类

历史类蒙养教材通过选编历史典故、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言行,向儿童传授封建正统观念,灌输忠孝仁义等传统道德,集历史知识与道德教化为一体。著名的历史类教材有宋代王令的《十七史蒙求》、胡寅的《叙古千文》、黄继善的《史学提要》,元代陈栎的《历代蒙求》、吴化龙的《左氏蒙求》等。此外,朱熹的《小学》、吕本中的《童蒙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中也辑有丰富的历史故事。

5.名物类

宋代方逢辰所作《名物蒙求》是这一类教材的典型代表。它集合了天文、地理、鸟兽、草木、舆服、建筑、人事、器物等各种知识,对开阔儿童的视野,增广儿童的闻见,丰富儿童的生活阅历具有很大帮助。

此外,宋代还出现专为女童编写的蒙养教材和读物。

(二)蒙养教材的特点

1.以识字教材为主要形式

蒙养教材虽科分为上述五种类别,但是这仅仅是对其主要内容和主旨、形式上的大致划分,并不绝对。从总体上看,蒙养教材的最主要、最基本、最直接的目的是进行识字教学之用,其他各种知识的传授都融入其中,形成了寓各种教育于识字教学的特点。虽然体裁多样,但是力求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使基本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的培

img38

图5-8 《名物蒙求》

养相互结合,令儿童在识字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

2.贴近儿童和生活

蒙养教材将远离儿童生活,甚至深奥难懂的各种知识加工成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上口易记的韵律歌谣,充分利用语言的节奏,吸引儿童学习。教材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儿童喜闻乐见,充分适应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认识规律,教育效果十分明显。而且蒙养教材将知识与儿童日常生活尽可能拉近,尽可能多的将儿童生活常识融入教材,使其成为儿童的实用、恒用之物。

3.兼具社会教化功能

蒙养教材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处于蒙养阶段的儿童,也不是只供他们使用的教材,还是供其他人获得生活常识的重要途径。蒙养教材身兼二任,因其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通常也作为封建社会中的通俗读物,对成年人、妇女、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进行知识普及和社会教化。

4.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决定了蒙养教材同样要从历史中寻找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汉代的《急就篇》、南朝的《千字文》等因其具有积极作用,而不断被继承下来。由于继承了大量蒙养教育遗产,宋代蒙养教材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历朝历代一些对于蒙养教育具有一定研究和真知灼见的学者,也加入到蒙养教材的编写、选辑中来,大大提高了蒙养教材的质量和权威性,促进了蒙养教材的不断更新发展。

总之,蒙养教育是我国古代的初等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蒙养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其中不少原则和方法,对于今天的儿童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蒙养教材作为古代传统蒙养教育的物质载体,许多名篇传承上千年,堪称我国古代教育遗产中的瑰宝,其价值依然值得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