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书和求知不是一回事

读书和求知不是一回事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书和求知不是一件事”,这是陶行知对读书人的一个忠告,“用书只是追求已经发现的知识的一种方法。用书虽然重要,但是如果以书本为一切知识之来源,就难免坐井观天了。(Ⅲ,348)在生活教育下,书是一种工具、只可看、只可用,看也是为着用,为着解决问题,断不可以呆读,“认清这一点,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Ⅳ,298)陶先生以法拉第为例,说明书并不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法拉第是一个订书店的

二、读书和求知不是一回事

“读书和求知不是一件事”,这是陶行知对读书人的一个忠告,“用书只是追求已经发现的知识的一种方法。用书虽然重要,但是如果以书本为一切知识之来源,就难免坐井观天了。(Ⅲ,348)在生活教育下,书是一种工具、只可看、只可用,看也是为着用,为着解决问题,断不可以呆读,“认清这一点,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Ⅳ,298)陶先生以法拉第为例,说明书并不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法拉第是一个订书店的学徒工,他看到百科全书中关于电的一章,感到不够味,于是萌发了要使磁产生电的想法,才有电机的发明。陶行知说,世界上第一个会养蜂的人是从哪里学来的?从书上学来的吗?不是,他是跟蜂学来的,他拜蜂为太上先生。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及他那上千项发明,都不是从书上得知的,而是从行动中得来的。所以,陶行知特别看重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活的世界,活的宇宙,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活的问题,活的文化都是活的书,活的知识之宝库。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传承前人所积累的知识,但不可以读书为满足、封于故步,更不能呆读他们的书,另一方面,继承前人的知识要与用活书结合起来,才有新知识的收获。

试看现今的大学生,相当多的人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很普通的原因是,不少老师按传统方法教,学生按传统方法呆读。这样读书难免会越读越苦,兴趣索然。生活教育反对人们读死书、死读书,因为它使人失去生活力、创造力、变成一个“呆子”。如果成千上万的人去读死书,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将会怎样?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对于‘读书死’的认识,决不停止在个人的死活上,拼命读书,始而近视、继而驼背,终而吐血以至夭折。这种狭义的死,固然令人为他可惜,但是更可惜的是未死之前,整个生活之残废麻醉,失却人生、社会的正确意义。只管读书,不管父母死活而父母死;只管读书,不顾民族死活而民族死。这样,小己纵然读书成名,升官发财,而袖手坐看大己枯萎,我们要不称他为读书死也不行了。”(Ⅲ,347)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冲击着传统教育,传统的教育愈来愈不适应经济的发展,预示着读死书的时代将成为过去已为期不远。试看,今日的大学生、硕士、博士生的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为什么大学生、硕士、博士就业也会难呢?一个普通的原因是,想当“高等游民”的时代即将过去;从经济的角度讲,每一个厂矿企业考虑自身的生存,首先是发展经济,提高生产率。如果守旧,则现有的人已人多为患。不论哪个企业厂矿,要想起死回生,需要的是有开创能力或者掌握较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大学生,硕士、博士究竟有多少?如果有,必定是“抢手货”,一个也不会失业。人才的使用是受经济发展规律制约的。前不久,中央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十分英明的决策,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划时代的举措,完全符合生活教育的精神,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培养有技能、能生利的人才。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话是很有精义的。为什么不可尽信书?因为书中的知识有真有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安在经验里,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不从经验里产生的知识是伪知识,伪知识无根可找。但是,我们不可能样样知识都要从自己的经验里得来,所以要用别人从经验里得来的知识写成的书。那末,如何运用别人从经验里得来的知识,而成为我们的真知识,而不是伪知识?陶行知打了个比喻:一种树枝可以接到别种树枝上去,使它格外发荣滋长,开更美的花,结更好的果;同样,把别人经验里发生的知识,也可以接到我们从自己经验里发生的知识上,也可以接活,使我们的知识格外扩充,生活必可格外丰富。之所以能接活,是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从自己经验里发生的知识做枝,则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这样,别人的知识就是自己的了。若对于某种知识,在自己的经验里,无根可找,那末别人从经验里产生的知识是接不活的。

知识的一部分是在书中,那末什么文字是真知识、什么文字是伪知识,我们看书用书,首先要有所鉴别和选择。陶行知打了个比喻:经验比如准备金、文字比如钞票。钞票是准备金的代表,文字是经验的代表。银行要想正经生意,必须根据准备金发行钞票,不可滥发;学者不愿自欺欺人,就必须根据经验发表文字,也不可滥发。钞票滥发,钞票不值钱;滥发文字,文字也不值钱,滥发的文字是假钞票。陶行知感叹说:“吾国文人写出了汗牛充栋的文字,青年学子把他们在脑子里装满了,拿出来,换不得一顿饱……因为他们是在经验以外滥发的文字,是不值钱的伪知识。……我国先秦诸子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杨子、荀子等都能凭自己的经验发表文字,故有独到的议论。他们好比是根据自己的准备金发可靠的钞票……汉朝以后,学者多数靠孔子的信用,继续不断的滥发钞票,甚至于又以所滥发的钞票做准备库,滥上加滥的发个不已,以至于汗牛充栋等到八股发达到极点,朱注的‘四书’被拥护上天的时候,全国的人乃是以朱子所发的钞票当为准备金而大滥特滥的去发钞票了。至此,中国的知识真正濒于破产了。”(Ⅰ,143)回顾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国人的教训是沉痛的。这个教训是什么?老子、孔子、孟子等的学说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们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经验。如果后人世代咀嚼他们的东西,不求进步,势必造成国衰民穷,走向灭亡!

陶行知告诫人们:“二十世纪以后的世界,属于努力探获真知识的民族。凡是崇拜伪知识的民族,都要渐就衰弱以至于灭亡……伪知识是流沙,千万不可在他上面流连忘返。”(Ⅰ,151)这已为近代历史所证实。

中华民族的振兴,靠的是真知识,两弹一星;“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都是我们民族智慧与真知识的象征、这些知识的获得不能光靠书本,而是靠千百次的试验、夜以继日,连续苦战多少年才能得来。如果东抄西袭,一知半解,盲目照搬别人的东西,那我们的科学永远落人之后,民族的振兴永远没有希望。

试看今天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很多是抄袭而成,最后连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只顾死读,不知道去用书并在生活的体验中去用书,所以不理解书中的道理,或者一知半解,因而头脑里塞满了伪知识。生活教育要人用书,不要呆读书,就是这个道理。也只有与生活联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也只有这样,书才有用。如果我们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而去用书,去解决实际问题,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