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必须反思传统的大学课程体系,建构科学合理的现代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首先必须在战略思想与规划上赋予人文社会科学以同样重要的地位。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要有强烈的开拓、进取意识。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当前所需要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把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和管理学科相结合,这无疑对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第四节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原则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在较高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在专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注重与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根本不关心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相互分离,导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严重失衡。文科的学生不学自然科学的课程,理工科的学生不学文科的课程。学文学的不通历史,学经济的不懂管理,学机械的不学电,学化学的不学物理,等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严重失衡,使得学生的学术视野、境界、综合素质等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必须反思传统的大学课程体系,建构科学合理的现代课程体系。在建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时,通过加强对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外上个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经济史学派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最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是由于在进行技术革命的同时不断地调整产权关系、创新企业制度、调整法律规定,从而有利地推动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欧洲的文艺复兴、日本的明治维新,也都是通过观念变革、制度创新(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过程中同等重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两者发展紧密相依,人文社会科学需要借助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以及科学技术开拓的新的物质境界,自然科学需要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精神、价值导向和精神底蕴。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首先必须在战略思想与规划上赋予人文社会科学以同样重要的地位。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要有强烈的开拓、进取意识。国外不少的一流大学正是凭借这种意识,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建设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如麻省理工学院,在二战以后,重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建设。建设之初就一直用“永占先机,力争上游”的要求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从而建立起了与理学院和工学院地位相当的人文与社会学院。如今,麻省理工学院又在致力于创新,建设前沿、甚至领先下个世纪的学科。麻省理工学院发展当前所需要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把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和管理学科相结合,这无疑对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保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均衡发展。首先,必须摒弃传统的自然科学教育为主、人文社会科学为辅的思想,确立两者均衡发展的观念。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融合起来,首要的是确立以培养健全的人格,最大限度地拓展以学生视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因而,应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开设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基础课,使之成为不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广泛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真、善、美的人格。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向他们传授科学理论,动手能力,使其在科学技术层面过得硬,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应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充满爱意的心灵。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力求构建一个文理沟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二)人文社会科学是引领自然科学前进的有力保障

人文社会科学“造人”,指挥着自然科学“造物”。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就像精神与物质,永远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两极。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宏大的知识体系,就是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与改造人、社会和世界的锐利武器,它包含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根本问题的丰富内容,为人的活动提供科学的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思想和信念。人文社会科学是人创造的,它服从于人,又服务于人。并且,只有人文社会科学可以担当养心、育魂、励志、树人的重任,担当对人类的关怀,对人类根本命运的关注(21)。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创造人而不是创造物质,它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塑造人的灵魂。相比较而言,自然科学则是创造物,它不负责育人和立人。由于“造魂”——育人、立人肯定要高于和重于“造物”,因此,自然科学就得听命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指挥。

人文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本身是中性的,无私无偏,能够替一切人服务。但科学技术又总是由人操纵,被人利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给人类带来灾难,那就取决于发明者、运用者、主宰者的意志和心怀。如果说对科技的“善用”与“恶用”是由操纵者所决定,并不来自科技本身的话,那么科技的负面作用就是由科技发展本身引起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和进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的负面作用。科学技术既可以造福人类,也会陷害人类。因此,对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的理论,都需要以人学为尺度,去检查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类的行动,改变和影响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生命。在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科学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人文社会科学能够起着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科技失控。因为,科学的方向如何选定、科学的成果能否得到正确地运用,科技成果能否避开负面的影响,这一系列的问题单靠科学技术本身是无法回答的,必须靠人文社会科学为科学作出前景预测、蓝图描绘和目标确立,靠人文社会科学去引导自然科学家对科学技术活动的价值方向作出选择,防止走向歧途。

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原则

针对过强的专业教育价值取向,实施通识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在普通教育和较宽的学术视野的基础上。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主观性的愿望,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必然选择,有着极强的针对性。现阶段专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在于,它过于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对口”式的适应性,结果便成为“过窄的专业教育”。这种适应性其实只是计划经济的适应性,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对这种专业教育价值取向要进行调整、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专业口径的拓宽,增设各种应用性专业和实用型课程,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那种日趋普遍、频繁的“变换”、“更动”与“流动性”。同时,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方面,拓宽专业口径,充实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实施全面的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克服其局限性和片面性。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点是实践。在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时,应在实践上下功夫,实践不仅是认知之本、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实践也是获得体会、熏陶感情的扎实途径,实践是使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师人文和艺术素养的不断提高,通识教育的内容还将要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中去。在现阶段台湾的高等院校推行通识教育,基本上已经达到“普及”的程度。所谓“普及”是指各高等院校中通识教育行政单位的普遍设立,以及通识课程的普遍开授。通识教育在台湾高校普及化表现在各高等院校内通识课程的大量开授这项事实之上。多数高等院校都将通识课程加以分类,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四大领域,供不同科系学生交互自由选修。另外,也有若干学校以“核心通识”、“技能通识”、“情意通识”、“生活通识”的范畴,将课程加以分类,供学生选修。

展望未来,台湾的大学通识教育必然从“普及”迈向“深化”。(22)所谓“深化”是指加强通识课程的知识内涵与深度。“深化”一词的具体涵义有二。其一是,课程内容必须回归人本身,所谓的回归人本身,就是针对若干通识课程日趋逸乐取向或实用取向的偏颇发展而提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深化”,首先是指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必须回归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建立之目标。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都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这项教育目标有关。简而言之,“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观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这种意义的“通识教育”必然都是一种启发心智、唤醒心灵的教育。只有发自心灵深处的觉醒,一个人才能自觉地成为自己的主人,并负起最后的责任。这种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之建构作为目标的大学通识教育,必然具有基本性、主体性、多元性、整合性与穿越性,从而拓展学生通达宽广的视野,养成学生好学深思的态度与开阔的胸襟。

其二是,课程内容必须为“终身学习”奠基。展望21世纪新发展,相对于20世纪的“劳力密集经济”或“资本密集经济”,未来必然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在这种新的经济生产与再生产的体系中,具有创新性的知识将居于产业升级的关键地位,劳动者也必须终其一生不断地充实新知。可以预期,21世纪必然是一个“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时代。21世纪的大学通识教育的“深化”方向,就是培养学生在完成建制化的学校教育之后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大学通识教育之所以必须力求“深化”,乃是因为只有“深化”的通识教育,才能克服随着大学教育之日趋专业化而来的知识之“自我异化”的困境。所谓知识的“自我异化”是指,现代大学教育通过教学与研究活动,而逐渐转化成为与教育的原初目的对立之事物。包括大学教育在内一切教育,其原初目的都是在于培养健全人格以增进人的道德福祉,使人们过一个完人的生活。但是,由于大学教育日趋专业化取向,大学中各学术领域日趋“区隔化”,于是,现代大学中的知识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愈来愈容易被少数人所垄断,而背离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原初目的。现代大学中知识的“自我异化”发展,使大学师生与自然世界、他人乃至大学师生自己之间的陌生感与日俱增,而现代大学中的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遂成为一种“异化劳动”。(23)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应用型本科有效的教育途径。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了理论与实际的正确关系,反映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揭示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关系。目前,社会正在快速变革与发展,教育理论的发展与飞跃和社会实际的变化都呈现日新月异的局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显得更为突出。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对学生的教育更要注意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质,从而使学生达到知与行的统一。社会实践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专业人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能力,把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加以内化,使学生成为一个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学习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教育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比如说,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以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为主,专业设置的涵盖范围大,教学目标教学实践都以应用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立足于专业性或地区性的应用研究和开发。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也强调应用,包括面向理论的学习、面向实践的培训及较宽的基础教育三个部分。课程体系尤其重视实践教学,并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尽早地将理论学习有效地应用于工作实践,以便将来能顺利地适应工作(24)。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企业的要求使学生认识当今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让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并以企事业单位的先进模范人物事迹、贴近现实的人与事来感召和说服学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创造热情,在实践劳动中体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应有的专业精神。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时,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社会实践。首先,应该让学生提高对实践教育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把实践教育作为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通过实践来培养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次,要把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课程计划,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规定,规定学时与学分,提供必要的经费,对实习任务、实习经费、时间安排、考核方式、评分办法和总结评估等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第三,要科学地构建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创新体制,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各年级实践教育的重点内容,以增强实践教育的效果。第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将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最后,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把劳动、军事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纳入课程计划,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纳入课程计划,组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利用假期开展“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大学生社区服务等活动,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使他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社会,体会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