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全面提升信息平台的使用效率。我国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电子政务的思想建立的,电子政务实际上是一个政府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必须要求业务流程规范,运转有序。组织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系统,编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修订和制定急需的标准实行方式,构建标准符合性检测机制和实施机制,完善标准咨询与服务体系。

(三)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1.博士后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构建博士后信息平台,能够为博士后制度相关的信息沟通建立高效、有序的交流通道,大幅提升交流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全面提升信息平台的使用效率。当前,博士后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虽然已经基本建立,但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如加快地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保证底层数据规范性的问题;编制、提供更加灵活的查询、统计功能;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目标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建设重新构造管理制度、体系和流程,减少管理成本,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等。因此,不断建设并完善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前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电子政务的思想建立的,电子政务实际上是一个政府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必须要求业务流程规范,运转有序。因此,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因此,目前必须重点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特点的电子政务标准,制定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组织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系统,编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修订和制定急需的标准实行方式,构建标准符合性检测机制和实施机制,完善标准咨询与服务体系。切实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的、高效的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

在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明确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推进体系,及时制定信息系统发展战略,明确阶段性行动计划非常重要。因为战略规划不仅明确了一个较长时期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任务、措施和步骤,而且为阶段性工作更富有系统性和针对性。首先要统筹规划,也就是说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协同建设,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其次要以需求为导向,讲求实效,注重实用,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技术基础。另外,要领导重视,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协调统一,对信息化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为了避免流于形式。应有相应的机构、人员来负责具体落实。承担这项工作的队伍不仅要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各个环节,也要熟悉博士后的行政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统筹协调力度,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之后,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系统的维护工作不仅是技术的,而且需要大量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其工作质量。原则上讲,维护工作从理解系统开始。对系统没有很好的理解,也就谈不上维护。这种理解包括对功能及性能的分析和理解、对原设计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源程序的分析和理解。因此,维护工作应在管理部门的参与和控制下进行,并且承担维护工作的队伍不仅要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各个环节,也要熟悉博士后的行政工作。

2.加强系统内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

博士后管理信息服务系统除了管理的功能外,更为重要的还有信息资源服务的功能。加强系统内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是与每个博士后及其他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系统设计可以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转换,但系统内的信息则需不断更新,否则信息发布系统就失去了信息发布的意义了。

建立以网络为手段的信息服务体系集约化的最大特征就是高效率,高效率又最终体现在服务方面。因此,集约化信息平台的建立,应当以为科研提供更方便、快捷、丰富的信息为最终的目标。在集约化信息服务平台上,通过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将设站单位库、专家库、博士后科研成果库、博士后科学基金库以及一级学科库、二级学科库、技术职称库、学术信息等信息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善、高效、自我发展的、结构合理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博士后信息服务系统,再通过这个系统,向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有效的和高水平的服务。

博士后科研的特点是学科广泛、基础性强,具有相当的深度,因此在科研中,科研工作者对信息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大覆盖面和多学科;系统、专题和有序;较强的时效性。基于此,信息服务应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信息的筛选工作。现今呈指数增长的信息不仅内容日趋复杂,而且载体形式多样,使任何信息存贮系统都无法收全收尽。而且,用户受时间、精力等的限制,不可能也不需要接受如潮水般涌来的教育信息。所以,只有通过对优劣同存、真假混杂的原生信息进行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控制信息的质量。二是信息的综合工作。即把用户所需的有关某一方面或某一课题大量原始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使之有序化。同时,我们应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向信息用户分门别类地提供各种专题书目索引、文献、资料汇编、各种综述性文章等二次或三次文献。三是信息的超前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老化的节奏加快,新学科不断涌现,老学科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信息工作者有预见性,在进行信息服务的同时,应掌握科研人员的最新科研动态,以便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提高科研的总体水平。同时,还要做好跟踪服务,根据反馈意见,努力提高信息质量,改变服务方式和手段。

3.信息服务的监督

信息服务与其他行业一样也需要监督。由于信息服务的开放化、市场化与高技术化,信息服务中信息提供不实、不全、不规范,服务质量低劣、用户权益受损,信息安全问题以及网络污染和网络犯罪处理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信息对用户作用的特殊性和信息服务的知识性、创造性与风险性,决定了信息服务监督的特殊效能和作用。博士后管理信息服务虽然涉及面比较窄,但只要有信息服务存在,信息服务监督就必不可少。

信息服务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不仅涉及信息服务的各种基本业务、业务环节和业务过程,而且涉及各有关方面的主体与客体。这就要求在建立社会监督体系中,考虑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从全局出发处理各种专业或局部问题,做到监督的全面、及时和合理。信息服务监督还必须坚持可行性原则,即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使监督符合实际管理工作的情况,避免流于形式。

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开展要求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规范各有关方面的行为,这就需要按规则组织社会监督活动,限制违规行为的发生,以建立信息服务正常的管理秩序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秩序,防止服务中的混乱和无政府现象的发生。同时,信息服务监督涉及面广,不仅包括对信息服务有关各方及其行为的监督,还包括对服务过程和业务的监督。因此,在博士后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中,不仅要对管理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流程的监督,还应对服务人员的责任心、服务水平和素质等方面以及信息资源的质量方面进行监督。切实建立一个科学、可行、高效的信息服务监督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