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的指导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方法的指导便成为教师学习指导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中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有着制约作用。学习的内部条件对选择学习方法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它是选择学习方法的出发点而不是被利用和组合的对象。不体现个性品质的学习方法是不存在的。学习者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不同对其选择学习方法的制约性是不同的。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是人们学习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采用的程序、方式、手段的组合。它可分解为四个要素:程序、原则、方式和手段。(14)它是学习上的“点金术”,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学习方法的选择正确恰当,学习效果就理想,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取之不竭。学习方法的指导便成为教师学习指导的重要内容。

(一)依据学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学习任务就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活动展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给自己提出的学习要求,也是学习过程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的具体反映。从根本上说,学习任务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归属,体现了多个方面和多个阶段上的学习目的。因此,学习任务制约着学习方法的选择。

1.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学习任务是有阶段性的,每一具体的学习任务都只标明某一特定的学习阶段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一学习阶段可能是一个学龄段,也可能是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或者更短的学习期限。而某一学习任务只在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学习阶段上才对学习者学习方法选择有制约作用,在这一阶段之前或之后都不会也不该成为学习者在选择学习方法时的参考标准,否则就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各门科学的基础知识,形成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中学阶段所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它对于中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有着制约作用。这种作用已从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概念运算性和逻辑确证性中体现出来。但这一学习任务对于小学生和大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就很少起作用。如果把它作为小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依据,就会加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阻碍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如果把它作为大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依据,则又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样延缓了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所以不同层次学习者学习任务的不同,客观上要求他们学习方法上应有质的不同。反过来也一样,只有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及时完成这种学习方法上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实现他们在新的学习阶段上所提出的新的学习任务。这一点学习指导的教师必须谨记。

2.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

从横的方面看,我们可以把学习任务分为掌握知识信息、发展智力、提高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提高道德修养及审美能力等四类。不同类的学习任务对学习方法选择的制约性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掌握知识信息”类的学习任务要求掌握性的学习方法,如记忆、理解、系统化都是有效的;“发展智力”类的学习任务要求发现性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想象、疑问、假设、论证等都是受到鼓励的;“提高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类的学习任务要求训练和操作性的学习方法,如标准示范、反复练习、总结提高在这里都是被允许的;“提高道德修养及审美能力”类的学习任务要求体验的和内省的学习方法,如身体力行、静默内省是有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的。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类的任务,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当然,单一的学习任务不会存在的,学习者必须学会不同类的学习方法的综合利用。

3.针对学习任务的自身属性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学习任务的自身属性包括学习任务的明确性、系统性和现实性。第一,学习任务的明确性是指学习者对自己某一特定学习阶段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内容和价值方面的清晰程度。一般认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任务的明确性越高,就越能积极主动地选择或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完成任务。第二,学习任务的现实性是指学习者学习任务实现的可能性。可能实现的程度越高,学习方法的选择就会越有合理的依据。第三,学习任务的系统性是指不同学习阶段被学习者组织成一个目标体系的程度。在学习实践中,学习任务系统性程度往往是同学习者学习方法的整体优化相联系并成正比的。

(二)依据学习条件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学习条件是指保证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各种必要性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学习条件会对学习者选择学习方法产生重要的影响。

1.针对学习的外部条件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学习的外部条件构成了学习活动得以展开的外部空间,它从时空的、物质的、人际的三个方面影响着学习者对学习方法的选择。第一,从时间上看,如果学习者属于全日制或脱产学习,就可以系统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采取“宽幅度、高强度”的“全面进攻”型的学习方式;如果学习者属于在职或函授学习,他就可以选择“交叉前进”、“重点突破”型的学习方式。第二,从空间上看,学习者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他们所处的学习情境也就不尽相同。集体学习、教师指导对校内学习者来说是可能而必要的;而对校外学习者来说就成为不可能的了。第三,从物质条件上看,充分利用当地图书馆以及其他各种文化设施进行学习对于城市学习者来说是必要而可能的,但对于农村学习者来说就成为必要而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学习者在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时仔细地考虑自己所拥有的学习外部条件并充分利用它们。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推广应用,学习的时空条件和物质条件都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例如,学习者学习时间有增加的趋势,学习空间有拓宽的余地,学习物质条件大大改善,冲击着传统的静思默读、皓首穷经的学习模式,学习方法正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2.针对学习的内部条件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学习的内部条件构成了学习活动的内部空间,即学习活动的内部基础和动力。学习的内部条件对选择学习方法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它是选择学习方法的出发点而不是被利用和组合的对象。学习者只能认识和利用它,而不能改变和重组它。一般来说,学习者在选择学习方法时对内部条件的认识和利用是自觉的。

(三)依据学习者的个性品质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学习活动是个体活动,任何一种类型的学习无不打上个性的烙印。不体现个性品质的学习方法是不存在的。人的个性品质也称作人格,它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组成,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成分。

1.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学习者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不同对其选择学习方法的制约性是不同的。例如,无论是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还是学习能力倾向的差异,都要求学习者在选择学习方法上呈现出类型的差异。大、中、小学生学习方法在质上差别的一个内在原因,就是因为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他们的学习能力也逐渐增强并呈现出不同水平;学习能力倾向的差异,使一个习惯于抽象逻辑思维的人擅长于应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一类的学习方法,而一个习惯于具体形象思维的人则可能擅长于观察、操作、想象、记忆一类的学习方法。

学习者气质对学习方法选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如感受性、耐受性、反应性、情绪兴奋性等)而进行。例如,感觉性低、耐受性高、反应快而灵活、情绪兴奋性高的多血质的学习者就比较习惯于短时的、外显的、合作的、情境的学习方式。但学习者气质特征上的差异并不一定要求学习方法类型上的差异,气质特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例如,同是使用直观性的学习方法,多血质和胆汁质易为直观对象鲜明的外部特征所吸引,迅速作出概括,容易忽略细节与各部分之间本质联系;粘液质和抑郁质喜欢长时间地观察,善于比较全面地把握直观对象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但却容易忽视一些鲜明的外部特征。

性格特征主要通过不同学习者性格的内外向程度来影响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外向性格的学生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应养成深思的学习习惯;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以分散学习法为主;尽量避免一心二用;养成认真看书的习惯;学习要均衡。内向性格的学生在学习中应注意这样几点:注意心理健康,不要因小事烦心;学习从容易处开始,积小胜成大胜;制订适当的、张弛有度的学习计划,并坚持到底。

2.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心理倾向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个性心理倾向构成个性品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它对学习者选择学习方法的影响表现在学习方法体系的结构上。不同个性心理倾向的学习者完全可能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但许多相同的学习方法如何服务于一个中心学习目标而结合成一个有机高效的学习方法体系却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学习者的个性心理倾向具有给学习活动各方面定向的功能,也就是说它统摄、协调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使它们呈现出整体性并体现个性特征。一般说来,只有那些学习动机正确而高尚、学习兴趣浓厚,有崇高的学习理想、坚定的生活信念及世界观的学习者才有可能很好地完成这一统摄、协调过程,使整个学习活动实现高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学习者个性品质对学习方法选择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就积极的一面而言,它有助于学习活动的个性化、熟练化;就消极的一面而言,它又可能产生学习的片面性与封闭性。所以,学习者在选择学习方法时既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品质,又不能拘泥于个性品质的现有框框,要敢于突破个性品质的局限性。这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而且也是个性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依据教材内容指导学习方法选择

方法是完成任务的手段,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往往不尽相同。因此,选择学习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例如,语文课学习中的阅读,一般可采用“四步阅读法”,即“初读感知”,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作者写什么;“细读探究”,理清作者思路,弄清怎样写;“精读总结”,综合归纳,掌握作者写作目的,弄清为什么写;最后是“品读迁移”,抓住重点或精彩篇章进行品味,吸收运用。通过这四个步骤的阅读,对一篇文章也就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也就初步掌握了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弄清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技巧,也为个人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学习方法虽然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但是,是不是对每篇课文都适应呢?那就要根据教材内容而定。即使是同一类型课文也不一定选择同一种学法。有时可从篇末入手,逆向思维,如《金色的鱼钩》;有的文章可以采取“中间切入,上挂下连”,如《少年闰土》;还有的课文可采用“捕捉文眼,以点带面”,如《飞夺泸定桥》《将相和》等。特别是选读类课文,它的任务是复习巩固必读类(或精读)课文的内容,就不能选择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学生从精读方面获得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作,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学习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从叶老精辟的论述中可以体会到,在指导学生选择学法时,要教给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时,要重视略读,掌握一套略读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