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学研合作的高涨热情合作绩效的低下

产学研合作的高涨热情合作绩效的低下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上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虚华的表面不能完全掩盖产学研合作实际绩效的苍白和低下。从此我国产学研结合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引导,全国共建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8200多个。

1.1.4 尴尬三:产学研合作的高涨热情VS合作绩效的低下

针对上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虚华的表面不能完全掩盖产学研合作实际绩效的苍白和低下。

1.1.4.1 我国产学研合作现状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产学研联合工作,我国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于1992年4月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旨在建立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之间密切而稳定的交流合作制度,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经济结合道路。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通过相互兼职、培训等形式,加强不同单位科技人员的交流。企业研究开发经费要有一定比例用于产学研合作。要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从此我国产学研结合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国家经贸委开通了中国技术创新信息网(www.ctiin,com.cn)和中国产学研联合网(www.iurpp.net.cn),为广大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实时、开放、有利的支撑和服务。目前,24个省、市已经建立了技术创新信息网或产学研联合网,并与总站联网,网上已拥有科技成果32000多项,企业技术难题8800多项,技术人才供求信息5200多条,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100多个,各类名牌产品4200多个。2006年12月28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在科技部召开会议,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决定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开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

二十多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通过产学研联合,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初步统计,自1992年以来,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共实施了520多项国家级重点产学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020多亿元,利税210多亿元,创汇、节汇36亿美元。产学研联合并开发了国家级新产品11600多项,新产品利润率达到859亿元,节、创汇累计达460亿美元。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引导,全国共建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8200多个。2001年参加产学研合作的单位有38.6万个(次),参加人数420多万人(次),合作开发项目22万多项。1992年至2005年,全国每年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近10万家,大学8000余所,合作开发或转让的成果17万多项(张米尔、武春友,2001)。这些产学研合作机构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行业技术进步方面成绩显著。

1.1.4.2 产学研合作绩效较差

虽然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产学研”问题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难题,各国都存在着不同的困惑。立足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美好前景虽然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绩效仍不尽如人意。

全球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与产学研绩效相关的指标有两个:分别是知识转移的效率和大学适合经济发展的程度,结果显示(见1.4),在参评的100多个国家中,中国的产学研合作绩效长期徘徊在中下游,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在Guan J.C,Richard M.Y,Mok.C.K(2005)通过对北京950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得出虽然产业创新的新颖程度和产学研合作程度成正比,但如果用经济指标(如销售额增量、利润率等)衡量产学研合作效果,产学研合作就显得相对无效,同时还指出在中国产学研合作对产业创新的激励作用还处于低效阶段。作为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最重要形式--大学科技园,其作用也值得考虑。姚威、陈劲(2008)运用我国39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与其所依托高校从2000-2004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地评估了大学对大学科技园知识溢出作用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总体上大学对于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知识溢出作用较为显著;但所依托大学对大学科技园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即在中国西部地区,大学对大学科技园知识溢出的影响极为显著,而在东部则没有那么显著。

表1.4 2003-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与产学研有关指标的中国排名

img9

资料来源:WEF,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4-2007

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都崇尚封闭式的技术创新模式,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企业的新产品研制活动与大学/研究机构的科研项目相分离,企业在产学研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目前的国家创新体系还是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中心,大量科研资金投入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这些单位一般只进行纯科学研究,关注的是论文和专利,离产业化还有很大的距离,并没有真正起到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由于科技创新同市场没有很好地联系在一起,我国新技术成果转化率相当低,研究显示我国每年3万多项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到30%,最后形成产业的不到10%(王娟茹,2004)。陈劲、常立农(2002)总结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三种主要模式:自行投产模式、技术转让模式和产学研联合模式。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学研联合模式在我国发展很快,因为这种模式对于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之间的联系,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皆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逐渐成为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该模式存在以下突出问题:规模小,水平低;缺乏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界限不清;政府定位不明等。

表1.5显示,2001-2006年,高校科学研究与研发经费投入呈现持续增长状态,年增长率达到22%。但是在此期间高校与企业进行的产学研合作却不尽如人意,高校签订的技术合同数,与企业签订的技术合同数,签订合同成交金额,与企业成交金额等多项指标自2004年来都直线锐减。与专利相关的指标中,除专利出售数在2005年有小规模反弹外,专利出售的金额数自2003年起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震荡下滑趋势。

表1.5 2001-2006年大学理、工、农、医领域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

img10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2007)

不光如此,我们用每年的每项产出除以研发经费投入,如图1.5所示,会发现所有的指数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专利出售总金额,与企业签订合同数,与企业成交合同金额数等几个指标下降趋势十分明显。这说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投入与高校与企业合作产出未能出现同步增长,其合作产出变化速度低于高校研发经费的增长速度

img11

图1.5 2001-2006年大学理、工、农、医领域技术转让与专利与研发投入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2007)

而进入21世纪的这几年是我国技术市场蓬勃发展的时期,企业逐渐成长为技术交易的最大输出方和吸纳方,2006年企业技术输出金额首次超过技术购买金额,其中企业共签订技术合同130125项,输出技术交易额1528.0亿元,较上年增长66.3%,占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的84.0%。企业购买技术成交金额为1524.8亿元,较上年增长30.2%,占总成交金额的83.9%。科研机构输出技术项目44079项,输出技术交易额141.0亿元;高等院校输出技术项目18401项,输出技术交易额65.0亿元,合计分别仅占总金额数的11.3%和项目数的32.4%。(1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传统的产学研合作的实际绩效实际上较为低下,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此比较一下国外产学研合作情况,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截至2000年,MIT教师和毕业生独立创办的,或通过该校转让专利许可建立的企业总数达4000多个,其中80%的企业是以知识创造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有软件业、电子业和生物技术等。这些企业雇用职工总数达110万,销售额为2320亿美元,年收入达1160亿美元,如按各国GDP排名可列世界第24位(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