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确定参展目标

确定参展目标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决定参展前,应收集有关观众、参展者和展品等信息,以判断是不是有助于实现参展目标。参展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许多,上述的理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目的是提醒准备参展者不可盲目参展,要有充分的理由和目的,有的放矢,方可参展。德国经济贸易展览委员会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将参展目标归纳为基本目标、产品目标、价格目标、宣传目标和销售目标等五类。

第一节 确定参展目标

一、为什么要参展

在决定参加某一展览会之前,充分考虑一下为什么要参展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无目的的参展,只能是浪费金钱和时间,参考下列这些问题对所作决定会有所帮助。

(1)这个展会市场对你的产品是重要的或潜在重要的市场吗?

(2)公司产品符合展会市场的要求吗?在决定参展前,调查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了解市场对这类产品的规格、质量、功能的要求,展品不符合市场标准和口味,不仅难于销出去,而且会使今后的推销更困难。

(3)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市场需要吗?如果不能,就没有理由参展。

(4)营销困难何在?如果参展对这些困难的解决作用很大,可以考虑参展。

(5)参展是实现营销目标的最好途径吗?

(6)这个展会是最适宜参加的展览吗?在决定参展前,应收集有关观众、参展者和展品等信息,以判断是不是有助于实现参展目标。

(7)有效展出所需的经费是多少?财力够吗?一般情况下,成功的参展需要很高的费用,在决定前应仔细加以考虑。

(8)参展的收益得这些花费吗?可能是有希望的,产品也适销,展会也对路,然而预期的收益可能不抵参展的费用,尤其是与其他推销方式的费用相比。

(9)公司的人力够吗?展览与其他营销方式比,需要的人员可能最多。它包括负责人、筹备人员等。筹备人员包括广告、公关、宣传设计、运输等部门的人员;展览人员包括生产、技术、信息、外销等部门的人员。人力够不够,要根据展出需要作出相应的决定。

(10)决定参展后公司准备投资多少?参加一次展会,常常是市场开发过程的一个开端,展会后要继续保持联系,可能还要投资于促销、营销以及交流、再次参展等。如没有后续的再投入,前期的参展可能是浪费。

参展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许多,上述的理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目的是提醒准备参展者不可盲目参展,要有充分的理由和目的,有的放矢,方可参展。

美国贸易展览局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制造业、通讯业和批发业中的2/3企业经常参加展览会,如表8-1所示。

表8-1 美国不同行业参加展览的情况

img29

二、确定参展目标

(一)确定原则

一个企业参展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理由,因此,参展就会有不同要求下的目标,它们可以是近期的、远期的、直接的、间接的、单一的、综合的,但无论如何,参展的目标应该是企业总营销目标的一部分,一切都应围绕着总的营销目标的实现而展开,不能为参展而参展,取消与总营销目标无关的参展目标,这是参展目标总的原则。

(二)典型的参展目标

众所周知,展会作为一种媒介,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渠道,也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要素。同时,展会具有许多功能和作用,充分、利用、发挥这些功能和作用,是我们确定参展目标的依据。

德国经济贸易展览委员会(AUMA)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将参展目标归纳为基本目标、产品目标、价格目标、宣传目标和销售目标等五类。典型的参展目标通常还有:

(1)寻找代理商或进出口商;(2)在一个新市场为产品打开销路;(3)开辟国内外新的市场;(4)加深与现有国内外客户的联系;(5)与新的有潜力的客户或供应商建立联系;(6)扩大某一特定产品的销售量、影响等;(7)使消费者熟悉某一产品;(8)树立某一产品、企业或国家的形象;(9)密切市场联系,收集市场信息;(10)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11)观察竞争者情况(价格、质量、新品种等);(12)为某一产品做市场实验。

如果把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归纳,展出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交流目标、销售目标、产品目标、管理目标等。

基本目标包括:了解新市场,向新市场介绍本公司产品;寻找出口机会;了解发展趋势;了解竞争情况,检验自身竞争能力。

交流目标包括:接触新客户,了解客户情况及需求;建立个人关系,增强公司形象;收集市场信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关系;

销售目标包括:扩大销售网;寻求新的代理商。

产品目标包括:介绍和推出新产品;了解新产品的销售情况;扩大产品系列。

管理目标包括: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类资源;总结参展的组织管理和展览效果评估的经验。

确定明确的参展目标是选择展会和有效地计划参展的关键步骤,它不仅对决定参展,而且对参展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也都非常重要,也可为日后进行展览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表8-2,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参展目标。

表8-2 企业参展目标

img30

三、展览选择

(一)信息收集

正确地选择展会是成功参展的第一步,但是如何选择,需要参展者在展前做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需要收集大量有关展会的信息资料。因此,展会的信息收集是前期筹展的重要准备工作。目前获取展会有关信息的主要方法是:

(1)向行业协会了解咨询。主管协会对本行业的展会情况都很熟悉,可为参展者提供大量有帮助的信息,在国外还有专门为筹办展会的人提供信息服务的专门机构,如德国的AUMA、FKM等,它们都可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2)行业出版物。一般行业报刊都载有国内外本行业重要的展会信息,这是获取专业展会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另外,可以向展览组织机构索取综合展览资料和专门展览资料。

(3)向展会组织者索取有关展会的资料。组织者提供的资料,一般都很系统全面,包含展会详细内容,是选择展会的重要参考资料。

(4)同专业机构或有参展经验的专业人士接触。市场经济越发达,专业机构就越多。如目前,我国的出国组展单位很多,专司出展工作的机构应较专业。还有一些部门、商协会、咨询公司等人士,多年奔波于国外商务活动,对国内外的展会有独到的见解,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的获得者。他们的信息及建议可供选择。

(5)网络搜索。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搜索展览会资料已是最便捷的方式之一。网络存放的资料有集中式或个别式两种,如Global Sources的Trade Show Center提供各产业的展览资料库,又如Food Infos let只提供食品产业的资料。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信息质量、信息来源、统计方法等,及时去掉无价值的、无质量的信息资料,以减少分析、使用的误差。

(二)展览会的分析选择

评价一个展会的好坏,其影响因素虽然很多,但其是否适合参展者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展会的历史。主要考察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其举办历史的沿革情况。如果是定期举办的,举办了多少届就值得考虑。展会举办不代表其品质,但举办的历史越长就代表了其专业化操作技巧和主办者的运作水平。试想,如果参展商或观众在前次参展或参观后非常不满意,那么人们下次还会应邀再来吗?而如果是首次举办的展览,我们又能有多少资料可供判断呢?据美国展览调研中心(CEIR) 1994年的统计,在1990年的32个新展会中,举办一次就夭折的有16个,占50%;举办两次夭折的4个,占13%;至1994年初,再举办的仅9个,占28%。70%的淘汰率表明了选择新展会的风险所在。所以,展览会的历史久、届数多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参展商和参观者的满意度,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展会的质量。

(2)展览会的规模。展会的规模反映了参展商的多少、展览面积的大小、参观观众的多少。这三项指标综合反映了展会的影响力如何。展会举办的规模越大,其知名度就越高,吸引的参展商和参观者就越多,成交的可能性或学习的可能性就越大。

(3)展览会的性质。展会的性质说明它是哪一类的展会,是属于综合性的、专业性的,还是消费性的,具体如表8-3所示。人们应该从产业主题、展出内容上选择。展出内容主要考虑展品的类型、品种、数量,应尽可能参加同公司产品类似的展览会。身处竞争的展览平台上,不仅吸引目标观众,同时还能了解竞争对手和市场。

表8-3 展览会性质及特征

img31

(4)主办者的诚信及实力。举办贸易展览会本是一种企业市场行为,但是现在国内在展览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众多招展函中的主协办单位并不参与展会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因此,准备参展企业要通过函电、拜访、专业咨询等各种方法了解承办者的注册年限、资金,办展资质、公司实力、历史沿革、专业化水准、诚信档案等情况后再作出是否参展的决定,以免上当受骗。

(5)参观的观众。主要考察观众数量多少、行业分布、地域分布、观众层次等,从中了解到观众数量、质量、影响面如何,是否有利于产品推向市场,观众对展会的重视程度,将来市场的发展趋势等内容,关键还要看是否有高质量的目标观众。不同的参展目的就可能具有不同的观众群。成交销售应是参展的主要目的之一。美国展览检测公司(ESI)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检测、调研工作。1995年美国各行业68个展览的采购影响力值平均为87%(NBI Net Buying Influence),观众兴趣因数平均为44%(AIF Audience Interest Factor),新客户率平均值约为86%(Potential For New Contacts)。

关于参观者质量要分析:①参观者中决策者的比例;②目标观众在参观者中的比例;③展会限制参观者的专业或行业;④上一次接触的参观者中新客户所占的比例;⑤展会参观者分类

关于参观者的数量要分析:①上一次展出所接待的参观者数量;②展会组织者的广告宣传范围;③展会所接待的参观者数量。

(6)展览会摊位地点。第一,了解展品、展区、展厅的安排情况,如展厅大小及是否方便;第二,考虑摊位位置、展台层次、摊位面积是指定还是可供选择、位置如何等;第三,考虑通道的人流量

(7)展览会服务。要重点了解:①参展手续便利程度;②安全保卫;③展品、道具设备运进、运出手续;④运输、装卸、物流等方面的便利程度;⑤展会主办者在宣传方面的情况。

(8)展览会效果。该项一般较难评价,但参展商目录、有关展会的新闻报道、展会的评估报告可能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9)展览费用。费用高低直接影响参展的收益,这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仔细审核。

(10)其他因素。如展会开幕与闭幕日期以及与本展会竞争的其他展会的情况等等。总之,一切与展会有关的因素都应加以考察。

四、展览会选择的标准

通过对上述各种有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参展者对展览有了全面了解,参展者根据自身情况,就可对展会进行筛选了。然而,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是参展者必须注意的,参加展会仅仅是营销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选择展会完成营销目标。因此,选择展会一定要符合下列标准。

(1)参展目标应与展会的主题相附和。展览会,特别是综合性展会,每次展览都有不同的重点和不同的主题,因此,选择的展会应适合确定的参展目标,否则不应考虑。

(2)展会规模应与参展的目标相一致。参加一个规模较小的或区域性展会和参加一个规模大、知名的国际性展会的参展效果不一定成正比。要根据参展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宜规模的展会,否则,投入与收益将不成比例。

(3)目标观众应有较高比例。展会的观众可分为一般观众、忠实观众、潜在观众。参展者希望接触的目标观众占整个展会观众的比例越高越好。这也是选择展会应关注的问题,没有有效的观众,就没有有效的效果,所以,不要参加可能产生雷声大雨点小效果的展览会。

(4)可承担的参展费用。展览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当然要有支出,但问题是应在参展者允许的范围内,这不仅有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更有企业负担能力的问题,对于费用过高的展会应慎重行事。

(5)时间要巧安排。这里的时间主要指参展者筹展的准备时间。展会准备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方方面面都要精心细致地准备,仓促上阵、准备不充分的参展,一般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这已被无数次实践所证明,即使是对参展目标非常适合的展会,也是如此。

(6)外部宏观环境。影响参展者的外部直接因素主要是市场、供应商、代理商。通过这些因素,公司可以决定自己的市场和方向。但是外部的间接因素即客观环境是参展者所无法控制的。尽管决定参展,也选择了展会,但是宏观环境会对展出本身影响很大,考虑不周全,肯定会影响参展的效果。这些因素是人口、技术、竞争、经济条件、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如图8-1所示。

img32

图8-1 参展的外部宏观因素

在决定参展前或作出参展决定后,在选择具体国家、市场的展览会时,应充分调研、分析外部环境中的可控因素及不可控因素,无疑会大大增强参展的科学性,从而避免参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通过上面不可控的宏观环境、不可控因素的市场营销及展会调研综合分析,参展者即可筛选出符合自己参展目标的展会。有条件的参展者,还可对筛选出的展会实地参观考察,进一步确认是否理想,从而避免因选择不当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不过,随着人们对展会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参展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人们对展览会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展示是展览会本质意义所在,取得良好展示效果是参展要达到的第一目标,良好的贸易效果是良好展示效果的附属产物。近年来,不少国际上高知名度的公司,不是以在展会上获得订单或贸易合同为目的,而是以通过展出达到树立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的目的,这一现象是对展览会本质意义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所以,对参展商来讲,应站在战略的高度,结合长期和短期利益、贸易效果与展示效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