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幽门螺旋杆菌引发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引发胃癌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1994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正式将Hp纳入第一类致癌危险因素,感染HP的人群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者的四倍。但是HP诱发胃癌仅仅是后天获得或者先天遗传因素在起作用,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则尚无定证;HP有家庭内聚现象,是密切接触致传染或是遗传使然?这一系列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探索加以解决的。弄清楚这些问题,对防治无疑十分重要:显然单纯的传染比之遗传因素的防治无疑要简单得多。

四、问题与展望

早在1994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正式将Hp纳入第一类致癌危险因素,感染HP的人群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者的四倍。但是HP诱发胃癌仅仅是后天获得或者先天遗传因素在起作用,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则尚无定证;HP有家庭内聚现象,是密切接触致传染或是遗传使然?这一系列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探索加以解决的。弄清楚这些问题,对防治无疑十分重要:显然单纯的传染比之遗传因素的防治无疑要简单得多。

本文经青海医学院刘义正副教授审稿,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Ponzetto A,La-Rovere MT,Sanseverino p,et al.Association of Helicobater-pylori infectio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study confirms previous findings.BMJ,1996,312(7025)

[2]张水龙等.幽门旋杆菌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疗效分析.临床口腔医学杂态,1999,15(1)

[3]孙琦巍,李书云,刘学彦.慢性荨麻疹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初步分析.中华皮肤科杂态,2000,33(4)

[4]Mendall MA,Goggin PM,Molineaux N,et al.Assoceation of Helicobacter-pylori infec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BMJ,1994,71(4)

[5]PatelP,Menduall MA,Carrington D, et al.Association of Helicobater-pylori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BMJ, 1955, 311(9)

[6]Martin de Argila C, Boixeda D,Canton R,et al.High sero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e infec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Lancet, 1995, 346(8970)

[7]刘炯,许国铭.幽门螺杆菌Cag致病岛的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6)

[8]张万岱.幽门螺杆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消化杂志,1998,18(1)

[9]胡伏莲.重视幽门螺杆菌毒索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8,18(2)

[10]罗伟良.工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关系的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5)

[11]王蔚虹.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消化性溃疡防治策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好医生网

[12]任书林,孙琦,赵宏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病关系.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2月第17卷 No.6 Dec.2002

[13]赵子厚,陈飞松.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与动物模型的研究[J].新消化病杂志.1997,5(11)

[14]中国医学论坛报

[15]路又可.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年4月第29卷(4)

[16]李柏英,杨晓春.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关系及根除办法.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第15卷(1)1998

[17]刘改芳,姚希贤.Hp感染胃部疾病与细胞免疫[J].世界华人消化杂,2000, 8(4)

[18]谢会忠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1 Dec 24(4)

[19]马文莲,郭妮,张秀云.胃癌致病因素探讨.滨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25卷(6)

[20]钱家鸣.幽门螺杆菌致消化性溃疡诊治研究进展.消化性溃疡防治策略.北京协和医院,好医生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