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我们身边的实物开始

从我们身边的实物开始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卡尔一学会走路,我就每天带他去散步,并让他注意天空的颜色、树林的颜色、花朵的颜色、原野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和人们服装的颜色等等,这都是为了发展他的色彩感觉。鉴于婴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通过鲜活的物品教会儿子各种形容词。甚至对偶尔飞来的苍蝇,卡尔都会显示无比的兴趣。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婴儿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更加活泼与健康。注意这个事实,也是做父母的不可忽视的责任与义务。

观察力是一切灵感的源泉

孩子的视觉发达起来以后,就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有两个方法,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我在儿子房间的四周挂上了各种名画的摹本,还陈列了大量著名雕刻的仿制品。从儿子小时候起,我就抱着儿子识别屋中的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念给他听。儿子起初只注意画的颜色,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

让他从小就信手涂鸦

在儿子智力的开启中,画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能在善于绘画的父母的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由于我懂得一点绘画,就准备了许多美丽的花草和鸟兽的画给儿子看,还让他看有美丽图画的图书,并读给他听。他总是能安静地听。这表明儿子尽管什么都还不懂,但已对我的声音和画的颜色开始感兴趣。此外,我还经常把同儿子谈话的内容绘成图画,用这种方法增长儿子的知识。

为了发展儿子对色彩的感觉,我买来了五颜六色的美丽的小球和木片,以及穿着鲜艳的布娃娃,经常用这些玩具跟他做游戏。这很重要,因为男孩与女孩相比,感觉灵敏而色彩的感觉却很迟钝,所以,男孩子不从小时候就开始发展色彩感觉,那以后对色彩的感觉将会非常迟钝。

蜡笔也是孩子的好玩具。我经常利用它同儿子进行颜色竞赛游戏。我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点开始;先由我用红色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而后,儿子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我在我画的红色线之后,用青色的蜡笔接上一条长短一样的线,儿子也得用青色的蜡笔在他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青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儿子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儿子就输了。

每天都要散步

卡尔一学会走路,我就每天带他去散步,并让他注意天空的颜色、树林的颜色、花朵的颜色、原野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和人们服装的颜色等等,这都是为了发展他的色彩感觉。

还有就是让孩子专心注意某些事物,以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我通过和儿子玩一种叫“留神看”的游戏来达到这一点。每当路过商店的门前时,我就问儿子这个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的物品,并让他在记忆中搜列这些物品。儿子能说出的物品当然越多越好。如果儿子记住的物品还没有我能记住的多,就要挨批评。

这一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也十分有效。由于坚持这样的训练,儿子还只有两岁时,一次我带他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他就对店员说:“你这里怎么没有《维纽斯·得·未罗》和《维纽斯·得·麦得衣齐》?”如此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两幅名画,使店员大为吃惊。

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无趣味

鉴于婴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通过鲜活的物品教会儿子各种形容词。在儿子出生后第6周,我曾给他买了些红色气球,把气球用短绳扎到他的手腕子上,气球便随着手的上下摆动而上下摇动。以后,又每周给他换一个其他颜色的气球。通过这一游戏,我便能轻而易举地教给他红的、绿的、圆的、轻的等形容词,而且儿子对这一学习方式非常乐意。

在尝到这种学习的甜头之后,我还让儿子手拿贴有砂纸的木片和其他种种物品,教给他粗糙、光滑等形容词。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有一些负面效果,如婴儿往往爱把手上拿的物品往口里放。不过,父母只要多加留心,孩子就不致养成这种习惯。

大自然是小孩子学习的宝库

对于出生后对世界表示好奇的婴儿,并不能只满足于家里各种好玩的玩具。从儿子的表情我可以看出,他似乎觉得仅有这些玩具还刺激不够。甚至对偶尔飞来的苍蝇,卡尔都会显示无比的兴趣。哪怕是看见一只爬到眼前的蚂蚁,他也会用眼睛追踪蚂蚁的动态。当然,光给儿子看蚂蚁、苍蝇是不够的,我常常尽量多地带他到可以看到猫、狗、牛甚至鸟、车的自然中去。

我发现,走出户外的婴儿,都会惊奇地注视路上的狗或猫儿,对川流不息的来往车辆,也会始终看个不停;看到菜摊上摆放的各色各样蔬菜,更是瞪大着眼睛欣赏。通过这样接受在家中所得不到的新鲜刺激,婴儿的智能也自然会发达起来。

正如一句名言所表达的:“大自然是小孩子学习的宝库。”外界与大自然之中,有无穷的力量可以吸引孩子的兴趣,如果不把孩子带到那种学习场所去,这不是父亲的怠慢与失职,又是什么呢?

因此,做父母的一方面必须对婴儿的健康与安全予以最大关注,这也是做父母的责任,但我们也切不可因此而限制了孩子的学习场所。

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婴儿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更加活泼与健康。注意这个事实,也是做父母的不可忽视的责任与义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