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到“三贴近”

做到“三贴近”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防止出现上述问题,就要做到集中选点,“入口要小,开掘要深”。这是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应试学科申论的特有要求,是申论考试目标指向的要求。比如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申论试卷,给定材料是涉及“PPA药禁风波”,申发论述立意的角度,显然应该是针对康泰克等感冒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提高用药安全出发,来思考问题。

怎样才能审准论题、审好论题呢?这就必须做到“三贴近”。

第一,要贴近给定材料。这是申论写作的基本要求。决不能只抓一点,任意挥发,离题千里。

一是根据材料和论题的关系,顺着材料展开,由材料引发论题。二是用回答提示语的方式来审题。譬如,题目问你对某某问题有什么感想、看法,你就可以顺着这个问题来展开立意思路。在打开思路的基础上,还要增强“选点”的能力,也就是从大范围里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不要贪多,否则容易文意分散。文意欠集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试题材料的几个重点逐个都写一遍,造成多头指向。二是由于欠缺现实意识,写作缺乏针对性,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三是不善于选择角度,而是按照“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稍加发挥”的思路就组成一篇文章,了无新意。要防止出现上述问题,就要做到集中选点,“入口要小,开掘要深”。确立论题时,从社会现实去想,从一个具体方面去想,从自己熟悉的方面去想。

第二,要贴近国家公务员工作实际和能力要求。这是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应试学科申论的特有要求,是申论考试目标指向的要求。考生审题时,不能只站在学生、毕业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换位思考,尝试用公务员的眼光,从处理行政机关工作实际问题的角度,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申论试卷,给定材料是涉及“PPA药禁风波”,申发论述立意的角度,显然应该是针对康泰克等感冒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提高用药安全出发,来思考问题。而有位考生写的是《为“康泰克”鸣不平》,尽管文中不乏言之成理之处,如果这是在升学考试应对话题作文,作者的求异思维也不乏闪光之处,但是,在公务员录用的申论考试中,这个论述角度,显然就不大恰当了。因为文章立论的角度、提出的问题,无助于缓解、克服“PPA风波”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无助于政府化解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矛盾,反而只会引发争论,甚至加剧矛盾。不难看出,这是不符合公务员工作利益的。

第三,要贴近社会生活。申论给定材料,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公务员应该关注的热点问题。申论考试的目的之一,也是要考查考生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在审题时,应该注意到申论考试的这种特殊要求,努力使自己的论题切合社会生活。不能只从“学生人”的角度,而要从“社会人”的角度确立论题。这样,论述的针对性、现实性就会大大增强。这就要求考生在审读材料、确立论题时,要学会关注、认识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背景”,分析材料提出问题的社会意义,要学会扩大思维视野,换位思考,不仅从考生角度,也从命题者角度想一想,从当前社会生活实际出发,为什么要使用类似材料,提出类似问题。这样,会促使考生打开思路,从宏观视角考虑问题,从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中选择论题和论述角度。

总之,临场审题的关键,是要敏锐思考与开阔的思路相结合。拿到题目给定的材料,无论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都千万不要慌乱或得意。而是应该慢慢搜索自己的库存,打开思路,寻找最好的切入点下笔。既要有敏锐的感觉,也要有开阔的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