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军歌在这里嘹亮

军歌在这里嘹亮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两首从海防军营飞出的歌,一直在祖国大地传唱,它们是《战士第二故乡》和《军港之夜》。这两首歌都诞生于舟山。这里是东海大门的最前哨,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据点。至此,这首歌曲从初稿到最后定稿,历时18年才最终完成。当晚,他住在招待所里 位于海边悬崖上的一间小屋。离开蚂蚁岛后,马金星又去舟山的长涂岛军港等处体验生活。

有两首从海防军营飞出的歌,一直在祖国大地传唱,它们是《战士第二故乡》和《军港之夜》。这两首歌都诞生于舟山。

《战士第二故乡》诞生于舟山的东福山岛。

东福山岛位于舟山群岛最东端,离公海不远,是东海中的一座孤岛,面积仅1.2平方千米,常年云遮雾罩。部队上岛时,岛上渺无人烟,荒凉至极。据传秦代方士徐福出海寻丹曾到过此岛,“东福山”因此得名。这里是东海大门的最前哨,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据点。

军人第二故乡

由于岛上荒芜,驻军的粮食蔬菜供应全部靠大陆派船运送,若遇台风季节,粮食蔬菜正常运送不上,有时候官兵们一日粮食只有半斤米,没有菜蔬只好配盐汤。因此,战士们编了顺口溜:“住帐篷,喝盐汤,半斤粮,肚角装,不怕苦,守边防……”为解决生活困难,官兵们自己动手,搬走石头,修建营房,用一小块一小块地来种菜。

1958年11月,一个叫张焕成的战士应征入伍来到东福山岛。入伍半年多来,张焕成被部队官兵扎根海岛、艰苦坚守祖国东大门的精神所震撼,开始用诗歌的形式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内心感受。只上过三个月学堂的他,有好多字不会写,他便向战友们讨教。写了改,改了写,自1959年决定写首“小诗”起,张焕成整整写了3年,直到1962年才算定稿。

云雾满山飘

海水绕海礁

人都说那岛儿小

远离大陆在前哨

风大浪又高

自从那天上了岛

我们就把你爱心上

陡峭的悬崖

汹涌的海浪

高高的山峰

宽阔的海洋

啊,祖国亲爱的祖国

你可知道战士的心愿

这儿正是我最愿意守卫的地方

沈亚威

这就是张焕成历时3年写成的歌词。

1963年春,时任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副军职创作员的沈亚威和词作家向彤一起到东福山体验生活。就在他们要回去时,从黑板报上看到了这首短诗。深深被这生动质朴的诗句,和诗句中所表达的战士们坚守海岛的坚强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当即决定两人合作,把它谱成一首歌。

向彤在张焕成原诗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并把原诗《以岛为家》的题目改为《战士第二故乡》。沈亚威在东福山岛归来的登陆艇上就为它谱出了曲子。

1963年“八一”前夕,在北京举办的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中,《战士第二故乡》由歌唱家顾松民演唱,获得了好评,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八场大型歌舞《东海前哨之歌》荣获优秀节目奖,《战士第二故乡》也被列入其中作为插曲之一。

1981年,在“沈亚威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战士第二故乡》这首歌改由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演唱。为适应他的音色需要,沈亚威在原曲的后面又增加了“这儿正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乡”这样的结束句。至此,这首歌曲从初稿到最后定稿,历时18年才最终完成。随着这首歌盒带的发行,《战士第二故乡》便在部队、城乡广泛流传,成为我军广大官兵以岗为家、保卫边疆、热爱祖国之崇高情感的一种寄托。特别是舟山的守备部队,更是把这首歌作为战士的必唱歌曲,成为守备部队的“岛歌”。

另外一首著名军歌、被称为海军摇篮曲的《军港之夜》的诞生,也与舟山有密切的关系。

1976年,时任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的马金星在蚂蚁岛体验生活。当晚,他住在招待所里 位于海边悬崖上的一间小屋。那夜正是中秋,海上的月亮特别明亮,海涛阵阵,那是大海涨潮的声音,这一夜他深切地体会到了大海摇篮的韵味。离开蚂蚁岛后,马金星又去舟山的长涂岛军港等处体验生活。

1980年,海军政治部准备让苏小明参加部队系统的中青年歌手比赛,但是缺乏新歌,就请马金星创作。海军、军港、夜晚、明月、波涛……几年前在舟山体验生活的感触顿时涌上心头,一首《军港之夜》就这样诞生了。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多么辛劳

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

舟山是海防要塞,《战士第二故乡》是边防战士捍卫海疆的心声。

舟山是军港重地,《军港之夜》是海洋战士的战斗前的小夜曲。

【注释】

[1]彭训厚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秘闻》,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年,第60-61页。

[2]毛德传:《舟山渔民救援英国盟军的生死情谊——发生在第二次大战期间的一件往事》,《文化交流》1995年第1期。

[3]毛德传:《舟山渔民救援英国盟军的生死情谊——发生在第二次大战期间的一件往事》,《文化交流》1995年第1期。

[4]孙和军:《里斯本丸:舟山的“二战”话语权》,见《舟山日报》2010年3月22日人文版。

[5]孙和军:《里斯本丸:舟山的“二战”话语权》,见《舟山日报》2010年3月22日人文版。

[6]孙和军:《里斯本丸:舟山的“二战”话语权》,见《舟山日报》2010年3月22日人文版。

[7]图片资料来自孙和军:《瞻读千岛》,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第113页。

[8]中共舟山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产党舟山历史大事记(1949年7月—1998年12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第255页。

[9]徐博龙:《一段恩情,珍藏了253年》,《华东新闻》2005年4月29日第4版。

[10]嵊泗县档案局:《彭德怀元帅三次视察嵊泗列岛的故事》,http://ssda.zsdaj.gov.cn/ztzl/dawh/645581.shtml。

[11]毛德传:《烟云忆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第215页。

[12]嵊泗县档案局:《彭德怀元帅三次视察嵊泗列岛的故事》,http://ssda.zsdaj.gov.cn/ztzl/dawh/645581.shtml。

[13]嵊泗县档案局:《彭德怀元帅三次视察嵊泗列岛的故事》,http://ssda.zsdaj.gov.cn/ztzl/dawh/645581.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