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突触反射动作有哪些

单突触反射动作有哪些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反射与反射弧 ①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一致。1.基底神经节 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它与随意运动的稳定、肌紧张的控制、本体感觉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有关。此外,基底神经节中某些核团还参与自主神经的调节、感觉传入、心理行为和学习记忆等功能活动。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促进或抑制各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一、反射

1.反射与反射弧 ①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②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反馈的概念 正反馈和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1)反馈的概念:受控部分向控制部分发送信息,对控制部分的功能状态施加影响的过程。控制部分是反射中枢、内分泌腺等。受控部分是效应器、靶器官。

(2)负反馈:①概念。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相反。②生理意义。维持机体功能活动和内环境稳态,是主要的反馈调节机制,体内多见,如减压反射、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等。

(3)正反馈:①概念。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一致。②生理意义。使某些生理过程迅速发动、不断加强、及时完成,体内比较少见,如排尿反射、分娩、血液凝固。

3.突触生理

(1)概念: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传递信息的部位。包括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冲动传到轴突末梢→Ca2+通道开放、Ca2+内流→突触小泡前移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释放递质→递质经过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离子通道开放→离子跨膜流动→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突触后电位)。

(3)突触后电位: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最大,Na+内流,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大,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EPSP小,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最大,Cl-内流,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4.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①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②中枢延搁:兴奋通过突触传递需时较长。③总和:时间总和及空间总和。④后放: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使反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⑤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特异投射系统①概念:除嗅觉以外的各种感觉神经纤维,上传到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换神经元后,再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感觉区域这一投射系统。②特点:每一传导通路只传导一种感觉冲动;外周感觉区域与大脑皮质感觉区之间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③功能: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冲动。

2.非特异投射系统 ①概念:特异性感觉传入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多突触联系,经多次换神经元后上行,在背侧丘脑内侧核群换神经元后,再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这一投射系统。②特点:为短轴突。多突触联系,多次换神经元而失去特异性,外周感觉区域与大脑皮质感觉区之间非点对点的关系。③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机体保持觉醒状态。

3.内脏痛与牵涉痛

(1)内脏痛:内脏痛是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常由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所致。内脏痛有下述几个特点。①定位不准确;②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③中空内脏器官(如胃、肠、胆囊和胆管等)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性刺激十分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通常易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④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

(2)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例如,心肌缺血时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的疼痛;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可感觉右肩区疼痛;发生阑尾炎时,发病开始时常觉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患胃溃疡和胰腺炎时,会出现左上腹和肩胛间疼痛;肾结石时则可引起腹股沟区疼痛等。

三、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骨骼肌牵张反射的概念及其类型

1.概念 骨骼肌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2.分类 ①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如膝反射、跟腱反射等。②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维持姿势。

(二)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主要功能

1.基底神经节 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它与随意运动的稳定、肌紧张的控制、本体感觉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有关。此外,基底神经节中某些核团还参与自主神经的调节、感觉传入、心理行为和学习记忆等功能活动。

2.小脑的主要功能 前庭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脊髓小脑调节肌紧张、皮质小脑协调随意运动。

四、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受体与功能

1.自主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泌腺等)的活动。

2.外周递质及神经纤维分类

(1)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包括: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②副交感节后纤维;③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④躯体运动神经。

(2)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包括绝大多数交感节后纤维(除外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3.外周受体及其生理效应 见表15-3。

表15-3 外周受体及其生理作用

(二)脑干和下丘脑的功能

1.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许多基本生命现象(如循环、呼吸等)的反射调节在延髓水平已能初步完成,因此,延髓有“生命中枢”之称。此外,中脑还是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

2.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它能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体温、营养摄取、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等生理过程。

(1)体温调节:调节中枢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2)水平衡调节:控制摄水的区域位于下丘脑外侧区。

(3)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内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下丘脑调节肽。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促进或抑制各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4)生物节律控制: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控制日周期的关键部位。

五、脑的高级功能

1.条件反射的概念 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学习,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如看到酸梅和谈论酸梅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形成通过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强化)。

2.条件反射的意义 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持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历年考点串讲

神经系统的功能近10年以来共考过11题,其中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相关题目3题,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关题目1题,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及功能相关题目3题,牵张反射的概念相关题目2题,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相关题目1题,条件反射相关题目1题,神经系统的功能为每年必考考点,题量基本为1~2题。

其中,经典的突出传递过程、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及功能为每年考试的重点,应熟练掌握。

常考的细节如下。

1.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详见正文。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最大,Cl-内流,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3.特点:为短轴突,多突触联系,多次换神经元而失去特异性,外周感觉区域与大脑皮质感觉区之间非点对点的关系。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机体保持觉醒状态。

4.牵张反射的概念:骨骼肌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5.条件反射:详见正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