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红素代谢试验对黄疸类型的鉴别

胆红素代谢试验对黄疸类型的鉴别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 非营养物质在体内通过代谢变化,可使脂溶性物质获得极性基团,水溶性增加,有利于从肾或胆道排泄。其中大部分以原形随胆汁排入肠道,此过程称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小部分入血,随尿排出,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尿的主要色素。黄疸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2mol/L,即出现黄疸。引起血清胆红素增高的因素,不外乎胆红素来源增多、去路不畅或生物转化障碍3种情况。

一、生物转化作用

1.概念 非营养物质,如物质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终产物、生物活性物质、各种异物、毒物或从肠道吸收的腐败产物等在肝经代谢转变,使极性弱的脂溶性物质变为极性强的水溶性物质,易于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称为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2.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①氧化反应;②还原反应;③水解反应;④结合反应。

3.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 非营养物质在体内通过代谢变化,可使脂溶性物质获得极性基团,水溶性增加,有利于从肾或胆道排泄。各种物质的生物活性在代谢变化过程中一般发生很大改变,多数物质的活性减弱或消失,但也有少量物质的活性反而增强,有的毒物、药物进入体内通过代谢变化后才出现毒性或药效。

二、胆色素的代谢

1.胆色素概念 是含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主要产物,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

2.游离胆红素 血红素在单核吞噬系统细胞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形成线性四吡咯的水溶性胆绿素。胆绿素进一步在胞液活性很强的胆绿素还原酶催化下,还原生成胆红素。胆红素在血浆中主要以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和运输。

3.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中生成的。反应过程:肝细胞从血浆中摄取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并由Y蛋白(或Z蛋白)运输到滑面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称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特点:①极强性,溶于水,易溶于胆汁,易于随胆汁排出。②不易透过生物膜,毒性低。③分子小,进入血液后可被肾小球滤过。④能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

4.胆红素在肠道中的变化 ①胆素原生成: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无色的胆素原-黄色的胆素。②胆素原肠肝循环:肠道中形成的胆素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有少量(10%~20%)在回肠下端和结肠中段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以原形随胆汁排入肠道,此过程称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小部分入血,随尿排出,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尿的主要色素。

5.胆红素与黄疸 正常人血清中总胆红素不超过17.2µmol/L,未结合胆红素,约占4/5。黄疸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2µmol/L,即出现黄疸。引起血清胆红素增高的因素,不外乎胆红素来源增多、去路不畅或生物转化障碍3种情况。临床上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3种类型。

历年考点串讲

生物化学历年偶考,近9年考试的频率约2次。

其中,肝生物转化作用的生理意义和胆色素的代谢是考试的重点,应熟练掌握。

常考的细节如下。

1.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意义是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强,利于排泄。

2.引起血氨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肝功能严重受损。

3.在生物转化中最常见的结合方式是葡萄糖醛酸结合。

4.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的特点。

5.初级胆汁酸的组成。

6.胆色素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