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弗里德曼的年

弗里德曼的年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弗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从而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益于美国的各种福利条件,弗里德曼的成长过程平稳顺利。弗里德曼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在芝加哥大学所受的研究生教育。弗里德曼则认为,造成当时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并非是美国私有化经济所造成的,而是美国政府过分干预经济运行的过错。弗里德曼曾三度造访中国。弗里德曼的反应是“吓了一跳”。弗里德曼无法同意这一点。

(2006年11月18日)

用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力来衡量,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堪称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学家

弗里德曼说过,谁能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1月16日,这位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父在美国旧金山的家中病逝,享年94岁。

弗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从而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还有“学券制之父”的美称,于50年前首次提出学券理念。

他的世界观主要是,坚定推崇个人自由,并深信自由市场是协调个人活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

一个幸运儿

弗里德曼和他夫人露茜合著的自传《两个幸运儿》,按年代讲述了弗里德曼的人生故事。

与许多历史名人一样,弗里德曼也非出身显赫。1912年7月,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俄罗斯犹太移民家庭,在美国的新泽西州长大。在他小时候,全家人居住在由母亲经营的服装店楼上,父亲则在纽约的曼哈顿打工。几十年后,弗里德曼还能回忆起当时父母常为钱吵架的情景。

得益于美国的各种福利条件,弗里德曼的成长过程平稳顺利。其家庭所在地的公共图书馆,是他如饥似渴追求知识的宝库。他靠奖学金上完大学,毕业时间恰巧在1932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中最黑暗的日子。

弗里德曼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在芝加哥大学所受的研究生教育。在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有一批先锋的经济学家,他们并不认同当时的理论。他们认为,大萧条的发生并非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这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鼓吹“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在那个笃信政府万能的时代,他坚持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因而遭到世人的嘲弄,受尽白眼。

一代宗师

但是,他的理论的科学性,后来不断被实践证明。并且在整个80年代,深深影响了美国前总统里根,以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称这位宗师是“学术界的自由战士”。

这位新古典经济学大师,常能用简单而幽默的话辩论。奥地利学派的罗斯巴德说:货币太重要了,所以必须交给市场。但弗里德曼则说:货币太重要了,所以必须交给央行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选择上,弗里德曼主张采用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弗里德曼主张要主动地平抑经济周期波动。这为各国央行应对经济周期的变化,以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美国30年代发生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的看法迥然不同。

凯恩斯认为,出现大萧条的原因,是由于美国经济的私有化性质,换言之,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产物,因此,仅凭私有经济本身的力量,并不能走出景气循环的低谷,相反还会越陷越深。凯恩斯由此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

弗里德曼则认为,造成当时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并非是美国私有化经济所造成的,而是美国政府过分干预经济运行的过错。

三次中国行

中国人认识弗里德曼,主要是通过货币银行学教材。他的那句关于中国的名言广为流传——“谁能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两个幸运儿》一书中,弗里德曼对中国的描述,可以称得上是浓墨重彩,中国的篇幅仅次于美国。

弗里德曼曾三度造访中国。第一次是在1980年。当时的中国,改革进程刚刚开始。有位副部长曾经问他,在美国由谁负责物资分配?弗里德曼的反应是“吓了一跳”。

于是,他建议这位副部长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看看,了解一下没有中央分配者的经济体制是怎样运转的。

第二次访华是在8年之后。他真实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也看到了中国进一步改革面对的核心问题,即政府是否愿意为了经济发展而放弃某些特权。

弗里德曼的自由经济观点,在当时中国改革持续深入情况下,得以更清晰地传递给决策者和学术界。

第三次访华是在1993年。私营企业、民间商业的发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当时政府的改革方向,似乎与1988年有所不同,开始强调日韩式的对经济的控制,并认为这是未来的方向。

弗里德曼无法同意这一点。在他看来,中国已认识到市场机制的优越性,因此,只会勇往直前,而不会再往后退。(《财经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