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出社交恐惧

走出社交恐惧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识状态良好,表达完整,主动求助,但社会适应出现了一定障碍,出现退缩行为,对异性的过敏、害羞、害怕交流等情绪泛化到了所有人群,并伴有失眠等躯体症状。加入了5人团体治疗小组,在相互支持下,倾诉了自己的问题,得到同伴的理解和肯定。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来访者的自信心增强,社交中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逐渐减轻,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走出社交恐惧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朱 易、王城颖)

一、案例内容

个案基本情况:来访者,男,财务会计专业,大一学生。来自小城市,家境一般,从小内向、优柔寡断。体质虚弱、体型偏瘦,精神状态不佳,对自己各个方面都缺乏自信。

个案主述:开学至今9个月来,因多种原因,渐渐不敢与人交往,尽量一个人待着,在人群中就感到害怕、脸红心跳,害怕到人多的地方去,更害怕与人对视,感觉大家经常在嘲笑自己,有轻度失眠现象,内心非常痛苦,前来求助。

从小父母对其管教甚严,尤其是母亲。大学以前的生活比较平淡,一直按照母亲的指示努力学习,但各方面却始终不能达到母亲的标准。进入大学,母亲明确要求其将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能太早谈恋爱。父亲比较弱势,不怎么与自己交流。

大一上学期,虽然有些适应问题,但自己觉得可以克服,而且新同学之间相处比较融洽。但寒假后回到班级,却觉得自己不适应现象加重。由于自己胆子小,身体差,经常被寝室同学欺负、嘲笑,说自己喜欢某某女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自己觉得很没面子,想阻止他们,却引来更厉害的讥讽和口哨,只能不知所措地逃离。

后来在班里,的确有了心仪的女生,但无表白勇气,担心同学们发现自己的心思会取笑自己,因此忍不住要观察其他同学是否在注意自己。如果正巧遇到四目相对,就坚信自己的心思已经被同学们了解,大家都在关注和取笑他。如果与该女生四目相对就会立刻回避,并且脸红心跳,非常紧张。渐渐地,他无论面对男生还是女生都不能正视其眼睛,更害怕出现在人多的场合。

二、案例分析与处理

本案一共进行了6次咨询,采用了系统脱敏疗法、支持性疗法、认知疗法和一次团体疗法进行治疗。最终,来访者的情况得到一定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了基本恢复,帮助效果显著。

1.诊断结果:社交恐惧症

通过《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发现,他的测评分为:

D抑郁项62分,分数高反映了缺乏自信,处处感到不适。

PA妄想项79分,分数过高经常与多疑、孤独、警惕、烦恼、过分敏感有关。

PT精神衰弱项70分,高分数者表现为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想、恐怖的、刻板的,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SI社会内向项69分,高分数表现为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分自我控制、懒散、紧张、固执及表现自罪。

他的行为表现为:情绪低落,咨询过程中刻意回避我的眼神,一直低头,时而也会脸红。意识状态良好,表达完整,主动求助,但社会适应出现了一定障碍,出现退缩行为,对异性的过敏、害羞、害怕交流等情绪泛化到了所有人群,并伴有失眠等躯体症状。

向其同学了解发现,该生比较内向,为人和善,学习认真,但成绩一般,其他表现不活跃。由于他看上去比较软弱,有些调皮的男生经常与其开玩笑。同学均感觉他情绪和行为表现得有些退缩,但人际关系还不错。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同学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但他产生的恐惧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内容已经泛化,并影响社会功能。

根据CCMD-3的标准,该生有焦虑症状,但与其社交恐惧症状相比,焦虑症状并不是主要的,而是社交恐惧症状的伴发症状,因而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2.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克服自卑情绪,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能开展正常的学习。长期目标:更加了解自我,完善个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咨询方案

(1)系统脱敏疗法

按一定的程序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在导致焦虑、害怕及其他强烈情绪的情境里,再通过放松来对抗这种情绪,从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该生恐怖程度的次序依次为:①家人,0 SUD;②亲戚,1 SUD;③男同学,2 SUD;④女同学,3 SUD;⑤心仪对象,4 SUD。

(2)支持性疗法

引导学生谈出致病因素及内心的苦闷,给予鼓励、支持,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生存价值,发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能。让他回忆自己以往成功的事例,使其感到自己也曾有过成功的经历,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信。

(3)认知疗法

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该生固有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不良行为。配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纠正不合理非理性的观念。

(4)团体治疗

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他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培养与他人相处及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力量。

4.咨询过程

(1)咨询的几个阶段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①心理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②心理辅导和帮助;③结束与巩固。

(2)具体咨询过程。

1)第一阶段:

第一次

目的:初步建立关系,进行心理测验。

过程:

①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

②与该生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摄入性会谈,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③《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验》(MMPI)测试。

④进行小结,预约下次时间,结束首次咨询。

第二次

目的:初步诊断,改善情绪,提升信心。

过程:

①进行测验结果解释,对他的问题进行初步心理分析。

②采用积极关注的方式与来访者进行交流。

2)第二阶段:第三次至第六次

目的:情绪状态明显改善。

过程:进行支持、分析、系统脱敏治疗。

布置作业:

①要求其每天记录自己的优点1~2条,坚持一周。完成结果良好,共同分析优点和发现优点过程的感受,交流中自信增加,神情变得自然。

②多参加爱好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③参加一次班级干部的竞选,精心准备好讲稿,认真在讲台上念出。完成结果良好,自述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自我感觉良好,心情轻松,对自己信心倍增。

④阅读森田疗法相关资料,来访者表示有所领悟,能更清楚地看待自己的问题。

3)第三阶段:团体治疗

加入了5人团体治疗小组,在相互支持下,倾诉了自己的问题,得到同伴的理解和肯定。并验证了自己人际过敏的问题,了解到事实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豁然开朗了许多。

4.工作效果评估

(1)该同学自己的评估

“我现在可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我会去向喜欢的女孩子表白,尽管可能会被拒绝。”

(2)咨询师评估

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来访者的自信心增强,社交中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逐渐减轻,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目前,在实习过程中已经与一位异性建立起稳定的恋爱关系,可以独立去解决问题。

(3)同学的评估

来访者变得自信,精神饱满,对班级活动也更加积极关注,状态似乎好了很多。

三、案例总结

在辅导员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问题,但心理咨询技能往往是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利器。开展人的工作就需要我们了解我们的工作对象,他们是什么阶段的“人”,有什么发展性的问题,容易发生怎样的危机性问题,如何对症下药、开展工作。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是辅导员需要掌握的重要工作技能之一,也提示了我们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辅导员老师自身能力训练自我成长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