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将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之后应该达到的目标,表示为具有层级结构、以学生具体的和外显的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的目标体系。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达成课程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采用按体育功能划分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结构体系,即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及其相应的内容标准。下图是两者的关系:

(1)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2)运动技能是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3)身体健康是指个体处于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4)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①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该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的状态;

②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

(5)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这五个方面主要是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主线是运动主线,包括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另一条主线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是其他方面目标与学习内容的基础,同时,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学习又必须以有利于实现其他方面目标为前提。

(1)水平五规定了每位高中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的必修内容。学生修满11个必修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2)水平六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目标,是为满足体育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

(1)田径类项目;

(2)球类项目;

(3)体操类项目;

(4)水上或冰雪类项目;

(5)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

(6)新兴运动类项目;

(7)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

其中,六个运动技能系列必修10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基于田径类项目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田径类项目中至少必修1学分。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目标。在6个运动技能系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可半个学期、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选择一次。再次选择时,学生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这就极大地加强了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学校应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完成11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修得更多学分;学生还可以将水平六作为选修Ⅰ的学习内容(高中三年期间学生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含体育与健康课程门学分;在选修Ⅰ中至少获得22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这里提及的选修Ⅰ是11个学分之外的选修,也就是每周两课时以外的课程)。

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可选择性,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其一,学校可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开设运动项目让学生进行选择学习;

其二,学生在学校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所喜欢学习的运动项目;

其三,每一个运动项目中的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自主选择。

由此可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习内容的范围和要求上的不同,即高中学生学习的运动项目要比义务教育阶段少,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进行学习,以提高自己选学的运动技能水平。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将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之后应该达到的目标,表示为具有层级结构、以学生具体的和外显的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的目标体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结果性目标;一类是体验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学习目标,主要用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学习领域。它明确规定了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体验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指向无须结果化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学习目标,主要用于“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它主要是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描述教学情境,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大多是体验性、过程性的,如“经常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提出了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在构建评价体系时,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学习成绩的评定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