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试必杀技

面试必杀技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太多不专业的人在市场里鱼目混珠,使得很多人对HR的印象比较灰暗。更多负责招聘的HR同僚们,没有基本面试的专业素质,也在企业里混吃混喝。他们胡乱设计面试题目,开始非常令人厌恶的“群面”。这样的小组面试是计划周密的,由多人评估小组组成的,更客观的评估多位面试者。作为HR 或面试官是怎么忍心,只给候选人十几分钟就送客?我对这种没素质的HR和面试官,表示鄙视,表示愤慨……看我面对压迫感很强的面试官如何表现。


面试必杀技


此篇内容庞大,建议找个安静的地方仔细阅读!

作为多年的HR,应广大读者要求,此篇咱们好好谈谈面试。

废话不多说。

首先,很多面试你根本不必去!

HR这个行业,门槛低,本身不是什么技术活,实际操作经验是业界最为推崇的,至于是不是HR科班出身,从事HR行业的比比皆是。

因此,从事HR的工作人员,几乎把大学所有专业都囊括了,学历史的、生物的、管理的、外语的、国贸的、教育学的……大杂烩般。

即便是上海,作为全国人力资源最为先进的城市之一,还是充斥着形形色色各种不专业的HR。由于太多不专业的人在市场里鱼目混珠,使得很多人对HR的印象比较灰暗。很多人认为,HR如同企业的“打手”或“爪牙”,企业要对付员工的事情,就派HR出手。更多负责招聘的HR同僚们,没有基本面试的专业素质,也在企业里混吃混喝。殊不知,企业的形象早已被他们毁于一旦。

在此,给业界同仁和应聘者都提个醒,让各自看的更清楚。

陷阱一、通知您周末面试

保险公司最为神通广大,他们面试都在周六或周日。操着祖国各地平翘舌不分的面试通知人员,内容一般是:

“您好,请问是xx先生/小姐吗?这是一个面试电话!”

“请问您现在还在找工作吗?”

“我们这里是美国(或是法国)XX金融服务公司”

“您的简历,我们招聘张经理已经看过,很高兴的通知您来面试xx管理储备干部(或xx金融行销项目)”

“现在通知您,于周六上午10:00,带好自己的简历,穿正装,到xxx大厦,找张经理,请着正装”

……

大致不会超出上面的内容。你追问她是不是保险公司,她会回答:“我们的业务比较广泛,包括很多金融衍生产品,比如证券,理财等金融服务”。

当你按时穿着西装或小套装到达面试地点,等待你的要么是保险“洗脑”宣讲会,要么是面试官觉得你能力不足,但建议你从基层保险业务员做起。

我没有诋毁保险公司的意思,大家出来混,都不容易。只是保险公司最喜欢对刚到某城市,怀揣梦想的小青年下手,实在不地道。

此处若有偏见,欢迎指正。

陷阱二、我就是通知您面试的

还有一些公司,简历都没有筛选,几乎通知所有投简历的候选人。一般都由前台小姐,或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通知面试。

“xxx,这里是xxx公司,通知你于本周三下午到xxx面试,职位是xxxx。”

没有任何表情的声音,让人提不起精神。

你若问她,“请问,是您看过我的简历吗?是您给我面试吗?”

这时的回答一般是:“呃,我只负责通知!”

这种面试,真的没必要去,电话面试是进行面对面面试的前提,双方要先沟通了解下,再彼此权衡要不要见面继续了解。

这种通知你面试的公司要么是居心不良,要么就是没有人力资源部,就是网上随便找人来聊聊,估计还有后面的无薪的试用期,转正前就开除,不发工资,或者交纳押金,扣押身份证…..这些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如果不幸被你遇到,你可以拨打当地劳动监察大队电话寻求帮助,或者通过仲裁委员会。记得关键时候录音证据,基于举证原则,谁有证据谁为胜方。

陷阱三、群面

还有一些时候,就连面试公司或者主管自己都知道他们要招什么样的人。他们胡乱设计面试题目,开始非常令人厌恶的“群面”。他们自己设计的群面题目,根本不能称之为“题目”,而是让群面候选人重复回答:一人一遍的自我介绍,一人一遍的回答他们“拍脑袋”想出的临时问题。这种面试,少则3小时,长则5小时,如果遇到台湾人,那多长时间,我也不确定了,他们太喜欢表达自己,或者发问,自得其乐。至于他们真正要找什么样的人,恐怕只有鬼知道——Sorry,台湾同胞……

真正的(群面)小组面试,是被称作评估中心(Assessment Center),众多候选人被安排小组讨论,或者完成某个模型安装的任务,或者讨论既定情景下的商业策划,旁边有多位观察员(Assessor)评分,最后确定最优秀的候选者。这样的小组面试是计划周密的,由多人评估小组组成的,更客观的评估多位面试者。

如果遇到以上所说的群面,劝你趁早离开,不要浪费时间。

陷阱四、请自备打印简历

我对有这样习惯的HR印象很不好,为什么要候选人自己打印简历带给你呢?是你不记得打印?懒得打印?还是公司节省纸张?还是你之前都不看候选人的简历?

判断一个公司的好与坏,这应该算是一个标准,可以说,这样公司的HR很不专业,也可以推断出,公司文化有很大问题。

候选人已经将简历都投到公司,本来就是HR应该打印给自己或是给候选人面试的经理,而不是候选人自己带着去面试。

但凡有这样莫名要求的公司,都没有一个正规的,不专业程度可见一斑,奉劝你不要去,直接拒绝,要是闲的没事想找人聊天,那你随意。

陷阱五、闪电面试

有的HR或面试官给候选人面试只用十几分钟,就草草收场。

我很难理解,从最基本彼此尊重的角度考虑,有的候选人是大热天,坐公车,更有甚者,是做1-2小时车,兴致勃勃而充满希望的来到公司面试的。作为HR 或面试官是怎么忍心,只给候选人十几分钟就送客?

如候选人不符合您的标准,那么应该再筛选简历的时候——筛掉!或者是初次电话面试中就可以确定是否预约候选人来公司,而不是当面谈的时候,才发现,候选人的经验不匹配或者其他硬性指标不符合,这些工作都是在候选人来面试之前已经完成的——不然,岂不是给企业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如果是候选人的表达不符合你的个人口味,也要做给人起码的尊重。我对这种没素质的HR和面试官,表示鄙视,表示愤慨……不会说其他的,还是鄙视吧。

因此,各位候选人,如果面试官,让你千里迢迢赶去面试,却只用十几分钟和你面试,那么,你尽可以毅然决然将此公司拉入黑名单,当场给他个当头棒喝,给这些人点教训。

陷阱六、HR(面试官)唯我独尊

上次去东华大学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时候,最后的答疑环节,有个白白净净的男生问我,说刚刚面试一家公司,心情很不好,因为公司HR总是打断他说话,每次他还没有表达完,或者刚刚开口说话,就被无情的打断,难道是压力面试吗?看我面对压迫感很强的面试官如何表现。

我问他应聘的是什么职位,他说是市场助理。

听完男同学的描述,首先我认为他在与我的沟通都是没有问题的。确定之后,我回答他说:“同学,你一定要认识到,这不是你的问题,是这个所谓HR的问题,她是觉得自己是面试官了不起了,太自以为是了,我不认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所承担的工作需要接受这样的压力面试,这与他未来的工作没有关联性,完全就是没有素质的人的表现。”

男同学,表示理解。

“另外,我希望你记住,但凡是你自己心里觉得不舒服,那一定是有问题,也不要老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保持你积极的态度,继续面试,一定有表示尊重的企业需要你的加入。”

在这里,我还是说说,“面试官”这个称呼不过就在面试的当下,与候选人联系起来的称呼,人还是需要本着彼此尊重的原则来生活和工作,不要以为这个工作赋予你的权利就是打断别人说话,唯我独尊,真是有点权利就找不到北了,其他话我就不说了。

说完以上面试陷阱,下面来谈谈面试者要准备准备工作。

准备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面试成功的基础,没有流利的自我介绍不会有成功的面试。很多人说,那么什么样是好的自我介绍呢。

1-3分钟,对自己的概述,针对不同时期应聘不同职位要不断调整,大学刚刚毕业需要讲的是大学期间的成绩,参加的活动,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来应聘这个工作的初衷等等。

已经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要准备的是自己的相关经验,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对行业熟悉程度,对产品的熟悉程度等等。

总之,针对不同的企业要求,都要有不同的自我介绍来应对。

必须做到,张口就来,自然流利,才算是一个好的自我介绍。

如果你多次找工作都不成功,首先回顾下自己能把自己说清楚吗?

不久前,我的好友Lisa邀请我帮忙给她模拟面试,Lisa有8年工作经验,不过都在同一家企业,找工作的经历不多,最近她在找工作中屡次受挫。让我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我先让Lisa做自我介绍,发现她还在从大学毕业,学历讲起,后面几乎就是流水帐,大概介绍了十分钟她自己,这些年来做过的项目,一年一年的叙述。虽然细致,但是听不出她的优势和重点。难怪她告诉我说,在面试中面试官会稍微礼貌的提醒她挑重点来讲。

Lisa面试的是经理级别的职位,面试官大都是总监级别,这样的絮絮叨叨的面试,显然不会成功。

我给Lisa的建议:

开场自我介绍控制在两分钟内。挑重点来介绍,比如成功的做了什么项目,行业相关经验几年,擅长的事情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就可以了。然后在介绍的过程中,观察面试官的反应,如果面试官需要你详细介绍哪个部分,你在细节展开。

要点就是让Lisa采用时而简洁时而详尽的方法,迎合面试官的沟通方式。

Lisa是细节型的人,她做事情和说事情都从细节说起,而总监级别的面试官很多人都是宏观性的,沟通方式不同,面试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

不过,每个人都可以调整,如果发现面试官的沟通方式和你不同,那么你自己进行相应调整就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可以自测MBTI 类型,http://www.apesk.com/mbti/dati.asp?rndnum,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同时看到其他人性格类型,然后采用更合适的沟通方式)

准备二、关键事件

所谓关键时间,就是在你的职涯发展中的各个关键事件,

比如:

你完成的最成功或骄傲的项目或事情(什么事情?你的角色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你最失败的一件项目或事情(什么事情?你的角色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你最擅长的事情有哪些/需要发展的地方(什么事情?为什么说你擅长,有哪些成功应验,你做什么,结果如何?)

你最不擅长的事情有哪些(什么事情?为什么说你不擅长,你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这些问题都是相同的,每个问题你都要想清楚,这属于不变应万变,面试中的问题也是万变不离其中,准备好了,形成自己的闭环,就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现在问问你自己,你能说清楚吗?如果不能,请好好准备下。

准备三、离职原因和职业发展方向

面试或换工作前,哪怕是应届毕业生。也要把自己的方向搞清楚。

为什么离开上家公司,为什么应聘这家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定位

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各异,归根到底的原则就是不能说老板是极品,分手都是老板的错——OH NO……

以下我列出的离职理由,大家可以任选,总有一款适合你:

1. 路程实在太远,想换个稍微近的

2. 公司架构变化频繁,不稳定

3. 领导变化频繁,部门动荡,不稳定

4. 公司薪酬架构导致薪水过低

5. 公司论资排辈,晋升无望,寻求更好发展

6. 公司业绩差,隐形裁员,只走人不招人,导致工作量巨大

如果是猎头找你的,那你就说是被猎头挖的,自己也想看看外面机会,即可。

至于你为什么应聘本公司,或者你对本公司有什么了解这样的问题。

这都是白白送分的题目,可是还有人就是不去了解应聘公司的基本情况,成立时间,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行业的地位这些基本信息,就去面试——为了面试而面试,意义不大。

面试一趟,至少也要花费1-2个小时时间,基本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到公司网站上看看,找找相关信息,稍微准备下,就可以了。应聘公司不会要求你把公司的发展史都背下来,就是看看你的求职意向是否强烈而已。

准备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

任何人在任何时期,都要想想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无论你是团队一员还是团队领导,都要有几个简单的故事来描述你的优势。

无非就是:

我是很好的团队合作者,在……事件中,配合……完成了……

或者是,在……事件中,我带领团队成员…..在…….的条件下,依然顺利完成……项目。

但是这样的具体事情一定要准备,事情无论大小,能体现真实和你的能力即可。

准备五、薪资期望

一般来说,薪资期望会在填写应聘申请表的时候填在表格中,或者你可以选择不填,等到面试的过程中,根据面试的走势,谈到你的薪资期望。

在第一篇专栏《给自己卖个好价钱》中,已经谈到如何谈薪水的要点。此处还是要强调,中国人,说到钱的时候都比较害羞,很多候选人谈自己的工作经历都可侃侃而谈,但谈钱,反而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希望公司给自己开出高于心理价位的薪资。其实,这样反而没有了主动权,让企业占先机,不如调整好心态,态度坚定,语言简练的说出自己的期望。有时,即使你期望薪资超出职位预算,但直属主管认可你,斡旋几次,还是可以高于预算给你Offer的。不信你试试,不要等到入职,又还是后悔自己开价低了,吃亏了。

准备六、你还有什么问题问我?

这是面试官的结束问题,也是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如果你说“我没有问题”,这说明你是个没什么想法的人。如果你问的太多或太细,其实人家也不会告诉你。

最忌讳的就是问:“您觉得我今天的面试表现如何?”即便是你真想知道,你也别傻叉一样的问。

那么推荐给大家两个安全问题:

1. 请问我所在部门的架构是如何?

2. 请问后续的面试流程是如何?公司需要多久时间答复?

以上问法可以看出你对职位的渴求和关注,而不是只看薪酬,尽管你是很在乎薪酬。

最后分享下市场上标准的面试流程。

电话面试是招聘人员的前期工作,通常公司的做法安排大概20-30分钟的电话沟通(面试),评估候选人的基本经历,沟通能力,加入公司的热情,及专业和经验是否匹配等等。然后,根据与候选人初面(电话面试)的沟通情况决定是否安排下一轮面试,即使通知候选人亲自到公司面试,也尽量让候选人来的次数少于等于二次(特殊职位除外)。

在面试的过程中,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面试结合,尽量让候选人在面试中的表达时间占70-80%左右。

基本的面试流程:

1.HR或面试官自我介绍

2.HR或面试官介绍公司以及职位要求

3.HR或面试官告知候选人面试将持续45-60分钟

4.告知Candidate面试时会有一些记录,希望谅解

5.面试开始

6.询问候选人是否有问题,并予以解答

7.告知候选人在1-2周内会给结果

8.将候选人送出门口(电梯口)

基本会让候选人有被尊重的感觉,即使没有成为合作伙伴,也不会认为我们互相浪费时间。

招聘是公司的广告,如果招聘工作中漏洞百出,不尊重候选人,那么公司的内部文化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希望给找工作朋友以及HR 都有所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