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寻字源,巧解字义(第一章第二课时)

追寻字源,巧解字义(第一章第二课时)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小学的识字过程中,有一种叫“析形索义”识字法。该理论认为,汉字的部件是由象形而得到内涵,合拼而成会意。教师可以借用小学识字的“析形索义”识字法,追溯每个字的原形,使学生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利用追溯古文字之源的方式,联系汉字最初的形态、意义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帮助学生打破千年鸿沟,建构理解的桥梁。合起来表示脚离开原地前进。

宁波外国语学校 罗 琼

一、教学背景

在小学的识字过程中,有一种叫“析形索义”识字法。“析形索义”源于世界著名的汉字学家、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名誉会长安子介先生的“劈文切字”理论。该理论认为,汉字的部件是由象形而得到内涵,合拼而成会意。汉字在他的眼里,每一个部件、每一个笔画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在古汉字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每一个初中生也如同一个个刚进学堂的小学生,识记字义是他们学习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借用小学识字的“析形索义”识字法,追溯每个字的原形,使学生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

二、适用对象

七年级学生

三、设计特点

利用追溯古文字之源的方式,联系汉字最初的形态、意义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帮助学生打破千年鸿沟,建构理解的桥梁。用生动形象的画面结合通俗易懂的解说,尽可能化枯燥为形象,化无趣为有趣,化困难为容易,让古老的汉字变得鲜活有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四、过程实录

上节课,老师介绍了两个字:“好”和“臭”,还有印象吗?这节课老师要介绍四个有趣的动词。

(一)“去”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动词——“去”。

从字形上看,“去”的上半部分是一个人形,下半部分是“口”,代表古人所住的洞穴的出口,人离开了所住洞穴的出口,即为“去”,所以“去”的本义是“离开”。

它历经了金文、小篆的演变,成了现在的字形。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那些“以物喜”“以己悲”的人,在阴雨绵绵之际,登上岳阳楼,就会有离开国都而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见满眼萧条的景色而感慨到了极点以至悲伤的心情。

(二)“沃”

这是“沃”字,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它的上半部分是“草”,下半部分左边为水,右边为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因提水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人。所以“沃”的本义是给植物浇水灌溉。大概古人看到常常浇水的地方,植物长得较茂盛,“沃”也可以引申为土壤肥沃。

宋濂回忆起当年穷冬烈风中求学而归的情景:“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在我的手脚上浇淋,然后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三)“集”

柳絮飘飘,舞着曼妙的身姿,引得鸟儿们纷纷飞到树上,在枝头停息。鸟停息在树上,就是“集”的本义。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至若”领起,展开了一幅阳光明媚的画卷:“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里除了有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盛况,更有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的活力美景。

(四)“之”

“之”是古文中常见的一个字,你看它的原始字形像什么?在甲骨文中“之”的上半部分像一只前进的脚,下面一横,是一个指事性符号,代表平地,表示出发的地方。合起来表示脚离开原地前进。所以“之”作为动词,有“往、到……去”的意思。

史记》中记载了陈涉年少时的一件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年少时,曾经和人一道被雇用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好久后,对同伴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咱穷哥们。”

(五)结语

这节课听老师讲解了四个动词的字源,是不是觉得古老的汉字也很有意思呢?课余时间,大家不妨多去查找一下字源,通过探究字的原始字形解读它的含义,让古老的汉字变得更加亲切,相信你定会收获满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