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不仅要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还要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客观依据,为学生初中后分流提供合适参考。但实践证明,单凭一张试卷、一个评价标准很难同时实现这两种功能,因为毕业考试是标准参照考试,升学考试是常模参照考试。如果要在“两考合一”的框架内体现这两种功能,应在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为学生升学和高中招生服务的测试内容。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用分级考试的办法解决这一矛盾,即在学业水平考试后,连贯安排升学考试的内容。
(一)学业加试
普通高中、免费师范、中职3+4试点、特色高中、高职3+2等学校对新生的文化成绩具有较高的要求,对报考以上学校的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后,可以组织必要的升学加试。
学业加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根据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和学生持续学习的需要,学业加试可以安排阅读与人文(思想品德、历史)素养、数学与科学素养(物理、化学)、外语听力与口语、体育与健康素养等内容。为减少考试科目和考试的组织环节,阅读与人文素养加试、数学与科学素养加试可以与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连续进行,外语听力与口语加试、体育与健康素养加试单独安排。
学业加试的命题区别于学业水平测试,在坚持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体现综合性,即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学业加试为常模参照考试,主要为高中学校招生服务。加试成绩要体现出一定的区分度,可以用分数的形式呈现。
(二)特长加试
义务教育不仅是打好公共基础的教育,也是发展个性的教育。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往往会形成某些方面发展的特殊兴趣,甚至表现为一定的发展潜能。而这些兴趣或潜能难以运用学业水平考试或学业加试的方式进行检测。同时,高中阶段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某些方面的资源优势和教育优势,这些优势适应了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为了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潜能,为了帮助高中学校进一步发展特色,中考应为这类学生和这类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可以采用特长加试的方式弥补学业水平考试及学业加试的不足。在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或升学加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基础上,高中学校可以根据特长加试的成绩开展录取工作。
南通市在特色高中建设过程中,不少学校已形成了音乐、体育、美术、科技及某些学科方面的发展优势,产生了各类特色学校,创建了不少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学校、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为鼓励这些学校壮大优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学校的资源质量,安排一定比例的特长生计划,鼓励学校通过特长加试的方式进行自主招生。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特长发展水平,能够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学校,特长加试可安排在学生的志愿填报之前进行。
(三)面试
特长加试主要是对学生所掌握的特殊知识与特殊技能的考察,它对纸笔考试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这种补充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具有特殊招生需求的学校或特殊需要的招生项目而言,还可以辅之以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因为面试可以根据招生需要,创设某种特定场景,让招生学校与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由表及里测评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关素质,使招生学校与考生之间相互了解,进行更加有效的双向选择。
面试是学校自主招生的一种有效方式,招生学校可以设计一些口试答辩、技能操作或演示项目,对考生进行考察。面试可以与特长加试一并组织,也可以单独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