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牛犇教子爱国爱家乡

牛犇教子爱国爱家乡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牛犇,原名张学景,是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牛犇从1946年便开始在影片中饰演角色。牛犇教育孩子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时,谢恩产生了投靠奶奶的想法,他一方面写信给奶奶,一方面跟牛犇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牛犇讲这些琐事时,语言幽默、诙谐,常常逗得三个孩子捧腹大笑。有一次,他主动找牛犇谈心说:“爸爸,我离不开养育我的祖国,也离不开教导我成长的你们。”

牛犇,原名张学景,是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牛犇从1946年便开始在影片中饰演角色。1951年他参加了《龙须沟》的拍摄。“文化大革命”中牛犇被下放到农村,坎坷的生活经历使他广泛地体验了生活,学到了很多东西。1980年,牛犇参加拍摄《天云山传奇》和《牧马人》,后者是他的代表作,他在其中出色地扮演了郭扁子这一角色,从而在1983年荣获了第三届“金鸡奖”和第六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牛犇对影片中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来源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正是在艺术实践和生活中他积累了许多知识,使他与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更贴近、更真实。

牛犇有三个孩子,其中谢恩的是他们收养的孤儿,牛犇夫妇却待他胜似亲生子。

牛犇教育孩子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有一个时期,社会上刮起了一阵崇洋媚外的风气,谢恩的奶奶在美国,是个产科医生。这时,谢恩产生了投靠奶奶的想法,他一方面写信给奶奶,一方面跟牛犇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对于究竟让孩子选择什么道路,牛犇冷静地思考长久。他和谢恩促膝谈心,语重心长地说:“你是否出国,主意要你自己拿,我只能说一点想法。比如英国占着的香港,我在那里住过几年,从总督府的豪华宴会至饿死街头的失业者,我都亲眼见过。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怎么样,是不难想象的。咱们对资本主义社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不久,谢恩的奶奶从美国来信了。信上说,她年近八旬,远在大洋彼岸,对失去父母的谢恩深怀着眷恋之情。但是她告诫谢恩,在一切都商品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如果学无所长,是很难在国外安身立命的。牛犇知道后因势利导与谢恩谈心,说:“你还年轻,不论在哪里都要立志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从此以后,他一有机会就会有意识地给谢恩讲故乡天津的趣事,以此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

他说他离开天津几十年了,但还是常常思念故乡的一草一木。1957年拍电影《沙漠追匪记》时,路过天津,他专门去饱餐了一顿童年梦寐以求、可望而不可得的天津风味小吃。在外地,每逢碰到天津人,他就不由地想说几句天津话,攀攀老乡情。出差坐飞机,一听女服务员是天津人,也常常情不自禁地大声夸耀说还是天津姑娘俊。牛犇讲这些琐事时,语言幽默、诙谐,常常逗得三个孩子捧腹大笑。谢恩每次笑过后,都深深地感受到父亲那种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有一次,他主动找牛犇谈心说:“爸爸,我离不开养育我的祖国,也离不开教导我成长的你们。”他打消了出国念头,认真学习,工作踏实,成为积极向上的好青年,努力为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